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西水车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12-5-8 15: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网笔记:是笑话还是......。

3 N" Q$ J n( ?! |1 c

 

, b0 u2 C2 A: S# K" k

一个小老板回到他出生的农村,一起长大的童伴忽然问他:“再土改,你是啥成份?”

2 ~3 H- Z! S+ x/ R) H& W. K' U

小老板说:我八辈子贫农,当然还是贫农。”

1 ~* i6 X, k* ?

童伴说:“你贫农个鸡巴毛,完全是一个地主。”

5 d4 u+ t+ T$ z1 Z* B, {) `

小老板说:“我的地都让别人种了,我一分地也没有,我咋能成地主?”

+ F( t, c% f$ s& V6 K' t

童伴说:“你在城里有三套房子,价值几百万,你的汽车,几十万,你的生意一年也弄个三二十万,你不是地主谁是地主?”

0 V0 ], P! L4 z

小老板说:“人家有钱人多得是,咱算个鸡巴毛。”

! ~8 f: ~: k3 K3 g$ U

童伴说:“你是咱们村里出去的人,户口还在咱们村里,假若重新土改,咱们村里人就土改你的财产,你的汽车就是我的,房子就是咱们村里的资产。”

0 F4 q2 X( D% L# F) H6 O

小老板郁郁寡欢回到城里,很长时间品味童伴的土改问题。

, X+ e' o$ K9 D+ A( r7 [, T

 

, Q; O! k( B' O4 ?3 A1 M5 H# E s

有一次在酒桌上,忽然一个人喝醉了,指着自己单位领导的鼻子大骂:“日你妈,你平时也太欺负人了,假若再来一次文化大革命,我第一个斗争你。”

4 T0 g) P* E4 n" E( B; E

领导很没有面子,对醉者说:“你以为你一个人说发动文化大革命,就能发动起来。”

/ |3 J) j9 v0 m9 B6 j$ q) g

醉者说:“不用发动,只要今天晚上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播音员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就敢把你绑起来,拉到街上游斗。”

/ c; {3 D, E% o. \5 H

领导说:“喝你的酒吧,不要胡说了。”

4 R% e3 }; @5 L: a. J

醉者说:“看看吧,头儿,说个文化大革命,就把你吓得魂不守舍。”

' P% i) {1 ~7 W! ]0 K) w

一桌酒席不欢而散。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0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3 [6 T5 B, {$ W( H/ r' D: x- |( T6 b

读网笔记:这是白岩松写的吗?不能断定。这是一首对政治体制改革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人民公仆”的真实写照的诗。但是对计划生育政策还是应当坚持的。

+ q* M5 _% s: h' {) N* {

 

4 m0 ~0 w: w4 x7 \( I

中纪委:中国实行官员财产公开并不现实;

, Y) B* x* T" L4 F7 l7 s

交通部:中国取消公路收费并不现实;

4 D5 x% V: ]7 Y, |! Z

教育部:中国教育全部免费并不现实;

4 l+ l" F% C F' J& ~5 D

卫生部:中国全民医疗免费并不现实;

4 L! I# ]2 ? p9 }# @6 }/ Y

计生委:中国取消计划生育并不现实;

' A) k$ \. o& v, C0 J

发改委;中国成品油降价并不现实;

`2 H% D5 N8 N% _: m$ c

全国人大:中国公民独立参选并不现实。

: Y# _7 e0 q$ J! b+ v ^

点评:我们无法生活在现实里!

. o/ _" n+ C7 C( X/ v6 \4 V, Y

/ t& Q# k) Z5 J# a* P1 I1 T

* h9 J6 O, N0 r- D3 V
" @5 F& a: d- G- B+ a7 F, D. @* U
) v v) Z/ r* j% F) V
5 b6 t+ p3 I- V3 e: I6 ]8 V$ K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20 8:55:00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2-5-24 14: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题漫画

2 o1 ]3 U; I q. V6 V. t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楼主| 发表于 2012-7-20 14: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2-7-25 17:00 编辑 : n2 E7 L$ V3 u6 h( p

# N3 R: \: d% J2 s) n1 z1 f! `! r非常好!似乎没有什么变化。看了“您是来吊唁的吗?”,明白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07: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苏蜜月时期中国方面的宣传画: d5 X: g5 b+ n7 V* ?) K
9 B: b( `' i8 Y# Q8 y
2405299_498425785.jpg $ u- h/ N# N% N% f$ u* W% A
. Y9 [* ~/ H$ S- O
2529084_808051933.jpg + d6 ^* S% s2 t
, O4 T5 }0 f! e3 n
201261510541631924.jpg
& @8 J, z7 [3 O- ]$ p% y
8 u/ H* x  h; q; R# H8 a5 ] 2529084_808052185.jpg / E" a1 u: K4 _# y) h; k) y! k: N

$ ~) _: F0 A( e6 q3 {1 M* B5 S' G# O 2529084_808052516.jpg % S4 L# E; A) [" [6 R! X* Z- |/ _
; @8 J( S' m8 B3 q, I9 ~
2529084_808052426.jpg
发表于 2012-8-18 07: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2-8-18 15:51 编辑 " J9 Y, J8 m3 d4 z

2 Q: Y& s) {( k: D3 o        大可,你还到西水的阅览室里来看书吗?我一直来看,但是没有发言。因为就书来说,最近看的不多。今天,很幸运的找到了《官场笔记》的870章以后的部分,就又有滋有味的看起来了。中间耽搁大约有四个月的时间。看着看着,忽然觉得与以前的感觉不一样了。以前,觉得侯卫东靠着他的闯劲,魄力,坚持不懈,再加上一点机遇和赏识的领导相助,一直在成功的道路上前进。官一大,滋味怎么就不一样了。再看《官途》刘飞,也有闯劲,魄力,坚持不懈,可是有背景和没有背景还就是不一样。小说,看看就是,也不能当真,对不。
发表于 2012-8-21 16: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水车 发表于 2012-8-18 07:03
5 K6 r6 u/ H5 _- a& ?6 @中苏蜜月时期中国方面的宣传画

% E! l' u( t3 G/ R7 d. l2 \3 V" o记得看过一部电影“风从东方来”,就是中苏友好时期帮助我国建设的电影,估计西水车学长一定有印象。
 楼主| 发表于 2012-9-21 22: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7 a% _+ N. l+ [8 w/ Q2 i- v
毛泽东与家人在一起的几张照片。
& t4 r  d' j7 S. A3 r2 ? rdn_5036c61322ea4.jpg
2 {9 @+ ]& e# D' {( A; x4 d6 e. ]. l5 Y4 b9 ^
李敏、毛远新、孔令华、王博文、王海荣、王起华、李纳.jpg
# B8 l8 O/ a6 I6 I
* ]5 J+ P. T7 k" V) ~ rdn_5036c419dd30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9-22 05: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2-9-22 09:43 编辑 : J) |/ ]! Z3 k! p

' v  @3 ^8 J9 ~9 t
没有核实,不知真伪,或者是否准确。3 g! v* ]; D& D2 `9 W" B" K
“我们有不少同志,就是迷信宪法,以为宪法就是治国安邦的灵丹妙药,企图把党置于宪法约束之下。我从来不相信法律,更不相信宪法,我就是要破除这种宪法迷信。国民党有宪法,也挺当回事,还不是被我们赶到了台湾?我们党没有宪法,无法无天,结果不是胜利了吗?……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也是历来不主张制定宪法的,可是,建国后,考虑到洋人国家大都制定了宪法,以及中国知识份子还没有完全成为党的驯服工具的情况,为了改造和教育人民群众,巩固党的领导,还是要制定宪法的嘛。制定宪法,本质上就是否定党的领导,在政治上是极其有害的。”
8 _* l3 z& U" R$ p
2 n8 J. X: A5 s2 h& w9 c" j“当然啦,宪法制定是制定了,执行不执行,执行到什么程度,还要以党的指示为准。只有傻瓜和反党分子才会脱离党的领导,执行宪法。”
% T7 n1 O% K# y) D: I# I! f, U( G  b' h) h) N3 K
——1954年,毛在宪法讨论会上的发言

6 _" J; Z" y2 c- @0 {/ f% O; E$ L* M# y8 X. T2 Z# f; [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6 13: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2-10-16 13:42 编辑
/ H6 g' T! {0 ?$ B. m# c6 X* X- {
我曾经工作过的工厂的人物,厂长杨本贞。  z1 u7 N1 |2 v0 P/ r' S1 t
发表于 2012-10-25 12: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才看了你下载的视频《渤海魂》,看到了杨本贞、看到了王宪武、看到了李俊杰,还在无名碑上看见王文涛的名字。说不出的感慨.......谢啦!那本书我再找找看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8 08: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2-11-28 09:32 编辑 5 h5 ]5 k- C5 w" S: A7 y7 ]1 C

  D: d- _7 Y1 f$ f" U8 q[转帖]精辟的红色作家自白:这样写艳阳天的* g2 d- [8 ~& F0 ^0 }3 n% I
7 z7 p+ {8 C5 h! a
49年之后,经历过多少次政治运动,有多少人挨整,也有多少整人的人!归结起来,都是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作为指导思想造的孽!如果对具体的人,一一追究起来,将会陷入另一样的泥潭,非明智之举。何况浩然生前虽有人指责他与老舍之死,有某种关联,总的来说还不算有大恶。; e, M" M. p) ^! |  [9 h2 ^
5 ~5 h( w8 f3 ]
但是,浩然作为竭力鼓吹农业合作化的代表作家,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可以说有标本意义。因为中国人为执政者强制推行农业合作化,和相关联的三面红旗运动,付出的代价太惨痛了,直接造成三千七百五十五万人,主要是农民被饿死!在众多因素中,鼓吹农业合作化的文艺作品也应负有一定责任,称之为帮凶应不过分!& H6 i& }' b% B& U$ L. i

" F' k1 T, G2 n先说说农业合作化的事。中国数千年农耕立国,农村稳定了,国家就稳定了。民国时期曾为内战须要,强行推动过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基层保甲制,想改变中国乡村绵延几千年的乡村自治局面。因正直人士不愿出任保甲长,而宵小之徒投机钻营,终告失败。不过保甲制并不干预乡村的经济体制,所以影响不大。49年后,新政权很快实现了对农村基层的全面掌控。先实行土改,农民们分到了土地,得到了实惠,农村有过几年安定发展的日子。大约从1955年毛泽东发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开始,农村安定的日子结束了。已获得的利益逐步被收回。随着农业合作社由小社到大社,直到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农业合作化问题,已不单纯是生产方式的变化,而是在强烈意识形态控制下的社会组织形态的大转换。5 p" }4 ?" w+ Y+ r1 K
- C1 Z* t" `) t6 t$ c+ t/ S6 V. ], n
中国农村社会几千年来的乡村自治制度彻底结束了,新的执政者以政治思想一元化和经济体制一元化即集体化国有化,两手都硬的强大手段,佐以连年不断的政治运动,打倒他们认为是反对派的敌人。从而把有数亿农民的农村,完全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可以为所欲为了。/ h6 i7 d0 S# U3 i

* r* i, F* f- I; F- c' |中国农民从此失去了掌控自己命运的能力,一切听从组织的安排。先是以入社方式,剥夺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再以集体生产的方式使农民们失去了土地使用权。随着耕牛农具的入社,农民们就再没有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失去了劳动所得的支配权!具体的说吧,农民们一年辛劳生产出的粮食,已不再为农民自己所有,农业社时期,只能以工分形式向社队领取;到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特别是实行公共食堂制之后,又收去了微薄的自留地,数亿农民就家家无粮了!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现实!几亿农民命悬食堂,食堂今天给一斤,勉强够吃;明天发半斤或二、三两,就饿得你歪歪倒;后天食堂关门了,你只有被饿死一途了。就这样各级领导还在根据虚报数字催交余粮,为完成任务,不惜挖地三尺,刮尽地皮!心狠歹毒的如河南省信阳地委书记路宪文之流,居然下令家家户户不准生火冒烟,不准逃荒!还村村路口派民兵把守,见逃荒者就逮!以至小小的仅二百万人口的地区,就饿死了一百万人!这就是当时农村活生生的现实,也是人类史上亘古未有的大惨案!
' {4 M! d4 N1 O9 A+ ?+ O3 q6 ?9 {: H  l5 S7 R7 \
58到60年的所谓三年困难时期,既没有战争,也没有大一点的水旱灾害,为什么会饿死这么多人?一言以蔽之,完全是毛泽东强制推行农业合作化,无限度地剥夺农民利益,包括用农民度命的口粮出口支持所谓世界革命,以争夺世界共产主义领袖地位的恶果!要说是政策杀人,也是恰当的!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皇帝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那几年的百姓,是猪狗都不如的!养猪养狗都还得喂饱伺料哩!# A1 a# y  @& @0 l
. g8 }) d2 H# M) r. x
都说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就是所谓现实主义,或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三年饿死三千多万人的惨烈现实,还不是最重大的社会题材吗,为什么当时未见到中国有一个作家写过一本那怕只和现实沾点边的作品呢,没有!没有!一本书也没有!一篇文章也没有!连一首诗也没有!相反的大量发表的出版的全都是对农业合作化和这个逼死饿死人制度推行者的歌功颂德阿谀奉承弄虚作假粉饰现实的文字垃圾!散文方面代表人物是杨朔,诗歌方面代表作是郭沫若周扬主编的《红旗歌谣》,小说方面的代表作则是柳青的《创业史》,和浩然的《艳阳天》了。
  J$ k9 d2 ^, i! V/ J  c0 [6 @# \' T- B; a
《红旗歌谣》的出版,不仅是文学史上的奇耻大辱,也对数千万农民被饿死,负有相当的责任!不信抄两段看看:“一个萝卜有多重,十个后生抬不动。用刀砍回一半来,足够全村吃三顿。”“早稻才闻三万六,中稻又传四万三。繁昌不愧是繁昌,紧紧追赶麻城县。”几斤重的萝卜说上千斤,几百斤的水稻说成几万斤, 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空话,到靠吃空话过日子了,还能不被饿死!
* y+ V+ J, U9 b( _
  R2 E! t  U- F( {+ m* o杨朔是60年所谓散文年的代表人物。三年大饥馑,60年是最严重时期,哀鸿遍野,饿殍遍地!而杨朔笔下却是生活比蜜甜《荔枝蜜》。“如果用最浓最艳的朱砂,画一朵含露下开的童子面茶花,岂不正可以象征着祖国的面貌。”《茶花赋》。可惜如此卖力曲学阿世的粉饰太平者,竟不得善终!文革中自杀身亡,年仅 55岁。真是莫大讽刺!
# T4 ~& e3 v4 |
1 ?) j$ W8 X3 x5 K: j但是,如果深究文艺作品对饿死农民的帮凶责任,民歌民谣散文评论都无法和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等量其观的。略略回顾一下,从农业合作化开始的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到文革,有影响的关于农村的长篇小说还真不少。除去文革中的什么《金光大道》、《虹南作战史》、《牛田洋》等不计,因为它们都是毫无艺术价值可言,图解口号的文字垃圾,当时就没影响,现在已早被记忆丢弃。有影响的甚至至今还常被人们提起的,大约有以下几部长篇小说。周立波的《山乡巨变》、秦兆阳的《在田野上前进》、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浩然的《艳阳天》、陈登科的《风雷》。其中以柳青的《创业史》和浩然的《艳阳天》影响最大。《创业史》又更胜一筹。
- T+ K  j& f2 @0 x( t1 X3 F* L; W; s* W9 U* L5 |$ J7 ?6 X+ r" I
先说《创业史》。这部曾红极一时,被誉为歌颂农业合作化所谓史诗式的作品,一直享誉文坛!据称是柳青(刘蕴华)于1951年5月,放弃9级高干生活,走出中青报编辑部,扎根农村14年,经历了农业合作化的全过程,获得了第一手的农村现实资料,创作出以梁生宝为代表的坚决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新型农民形象,和动摇于个体与集体之间的梁三老汉;以及坚持个体经济的富裕中农郭世富;还有疯狂反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反动富农姚士杰;还有就是党内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的代表村长郭振山。经历了尖锐复杂的路线斗争和阶级斗争,打退了阶级敌人的进攻。并以活生生的事实证明集体化比单干好,教育了落后的农民。终于取得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伟大胜利,使执政者的方针路线在广大农村得到贯彻执行。
3 Q" r& P" f% g/ Q" u7 J7 A# W* `- K
说罢《创业史》,再说《艳阳天》。这部洋洋百万言的巨著,说的还是推行农业合作化的事。书中背景是1957年的农村,主线是说以东山坞党支部书记萧长春为首的农业合作化带头人,团结带领一批坚决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贫下中农们,和党内的阶级异己分子马之悦及破坏农业集体化的地主分子马小辫之间的斗争。结果当然也是阶级敌人被打倒,阶级异己分子被揪出,农业合作化运动取得辉煌胜利!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片欣欣向荣!农民们过上了越来越富足的幸福美好生活!
) P6 r- Y$ K" B5 Y/ g! l- k% r6 ~$ C: k# u3 i( L- K7 e6 G
有了《创业史》和《艳阳天》的标本,别的小说都毋须说了。都是一个模式:一定会有坚定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积极分子;一定会有阶级敌人破坏;一定会有意志动摇的所谓中间人物。最后当然是坚决走合作化的先进分子取得胜利,阶级敌人被打倒,落后分子受到教育转变了态度,合作化运动滚滚向前,新农村一片光明。如果一定要在上述诸本著作中找到有什么差异之处,那就是在赵树理的《三里湾》中未看到阶级敌人,更多出现的是怀疑农业合作化的落后分子,或曰中间人物。所以有良心的赵树理也成了落后分子中间人物。文革中被批斗致死。再就是陈登科的《风雷》。只因为写了一点三年灾难之后,农村的困难情况,而且说明了是在灾后。就这也被批判为污蔑农村大好形势。文革中被江青点名,关进大牢,九死一生。
, ]( ]# U* E8 H+ c, n' B1 g- X! }- ]5 d" u# |6 a" A
说句公正的话,就小说本身而言,上述大作也各有成功之处。要说到题材撞车,人物雷同,故事结构公式化概念化,都在图解政策,都不敢面对惨烈的社会现实,也不能全责怪他们。那是制度的产物,是文艺为政治服务结下的怪胎,不正本清源,板子只打在作家们的屁股上,也是不公正的。本来嘛,作家写书是作家们个人的事,他要写图解政策的书,也是他的权利,不容别人置喙。但是,当我们了解到,这么多堪称一线的名作家,都在发了疯似的使出全身解数,编造谎言,为逼死饿死几千万农民罪恶的农业合作化制度,摇旗呐喊推波助澜而酿成严重后果时,我们就再也不能冷静下来坐以论道了!我们有权利追究制造那场准人类灭绝大惨案罪魁祸首的责任!也有权利向这些大作家们讨个说法!6 v/ {/ r) p$ _* m

8 K% d! n+ \) K% {* D# |, q1 N7 A6 j本来嘛,农业劳动是单干好还是集体干好?也就是一种生产方式的变革,如果只是从权利的角度选择,本不是大事。( P9 X: b2 s" j; y% B
: E% g  k9 Y/ r* j. q# B
每个农民应该都是有独立选择的权力,选择的标准说破了也很简单,就是要选一种体力和物质的付出较少,获得收益更多的生产方式,这是常识,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趋利避害只要不妨碍他人,没有什么不好。就说农业合作化吧,如果执政者真正从农民利益考虑,或即使想从很贫困而基数庞大的农村获取利益,但能有个休养生息作长久的考虑,不是杀鸡取蛋竭泽求鱼的急功近利的方式。大可以试办一些集体化的社队,不做先入为主的宣传,不与意识形态挂钩,不抓阶级敌人,让农民能真正地自由选择,选错了可以真的有退社自由,试问那样还会有灾难吗?那样对农民是好事对政府也是好事呀!干吗要像《艳阳天》书上所写的,闹退社就是阶级敌人破坏呢?8 o  M4 I" h# h. ]

8 V* E. m  I6 b4 {: z$ z当然,我这些空想都是废话,随着政治思想一元化和经济体制一元化的逐步强化之后,中国百姓已再没有选择的空间了。就农业合作化而言,已不是农民们出于权利的选择,而是由执政者凭借权力强制推行的结果了,目的在于对农村农民的控制权,以便攫取更大的利益。根本没有考虑农民的利益和生存状况,才会造成数千万农民被饿死。执政者最终也不得不宣布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失败,解散了人民公社,一切从头再来,依然要从给农民一点土地使用权,说白了也就是还得从单干做起。
* f! H2 l1 ]+ o! U& M# c
2 K6 G( s+ ^( V- O% u原来作家们竭力歌颂的集体化道路,并不是一条康庄大道,而是灾难的深渊,他们塑造的所谓坚决走农业集体化道路的带头人,不是子虚乌有,就是颠倒了黑白,把一些投机钻营,品质恶劣坑害百姓的农村新当权者,涂抹捏造成英雄。这些新贵大部分是受害农民的直接加害者!二十多年前,曾有报告文学披露,许多名噪一时的所谓合作化带头人、劳动模范,原来是新恶霸,从而惹起了不少名誉官司。多少也说明了,坏的制度也能使好人,更明确的说,应该是本来不坏的人变成了坏人,因为他有了干坏事的条件!而被他们批评嘲笑挖苦的一些所谓中间人物和落后分子,还真正的代表了农民的心声。所谓落后自私和藏粮闹退社甚至被视为阶级敌人搞破坏的要求土地分红,不就是已经非常贫穷的农民,在竭力守护住自己最后一点的自身利益,在求一点活路吗?这有什么错!作家们想过没有,如果你们自己是农民,如果没有强大的压力,你会把赖以生存的土地耕牛农具,甚至把辛劳一年的粮食都交出去,而被活活饿死吗?你们当然不愿被饿死,那世上还有愿意被饿死的人吗?你们如此肆意中伤最善良最穷苦的中国农民,能心中无愧吗?% G% \7 Y; }) M

. @9 t" l1 s2 m+ E- T9 K我想问问鼓吹农业合作化的诸位著名作家们,特别是柳青先生浩然先生,你俩都有长期生活在农村的经历,并且亲身体验了农业合作化的全过程。你们如果是看不到以权力推行的农业合作化运动,造成农村的空前大劫难,反而把人类史上空前绝后的大惨案,描绘成一枝花,那你们就是有眼无珠,是个糊涂人。这恐怕说不过去,别说作家们一个个都能明察秋毫,即使有一两个糊涂犯傻,还能全犯傻吗?即使一时犯傻还能终身犯傻吗?如果不是这样,那你们就是震慑于政策的威力,或是早已在已往经历过的政治运动中吓破了胆,为了保全自己,再也不敢挺起腰杆说话了;或是受名利的驱动,依然想凭借自己的所谓才能,从权势者手中,分一杯羹,所以才红口白牙说谎话,自欺欺人。* h# |( G! p- U. \7 f

  s$ g" w$ p) P+ k! y  I诸位大作家都驾鹤西游了。使后来者不知道他们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们几乎都没有留下什么值得研究的文字,使这一段历史诉说起来,非常困难。然而,最近我在网上一篇悼念浩然的文章里,似乎看出了一些端倪。9 L+ n' D2 I5 W/ Z% T: M( ?; i
+ a! e7 R$ V) Q; k4 v5 F
任彦芳先生是浩然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文友,常在一起作推心置腹的恳谈,他们称之为“神仙会”。下面这段话摘自任彦芳先生网上的近著《送别浩然------我们正年轻》。& U; ]1 t1 R! Z3 j' J; @

( {  S: V0 u3 h& r3 Z4 M1961年的中秋节,我和在《中国青年报》工作的北大同学诗人沈仁康,与作家浩然聚在一起,身上很冷,心里很热。这叫“神仙会”,都坦露胸怀交心。我和浩然,是50年代初期一同写作投稿的文友。我写诗,他也写过诗,后来转成写小说,成绩越来越大了。他却很羡慕我们北大出来的。我听浩然谈,收获很大, 在日记里记录下来。
9 G0 B% }. o0 G" U% o3 @1 c; W; v, J8 F- e# m
浩然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去计较任何东西,只要埋头苦干写作,把我们的理想,寄托在作品中。我在农村见到的问题多了,有的干部就是地痞,欺压百姓。你照实写,谁给你发表!我呢,写自己心中理想的干部形象,正面歌颂,这叫树红旗的写作方法。这就解决了既写了现实,又表达了自己的愿望,这是最大的幸福。6 N/ @# G( C/ p- a* G" j! e

1 u: H; E% `5 [8 j浩然说到政治上的成熟------世故。劝我不要太天真,把问题看的简单。说到让历史去证明你,就太晚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树大会招风,也只有树大了,风才拔不动你!我铭记下朋友之嘱,并愿共勉。6 g& a4 j- _+ V2 F% R

& @% f9 z. C! t$ D7 F7 h这真是一段精彩绝伦的作家自白,好一个树红旗的写作方法!它真真切切地告诉人们,假大空瞒和骗的文字垃圾是怎么制造出来的!什么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不过是一块奉命写作的遮羞布。在这段话里你还能看到一点社会的责任与作家的良心吗?为了自己的所谓成功,弄虚作假粉饰现实指鹿为马都是他囊中之物,拿来就是!什么对历史负责,笑话,我还能等到那一天?那不是白了少年头嘛!是傻子才干的事!
) ^& I6 ]8 W; B  H  B0 R6 @- }8 Q4 o' O
有了浩然这样的少年老成,终身奉行圆滑世故的独白,你还指望他还能写出有血有肉真情实感对苍生敬畏对历史负责反映了社会真实的作品吗?
7 ]) Q, i# k7 d/ J8 ^! [6 ~, o
7 V, _; u  D/ N0 f" s' ~这样说也许对浩然不够公正。因为浩然未写出来,别的作家写出来了吗?浩然写农村的作品是假大空高大全,别人的作品就是真善美了吗?当然都不是!有人也许会说,浩然说出来了,还有他老实坦诚的一面,那些未说出来的可能更虚伪更狡诈。这话也有一定道理,但是作为文革十年只有八台戏一个作家,研究他确实有标本意义。一个作家是浩然而不是别人,并非是偶然事件。
2 \" ~1 {+ J/ V5 O. e2 b& e
; ^0 T8 E2 q5 d' a" A- ]+ n7 X8 \也许不该苛求于前人,尽管有许多人,迫于当时的压力,说过违心的话,写过弄虚作假的文章,但不能把这笔账都算在他们头上,那是当然。在三千七百多万百姓,主要是农民被饿死的惨烈现实面前,谁该承担多少历史责任,就得承担多少责任!历史的法庭是公正的,谁也别想逃脱历史的审判!2 q4 Z# T" `8 t( y* P1 @
 楼主| 发表于 2013-1-1 08: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3-1-1 08:06 编辑
3 i. L+ ]; f! ?9 S2 f' k6 X& K: u. U
002b.gif
 楼主| 发表于 2013-2-10 22: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8386079_163523255197_2 -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21: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1914年,一个小男孩把自行车锁在了树上后就去参加战争了,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回来,.jpg
% ]3 A2 D6 ]1 X; d$ T* s; E1914年,一个小男孩把自行车锁在了树上后就去参加战争了,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回来,而那辆自行车,也被永远地留在了那里。
4 R, G) v& y' g7 n/ u, |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10: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3-3-21 18:19 编辑
  P: |1 c' C4 _3 j6 K0 l( h) ~- Z( e( ~1 v( R# T
【哥斯达黎加 塔拉曼卡山脉】清澈的山间小溪,圣洁的高山教堂,堪称世外仙境.jpg $ @6 c- o. g! R- e2 r
清澈的山间小溪,圣洁的高山教堂,堪称世外仙境。(哥斯达黎加 塔拉曼卡山脉)' K! c6 s" D  ?& p! K
发表于 2013-3-22 07: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马尾沟 于 2013-3-22 09:07 编辑 5 v% @1 r* V9 Y" R7 R
. ~& Q# u- m% Z3 f
        侯卫东官场笔记又可以看连载了。候已担任茂云市委书记,打黑维稳求发展,怎么有点薄熙来到重庆的味道。故事写得不精彩,太多的说教,已有点乏味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3-22 12: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3-3-22 21:39 编辑
0 U4 W4 d% ^$ Y% J3 f9 K# X
马尾沟 发表于 2013-3-22 07:08 + R2 g- b* ~# K- Q
侯卫东官场笔记又可以看连载了。候已担任茂云市委书记,打黑维稳求发展,怎么有点薄熙来到重庆的味 ...

) [/ |7 Q) s; j, K马尾沟还有读书的瘾,我现在可是拿起书就困,报纸还可以看看,主要在网上阅读了。你的读数感想使我想起了贪官广东省茂名市委原书记罗荫国:/ c2 q6 y: a" n1 {0 |
“要说我是贪官,说明官场的人都是贪官。凭什么专整我?真让我交代,我能交代三天三夜,把茂名官场翻个底朝天。中国不就是腐败分子提拔腐败分子,腐败分子反腐败吗?”
$ ?( s% q4 ?9 W# v, I1 g  这是广东省茂名市委原书记罗荫国在接受调查时说的一段话。
1 U$ Z3 m" x! G$ ]6 ~5 ]  点评:这段话当然以偏概全、言过其实了,不过,它使我想起了温家宝总理的名言:“在和平建设时期,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腐败,而滋生腐败的根本原因,是权力得不到有效监督和制约,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政权的性质就会改变,就会人亡政息,这是我们面临的极为严重的考验。”反腐形势依然严峻,我们必须下大力气综合治理。
3 ]2 f) I0 `7 j  |2 ^7 O1 D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07: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3-5-7 07:30 编辑
/ O; J" D, I+ o0 N7 `# b) C$ n( t* j. v- B
北京胖妞儿.JPG
+ L6 J3 J. A( [- a5 |& h, |北京胖妞儿(源自摄影园地-《五一过后扫扫街》)
% r3 r3 g' D/ V( ^; k2 ?; T( E
 楼主| 发表于 2013-6-24 09: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给股民的:这就是中国的股市

有一个商人到了一个山村,村子周围的山上全是猴子。商人就和村子种地的农民说,我买猴子,100元一只,村民不知是真是假,试着抓猴 子,商人果然给了100元,全村的人都去抓猴子,这比种地容易的多了。很快商人买了两千多只猴子,山上猴子很少了。商人这时又出价200元 一只买猴子,村民见猴价翻番,便纷纷去抓,商人又买了,但猴子已经很难抓到了。商人又出价300元一只买猴子,猴子几乎抓不到了。商人出 价到500元一只,山上没有猴子,三千多只猴子都在商人这里。这天,商人有事回城里,他的助手到村里和农民们说,我把猴子300元一只卖你 们,等商人回来,你们500元卖给商人,你们就发财了。村民疯了一般,把锅砸了卖铁,凑够钱,把三千多只猴子全买了回去。助手带着钱走了,商人再也没有回来。村民等了很久很久,他们坚信商人会回来500元买他们的猴子,终于有人等不急了,猴子还要吃香蕉,这有费用啊,把猴子放回了山上, 山上到处是猴子。这就是中国股市的原理。

( A1 p% D' S: T1 p, d$ `3 C/ ?
 楼主| 发表于 2013-8-14 17: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衣天使

白衣天使

, z1 a9 I' B9 }* ]. L) y/ U+ Y白衣天使+ G# L* R- Z* M% F! |$ K
图片来自《兵宣大院》,我的朋友老欧摄3 Z0 @) w7 c3 N0 i: Z/ p2 V4 e- C
 楼主| 发表于 2013-8-23 11: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耗时7年种植出的树椅】不要觉得惊讶,眼前的这位老人坐的椅子可是一棵活生生的树哦.jpg
. I6 S& N" v) e" H8 O, N【耗时7年种植出的树椅】不要觉得惊讶,眼前的这位老人坐的椅子可是一棵活生生的树哦!这是世界上第一把用活树做成的椅子,这位老人就是它的设计师。是不是很牛?从种下树苗到长成椅子雏型,一共花费了7年的时间,到今年,这把椅子已经12岁了。
2 u1 X9 C. h# T* P: _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11: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3-10-22 10:58 编辑
  b% [% W& N+ {+ L
; I) S) d9 C# M, x. z+ x/ k stunning_adventure_pics_22.jpg # A( h/ p' W  R9 }5 d
( ^  ~% s/ U# H! q. u' E1 D
在悬崖峭壁上露宿多么刺激!中国人可能还没有这份闲心。等中国人有了这份闲心,可能又有更刺激的了。# h' l( h$ Z# |* X1 A/ s% T* V

' j1 v+ t* |% e7 j
 楼主| 发表于 2013-11-8 13: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4829724_115236192135_2.jpg
' Z4 O/ P" X5 q& {$ e读书  C6 o0 P1 M# r( y5 |
 楼主| 发表于 2014-1-17 11: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水车 于 2014-1-19 15:03 编辑 . p9 s4 M  Y5 O, k/ \' Z* Z9 n

' T6 @$ @' b% S' q 阳光美女 - 副本1.jpg
1 |' z5 W  h; J, _# p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11: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RLJbxDS.jpg ( _# M* H/ u# v! d( w
鱼眼的作用,筒形的林中小路。
3 {1 x: b8 v/ ~3 N7 i4 b- T
发表于 2014-4-4 14: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531129laowu 发表于 2010-9-26 10:17
, j9 U2 ^# G7 x. h     读《都梁》的四部小说:《亮剑》、《血色浪漫》、《狼烟北平》、《荣宝斋》。
" J9 Y$ }. z" F0 F& ...

% {9 V7 C' Y, _' }* S- n+ C2 q7 S      刚看到您的贴。3 t, n& C2 T$ ^( e6 h- c: f: \' n, y, T# o
      都梁这四部小说我都买了也都读了不知一遍(歇着时躺床上当消遣看)。
' y* R! X  a& f3 L* K" h3 v      与您同感,《亮剑》从四九年以后写得比之前的好,整部小说出彩全在后面,可惜电视剧要“正能量”,继续掩藏和回避着。《血色浪漫》由于是第一部小说,很生涩,且作者的一些看法和评价必然带着他那个阶层的烙印,比如您说的对小混蛋的叙述、定位和评价,这免不掉。电视剧也看了,刘烨孙俪这个年纪演他们的父辈确实很难,不可能像,所以感觉很滑稽,比如打群架,演出来了乱劲儿而没有狠劲,像舞台上的花架子,糊弄小孩还成。倒是连奕名演的那个张海洋演出了几分大院孩子的骄横。后两部小说手法上成熟多了,但都梁笔下的老北京怎么看怎么变扭,特别是《荣宝斋》。不知您是否有这个感觉。- h2 Y; w& v6 Z

& V/ {2 N: ~1 }. \" D& y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12: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体制外职业油画家——张大中* Y4 Z  K' _0 _$ o' W. X" u
1958年,张大中生于广州。文革期间,他正是十来岁的孩子。当时姐姐正在读书,是红卫兵的先进分子,一帮女红卫兵同学经常来到家里。这帮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女,身穿绿军装,腰束武装带,有几位还别着把勃克手枪,她们能歌善舞,演讲喊口号好不英姿勃发。面对阶级敌人的时候,原本青春激扬的红卫兵少女,却变成一副威武的姿态,大声训斥甚至用鞭子抽,两种形象截然的反差,带来一种奇异的审美情结,这种情结混合着青春萌动的情愫,在张大中心灵里潜滋暗长。此时张大中对红卫兵姐姐和她的同志们产生敬仰之情,对文革期间的记忆由此刻骨铭心,并成为日后近500幅红卫兵系列创作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 a9 b" u8 p7 N. s# Q; U  Y张大中在艺术市场流通的大部分作品是红卫兵题材,而参展获奖的却是红军女兵系列。只是巧合吗!原来红卫兵题材作品每次送展都被退回,似乎美协等主办机构想将那十年历史封存,或是禁区题材不可越雷池。聪明的张大中用红军电影的印像来创作红军女兵的业余生活,这样每次都被入选并获奖。
  M, W$ `( x& \# y( c
18802910_1.jpg 18802910_2.jpg 18802910_3.jpg 18802910_4.jpg 18802910_5.jpg 18802910_6.jpg 18802910_7.jpg 18802910_8.jpg 18802910_9.jpg 18802910_11.jpg
. O; L# [  Q  ^5 N& Y1 I
) i" ~$ O5 ^" Z; Y
发表于 2014-5-12 19: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上学时期,音乐,体育和美术是成绩最差的三门功课。尤其是美术,简直一点兴趣也没有。可是西水车发在阅览室的有关红卫兵的几幅油画,却在视觉上给了我很大的冲击。感染力太强了。这使我想起了一位老朋友,他应该是一位画家,可惜我们之间的友谊没有能够继续到现在。
& S) l' |/ O8 h2 m4 ?# w    他叫张宏斌,我们是在潍坊市工人文化宫认识的。那还是在1971年——1973年,我被抽调到文化宫参加业余文艺创作。由于离厂较远,我住在那里的办公室,而张洪斌就住在里间,因为他当时是那里的职工。他和我一样,中学都是在北京市男子第八中学上的。当然,他比我早了好几年,他是1966年大本毕业,是北京工艺美术学院的高材生。由于男八中的关系,我们相交甚深。后来,我回厂工作,他却调到山东师范学院成了大学教师。再后来他全家都去了美国,成了有名的画家。4 X: g! Q/ @! i% r
    就在和他相交的短短的时间,跟他学了一点美术知识,什么叫质感?什么是冷暖?皮毛而已。看到西水车发的油画,使我想起一位好友,说了上面的一些话。
6 v+ h- P+ N/ g% V6 W+ ^

点评

好的美术作品会让你终身难忘。  发表于 2014-5-13 08:02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19: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colors-of-oxtongue-rapids-canada.jpg 5 r1 v( [+ }# [' 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8-18 07:11 , Processed in 1.219848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