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西水车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10-5 16: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水、瑜伽:最近在家看了《官场笔记》中的若干集,我感到作者写当下官场真是入木三分、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不知尔等翻过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0 0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zyldk在2011-10-5 16:22:00的发言:
M! z0 J) ~" p X* {

西水、瑜伽:最近在家看了《官场笔记》中的若干集,我感到作者写当下官场真是入木三分、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不知尔等翻过没有

- u1 A; c# F1 C

         没见西水,瑜伽回音,我倒是被王大可诱惑了。《官场笔记》已看了80多节,公路修好了,侯大学变成侯疯子,在群众中扎了根,但还没受到镇委书记的赏识。感觉写的还成,就是节奏太慢了,零星小事描写过细,看得我有点沉不住气。你看,《橙红年代》节奏要快得多,看起来舒服一些。可惜,唯一报评茅盾文学奖的网络小说,名落孙山。当然,骁骑校后来写得太离谱了,中国的小保安当了西非小国的总理。不可想象啊。

8 L" ]) k" x7 U0 H; Z+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10 8:58:59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0-11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马尾沟在2011-10-10 8:59:00的发言:
2 N! S* p6 R. B+ m; B/ L( F

         没见西水,瑜伽回音,我倒是被王大可诱惑了。《官场笔记》已看了80多节,公路修好了,侯大学变成侯疯子,在群众中扎了根,但还没受到镇委书记的赏识。感觉写的还成,就是节奏太慢了,零星小事描写过细,看得我有点沉不住气。你看,《橙红年代》节奏要快得多,看起来舒服一些。可惜,唯一报评茅盾文学奖的网络小说,名落孙山。当然,骁骑校后来写得太离谱了,中国的小保安当了西非小国的总理。不可想象啊。

# M, J' ~1 O$ _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10 8:58:59编辑过]
5 f5 V. v& {) @+ C0 V

马尾沟被诱惑了,哈!读书是我目前的主要消遣之一。读的内容主要是两类:一是近现代的回忆录,二是官场小说。前者是历史的政治;后者是现实的政治,都挺有意思的。这些书的来源一是朋友的书借来看,二是到学校的图书馆借,学校图书馆的书太多但热门书也不是太容易借到。反正足够自己看的就行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6 1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坠落的飞机,向牺牲的飞行员默哀。

* i# K: X. X( q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4 17: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日子太忙,没有时间看大块头的书,无法交流。各位书友见谅!再贴一幅2006年10月的人民画报封面。700期纪念。

& R5 d- \# m; \- m7 h8 H0 v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2 u8 Y5 f- M: J9 C$ Y5 _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26 6:08:20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16: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08: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青得罪了最关键的一个人物(转帖)$ V$ H& z- ]( Z2 \- V) T3 l1 K7 ~

; a. m; Y2 v0 V# m

7 e& |; k6 E' o, r0 w) D& p

: T7 |, i- M) ]4 n5 g

9 x1 {- h2 f/ d

+ i: J& w6 y$ p' p; ]0 `, v

江青已成历史人物,她有过成功,但最终是失败。 2 x0 _, C7 l7 J; n. i

2 a% e6 b7 X7 d

! g8 W L( P/ \% E3 v

江青能嫁给毛泽东,不能不说是有本领的女人,而且事实证明与她的夫君很般配,夫唱妇随,天生的一对。能够嫁给毛泽东已是成功的一大步。 - h) @3 D9 z7 n! \/ r1 _

) r. C5 Q' ?0 X( S: h

K1 y9 d+ c: R: x

- D# l' r C! w

! ~; M! g: z3 {) ^; B! G$ c3 D

5 e W( C6 L/ f& b& z

江青想做政治家,但算不上政治家,比武则天差远了。勇敢是有的,只能称得上先锋打手干将__文革中叫旗手。本来她具备很好的条件,毛泽东的夫人,如果有政治家的远见,能团结关键人物的话,登上大位是有希望的,可惜她,没有自知之明,失败必然。当然,这种失败与毛泽东有关,因为毛搞的文革是逆天行事。但如果江青是个聪明人物的话,也可能会发生短期的野心得逞。 6 F3 q5 P: ^3 a# g9 S

( H% Z3 ~0 N. G; _ j2 i

: B) X, D( Z1 ]/ S B* `7 ^/ L- u

1 Y/ S+ ?8 r1 D* M0 |+ Q, f" T7 N

5 v4 b3 Q/ J4 @7 L1 r3 }- b

" W# I- @1 V0 D% o x

文章中还有个与她有关的人物,汪东兴。 ' @+ l+ V6 r* C! g* I

' o, n- c# N- @* i: |& s$ q0 H

+ l# J- J- V+ i$ v3 \5 @; c

她小看了汪东兴,汪东兴是什么人?是毛泽东最信任的内管家,毛泽东、中南海中央的保卫御林军8341由他率领。多么重要的人物。 4 |- ~7 p9 v3 i* ]4 R$ z

) Q% w! b8 y3 B9 ]4 n1 j

4 U, p7 s3 t- f1 ]9 X

毛泽东对汪东兴的评价是:他是一直要跟我走的,别人我用起来不放心,东兴在我的身边,我习惯了,人还是旧的好一点,他的长处是心细,缺点是理论水平差、不喜欢动脑子。但是,不要小看了厚重少文,汉朝的周勃可是立了大功的。而林彪几次拉拢汪东兴、江青几次打击汪东兴都没有最后得逞,毛泽东的话是很说明了一些他和汪东兴的关系的。” 6 D6 l8 ^, p( ^! X# h% x

" X! G2 v u- H

6 J! D( e. F: n0 ~9 W

这样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被江青忽略了。有文章写道: " ]9 T2 l' n% d8 k7 f7 `0 @

7 M* o9 P. }+ M# n8 \% S: w

8 ^; t6 i( _& b' c8 b' p$ b5 A

汪东兴和江青的关系一向不好,江看不起汪,常训斥汪,这导致了汪、江之间的矛盾与对立。由于,毛还在世,大家都怕江。怕江实际上就是怕毛,江自身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直是飞扬跋扈。汪恨江也在情理之中,汪的资历比江老,却要受江的气。汪江间的宿怨给江等人后来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 o# L- F9 k1 X( i: c' Z. Y

/ m4 b( X; o' O/ \0 L) S( D

9 G' X X) I( f$ E. y4 }

3 P2 E) k' k( k4 P. p

8 ^# e7 F7 H8 P. |+ d

! Y- T/ ]# y- b0 S/ Z

汪东兴是忠于毛泽东的,这是无疑的,他始终坚持“两个凡是”就说明他是毛泽东的忠实信徒与保镖。但忠于毛泽东不等于连毛的老婆也忠,毛泽东活的时候,你江青训斥是看主席的面子,不敢反抗,主席死了,看,敢不敢收拾你? 8 t/ r% \9 q! i4 b: B6 m3 f

$ o5 Z; Y0 B/ s* ^4 \" w* G* r

# ^% G% s: ~0 n) Q+ C) z n6 j: \% x

江青得罪的人太多了,所有“走资派”“黑帮”“牛鬼蛇神”全得罪了。最后连华国锋也不放在眼里。这正好给汪东兴收拾江青有了一个有利条件。 " n2 O- z1 v8 g2 l9 w. k7 e

1 A' P! v! Z: E+ n. y: D) W

5 n" }: Q3 w. [, l% ?# G. Z

; L4 E. ?) I/ c

8 V2 Z: n! r$ p0 W

4 L* f0 F e2 q2 b4 b: H

当时,不论汪东兴是否胸怀国家民族,但他要考虑个人生存是肯定的。如果江青上台,估计汪东兴不会有好果子吃,所以汪东兴定下了决心,主席,对不起了!有她就无我。 1 f% E; i2 w: M/ M, D% Y

# a9 E( J$ e1 e4 _' Q7 b

! ^* c, @$ C; n& O0 z6 r

. Q9 e E$ x. u m$ d' [

* z" o, K7 `- b2 e+ F

9 c2 c# n. R! e% v

刚打倒“四人帮”时,主流将汪东兴的作用不值一提,可笑!没有汪东兴的合谋与支持,华敢粉碎哪四个人? : ^: N5 J0 U1 V- f$ i

7 e' @# Y1 s; A0 r# C2 T- e

! A5 X n, @( P

是有叶帅,但如果从外围收拾四人帮,就有可能发生内战,哪可得流血的。而采取宫廷式,处理周密,不费一枪一弹,一举成功。这就是汪东兴的作用。 " D3 n% Y+ u8 g6 Z% q1 l5 J' y' O

" N' U/ r z7 ~) P% ]0 S$ [

% G" {4 {& m1 ?( B7 T. w' s" b

6 [) k( i P) i

6 k h! m- P! |- s1 j4 k

4 Q2 W/ {% G; O! u+ a( y

如果,汪东兴是江青的人,历史就可能重写,很有可能。可惜江青没哪个本领没哪个命! 6 G# P# ?' z6 c {1 s# A

7 I; D, R/ `4 A6 L. r: u$ f

a( k& c; |6 }" e4 a: J! u

江青自以为权倾一时,目中无人,结果,自取灭亡! 3 D( h* s4 }5 P- H6 @- D4 g

. C: L$ T0 d; l+ @! | O

# V5 h+ z4 J0 o) J; I1 h

4 x; x" x1 t( v) y! h4 i! j9 {

/ c6 T$ G6 @' b# i

1 y: h$ ~& @/ J% g

2011-11-15

发表于 2011-11-17 1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在航校-5中没人看(一翻页更没人看了),看来是发错了地方,还是放到阅览室中吧!

9 ]& _6 P: z2 j9 E& z

 

% l9 _/ q A- V3 D; S

值得一读的好资料《当代中国的航空工业》

6 Z4 p# G. B: m3 W7 U

      近日在网上搜索到了《当代中国的航空工业》引起我的极大性趣,在网上阅读了好几天。这个网上资料详尽的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其中第十七章专门介绍了航空教育事业…..。为使一直关注中国航空工业的校友们也能更详尽的了解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情况,特将这个网址推荐给大家。http://www.1921.org.cn/book.php?ac=blist&bid=1109

( E! i/ k! _0 L- v% t& E0 N0 `: g

 

- }% s0 o, J: Y: \1 r2 i

      薄一波为《当代中国航空工业》写了序言。他在序言中写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历三十多个年头。在这三十多年里,中国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对这段历史,《当代中国丛书》分门别类地进行总结,如实地加以记载,不仅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与进步,而且陈述前进中的挫折与失误。毫无疑义,这样做将有益于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的全面了解,对子孙后世也是一份珍贵的财富。正因为如此,我对这部丛书之一的《当代中国的航空工业》一书的出版,感到很高兴。

" w8 f* I ^! q

    《当代中国的航空工业》这本书在这方面进行了努力,作了比较翔实的记述。鉴往可以知来。我们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的展示和开拓未来。我们要十分珍惜成功的经验,珍惜已经取得的成就,同时又切不可忘记发生过的失误及其教训,切不可忽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一切从事航空工业的同志,都应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充分相信和依靠自己的力量,认真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埋头苦干,进取不息,使航空工业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 W. m" i) N7 n z3 \' M( b

 

% X7 F8 Q8 J$ @" I& {* N

      中国航空工业已经走过六十年历程,六十年纪念文章我也仔细的看过。但总还是觉得《当代中国的航空工业》这本资料好,内容虽然只是前三十五年的记录还是值得一阅。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7 16: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凤凰网上:http://news.ifeng.com/mil/special/hangkong60/也看到了同样的题目内容,不过不太一样,没有讲到北京航空工业学校。
发表于 2011-11-18 06: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水兄,这两张照片是从那里来的?很清楚。我现在上海  f0 O, N* z4 s8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8 6:29:2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06: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东人099在2011-11-18 6:25:00的发言:
西水兄,这两张照片是从那里来的?很清楚。我现在上海
# \& {, p! U6 W" ~- {( ^

你是说的虫子和蜂的照片吗?我也忘了。反正你可以找到,我记得你曾经贴过鸟吃瓜的照片,就在前面我又贴了,还有其它的鸟的、老鹰抓鱼的等,它们都是一起的。我现在在日本东京,明天就回国了,最近去不了上海。你何时回滨州?

8 u0 R# p! M$ q# q- n,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8 6:40:06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1-18 1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1-11-18 6:36:00的发言:
; M# i9 V& t1 Z! C! d! d& D 7 Q+ g+ i0 n2 w1 m ( S3 W6 t% X$ B0 W

你是说的虫子和蜂的照片吗?我也忘了。反正你可以找到,我记得你曾经贴过鸟吃瓜的照片,就在前面我又贴了,还有其它的鸟的、老鹰抓鱼的等,它们都是一起的。我现在在日本东京,明天就回国了,最近去不了上海。你何时回滨州?

2 ^) v$ V$ U: ?1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8 6:40:06编辑过]
! ^% u% D& ]' L+ C# X* Z7 C D6 E % E! J5 c- m6 }5 s. D8 [7 N 0 ]; U: A3 f+ D8 R e7 D

大概要到二十五号左右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0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俄罗斯的过去和现在,网易上的俄罗斯图片。

[mp=500,300,true][/mp][flash=500,300][/flash] 7 I# H( X E6 ?, R# O/ H( E/ Y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0 10:22:15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1-20 1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1-11-16 11:54:00的发言:
6 W5 K: r7 M5 i; m

江青得罪了最关键的一个人物(转帖) . d0 q! G: L" L& B. c& r

9 z# }2 v2 K. N4 _3 ^8 G `5 ]

* \6 I+ W& {- ^

5 A( g3 T1 d9 {0 h& D: f

8 d8 d+ \5 p5 T; F$ b6 S

/ M5 B! L, o/ Y! [+ f

R) K0 z# I- p1 `$ \, J7 m

) D: i9 u* P& A9 w) b3 ?. V

' H! I! L5 x; M) } ~, ^

e/ v0 W: `7 g

) {& h, |1 A2 W0 ~: R, N

+ T+ C6 x" I5 P

$ a* Y& @# [3 N+ v$ {, p$ w9 e% G

3 ?4 o/ T; v8 M. a/ r' ~

# P$ B+ W* m: d9 q s

8 c6 @8 ~/ ?9 P7 z+ @

0 p1 @' g& W$ d- b! ~: I4 n) N

有道理
发表于 2011-11-20 1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zh8381在2011-11-17 12:27:00的发言:
& @7 _* r$ ?! `: A# P+ B

发在航校-5中没人看(一翻页更没人看了),看来是发错了地方,还是放到阅览室中吧!

$ U) P4 t J. }) k X# ?: K2 L

 

c$ \, D7 S- n1 a {7 e2 Z

值得一读的好资料《当代中国的航空工业》

, z, Q% Y% F$ \, F/ N' {- ]; }$ f

       

}# p8 {. t& g; Y% v0 B

   

( N' S# h% `/ l$ P

这位校友从您的名字看您是8科的咱们同一届,您是分配到航空工厂了吧,很是羡慕。虽然我们发配山东,但总有个航空情结,您的帖子我在《5》中看了,相信大家也都会看,希望《5》中出现更多的有关航空工业、有关航校情况的帖子。

发表于 2011-11-23 1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zyldk在2011-11-20 10:41:00的发言:
4 `$ G1 L" }# ]6 e1 }, z, g

这位校友从您的名字看您是8科的咱们同一届,您是分配到航空工厂了吧,很是羡慕。虽然我们发配山东,但总有个航空情结,您的帖子我在《5》中看了,相信大家也都会看,希望《5》中出现更多的有关航空工业、有关航校情况的帖子。

 是的, 我是8381班的。68年参军了,是空军技术部队,后来转业到了北京广播电视局工作,直到2006年退休,也没直接投身到航空工业大军中。但对航校的生活非常怀念,非常喜欢介绍航空工业的资料。也希望航校论坛有更多的忆航校的内容,介绍航空工业发展的内容。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2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中华论坛】建国后宋庆龄不能公开的悔与恨

+ q. Y- d. b, J

1994年11月,书记处审查通过了党史编委会整理的关于宋庆龄建国后32年经历的材料。 

5 H7 }* @' }) z6 `

陈云批示:宋庆龄的品质高贵,在于信仰始终如一,爱国、爱民、爱和平。不做违心事,不讲违心话。要尊重她这一点。

  . N) Y. K( B7 ?1 v

材料内容提要: 

( V. \( ]8 z; _ _. J- Z

1955年11月,宋给毛写信:“我很不理解提出对工商业的改造,共产党曾向工商界许下长期共存、保护工商业者利益的诺言。这样一来,不是变成自食其言了吗?资本家已经对共产党的政策产生了怀疑和恐惧,不少人后悔和抱怨。”毛批示:“宋副委员长有意见,要代表资本家讲话。” 

" ^' C+ c( q- i6 V

1957年宋又写信给党中央:“党中央号召大鸣大放,怎么又收了?共产党不怕国民党八百万大军,不怕美帝国主义,怎么会担心人民推翻党的领导和人民政府?共产党要敢于接受各界人士的批评,批评人士大多是爱国、爱党的,一些民主党派人士为新中国的解放,作出了家庭、个人名利的牺牲,一些二、三十岁的青年 知识分子怎么可能一天就变成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我很不理解这个运动,我想了两个多月,还是想不通,有这么多党内党外纯粹的人会站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对立面?要推翻共产党?” 

- ~! U6 m; w2 p3 H

从1958年起,宋曾推病拒绝参加人大常委会。党中央委派刘少奇、周恩来、董必武去做工作,宋只得继续参加。 

, ]: n1 ^5 T3 ?

1959年4月,宋在人大被推举为国家副主席。宋先后两次推辞:“我是落伍了,思想跟不上,才挂个名,作个样子,对国家不利。”提议由李富春或乌兰夫担任。 

+ R: W8 g+ o& ?. B$ M7 L$ d% Q

宋任国家副主席,是刘少奇、董必武、林伯渠、李富春提议的,政治局讨论时,21人中18人赞成,3人反对,反对者是:毛、林彪、康生。当时毛发言:“宋是我们民主革命时期的同路人,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她和我们就走不到一起了。从不赞成我们的方针路线到反对我们的方针路线。我们同她是不同的阶级。” 

1 o- J. K# i$ i3 Z9 ^! O0 D

文革期间,宋先后给毛和党中央写了七封信,表达了她对“文革”的不理解、反感,并对共产党极度失望。1967年8月、1969年11月、1976年6月,宋曾三次产生厌世思想,在信中以及对来探望她的领导人的谈话中流露出对自己所选择的道路感到怅惘和说不出的苦闷。 

2 J' X4 P n) T# V" q8 T

七封信中说:“我不懂文化,说小说都是政治,而且都是毒草,我糊涂了,一夜天下来,一些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都变成了走资派、反党集团、野心家、牛鬼蛇神。 中央要我学习批判揭发刘少奇,我不会作的,刘少奇主席在党中央工作了三、四十年,今天会是叛徒、内奸!我不相信,一个叛徒内奸当了七年的国家主席,现在宪法还有效吗?怎么可以乱抓人、乱斗人、逼死人?党中央要出来讲话。这种无法无天的情况,自己伤害自己的同志、人民,是罪行。我们的优秀干部从与国民党的战斗中走过来,却死在自己的队伍中,这是什么原因?” 

S( k$ j, L5 N7 R, J" v- B

1970年3月,毛对周恩来说:“她不愿意看到今天的变化,可以到海峡对岸,可以去香港、去外国,我不挽留。”并指示周恩来、李先念把他的话传达给宋。传达时他们说:“主席很关心你,知道你的心情不怎么好,建议你到外面散散心,休息休息。”宋说:“是否嫌我还在?我的一生还是要在这块土地上,走完最后几步。”于是宋推病拒绝出席一些节日活动和招待会,说:“我参加会伤感,还是不参加,参加一次,回来就要进医院。另外,我也不想做政治上的点缀。” 

6 ~0 U, S6 f* ^! X

1980年11月,宋给党中央写了她一生中最后的一封信:“一、国家要振兴,恢复元气,这是一次大好时机。二、要总结建国以来政治运动对国家对人民造成的创伤。三、请不要把我和国父放在一起,我不够格的。” 

_6 a+ ?: }5 f& F; G

1981年5月,胡耀邦、李先念到医院转告宋,政治局决定接受她为正式党员,宋听后微笑说:“不勉强吧!31年了,我的心冷了,人生的路将要走完了。”胡、李问宋还有什么要求,她提了两点:“我死后还是回到上海安息;我有些储蓄,办个福利基金。”

发表于 2011-12-1 1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看来是去了天堂。。。。。。" }+ C3 t6 u6 Z1 k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 10:31:41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15: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akebubi在2011-12-1 10:27:00的发言:
呵呵,看来是去了天堂。。。。。。 7 E( _# Z, p'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 10:31:41编辑过]
6 \. O. ]1 t1 m# G z* S- G7 Z

还是自重些吧。

发表于 2011-12-4 1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1-12-2 15:19:00的发言:
" w$ S& y' @; V+ t/ f( m

还是自重些吧。

8 c9 e9 Q* h' N

有啥不自重的?我是欣赏你转贴子里的人物的性格,和猜测其今后的去向,(谁人不死?是天堂还是地狱,那就看个人的造化和修为了)。非是你。

. ~* a1 o: j4 }+ V; [* [' F8 ^

请不要误会。千万别误会!西版主。。。

发表于 2011-12-5 1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我一看到好贴或是欣赏的人物,就不自主的要说几句,也不管人家愿意不愿意,得罪了,

( j! _0 \* Q7 \% k q

以后可能还要得罪,先陪下不是了。

2 b* A8 ?& A5 L4 P/ D+ P

请不要误会

" V9 ^* T9 U) x, j) t0 m( E( U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5 06: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来图书室了,主要是最近没有读书,工作起来不愿再看闲书。王大可又读什么书了?
发表于 2011-12-15 16: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1-12-15 6:36:00的发言:
好久没来图书室了,主要是最近没有读书,工作起来不愿再看闲书。王大可又读什么书了?
* C6 r. \! Z9 J

向领导汇报,最近看了《侯卫东官场笔记》之三、四,五、六、七、八及《单车万里走丝路》、《穿行可可西里》等杂书,我都是在学校图书馆借的,每次可借10本。学校图书馆的书还是挺多的,不知道看什么好,胡乱借一些也够我读一阵的,免得在家闲在无聊。不如你到五洲四海到处旅游,羡慕死了

0 F, e+ ]; z$ S)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16 14:55:54编辑过]
发表于 2011-12-21 2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1-12-21 21:30:00的发言:
. ^7 P! y) K$ d$ I

留作纪念收藏:

& P& Y! F% F/ z' o9 N2 `2 D

点击开新窗口欣赏该FLASH动画![全屏欣赏]
: w; K! }9 Q2 O 27CDB6E-AE6D-11cf-96B8-444553540000" width="500" height="300">3 w+ f5 C) f5 Y" K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TgzMzUzNjI0/v.swf

3 w4 ^( i# x: F2 g5 u1 S6 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21 21:32:30编辑过]
) E+ m/ h" h; R7 j2 \

这首歌的曲子做得太好了,功勋艺术团唱的也好。

6 x1 [! P% m0 w/ b0 g: j( a8 ?+ u8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21 22:41:2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0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也很好听,值得收藏,虽然经常被恶搞。

. B& h7 T% s6 [0 n( D( s$ p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3 0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去影留,后人评说,后人首先是朝鲜人,然后......

4 L9 {% E0 V% ^: H* ^9 |. w

n5 x& g2 T ~3 f/ 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23 19:30:23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1 0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译制的第一部外国电影

1 d" G& `. _! h% N

把外国电影翻译成本国语言,再借助配音演员的声音把电影中人物的对白变成本国语言,就称为译制片。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译制片。例如美国对外国影片就一律采取打英文字幕的方法,并不进行语言的转换。

9 @) I# l6 O% `- l3 o

外国电影传入中国后,语言的障碍不久就开始出现。尤其是有声片的问世,给中国观众观看外国电影带来很大的麻烦。当时观众看外国电影主要是通过幻灯字幕、说明书或是现场解说员的解说来大致了解影片的内容;同时也有个别影院安装了“译意风”,可以进行同步翻译。这是解放前城市影院放映外国电影的普遍方式。1945年以后,东北解放区开始放映前苏联电影,语言上的障碍也是通过同样的方法来解决的。 1948年,为了消除这种语言上的障碍,经东北电影制片厂(后长春电影制片厂)与苏联影片输出公司驻东北代表处协商,由该公司提供一部影片交由东影厂试验译制成汉语。这就是中国的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 《普通一兵》是一部表现苏联士兵在卫国战争中英勇献身精神的影片。而承担将其译制成汉语任务的则是一群完全没有经验的门外汉。他们来自东北解放区的各个文艺团体。其中部队文工团员出身的话剧演员袁乃晨担当了中国第一部译制片导演的重任。剧本翻译是孟广钧、徐立群,主要配音演员为群众演员张玉昆和吴静。著名演员凌元担任剧务工作。这些译制片的开拓者们反复尝试,甚至想出了很多土方法,终于在8个月后完成了译制工作。同时,他们也为译制片积累了最初的经验 。例如影片中苏联红军冲锋时高呼“乌拉”(万岁),但中文的“万岁”却无法与人物的口型吻合。最终,他们想出了用“冲啊”来替代。 《普通一兵》的译制成功推动了译制片的迅速发展,继东影译制片成功之后,上海电影制片厂也开始了译制片的工作。从1950年到1953年,4年间中国共引进和译制了180余部外国电影(基本为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影片),不少著名的故事片导演和演员也参加了外国电影的译制工作。它们为当时由于抗美援朝等原因,在市场上清除美英影片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 J4 C. O' ]& r,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31 11:28:3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1 2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图书阅览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4 12:03 , Processed in 1.232029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