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西水车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3》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1-1 15: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10-11-1 10:53:00的发言:
, w9 n1 d& e. X( [/ d

著名的岳阳楼

' m# E9 e) ]8 W1 S5 u( U

唐宋元明清不同朝代的岳阳楼(1/3比例),现在的岳阳楼也是后建的。

你一共发了六张照片,这都是算岳阳楼的建筑吗?而(1/3比例)是什么意思?请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 16: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10-11-1 9:34:00的发言:
4 c; v; l$ `# }3 |$ O

                         

# N+ W+ R6 P# j8 H8 @

                        何时重回岳麓山再登爱晚亭

5 }' m ~' ~, 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v) b4 Y6 B5 g% Z

喜欢你和都燕拍的照片带给我们的静谧与沉思,爱晚亭把我带回四十多年前串连到湖南的那些日子。

/ o! ]# e! U% b( a8 g

佩服你们虽六十上下还有这马不停蹄的精神头儿,现在久居北京满足在家吃住舒服,与你们相比我真是惭愧了。

' v0 M2 R: E* {. g+ j

看来要得旅游的美景享受,真得舍得在家的舒适生活呀!

发表于 2010-11-1 1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10-11-1 15:49:00的发言:
你一共发了六张照片,这都是算岳阳楼的建筑吗?而(1/3比例)是什么意思?请教了!
# E# E7 ]; c5 n% U

第一张是现在的岳阳楼(重建的),楼里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另外五张分别是唐、宋、元、明、清不同朝代的岳阳楼按1:3比例建造的,其中清代的岳阳楼是全青铜铸造。

发表于 2010-11-1 1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春江花月夜在2010-11-1 16:13:00的发言:
d$ g3 g4 p' o( {

喜欢你和都燕拍的照片带给我们的静谧与沉思,爱晚亭把我带回四十多年前串连到湖南的那些日子。

4 m' H9 q/ E2 [3 i t( _

佩服你们虽六十上下还有这马不停蹄的精神头儿,现在久居北京满足在家吃住舒服,与你们相比我真是惭愧了。

8 d* B: o& v2 e+ |

看来要得旅游的美景享受,真得舍得在家的舒适生活呀!

, q" J q' f% d8 E. r- d$ @. v

其实各种生活方式都能各得其乐。我的想法是:趁现在老人还没有离不开我们需要照顾,儿孙也还算独立,我们自己身体还可以,经济上也允许,就多出去走走。我是有些紧迫感,免得以后被牵制住,想走也走不出去了,所以就有点随心所欲。明天就回北京。

发表于 2010-11-1 1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11-1 13:50:00的发言:
2 \ S6 _# g& l5 [* |) I5 ]

看见毛泽东、刘少奇的塑像,我想起了关于伟人塑像政策的变化。事情是这样的:原来我去过韶山、花明楼,在韶山,毛泽东的塑像纪念品到处都有,小到100毫米高,大到半人高都有。而到了花明楼,却见不到刘少奇的塑像纪念品,我还问过服务员怎么没有刘少奇的塑像?服务员笑而不语。几年后的今年,我二次去彭德怀的故居,我和朋友谈起这件事,连刘少奇的塑像都没有,更不用说彭德怀了。没有想到,到了彭的故居已经有了彭德怀的塑像。也是大小都有,但是没有毛泽东的塑像尺寸齐全。朋友还说刘少奇的塑像也有了。看来这也是进步了。

/ G2 j. _: i2 M

那个非洲青年一身红卫兵打扮,我想他对文革的认识,估计也就是像我们对苏联十月革命的认识一样,都成为了历史。

( M/ V @/ l: w5 J- t9 Q1 F0 R

现在,再革命的地方都充满了商业味道:在韶山,沿途都是毛氏菜馆,大多都以毛XX命名的饭店,纪念馆里卖光碟、塑像、毛主席书法.....等等,名堂太多了。就连献给毛主席的花篮都分三六九等,按等级排队,无奈。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2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10-11-1 19:21:00的发言:
+ e" v, H7 b+ i4 b8 X

我的想法是:趁现在老人还没有离不开我们需要照顾,儿孙也还算独立,我们自己身体还可以,经济上也允许,就多出去走走。我是有些紧迫感,免得以后被牵制住,想走也走不出去了,所以就有点随心所欲。

8 F5 v' W! p9 N# u5 f. a* v

我和你的想法一样,是要抓紧时间游走了,免得留下遗憾。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2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10-11-1 19:38:00的发言:
4 J0 y% L+ S: v6 h- ~

现在,再革命的地方都充满了商业味道:在韶山,沿途都是毛氏菜馆,大多都以毛XX命名的饭店,纪念馆里卖光碟、塑像、毛主席书法.....等等,名堂太多了。就连献给毛主席的花篮都分三六九等,按等级排队,无奈。

# E$ q5 t0 K: R# r1 s( U x+ d

没有听说毛泽东生前给家乡什么照顾,现在可是为家乡人造福了,旅游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参观故居虽然不收费,但是参观的人总要吃饭吧。毛家菜不光在韶山,已经走出了湖南,全国开花了。除了韶山冲的故居,还有滴水洞也是必看的一个景点。不知同影去了没有。

发表于 2010-11-1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11-1 20:45:00的发言:
: G5 c% ]% d4 k' U

我和你的想法一样,是要抓紧时间游走了,免得留下遗憾。

n+ K# p, @; t: `0 V$ J

    有条件出去走走的就抓紧时间出去,很羡慕你们!我现在是被拴住走不出去了,起码不能远行了,再过两年可能会好些。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2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修班长:还有不少好的老照片吧?有没有3科的?
发表于 2010-11-1 2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11-1 21:48:00的发言:
修班长:还有不少好的老照片吧?有没有3科的?
0 z0 {- a! d% H1 R8 _

    怎么?着急了吧!还有一部分没翻拍出来的,肯定会有,再有就有很多老的照片,包括建校初期的,也不知大家是否感兴趣。前两天发的有苏联专家的就是比较老的。很多毕业早的同学上网的比较少。如果大家感兴趣我就逐步发上来些,你看如何?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2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8484-xiu在2010-11-1 22:24:00的发言:
: y4 U( z. E; S2 _# E6 J

    怎么?着急了吧!还有一部分没翻拍出来的,肯定会有,再有就有很多老的照片,包括建校初期的,也不知大家是否感兴趣。前两天发的有苏联专家的就是比较老的。很多毕业早的同学上网的比较少。如果大家感兴趣我就逐步发上来些,你看如何?

: o" O$ T9 e2 |7 o( ], K: X

我同意,越老越好。陆续地发,别一次发很多。辛苦你了。

发表于 2010-11-1 2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11-1 22:30:00的发言:
Z- @& h; m) f8 J6 f* B6 K

我同意,越老越好。陆续地发,别一次发很多。辛苦你了。

8 A" |, _* x2 v

  只要大家感兴趣我辛苦点没什么。

发表于 2010-11-2 08: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10-11-1 19:21:00的发言:
; I1 O. G) p% Q, l0 {1 n5 n! W

其实各种生活方式都能各得其乐。我的想法是:趁现在老人还没有离不开我们需要照顾,儿孙也还算独立,我们自己身体还可以,经济上也允许,就多出去走走。---

) ~0 `: r; [1 Z0 N: Y! G* _3 p

我们年轻时没有年假,一周只休一天,条件所限,极少出去远游。

3 n) c- R% L- r# i% D7 ?

现在想把向往的地方都走走。已在憧憬明年的计划,想去的地方太多了。。。

' k- l# r6 G; f

或许是没有春江学姐的才华和文学底蕴:能静心在家或欣赏,或写作。有的只是活动四肢,各处跑跑。(这四肢也不太灵活了,所以更要抓紧时间了。)

发表于 2010-11-2 0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10-11-1 19:38:00的发言:
$ ~( w4 q, H; z% f8 [- o8 n! t

---就连献给毛主席的花篮都分三六九等,按等级排队---

1 H3 E1 G. `# c/ [9 {

如果伟人真的能地下有知,不知主席会怎样?

发表于 2010-11-2 08: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8484-xiu在2010-11-1 22:42:00的发言:
' r- v8 ?& e4 C$ E H* A

  只要大家感兴趣我辛苦点没什么。

1 z; F V, c5 R

非常感谢班长!

发表于 2010-11-2 0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滴水洞,毛泽东办公过的地方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

( d1 ]2 K7 I* `8 F `8 k! E

墙面做了处理

6 F* h, y$ t# |0 i0 Y2 N6 O# A$ l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

& f6 P7 t7 E$ a) [7 l

曾经用过的设备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

发表于 2010-11-2 0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11-1 20:45:00的发言:
+ U4 D7 v0 l1 [$ N8 [

我和你的想法一样,是要抓紧时间游走了,免得留下遗憾。

|9 T( a- j. _7 A `( I

1.等走不动了,再上您的《阅览室》多多请教你们几位“文人雅士”,再在身边堆上几本喜爱的书(看过的,还想看的和没看过的),像春江一样“静心( )读”——想用个文雅词却不会,细细品味。不知再过二十年,我们将会怎样,我们的论坛将会怎样......。此时非常感慨“人生苦短”。

$ d7 S+ |2 L5 u6 W1 N

2.韶山为了修建毛泽东故居、刘少奇故居都对周围建设进行了规划,周边的住户都已迁移,所以他们也生出了各种生存之道,有的做毛主席像章等各种纪念品、有的做一些小生意、有的开饭店等等。总体感觉那里还是很艰苦,自然条件也差。

发表于 2010-11-2 1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长沙,偶见喜宴场景,新人结婚时,挂起毛泽东像以示敬意。 3xWPvDyp.jpg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
RPNK3oRe.jpg
Yj7GJ2H8.jpg
发表于 2010-11-2 1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收到老北京网的邮件,觉得建议很好,积极响应。

. ?+ a& P) ~: z+ `3 a- K- A

 

T- z9 f6 L9 S5 H

消息标题:老北京网论坛青少年版倡议书

8 B' s& T- P7 O G \

! X/ O- r' T# F! j2 g* w' Z


' q( D7 K8 I0 h

: p0 ^# q9 Q1 m9 P/ i8 ^) ^

老北京网论坛青少版已于11月1日正式开通,倡议所有已婚且有孩子的网友让自己的孩子加入青少版,共同学习北京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希望论坛上的各位专家及网友,多关注青少版上所提出的问题,并请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回答。孩子是咱们的未来!

发表于 2010-11-2 1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10-11-2 10:20:00的发言:
在长沙,偶见喜宴场景,新人结婚时,挂起毛泽东像以示敬意。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n639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7 Z2 x& g: u& h

应该这样,想想是毛主席令导全国人民翻了身,劳动人民当家作了主人。他老人家高瞻远瞩、予见未来(只是没能很好解决),没有毛主席劳动人民就要过被大山压在下面的日子。

发表于 2010-11-2 1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修班长:你好!我65年毕业,你发的体操队的照片里好象有我。好惊喜!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

发表于 2010-11-2 2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njinguo在2010-11-2 19:25: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5年运动会体操队合影.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A% L4 \$ |3 {( d' ~

  老学友你好!这张老照片能给你带来惊喜和快乐我很开心。你如能把你熟悉的人都介绍给大家当然更好!谢!

发表于 2010-11-2 2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8484-xiu在2010-10-27 20:42:00的发言:
    这张照片是学校体操队的合影。1965年在北京市中专体操比赛中,我校男、女队分获团体比赛第一名。这是获奖后校领导陈谷音、刘泽远同志和全体队员、教练的合影。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n5015a.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s8 c- i: u9 [

    航校女子体操队队长是6311班的吴凤娟,她毕业分配到山东德州,这届运动会上她个人获得全能第一名。照片中拿着奖状的女同学就是吴凤娟。巧的是她正好在北京,我们女子体操队的三名同学10月31日还在北京小聚了一次,1966年后44年了终于见面了我们都很高兴。这三名同学照片上全有,前排左起第四是吴凤娟后排左起第一是本人,第五是我们8485班的冯建华,这次小聚就是我们三人。遗憾的是联系的仓促没有带相机,没有留下照片,下次见面再说吧。当时光顾了高兴忘了手机也可以照相呀。哈哈,真笨!吴凤娟说她还有这张照片呢。还有左起第二名是2143班郭锦兰她也在北京,只是时间紧没有联系上她,下次聚会争取再多一些同学,体操队还有一个在沈阳112厂的马大俊,她是17401班的。据说8278班的魏秀琴也是女子体操队的,还没有她的联系电话。我们还想把男子体操队的同学联系到一起搞一个聚会,希望知情者提供线索,谢谢!男队的队长是王静国,希望修班长转告他我们的意思,让他联系男体的同学,争取明年聚会。

发表于 2010-11-2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njinguo在2010-11-2 19:25:00的发言:


$ Q1 r$ s: ~% V: L" S

  在这张照片中你在左起第二,我看是你。

发表于 2010-11-3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儿子问我:“地了拍(三声)子是什么东西?”我说:“是形容人长的个矮。”儿子问:“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一琢磨还真不知道。哪位能讲清楚?
发表于 2010-11-3 1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0-11-3 11:14:00的发言:
儿子问我:“地了拍(三声)子是什么东西?”我说:“是形容人长的个矮。”儿子问:“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一琢磨还真不知道。哪位能讲清楚?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 K- x' q) O! K2 Z- o7 H' K

      没见过,但小时候听大人说过。

# q7 _. `+ w9 W

      这是在地面或田地里活动的一种小动物,长得四肢短小,毛短且滑,类似老鼠、田鼠、晏鼠类的东西。

3 Y# Q$ W5 E/ G% M7 j3 E5 e4 ^

      总在接近地平线的高度上活动。

, F% e* r, E) K

      善于往地里打洞,在它经过的地方把土扒的一排一排的,所以人称“地了(音四声)排(音三声)子”。

3 b& H' r4 P R7 x2 V% B: r# |

      常用于形容某人长得五短身材、个子矮小,有鄙视、讥讽的意思。

发表于 2010-11-3 1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0-11-3 11:14:00的发言:
儿子问我:“地了拍(三声)子是什么东西?”我说:“是形容人长的个矮。”儿子问:“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一琢磨还真不知道。哪位能讲清楚?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7 A% s3 ]1 l* T6 x* H

   “地了拍子”是属于鼠科的一种动物,像老鼠,专在田地里活动,善于在地下打洞,钻到地下啃庄稼的根。我先生说他小时候见过,还在地里逮它玩儿那。

发表于 2010-11-3 17: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六铺炕黄寺在2010-11-2 21:06:00的发言:
3 T% }3 N, _6 |8 l2 A" G

   后排左起第一是本人,下次聚会争取再多一些同学,我们还想把男子体操队的同学联系到一起争取明年聚会。

g+ Y5 C& H9 P# y

    后排左起第一人就是你吗?

% i4 @" d8 N- ?% ?4 G& m

    如果我在你们聚会的照片上看的那《黄寺》与你对上号了的话,是不是现在的你比那时候长高了,长胖了些?

Y: {! A0 T& f+ z

    祝你们聚会的愿望早日实现,到时候要发照片到这里呀!

发表于 2010-11-3 17: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
发表于 2010-11-3 1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冬天

1 Y; ]! ?! ?( h d

好不容易盼来的宜人的秋天眨眼就闪过了,连DUYAN专程去西山也没有拍到很好的红叶,可见这秋天是比过去短多了,可是北京的秋天是最美呀!。在没有太阳的时候已经感到了寒意。我隔着蜗居的窗看着外面,由于天冷在外面走动的人少多了,行路人的脚步也变得匆匆的。我一面看着外面一面算着日子,再过12天北京就要供暖气了。小时候我家住在老式的四合院,冬天取暖用装了烟囱的炉子,天冷的时候围着炉子烤馒头或窝头片吃倒也是一种享受。进了航校以后就高级了,宿舍、教室和食堂,到处都有暖气真是舒服极了,晚上洗好的口罩垫上一张纸放在暖气片上第二天起床已经是又乾又热了,在校时我一个褥子一个被子过冬一点儿也不冷。毕业了来到了江南的长江边上,有很多不习惯的地方。天热的时候那蚊子多的象乌云,我们的宿舍靠近城墙边,每天傍晚我们把面盆搞湿,里面凃上肥皂到城墙边捉蚊子,只要去晃几晃盆里便有了一层黑色的蚊子。最看不惯的是好多同学都穿了木拖板的鞋来上课,课间换教室时那走道里可热闹了,只听一片瓜达瓜达的声响,我想我们航校可没有穿木拖板上课的。到了冬天即使和北京同样的温度,可感觉也不一样,南方是湿冷啊!教室、宿舍、食堂都是一样冷,只有太阳下面有点儿热气。我的一床不算厚的被子盖在身上好象没盖一样,于是去捞稻草,把被子用绳将下面捆起来,下面铺稻草,褥子压在被子上就这样过了冬。尽管很困难,但那时都很有信心,知道通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困难会过去的,国家会好起来,人民也会好起来。不象现在,大多数的劳动人民不知将来这日子会怎么变,物价一直在变吗!。。。那些贪官也会不时想到,不知什么时候突然会被喊去双规了。。。冬天走动少了和外面的接触少了,躲在蜗居里就多了这些胡思乱想,所以我不喜欢冬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20 11:15 , Processed in 1.192884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