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e5 ~3 k$ `. H5 x 太庙是明清两代皇室的祖庙,是国家祭祀设施“庙”的最高等级。太庙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嘉靖二十年(1541年)毁于雷击,二十四年(1545年)重建。清顺治六年(1649年)重修。乾隆元年(1736年)再次大修,四年(1739年)完工。辛亥革命后,太庙仍归清室所有,民国十三年(1924年)由北洋政府接管,改为和平公园,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劳动人民文化宫。
7 Y8 j7 _$ B% p0 T+ T4 ~' p5 ]" [据《日下旧闻考》记载:“天安门内西向者为太庙街门,东向者为社稷街门,端门内西向者为庙右门,亦称神厨门,东向者为社左门,阙左门外西向者为太庙西北门,东向者为社稷东北门。 k+ R [* X$ ^2 H; D+ ~
太庙在阙左南向。围垣一重,琉璃砖门三间,左右门各一。戟门五间,崇基石阑,中三间前后均三出陛,中九级,左右七级,门内外列戟百有二十。左右门各三间,前后均一出陛,各五级。前殿十有一间,重檐,阶三成,绕以石阑,五出陛,一成均四级,二成均五级,三成中十有一级,左右九级。东西庑各十有五间,阶均八级,燎炉二。中殿九间,后殿九间,两庑各十间。后殿东庑南燎炉一。戟门外石桥五,桥北井亭二,六角,间以朱棂。桥南神库五间西向,神厨五间东向。庙门外之西南,奉祀署三间东向,左右房各三间,垣一重,门一北向。东南宰牲亭三间,前治牲房五间,均西向,垣一重,门一西向。井亭一,六角,间以朱棂。西南为太庙街门五间,西北为太庙右门三间均西向。”
( d( O( o& e+ d4 {8 k' F太庙外垣内为太庙外院,东西长294米,南北长475米,南墙有民国时期开辟的太庙南门(现劳动人民文化宫大门)。院内绝大部分面积北柏林覆盖,参天古柏树龄多在五百年以上。
2 }6 g0 ~, X3 B$ W! l. f( ?1 B
. `! o- n( \4 t9 Y* q% o8 f内垣南门称“戟门”,门内外原各列朱漆戟架四座,上插镀金银铁戟,故称戟门。面阔五间,中启三门,台基石栏环绕,正中为汉白玉御路。门前七座汉白玉石桥横跨小河之上。 # ?3 x) ^. D4 T [6 W3 t
2 n& J& K; O6 N; t% F两座黄琉璃瓦六角井亭坐落在最外侧的小桥北面。 4 _- ^2 B. p5 T0 s
6 q3 G2 b1 I* L1 f) }# B# N- J4 K
太庙前殿为祭殿,亦称“享殿”,是皇帝祭祀行礼之所。面阔九间,进深四间(乾隆时加建为面阔十一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三重汉白玉基石,环绕汉白玉石栏。该殿各柱都是外镶沉香木,其余木构件都采用金丝楠木。殿内空间高大,彩绘色调凝重,气氛神秘庄重。 $ C- k9 Y6 R g+ l/ I
祭殿两庑各有十五间,皆黄琉璃瓦歇山顶,连檐通脊,东庑供奉皇室亲王神位,西庑供奉功臣神位。东西两庑南侧原各有燎炉一座,供焚烧祭品之用,现只存留西侧一座。 % i) F {8 E0 G- O( f9 j2 Y! {/ N
: A0 t- m& A$ u4 @6 f# s祭殿之后为中殿,亦称“寝殿”,面阔九间,黄琉璃瓦单檐庑殿顶,与寝殿共处在“工”字形的高台上,呈“前朝后寝”的格局。 $ i- e' d6 ?1 i8 R: ]
清代在此供奉太祖(天命)、太宗(天聪)、世祖(顺治)、圣祖(康熙)、世宗(雍正)、高宗(乾隆)、仁宗(嘉庆)、宣宗(道光)、文宗(咸丰)、穆宗(同治)等帝后的神主。
4 n2 A$ ^8 B" z0 U# ?" H+ C. n3 z
: d ~8 {9 ]/ v8 {8 h! ~( _寝殿两庑各五间,存放祭器。 5 b& u2 A) c1 M" Z. ?/ |6 w! ?( Y# b
6 H2 d& U4 o: I0 ?& F- e' R! G+ W后殿称祧庙,规制一如寝殿,为供奉皇帝远祖之所。清代供奉了清太祖以前的四个追封皇帝(肇祖、兴祖、景祖、显祖)的神位。祧庙与前殿、中殿有红墙相隔,自成院落。墙上开五座琉璃砖门,中间三座,左右各一。 : R2 h9 H" r2 [
: `% t5 A0 r6 Q
殿后北墙为太庙北门,辟五座琉璃砖门,中间三座,左右各一座。 " \; E4 g6 L# G
5 w7 x- ~# a# E4 w* T8 c5 r清代皇家祭祀分为时享与Xia祭(左示补旁,右边一个“合”字,音“侠”。字库中没有此字),每逢皇帝有登极、亲政、册封、征战等事,还要举行告祭。每个季节的第一个月的祭祀为“时享”,每年除夕的祭祀为“Xia祭”。每次的时享与Xia祭都要将中殿内的帝后神主移至前殿祭祀,礼成后复送回中殿供奉。而后殿中供奉的远祖神位在Xia祭时移至前殿祭祀,礼成后送回,四季的时享,则派遣亲王于后殿行礼。 8 ~$ [) Z O1 \1 ~* |
0 W; ]' l# {, b1 T大礼当日,皇帝着祭服乘礼舆出宫,内大臣侍卫前引后扈如常仪,在太和门阶下降舆乘辇,众人回避,午门击鼓。由太庙街门左门进入太庙,至内垣南门降辇。由赞引太常卿二人引导皇帝从南门左门入,至戟门前幄次盥洗后,赞引太常卿引导皇帝由戟门左门入,上左侧台阶进入祭殿左门。至此,祭祀大典正式开始,其间要奏贻平之章、敉平之章、敷平之章等祭乐,舞各种祭祀舞蹈,韶乐悠扬、祭舞翩迁。场面宏大庄重。最后将祝帛等祭品送至燎炉焚化。乐奏佑平之章,午门鸣钟,皇帝还宫。这里只是简单描述一下,实则程序异常繁杂,不在本帖讨论范围之内。此中学问,还望就教于方家。 8 f t4 w# R1 c0 ^1 }& X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8月28日拍太庙
+ F# [( I) e0 [5 I7 p# r1 o
发帖完毕,谢谢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