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00|回复: 11

帮忙鉴定瓷片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9-4 17: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我在老城一些工地里发掘的瓷片,请大家帮忙断一下代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9-4 2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2.3.4清康熙左右景德镇出的!5是北方晚清的粗瓷。6.7.8基本是清中期景德镇出的!
发表于 2010-9-4 2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碗底上为什么写字啊,那几个字是什么意思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0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张为图1的碗底,我认为就是宣德本朝的。第二张为图2的盘底,也像永宣的。第三张为图4的盘底,清中期的,不知图案是啥意思。图6青花写的什么字?图3是斗彩吗?图7属于那种红料?
发表于 2010-9-5 04: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先生:

) }7 q$ G; K0 J" i6 m

      我看那只糙碗底下的字像是“东天源”三个字。

: Y9 ~) U1 c9 _2 o' o+ c

      以前谁家要办红白喜事来人多,可家里是盘子碗不多,就到各邻居家里去借用;同时期的瓷器样子又差不多,各家都事先在盘子、碗底做记号,防止用完还乱了。无釉的碗底写上墨笔字,几百年都不会掉,正如这只明代的碗。碗底有釉的就用硬物刻画记号。

; L. _: d: }* Q0 _. w& ~

       现在很少有人在碗底做记号的了,家里来人多就到饭店,那里碗有的是,也乱不了。

发表于 2010-9-5 0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4为佛教八宝: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双鱼、盘长;

) b" s, u( B1 U X

图6为梵文;图3是青花五彩;图7是釉上矾红彩。

发表于 2010-9-5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支持!。
发表于 2010-9-7 0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w, u" N6 ]3 a$ Z7 X0 X* O, t4 g

   尚古士先生:

3 [2 x% i( W+ O1 m7 l

      图(6)是八思巴文,我不认识八思巴文。

1 B( ?" B- [1 o. m6 A- [; J

      图(5)那片是是五彩;因为斗彩是釉下双勾出青花轮廓,釉上再在青花轮廓内进行填彩,再经过二次低温(700度)复烧;形成釉下青花,釉上五彩;争奇斗艳之效果,才称斗彩。这块此片没进行青花双钩,所以是五彩。东西不错!

$ \! J4 J( g& n/ ^4 ^4 i! y

      仅供先生参考!

发表于 2010-9-7 15: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方金章在2010-9-5 4:12:00的发言:
: n0 U6 ^! g$ A& w$ ~+ S. v

楼上的先生:

& ]% G+ U4 y* B* q; y6 g3 t

      我看那只糙碗底下的字像是“东天源”三个字。

& C! @" g, l) \

      以前谁家要办红白喜事来人多,可家里是盘子碗不多,就到各邻居家里去借用;同时期的瓷器样子又差不多,各家都事先在盘子、碗底做记号,防止用完还乱了。无釉的碗底写上墨笔字,几百年都不会掉,正如这只明代的碗。碗底有釉的就用硬物刻画记号。

; Q% y7 Q/ w) ~1 ^8 V$ S3 k

       现在很少有人在碗底做记号的了,家里来人多就到饭店,那里碗有的是,也乱不了。

; x1 m' [3 @$ }3 Z; `0 h9 q! A! Z

也有在窑厂就写的!注明是自己厂出的而写,也有在贩运过程中写的是为标明这批货发到哪里!上边几块都是清早到清晚的瓷片!绝无永宣的可能!写大明宣德年制也是清代的寄托款!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1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指教。图1,2是永宣的吗?
发表于 2010-9-8 1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嘉平先生指教,我也检到过一些有这种文字瓷片,20年前还买过

& P- M m# o1 n3 k, D

一只有这种文字、直径近300mm的青花大盘子,一直认为是八思巴文;

0 v9 y; o; o/ K! C

梵文和八思巴文的区别我总分辨不清。

5 ]5 W5 R/ ?0 R9 g& C" ]

      逛老北京网一个多月真学习了不少知识。

* _3 |& u% Q: o& f5 s0 P

      感谢!!!!

发表于 2010-9-8 1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跟方先生商榷一下:

# p3 u1 {2 P/ Z- ~

 

; z' S" W: @- \0 n% |! F, P/ d1 O: |

图6不是八思巴文,这种梵文图案在古代器物上非常常见。顺便贴一张我在北京工地拾得的明代青花梵文碗残片:

帮忙鉴定瓷片

帮忙鉴定瓷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5 20:07 , Processed in 1.136643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