介绍一下这首乾隆刻诗的意义所在吧:乾隆修建惠山园时就云楼(现在的瞩新楼)向东为惠山园八景之“涵光洞”和“寻诗径”,叠石、沟堑和岩洞交错,别有一番景致。
1 M+ g0 m6 Q* J z! p7 c 但是嘉庆时将两处景观处改建为涵远堂,光绪年又在此新建兰亭、游廊等,整个“涵光洞”和“寻诗径”景观消失了,1888年重修颐和园至今的100多年间,只记载了谐趣园慈禧的题词刻石7处,但是原来惠山园“寻诗径”题诗刻石从没有记载(历史档案记载中有乾隆的这首诗),就是说,乾隆讼咏的惠山园“寻诗径”的诗句只有记载,未见诗刻。
[8 X" J- [7 b 这次发现弥补了这个空白。值得思考的是为何应该在谐趣园北岸的“寻诗径”刻诗跑到南岸了?本人认为不会是嘉庆所为。嘉庆改建惠山园,不应该把刻有老爸诗句的太湖石移的那么远,唯一可能就是1860被英法联军烧灰后慈禧重建时,一片废墟,经过100多年的时间,刻诗字迹不是很清晰,施工的为了建造兰亭和游廊等,就将大批太湖石随意安排了。
; W, c/ x/ ?3 | 载时堂(现在的知春堂)是惠山园的主体建筑,嘉庆建了涵远堂后成为了主体,喧宾夺主了。 ( i, o0 ^( ^1 t2 X- j3 P' B
- T* O, ^/ y: s) `; I3 H7 u( H' X0 u: r' J
这是知春堂和涵远堂:
. o, d- |! U( r" u, J
2 ] d5 o# y) v- H* Y# X9 V6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