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能忘怀的教诲 $ t$ y/ i3 e# H& ^( d' @
1952年7、8月份的一天,兼任校长姚钟远同志(北京南苑空军211厂政委)告诉我,重工业部代部长何长工同志要来学校,通知我下午把全体学生在临时教室的大机棚里集合。下午,我把队伍集合好了不久,何部长坐着车来了。下车后,他拄着拐杖走到了队伍前面,第一句话就是我来看你们大家来了。话音一落,学生们立即报以热烈的欢迎和感激的掌声。他看了看机棚,又看了看大家,接着又说:“你们现在在这里上课,条件不太好,但比起过去我们在江西中央苏区学习时强多了。那时,我们连这样的机棚都没有,大家都是坐在树下,用小木棍在地上比比划划地学着写着。”接着他又讲了要大家发扬部队的革命精神和战斗作风,为建设祖国的航空工业,保卫祖国的神圣领空而努力学习。……虽然何部长以后再也没来过学校,但他的声音却一直回荡在北京航校的上空,奔流在师生员工的血脉中。
9 q; `1 P+ ~1 L' C! O 北京航校的第一任校长是赵品三同志,是1925年入党的革命老前辈。他不仅有丰富的斗争经验,还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他深入群众,作风朴实,既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校长,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每当课后,哪里有学生,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大革命失败后,他暂时与党组织失掉了联系,不得不在白区以写字卖画为生,到处寻找党组织的经历,以及他在江西中央苏区的斗争和用火柴盒拼凑模型为中央苏区礼堂设计的故事,吸引和拨动着每个学生的心弦,使大家久久不能忘怀。
o/ o' Q- P) N7 |7 b; y 赵品三同志离开北京航校后,任校长的是陈谷音同志。陈谷音同志是一位在国民党上海监狱和新疆盛世才监狱里先后坐了7年牢的,1932年就参加党革命的老同志。他经常应师生的要求,讲他和战友在党的领导下如何与国民党反动派军阀盛世才之流进行面对面的斗争。在新疆监狱里,为了鼓舞同志们的斗志,又如何通过秘密方式与战友们相互联系,和林基路烈士共同创作了闻名的、永载革命史册的《囚徒之歌》。有时他还亲自为大家唱这支歌。十年浩劫,他受林彪及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被打成叛徒,并被无休无止地批斗了7天7夜,终于一病不起而含恨离开了人世。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后,他的冤案才开始得到了平反。陈谷音同志虽然不幸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但他为北京航校操劳的功绩,将永远铭刻在师生们的心坎里。
. Z9 J9 f) v# O: P 党委书记是过去为地主扛长工出身的老红军张鸿才同志。虽然文化程度不高,没有进过什么学校,但他那朴素的衣着,憨厚的语言,朴实的作风,像无声的命令,鞭策着广大师生奋发地工作和学习。 $ w( v* r0 F6 \3 }6 ^* g
建校初期参加领导工作的还有李光、刘光和郭步州同志。他们都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他们忘我的革命精神,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都给北京航校的师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9 W; o- p; G s 学校的工会、共青团和学生会还经常到校外请一些革命老前辈和知名学者到学校作报告。《把一切献给党》的作者——中国的保尔——吴云铎同志就曾先后两次被请到学校给全体师生作报告。他那种把一切献给党的崇高思想和钢铁战士的精神,像台风冲击着寂静的海面,激荡着每个师生的心弦,鼓舞着大家为祖国的航空工业建设去拼搏。 + W9 O1 r7 V# j! q; E- ?9 o
1953年的一个严冬夜晚,全国著名的体育界老前辈马约翰教授来校作报告了。年近七旬的马教授精神抖擞地站在讲台上,他拿开了麦克风,用洪亮而又略带广东口音的声音给大家讲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方法。当时,大家都穿着棉制服,而马教授却只穿着毛背心,还不停地用冷水毛巾擦着头上的汗珠。就这一点,几年后还一直是许多师生经常议论的话题。他还劝大家不要吸烟,从此,学校里吸烟的人急剧地减少,而体育场上却比过去更加龙腾虎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