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西水车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3》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9-3 18: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夕阳红在2010-9-3 14:10:00的发言: 5 `# N9 d" h* i4 m, v1 O% d h) }+ Z

   2。 tongying校友:你好,过两天发给你一张简单样子,照样剪吧。

- S2 k/ X4 g, V8 v

你的好学很感动我,祝你成功.

0 H" |9 R' R8 i

1.谢谢夕阳红大姐,只是因为喜欢您的剪纸,尤其那张小女孩(侧脸)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 m4 Y* V) _" \' ]/ W( q; h9 a, z

2.都雁转贴: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65年过去,那场战火遍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20亿人口卷入其中的残酷战争,给人类文明造成空前浩劫,为子孙后代留下极其沉痛的教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年以来,人类社会和世界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要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7 e- U2 |0 m; b. h; t3 L8 x

使我联想起:我们这一辈也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人生的酸甜苦辣也已尝过。但我们始终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这就足以让我们感到幸运。和平万岁!

& x$ A' u- U" A! }, D. }

3.这个楼的事情在咱们老北京论坛上有个话题,我以前看过。但不记得在什么地方了,等我找找。

, A5 ^9 @' r* Z2 I0 \) H

今天,我又看见这栋楼了,现在已经被茂密的爬山虎掩盖了,它的东面是“阳光酒店”,西面、北面是六层住宅楼。就在朝阳路上,朝内小街向东的位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0-9-3 1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zyldk在2010-9-3 16:51:00的发言:
3 H, M0 q" i9 E. w8 v# e

1945年8月21至23日在芷江举行的受降典礼,是何应钦参加的.我是从张家界-界首-怀化过去的,然后从芷江直飞回京的.

8 K% j) G( q0 L Q h$ C8 c0 J) m

大可,芷江在那里,本人孤陋寡闻故请教一下。

发表于 2010-9-3 19: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这样一张,路边拍的,抓拍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只是觉得有趣。

2 S. B4 z! L+ o6 G

 

9bCtz55F.jpg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
发表于 2010-9-3 1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夕阳红在2010-9-3 14:10:00的发言:
7 ^8 y: n( F" K5 C2 e

     3。答8484Iu校友:南瓜、昆虫是用泡沫塑料雕刻而成。(对不起回答太晚了)

% _% C, N0 f! t) J. K4 T9 F

    不晚。您的作品有着浓浓的生活情趣,生动可爱,我很喜欢,也羡慕您与生俱来的艺术天分。还想看到您更多的剪纸和雕刻作品。

发表于 2010-9-3 2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ngmen4014在2010-9-3 16:18:00的发言:
1 Z: y& [& g0 [; T

照片中的女的是演员吗?假如在晚上在这栋楼里我看到这个人,我肯定会吓坏的。你看她的面孔、眼睛、指甲。

) u/ M9 v' R' E+ _8 Z) u

    真象一个可怕的女鬼。看了这段文字,再看看女鬼样的人,更觉得这楼阴森恐怖了。

发表于 2010-9-3 2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zyldk在2010-9-3 10:45:00的发言:
; U ]0 e5 q$ I; F7 W- u2 T

) h- G% i) J+ I* N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z0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o4 G+ U9 @# C% `2 M

    看了您发的照片受了些启发,还真不知有一个“飞虎队纪念馆”。2005年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时,北京特邀了当年“美国飞虎队”和“驼峰航线”的部分队员参加了纪念活动。活动在昌平航空博物馆举行,本人也有幸参加了。也发几张照片供大家欣赏。摄影水平有限就将就着看吧!

4 a& F, w) t! h9 [

 

gjLJ1bcR.jpg
S8s1eDsy.jpg
qDH9PUWR.jpg
tSPB9hnB.jpg
xsY5skIl.jpg
CEqepGAW.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ongying在2010-9-3 19:28:00的发言:
' Q% }- F3 x! ?: w& e' W,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n4766_副本.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u0 |7 |- o+ d7 v. }, @

一只怒发冲冠、一只不屑一顾。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2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8484-xiu在2010-9-3 21:15:00的发言:
4 o+ p7 l5 j/ C" n: A* s

2005年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时,北京特邀了当年“美国飞虎队”和“驼峰航线”的部分队员参加了纪念活动。活动在昌平航空博物馆举行,本人也有幸参加了。

0 X- D- L; E2 l0 L/ B8 e

这些飞虎队队员当年都是志愿者,也可以和白求恩并列了,国际主义者。他们是地勤人员还是飞行员?和陈纳德飞虎队队员合影,机会难得。记得1964年的《航空知识》杂志曾经有介绍该飞虎队的文章,那是贬义的,他有个“好人陈纳德”的名字 。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

发表于 2010-9-4 05: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去了一趟天津。走过的河北区、南市区、南开区到处在修地铁,把路堵上四处绕真是难走。不过看来将来修好了,天津交通会有极大改善。

1 x* _/ z. W2 [ T2 p

 (不知为什么我在论坛上还是不能进入中文输入,只好用word先打好再拷过来,麻烦极了。谁有高招?)

发表于 2010-9-4 06: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能有航校论坛这个家,要感谢老北京网,感谢版主---掌柜。偶尔见到了一篇关于掌柜的文章:这个年轻人很不简单。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克服困难成就事业,顽强奋斗的工作作风,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是难能可贵的,值得赞扬,学习。

& T* W1 @- p1 Y3 O- `% P q# L

转载如下:

( a, C: q' A& |' A' g( \

 

; ]' ^/ S" @8 ~. V

 

# M, H* l8 v, g$ h; y8 @

 “老北京网”的穷掌柜(图)

( b& N! z# J# p, L

 

6 \) j% e) Z- [# ^3 y2 }

K* \- W% P; p8 N) }

来源:中国青年报

% i4 V5 E0 N u# T0 t5 u
2007年04月04日03:07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
8 m7 _/ i/ i; z1 c$ ?
 
' Y2 _; Y, |( t- i1 T
 
# i4 m4 Y" o+ a! }; {3 w
  23岁那年,张巍呆呆地站在北京崇文区东半壁街83号院,眼睁睁地瞅着在推土机的轰鸣中,自己的家被夷为平地。他卸下老屋一扇红松木的窗棂,120多年来,这窗棂没怎么变样儿。
  当他把窗棂刷上红漆,挂在新家墙上怀旧时,忽然萌生一念:“做个网页,追悼自己对老屋子的哀思。”
  窗棂的照片被挂上主页。他有空便上网搜索涉及老北京传统文化的资料,连同自己
拍摄的胡同、四合院图片,全贴在网页上,“老祖宗几千年留下来的玩意儿啊,不能就这么没了。
# B8 N* `* l& |4 O

2000年11月,张巍花300元租了服务器,又花150元买了域名,建起“老北京网”,自称“掌柜”。
  网站创办的头3年,张巍白天在写字楼上班,晚上更新网站上的资料,休息日便背着相机满胡同转悠,最多曾一天拍过1000多张照片。
  但他发现,“北京的变化太快,当你停下一两天后,就会发现某一处胡同或者四合院已经消失了”。一天,他去拍摄一个早就看中的四合院,但到那儿一看,已变成一片废墟。他哭了。业余时间不够用,他决定辞职。那年他26岁,任某杂志副总编。
  “老北京网”吸引来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北京迷”,他们自发组织了“老北京拍记队”。每逢周末,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的拍记队队员,都会在张巍的招呼下走街串巷,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胡同的真实风貌。“你们拍这些犄角旮旯的胡同有什么用呀?”常有胡同里的老人好奇地问。“拍下来给您的孙子看。”张巍乐呵呵地回答。
  “1949年刚解放时,北京城里约有3600条胡同,到2000年有1200条,去年就剩下459条了,加上不完整的也就700多条”,张巍如数家珍,“这700多条胡同,我们都拍过啦!”
近两年,张巍带着“拍记队”的作品,走进北师大、北工大、北语等多所高校,搞“胡同摄影巡展”及讲座,虽反响不错,但他却为此背了一屁股债。最近,刚还清老债,他又惦记着为今年的影展筹款了。“今年肯定进北大、清华,”他踌躇满志地说,“再过10年,这些大学生就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力了。”
  “老北京网”挺火,目前,已保存了5000万字的北京史料,几十万张胡同、四合院的图片,日均浏览量达两万多人次,已有近万名会员在论坛注册。说起这些业绩,张巍忍不住眉飞色舞,“瑞典隆德大学把‘老北京网’当教材,作业是给‘老北京网’提意见,嘿嘿,都说好,没说坏的。”
  最让张巍得意的是,和6年前的默默无闻相比,“老北京网”已有了自己的话语权,能引起社会对文化保护事业的关注。据张巍介绍,经他们核实,北京鲜鱼口挂牌保护的80多个院落,其中61个一度上了拆迁名单,“虽然我们不能以卵击石,但把这事向媒体和政协委员捅出去了,最终工程停了”。
  发现珠市口东大街213号明代的古庙铁山寺要被拆时,张巍立刻打电话给有关部门。对方称:“你甭管,上头批了。”张巍立刻向媒体报料,“现在旁边盖了个假的,要是不干涉,悄没声儿的就没了。”
  自打4年前辞职,张巍就没挣过钱,办了几年网站,把老本儿造光了,成了“啃老族”,已是而立之年,每天张嘴问退休的父母要钱,他心里挺难受,“我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父母。”
  “老北京网”的运转,全靠网友们自发捐助,每一笔捐款,张巍都公布在网上,向这些热心人表示感谢。不久前,有人赞助了一台不错的服务器,他很高兴:“网站终于有了足够的空间来存放图片了。”
  甭看张巍是个穷“掌柜”,给“老北京网”打工的人却不少,全职的6个,还有30多个版主,全是分文不挣的志愿者。跟他合作多年的韩硕说:“他是干事儿的人”。
  眼下,张巍想干的事很多。他有个课题——城市保护与拆迁。他打算出一本大书《拆城记》,详细记录北京胡同的变迁,连人搬到哪去了都要有个交待。
  他要培养年轻专家。网站的志愿者“虫子”是胡同专家;“斑马”是史迹专家;“玩美”是曲艺专家;“老北京人”是民俗专家。“一水儿的80后”,他信誓旦旦,“我要帮他们立腕儿!”

) K. L4 S: E3 e5 c+ j# _8 f$ g

 他还要给“老北京网”办个英文版,招聘志愿者的条件挺高:硕士以上,英语8级,有海外工作经历等。没想到竟有10多人报名。虽不挣钱,但张巍每天忙得团团转,他说喜欢这么活着,“因为,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发表于 2010-9-4 07: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9-3 22:58:00的发言:
" H2 @' m; _+ f. j

 他们是地勤人员还是飞行员?和陈纳德飞虎队队员合影,机会难得。记得1964年的《航空知识》杂志曾经有介绍该飞虎队的文章,那是贬义的,他有个“好人陈纳德”的名字 。

. }2 E0 ~3 h2 y8 x5 z

    他们大部分都是飞行员,有的有夫人陪同,还有的是飞行员的晚辈陪同。他们能来极为兴奋,看到我们国家现在这么强大更为我们高兴。说起当初作战的情景真是滔滔不绝,表示非常感谢中国政府给了他们这次机会,对于此行他们会终生难忘,离京后他们赴云南。

发表于 2010-9-4 07: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924_3346_3在2010-9-4 5:15:00的发言:
! ~9 i' T, |1 V# C

   (不知为什么我在论坛上还是不能进入中文输入,只好用word先打好再拷过来,麻烦极了。谁有高招?)

" ?( B% b% ^$ v; f

您说的这个问题还真没碰到过,是够麻烦的!我用的是“万能五笔”,你下载一个试试,这个输入法好用,使用拼音、英文输入均可,不用作任何切换。

发表于 2010-9-4 07: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924_3346_3在2010-9-4 5:15:00的发言:
- N) Y( D9 V- I

 - (不知为什么我在论坛上还是不能进入中文输入,只好用word先打好再拷过来,麻烦极了。谁有高招?)

! ?* i+ p. b0 i# P6 A. c+ L

我的拙见是下载一个《搜狗拼音输入法》,注意下载时不要一味点确认,取消没用的插件。

发表于 2010-9-4 07: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0-9-4 6:57:00的发言:
: J( C! w N" B# L

我们能有航校论坛这个家,要感谢老北京网,感谢版主---掌柜。......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是难能可贵的,值得赞扬,学习。

& p/ X: T6 D4 r$ p. v1 R

    看了你推荐的这篇文章真让人感动,真是个干事业的人,佩服!有这样的年轻人难能可贵!应该感谢掌柜为我们创造的条件,向他学习!把我们自己的论坛办好!

发表于 2010-9-4 08: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周末,大家该歇息了,发一封好友转来的邮件,或许有点道理,或许没有,有的还不太文明,别太认真,看着玩的。。。

, V4 m$ K$ k/ _1 |

 

% w! R& ~6 y- ^& t0 t9 k* J/ ~- z

            被误传了几千年的八句俗语

* H# `2 M, ^+ x8 R8 Y- ~

 

' U/ _! S/ Q" d6 M9 a" I3 N

1,“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鸡成狗了。

! s, c6 W! ~# k7 T( V/ z0 L4 a3 U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 q1 S; K/ \0 T! e

3,“不见棺材不落泪”,本是“不见亲棺不落泪”,并不是见了任何棺材都落泪。讹变为“不见棺材不落泪”,如果不管谁的棺材,只要见到就落泪,那就有点太莫名其妙了。

) U. u* p* B" I

4,“有眼不识金镶玉”,本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

' \9 B% _% w) |+ U( ]) A$ V# O

5,“不到黄河心不死”,本是“不到乌江心不死”。乌江,项羽他老人家自刎的地方。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

: z; M% }, H6 O

6,“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本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不过这个我还能理解点,因为好像四川那边管鞋叫孩子。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啦!

2 m6 _8 M& c- P7 A; u

7,“狗屁不通”,这个成语最初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个特点,“屁”是污浊的象征,对于文理不通的东西,以屁来喻,也就将就吧!

$ o+ U; `, ^1 h# G( i; b/ @# D

8,“王八蛋”这是民间的一句骂人话。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也就是忘了基本的做人根本,可是后来却被讹变成“王八蛋”。

& W5 E0 M. P4 `$ l! v" C! B' I& w6 a

 

! _* A. a- E- c8 s

关于八端:(供参考)

( i+ ]* I9 ?/ D4 b

 

. Y7 M: A, [% c7 D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他老人家的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也是人生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孝:是孝顺。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孝顺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往大了说,可以是对国家尽忠,这也是大“孝”。

悌:是悌敬。是兄弟姊妹之间的,就是兄弟友爱,相互帮助。扩而充之,对待朋友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这样人和人之间才能消除矛盾,相互谦让。

忠:是尽忠。尽忠国家,这是作国民的责任,就是要忠于祖国和人民。“忠”也是要忠于组织和自己的工作职责。

信:是信用。信用朋友,对朋友言而有信,不可失信用。将来到社会服务时,“言必忠信,行必笃敬”,说出的话,一定要有忠有信,不欺骗他人。所做的事,必须要有恭恭敬敬的态度,认真去做,绝对不敷衍了事。

礼:是礼节。见到人要有礼貌,我们应该遵守各种规定,遵纪守法(也包括礼貌)。学生见到师长要敬礼,见到父母要敬礼,见到客人要敬礼。不但表面上要敬礼,心里上更要恭敬,这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体现。

义:是义气。是说人们应该有正义感,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要尽力去帮助,解决问题。对朋友要有道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绝无企图之心。(当然这不是那种狭隘的“哥们义气”,那不是义,那是愚昧而以。)

廉:是廉洁。有廉洁的人,无论见到什么,不起贪求之心,没有想占便宜的心,而养成大公无私的精神。

耻:是羞耻。凡是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人若无耻,等于禽兽一样。“耻”也是自尊自重。孔子曰:“知耻近乎勇”,知道错误就去改过,为当所为,不也是勇的表现吗!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08: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8484-xiu在2010-9-4 7:41:00的发言:
Q# P- o( ^* J0 ~6 o# c! x

    他们大部分都是飞行员,有的有夫人陪同,还有的是飞行员的晚辈陪同。对于此行他们会终生难忘,离京后他们赴云南。

8 k) ~; W" y! x3 l2 L2 b9 c. R

 转贴关于“飞虎队”:

5 c+ u' A$ L2 w4 w; z: T T

飞虎队的正式名称是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中国成立,由美国飞行人员组成的空军,在中国、缅甸对抗日本。

! u: E" M. W: P( Z+ n% G! J

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主要由美国退休飞行教官陈纳德所创立。陈纳德于1937年到中国,获委任为顾问,协助发展中国空军及训练飞行员。1940年,苏联与日本关系出现缓和,原本在中国作战的“苏联志愿航空队”撤走。陈纳德受蒋介石所托,成立以美国飞行员组成之美国志愿航空队。陈纳德到美国宣传中国之抗战,并且取得罗斯福总统的支持。在1940年底至1941年通过租借法案为中国购入一百架寇缔斯 P-40 战斗机,又获批准让美国退役及备役军人到中国作战。陈纳德在美国招募约一百名飞行员,当中40名来自陆军航空军、60名来自海军及海军陆战队,多数为后备役军官;另外亦招募了约200名地勤人员。飞行员名义上为“中国中央飞机制造厂”雇员,飞行员月薪600美元,小队长月薪650美元,中队长月薪700美元。另外击落每架日机有500美元奖金。原来计划的志愿航空队分三个分队,包括两个战机队及一个轰炸机队;但至偷袭珍珠港时只成立了一个战机队。

+ P! O. i/ f3 b9 |* i

1941年秋夏之间,志愿航空队的飞行员开始抵达缅甸编训。陈纳德被飞行员称为“老头子”,飞行员则学习以P-40与日机作战的技巧,包括以团队作战攻击日机。

6 f, X1 `2 r& a9 E

志愿航空队面对的问题并不少。部份招募的飞行员作战经验不多,亦有人借故离队。由于运输困难,各设备及战机很迟才到达前线。志愿航空队最多时只有约六十二架战机及飞行员处于作战状态。在陈纳德的指挥下,将能力较低的飞行员转至文职,并使其中一至两个中队在备战状态。但志愿航空队的士气亦一直甚高。

6 t- G8 k& A* W! Y; u/ w* t

志愿航空队的P-40战斗机机首上画上了鲨鱼的牙齿,并且被称为“飞虎队”。部份的战机更有飞虎标志的涂装。飞虎队分为三个中队:第一中队称为“阿当与夏娃”(Adam & Eves);第二中队称为“熊猫”(Panda Bears);第三中队称为“地狱天使”(Hell's Angel)。1941年12月美国正式参战时,飞虎队有82名飞行员及79架飞机,但并非全部在作战状态。当中一、二两个中队驻扎在云南昆明,第三中队在缅甸仰光附近。

Z' f' S4 x2 ^; k4 ?* s9 V2 ]! Q2 f- _1 r

飞虎队首次作战是在1941年12月20日。日本的10架轰炸机由越南起飞进袭昆明,被飞虎队击落9架。第三中队则在日本对英美宣战后,保卫缅甸仰光,在12月23日至25日的日本轰炸中,声称击落约九十架轰炸机。之后至1942年3月,各中队轮流驻守仰光,直至仰光陷落后撤回中国。志愿航空队在改编前的官方战积为击毁敌机297架。但据战后的数据,真实数字可能约为115架左右,当中包括在地面击毁的敌机。飞虎队的损失为21名飞行员战死、被俘及失踪。

k/ S9 r2 i3 r% R8 c

在美国参战后,陈纳德获恢复美国陆军现役上校,之后升为准将及中将,指挥第十四航空军。1942年7月14日,志愿援华航空队由美国第十四航空军之下的第二十三战斗机大队取代。但原来的志愿空军中只有五名飞行员接受任命转往新的单位,多数人转为担任运输机师,或加入军队到其他地方作战。原来的志愿空军解散后,第二十三战斗机大队沿用“飞虎队”的名称。

4 ~4 R' }$ `+ K& }8 v# Q

1992年,美国政府宣布承认于志愿航空队服务等同于在美军服役,飞虎队的老兵亦可得到退役军人待遇,并获颁发奖章。

发表于 2010-9-4 0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9-4 8:27:00的发言:
3 N0 V1 z; u7 R; D! i: R4 h& L

 转贴关于“飞虎队”:

( W3 S l- R# I O) W7 l$ Y) w

 ......

; T9 E" z3 T! p6 b

谢谢您的关于飞虎队的详细介绍!已保存。

发表于 2010-9-4 0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香梅为何看上大自己35岁的飞虎将军陈纳德
& d# _% w9 L9 p
9 x8 @' G$ Q% p0 V4 K
6 I) L% M# Z, }

核心提示:陈香梅确实需要时间认真考虑一下。她明白,陈纳德在她心中已占据着别人无可替代的地位,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对他的感情,已经是爱恋多于崇敬了。但面对这位美国将军的求婚,她的心却轻松不起来。是的,他是一位威震长空的英雄,这使许许多多中国人崇敬他,这也是她爱上他的主要原因。但他又是一个比她大35岁的外国人。如果说年龄的悬殊,常常使一个年轻姑娘在爱情面前却步的话,那么,在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嫁给一个外国人,就更需要有不顾世人非议的非凡勇气。

3 \: A% d1 u8 z% q+ ~

点击进入下一页

/ B" z8 d( x/ E8 A: t7 D

陈香梅与陈纳德的婚纱照(来源:原书配图)

2 g$ w" {6 e3 |8 z

本文摘自《陈纳德与陈香梅》 作者:金光耀 石源华 团结出版社

: T# k1 E* d; a& U

陈纳德,一名美国男人,却在中国建立了不朽业绩。陈香梅,一个中国女子,却在美国步入了上层政界。他们虽然未能白头偕老,但他们奋斗的一生以及他们用自己的心和情谱写的恋歌令人回肠荡气。

, h# ~4 h1 ?' l6 U7 M

初次相遇

" e1 D$ _7 m( X5 E, F

19岁的陈香梅从岭南大学毕业时,因才学出众,已经有一家杂志社和一家晚报想聘用她了,但最后她成了中央通讯社第一位战地女记者。她的第一项任务是写一篇第14航空队司令官陈纳德将军的人物专访。

( ~; E9 D9 E+ p, H' o6 S$ y

当陈香梅走进一间标有“会议室”的大房间时,里面已经坐着十几位中国和外国的记者,清一色的男子汉。这时,会议室尽头的一扇门轻轻打开了。记者席中有人轻轻地说了一声:“老头来了!”这是记者和第14航空队的官兵送给陈纳德的雅号。个头不高的陈香梅透过前排记者的肩膀,看见一个满头黑发的美国将军阔步进来,他那刻满皱纹的脸上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那件已经不新的皮夹克上嵌着两颗银光闪闪的将星。

( {$ z& c0 M6 X) B5 Y) ^

记者招待会开始了,陈纳德以平稳的语调说道:“下午好,先生们!”当他的目光习惯地扫视会场时,看见后排有一件醒目的阴丹士林蓝旗袍,旗袍上面是一张稚气未脱的瓜子脸,后脑还露出两根小辫子,于是,连忙加上一句:“还有女士好!”陈香梅微笑着表示感谢。

; c" p! @6 h: o, J3 C# ~* o& m

与往常一样,记者招待会的主要内容是陈纳德介绍第14航空队近期抗战取得的战果,记者们也会不时问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一次采访战地新闻的陈香梅虽然绞尽脑汁想提一个精彩些的问题,但实际上却完全被陈纳德的话语吸引住了,直到招待会结束,她还想不出一个合适的问题。她随着男记者们准备离开时,看见陈纳德正微笑地朝她走来。陈纳德先和她打招呼,然后告诉她,陈应荣最近从美国写信给他,询问陈静宜的近况。陈香梅这才想起,在美国做领事官的父亲认识陈纳德,姐姐陈静宜也正在第14航空队做护士。一位威震长空的美国将军以这种聊家常的方式和她开始了面对面的谈话,陈香梅刚才还绷得紧紧的心一下子松弛下来了。于是,她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与他轻松地交谈起来,并愉快地接受了他一起喝茶的邀请。

, L. d" J; B% m) V6 R: \# C

离开第14航空队司令部时,陈香梅显得神采飞扬,步履轻捷,19岁的少女很难掩饰心中的感情。那天,姐姐陈静宜听见陈香梅不停地调换形容词来夸奖陈纳德,就微笑着问她是否爱上了这个飞虎将军。陈香梅连忙答道:“我只是崇敬他以及他为中国所做的事。”

; Q- C4 w- `& B* C3 O! F$ z& L

友谊,还是爱情?

n v. g* w0 E6 C) s: t

有了第一次采访成功的经验,以后的采访就方便多了。频繁的接触使陈香梅对陈纳德的身世和业绩有了全面的了解,对他也愈发崇敬了。她把自己了解的写下来,于是有关陈纳德和第14航空队的报道、专访,不时刊登在昆明、重庆的报刊上。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陈纳德对这位活泼、聪明的中国小姑娘的好感也在不断增长。

+ D+ I8 t0 I( A* O$ G8 y$ B5 a

1944年8月,日军在豫湘桂战役中攻陷衡阳,湘桂铁路的终点桂林已处在日本军队的威胁之下,在桂林的陈香梅的4个妹妹也加入了难民的行列。这时,陈纳德告诉她:“你父亲给我来了电报,请我寻找你的妹妹们。我派出一支特别搜索队前往贵州。我知道你在为她们担忧,希望这消息能使你感到高兴,安娜!”安娜,是陈香梅的英文名字。这消息使她略微宽了一点心。

1 K: O) ^6 `( ?0 i" r

陈纳德派出的特别搜索队圆满完成了这次特别使命,陈香梅的4个妹妹坐着第14航空队的军车平安抵达昆明。远在大洋彼岸的陈应荣决定把她们接往美国。陈纳德的秘书很快就为陈香梅和她的4个妹妹办好了去美国的签证。当拿到盖有签证的护照和飞往印度的机票时,陈香梅的几个妹妹都非常高兴,然而,陈香梅的心中却是另一种难以言状的滋味。

2 h" f3 ^, p" P# c- m! k" _9 `: c) F2 T

她去向陈纳德致谢并道别。这位飞虎将军似乎看出了陈香梅的心思:“如果你不想去美国,我可以请秘书去取消你的签证。不过,你要仔细考虑一下。”陈香梅自己明白,她其实愿意留在中国。她不愿生活在父亲身边,19岁的她希望自主。她喜爱记者的工作,看着自己写下的文字不断地变成铅字,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并且感到自己应该为这场战争做出一些贡献。她更愿意留在陈纳德的身边,将他的工作、生活和其他一切告诉中国人民。她对他除了崇敬以外是否还有其他感情?是否像陈静宜所说的那样是爱上了他?此时,她自己也说不清。不过,多年以后,她在谈起这段往事时承认陈纳德是她留下来的一个主要原因。陈纳德对陈香梅这个选择非常高兴,他也愿意她在他身边。他乐意与这位中国女记者打交道,接受她的采访。

发表于 2010-9-4 1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8484-xiu在2010-9-3 21:15:00的发言:
6 S8 _+ s; _9 p6 q( z+ q M8 g

    看了您发的照片受了些启发,还真不知有一个“飞虎队纪念馆”。2005年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时,北京特邀了当年“美国飞虎队”和“驼峰航线”的部分队员参加了纪念活动。活动在昌平航空博物馆举行,本人也有幸参加了。也发几张照片供大家欣赏。摄影水平有限就将就着看吧!

* S5 f* E0 [$ r9 q( l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与老兵合影 拷贝.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x8 s& z/ b5 a z) J' \# w3 _( K

你真幸运,照片照得也很好。想问一下这照片上的小伙子是谁?

发表于 2010-9-4 1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六铺炕黄寺在2010-9-4 10:43:00的发言:
8 k, K# O( L" s( g

你真幸运,照片照得也很好。想问一下这照片上的小伙子是谁?

" z. `/ E6 ~+ s4 F4 ]5 Z

哈哈!照片中的小伙子是我同事的小孩,与我们家族无关。

发表于 2010-9-4 1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0-9-4 6:57:00的发言:
3 L# F+ f3 ^, Y% [/ ~+ a) f

我们能有航校论坛这个家,要感谢老北京网,感谢版主---掌柜。偶尔见到了一篇关于掌柜的文章:这个年轻人很不简单。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克服困难成就事业,顽强奋斗的工作作风,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是难能可贵的,值得赞扬,学习。

0 M+ _' K! L/ R

转载如下:

5 F5 N9 q" \: f5 g7 k) l& g E( A

  ...... 他还要给“老北京网”办个英文版,招聘志愿者的条件挺高:硕士以上,英语8级,有海外工作经历等。没想到竟有10多人报名。虽不挣钱,但张巍每天忙得团团转,他说喜欢这么活着,“因为,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5 Y0 S3 r8 X& q

     看了你转载的文章《“老北京网”的穷掌柜》, 真让人感动,应该感谢年轻的掌柜为我们创造的条件,我们要向他学习,把我们自己的论坛办好!有这样的年轻人难能可贵!他真是个干事业的人,佩服!

发表于 2010-9-4 1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8484lu在2010-9-4 9:25:00的发言:
3 p' w, t( @3 D Y
陈香梅为何看上大自己35岁的飞虎将军陈纳德
+ @+ c; Y, O- M- U( f7 P

    lu你好,看到你的帖子很高兴,不由得又想起了我们在一起的日了......,谢谢你提供的感人的故事,又为我的这一内容添加了不少色彩。祝好!

ad1nzRRL.gif
发表于 2010-9-4 15: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duyan:马上要出发了吧,听说那边紫外线强,带点防晒霜。回来时多带些照片,让我们在家中也欣赏到西北风光,祝你一路平安!

发表于 2010-9-4 17: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夕阳红在2010-9-4 15:33:00的发言:
- T% t0 Q9 a% z, q3 R) k) `' k

duyan:马上要出发了吧,听说那边紫外线强,带点防晒霜。回来时多带些照片,让我们在家中也欣赏到西北风光,祝你一路平安!

- m0 o# x! J; i9 {* y l1 ]

非常感谢大姐的祝福,我是明天晚上9:30的火车(这趟车是到拉萨的,我在西宁下车)。我已准备了防晒霜,太阳镜,帽子。。。一定发照片给大家。

4 }8 ]8 q( [8 a( w. O0 l: ?

发现您更换了头像,是一只鸟,您是爱鸟协会的成员,望您也经常介绍您的活动,照片,大家一起分享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17: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影对剪纸感兴趣,无意间看到可能是你喜欢的风格的作品。挑选了几个不同内容的,发上看看。

P: m6 A5 H( A: p' g4 `4 B- M3 X. o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17: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9-4 18: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9-4 17:33:00的发言:
2 X2 X& q9 E: I: Y! H) O

同影对剪纸感兴趣,无意间看到可能是你喜欢的风格的作品。挑选了几个不同内容的,发上看看.

3 L+ v) o* }/ a* n {& g

您发的剪纸都很精美,但感觉也有很大难度,收藏了,谢谢您。

^. E6 m( E: S. c

今天去母亲那里,在楼下看到一位五十岁左右模样的男士,晾晒他的作品——十字绣,这可不是一般的十字绣,它长4.1米,宽2.7米,绣的是18仕女琴棋书画图,看了以后围观的人都赞不绝口,据他自己所讲,完全是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绣的,每晚绣大约3小时,绣了一年时间,现在还有5个人没有绣完。单是丝线就有不同颜色102种,绣好的部分色彩艳丽,人物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看得出来每个人都在选择个人业余生活,他的选择更令人钦佩。

发表于 2010-9-4 1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9-3 22:47:00的发言:
3 t3 R/ s) u0 ~3 K- l

一只怒发冲冠、一只不屑一顾。

- a- S7 F |/ L1 l% V% v* q, w

发表于 2010-9-4 1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duyan在2010-9-4 6:57:00的发言:
' I( ^0 X! F, `

我们能有航校论坛这个家,要感谢老北京网,感谢版主---掌柜。偶尔见到了一篇关于掌柜的文章:这个年轻人很不简单。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克服困难成就事业,顽强奋斗的工作作风,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是难能可贵的,值得赞扬,学习。

+ W! e) v6 f: M, T% s

转载如下:

( h9 b: w0 z5 M/ P9 m

 

% U! b; q( E3 n

 

& j* b3 a& D$ y8 K% |

 “老北京网”的穷掌柜(图)

( n# X% d( u2 ~

 

% T+ c% v9 A7 e5 g' s

3 e/ M8 Q! @0 V

来源:中国青年报

* l, h4 b2 t. r6 g$ \5 E
2007年04月04日03:07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24918063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A2 J2 _* m8 i& G3 O5 S" g* j# \
 
8 |! Z5 ]+ y% }
 
2 u( O3 A9 Z G1 k% y* Y' ~
 
1 @2 A' l/ W' z

都雁的转贴让我们了解了我们的老北京网,我们的小掌柜的作为令人感动,这样的年轻人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榜样。我们办好我们的论坛,支持老北京网

发表于 2010-9-4 1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我读到了下面一段新闻,开始我不相信,再仔细读千真万确发生在韩国。

B) z4 O1 ?) u8 s; q+ j+ c

近日,韩国外交通商部招聘一名公务员,外交通商部长官柳明桓的女儿柳某被“特殊录取”,“特招门”事件引发广泛争议,对此韩国总统李明博要求彻查。柳明桓3日向国民道歉,并取消了女儿被录取的资格,并于4日上午请辞外长职务获准。

9 v& R& [* P. m6 s. j

柳明桓35岁的女儿近日免试进入外交部,成为韩国外交部一名高级职员。由于特聘没有进行笔试,而是以材料审查和面试的方式进行选拔,事件引发广泛争议。外界质疑录取过程中存在特殊照顾,其中一些录用条件好像专为柳某量身定做,许多网民在外交部网站主页等网页上留言表达愤怒,要求柳明桓辞职。对此韩国总统李明博随即要求彻查。

, Y$ A* U) w# a) I; Y7 {0 L3 u

柳明桓昨(3)日对此向国民鞠躬道歉,同时声明取消其女儿的录取资格,并于今(4)日提交辞呈。韩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总统李明博已经接受了柳明桓的辞职请求。

- H6 I# P6 y7 u* l: j; G$ t( o

柳明桓表示,“因为女儿被特招一事引发争议,感到对不起国民,因此决定自己主动辞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3 05:05 , Processed in 1.311967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