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兰台秘笈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8-23 16: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得下楼走走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1-8-23 14: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雁北飞在2011-8-22 12:40:00的发言:
, A9 }+ u: q. s) m, V % C- H* b* Y! `" _/ M
% h4 f* V5 d* L9 r4 ^" }3 N$ i' X
基辅餐厅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美好的享受~
9 N5 ]+ o4 l7 z2 M" |3 N
[此贴子已经被wangpei于2011-8-23 2:29:34编辑过]


我刚看到。看到最后一行字,有一种学生收到老师批改的作业的感觉。哈,有意思。是不是当时我把餐厅的名字写错了?还是写错了什么字?
# n% e% k- w8 ?1 |) W5 S' e 4 }( }. N! D$ j & c- M7 B( M% k

发表于 2011-8-23 14: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那帖字太小。
发表于 2011-8-23 14: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原来是这样啊!谢谢帮助。
发表于 2011-8-23 15: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别总黑着脸。

发表于 2011-8-23 15: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浮萍》:

" D- S$ D( I( m0 i* B

 

/ I2 U4 x! L. n, X4 F3 _3 ]3 H& x% H

6 e4 Z: I/ s( }4 V$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23 15:08:39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23 15: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发现啦!这就叫做“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黑脸时未必不在,红脸时未必就在——上线以后也可能离开做别的事情,洗衣做饭收拾房间,甚至去超市购物了~
发表于 2011-8-23 15: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亮着那是人气。
发表于 2011-8-23 0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l9 D$ j. V( `: l8 V( f

《操场四则》

x0 N9 T; m e, k# `

 

6 ]! E. r; s+ S4 j. `7 f

看到了陆放翁《戏遣老怀》组诗中的一句“花前骑竹强名马,阶下埋盆便作池”诗人晚年生活拮据,要什么,没什么,于是“老夫聊发少年狂”来了个精神套餐,你看:眼下的竹马成“宝马”花盆成了池塘。这种奇思妙想自我娱乐属于“童子功”我们都经历过。

2 H" U. F- l! w

【沙坑】

. @5 i. O, K( I* ] o

“子弟小学”时沙坑在小洋楼的南面,操场的东北角、贴着东墙。

. F0 w/ y( [0 W0 @

玩土是儿童的天性,低年级时没少在里面费劲。一堆人蹲在坑里撅着腚紧着刨,基本上没有工具,就是双手、十指,挖沙筑城、护城的河道,捡来木板、石片做成吊桥,一盆盆的水老远的端过来、灌进去,清水沿着水道转来转去、渗下去“再灌、再灌”,建成亭台楼阁,各个都像是城中的国王,作威作福的、兴致无比的昂扬。有时纠纷骤起,你踩踏了我的桥面,我一屁股平了你的炮楼,蛤蟆吵坑。

4 s' ^) L6 T! r

悲情的一次:不知哪位“将军”打了个“冲天炮”飞起的石块坠入人群,重重的砸在大脑袋的张以中头上,顿时鲜血奔流而下,这桩血案没有追查、还是查无此人?但记得这事的人会多些。

8 U, Z, X: Z1 z7 g- ]9 E' x

 

: R4 U9 K1 y8 c0 b9 S* j

【操场】

0 c: s0 x( z. I/ r( n. j/ a

育新的操场实在是不大,能比隔壁“火神庙”的小一半,虽说那所小学哪哪都破,但唯有它阔大的操场让我们看着眼红。

) u- {! M: H! Y9 Q) g: b7 [/ x

操场土的可以,跑起来就是“一溜烟”我们却乐此不疲,天天奔跑在上面。

9 v$ }4 L- m+ w R; ~

记得哪一次,是看完电影,战斗片,片中有空中格斗的场景。那个晚上操场上的“飞机”纷纷起飞:两臂张开、伸直,手中攥着满满的干土面,口腔中发出喷气机的轰鸣,“3号、3号,我是长机,向我靠拢、注意编队”“僚机注意,向敌人发起攻击”没有事前划分敌我双方,都是临时起意、随时编队,胡打一锅粥。谁都可以是机长,随时都可以降为僚机。“机群”在操场盘旋、交错的那一瞬。干土砰然“炸开”一片乌烟瘴气、当然也有约定俗成的规矩:不带往人头上、脸上攘土的。

1 ?/ S7 {/ m" o% z0 l' ^! c

人疲机乏,编队返航,谁都是胜利者,过了一把瘾。

/ ]6 l% N; S/ Z. T5 t7 g+ D

 

~/ f' E4 J. S( Z

【方寸之间】

: p" E7 I( N- ~; s

感谢老人家,减轻课业负担,打三年困难时期开始,营养不够,功课再多怕累坏了孩子们。这政策到了经济不困难之后也没有改变。我们乐得疯玩。下午第二节课后就是玩的时间,我什么“班”呀“组”呀都没参加,我好像都不知道。四年级的课余时间整年着迷兵乓球、五年级是足球、六年级是篮球,一玩就到天黑。

% p c. F9 \2 z2 w5 a2 c$ f+ ~' q

 

9 C9 h# v ^* ?8 f: r4 v

我闹过一次悬事,有次踢球踢到天黑,昏暗中,我带球冲到门前,那球门是以东、西两棵树为桩,夏日的紫皮毛桃树枝枝杈杈,我绕过迎上来的守门员,抬腿射门的一瞬突然身体飞了起来,眼前一黑、重心后仰,重重的摔了个“老头儿钻被窝”。原来是眉骨撞在树枝上。好在眉骨周围没有软组织,硬碰硬的,只是擦破点皮。但让我后怕的是:如果树枝矮上一公分,或者我腰身抬高一寸,那树杈还不就戳进眼眶,我这人就挂在树上了。

3 b" F) v9 } s6 w6 h

 

1 o2 `/ V! N+ v' \

【仙人脚】

' G+ O1 E2 ~0 a" u$ `, a6 w0 l, p8 s

 

3 S$ ~6 F8 p. J& y/ t3 Y

有一次上体育课。男同学的训练项目是扔手榴弹。木柄铁头,也有全木结构的。人分两队,一排站在操场西侧,一排站在操场东侧,相距有个四五十米。那时部队搞大比武,手榴弹大概是50米的及格标准,部队那是真家伙,比我们这也沉。其实对过站着,来回扔手榴弹也是有点悬的,万一哪个同学超水平发挥,还不把人砸了。老师也明白这点,要求听口令,一边的同学投完,另一边的同学再投,投掷的同学要投出直线、观望的同学要注意弹着点,以防不测。我是站在东侧的一拨人。

, q: B. p; |( v4 q4 G) u( A

在摇头晃脑、转腰扭跨做完准备活动之后开始投掷,噼噼扑扑,手榴弹砸在地上冒起了阵阵白烟。那边的同学捡拾起来,等到哨声之后又纷纷给甩了回来。就这样你来我往,军体训练红红火火,就在下课之前突然发生惊人的一幕,我方的手榴弹呼啸着划出弧线时,只见对面的张同学,小跑两步飞身向前来了一个似射门又像是停球的动作,楞是阻挡了自由落体行进的轨迹。“哎哟”一声惨叫,张同学应声倒下,双手抱着右脚面,以屁股为轴原地转磨磨。

" h" {" I' D9 y j9 Q8 X

当时小张同学还没有学习流体力学,弹道学一类的知识,但对流弹的轨迹判断的异常准确,后来还是他自己道出了原因:恍惚中以为是足球飞来。看来是少年期大脑未发育完全,瞬间出现判断力缺失。

% b5 A# a6 z1 E6 ^$ m

 

/ v+ A2 g9 s& \9 {. b

知道他是谁了吧?6。1的应该知道。

发表于 2011-8-23 1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田,来一篇去“仿膳”有感。

发表于 2011-8-22 1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培力学长您好!我属马但是71届的,所以是四年级。谁知道我怎么上学那么晚,好像蹲过班似的,哈哈!
发表于 2011-8-22 1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V0 J8 ?* D% b* p- @- @" v- O

【同志们勇敢的前进】

7 H: a. w# J4 @ g

 

( H( R2 N/ n' X; H+ j& A) b/ M

老培贴上来不少的视频音乐,我多数情况下打不开。周日在家中上网,势如破竹,一一洞开,该唱唱、该跳跳。一定是单位的网络设了机关,为屏蔽不良信息不惜连带美好和无辜。


- ~# q% d' ~5 ?7 S) W5 M0 N: W9 `

我点击了《共青团之歌》和《同志们勇敢的前进》来听,熟悉的曲调出来了,可能是自家设备简陋,电脑中传出的曲子听起来不是那么雄壮,不那么过瘾。


# [' P8 P1 |: [3 ?( o

“没有花钱的不是”上次在“吉普餐厅”我点了几首曲子,其中就有这两首小合唱,歌者不超过十人,但傍着桌前,地下室中音又笼着,洋嗓子们敬业、卖力,声情并茂将歌曲阐释得淋漓尽致。那次,同学们点了十几首曲子,餐厅里的食客们点了几十首曲子,过把瘾。


' P) p6 T2 j6 E8 J4 |

《共青团之歌》大家都熟悉,另一首知道的不多,当时坐在旁边的牛同学问起怎么会知道这首歌曲,我说起文革中。


. j( C z+ _! Y/ L0 \4 e! ]) Q$ |

我头次听《同志们勇敢的前进》这首曲子是在1967年8.18前后,也许就是8.18当日。首都红卫兵为纪念毛主席接见一周年,演出了一台节目,歌、舞、短剧汇聚一堂。其中有一出短剧,大概是叫“莫斯科红场上的红星”,内容是批判苏修的,主题是红场上的红星永远不会灭,有世界革命人民吶,有我们毛泽东思想武装的红卫兵呢。那时的短剧早已运用了“穿越”手段,导师列宁光彩亮相,仿得惟妙惟肖,全场掌声雷动,真像是领袖再世,再扬共产国际的大旗般。随同穿越,现场“陪绑”的是系列叛徒、丑类:陶里亚蒂、赫鲁晓夫、当时还在世的日共书记宫本显治,剧中被调侃成“宫本修也”戏份也是跳梁小丑的角色。

! V& ?; R ?+ U" R; i5 |; V, b

这部剧中就动用了数十人的大合唱《同志们勇敢的前进》歌词朴实、简练、进行曲调,曲调变化小,多段落的重复、加强,如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势不可挡。红卫兵们沉醉其中。

' L8 R# {! p( W8 ]% Z, Q1 G

 

$ _0 u/ o5 f, ?, Z% I T5 B

那场节目是在西城社会路的“二七剧场”上演的,剧场的西侧是贯穿而过的铁路,我们下乡后,70年代初铁道拆除了,80年代那里还有演出,这几十年没有它的动静,估计也拆了。


& h, e1 }/ } m

去年我在哪部电视剧的片头(尾)曲中又听到了它的旋律,好像是《潜伏》。

' s7 j) M# J6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22 10:43:07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22 1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11-8-20 18:53:00的发言:
- F& f% _; |! z$ d- [ : O8 T1 G5 V5 u; V; A) D# \ & P% ^) {4 [! s7 H( G

 

3 R. g' p/ x) [7 i& j

她好像一时半会回不来。


培哥:随时等待仿膳的召唤!儿子走了我就有属于自己时间了

: h: r) `% N: s6 Z6 M

' B7 k/ |; B; }! L8 X: o2 b : z6 v2 z$ R+ P) Z: X4 J" X + g: ^+ }5 @8 ?+ s
# Y+ h- _/ K3 r, \; E3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22 10:56:23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22 1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田学长说的《同志们勇敢地前进》我也很喜欢!前苏联很多歌曲旋律都非常好听!
发表于 2011-8-22 1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河水清在2011-8-13 23:29:00的发言:
6 t# z0 v' l( M- J3 U$ M % R3 o- w8 _/ i+ Q" ~8 p9 B 刚看完江苏台的《非诚勿扰》。
前几天,几个同事聚会,有同事说,看电视,只看周六、周日的《非诚勿扰》,其他节目一律不看。
才知道,这个节目影响力还很大。
我也很喜欢看,挺逗的。大家看吗?



我也基本上每期必看,不是为了看才子佳人,而是看世间万象。这台节目挺有味道的,值得一看。
8 G& E5 ]* u1 t, E

0 K" [3 n% N8 w0 Y7 i- I1 s" o# f* t9 ]2 P. p+ G 7 A9 y& f N* K6 D7 t- x- L* I
) T, @: p$ y6 S;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22 10:54:03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22 1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7 H7 ?7 b9 E, z3 { {

转帖:


6 N& y" m- Y/ D. o+ t, @2 J( I0 B8 t4 e4 W# z9 S# D* @: T3 z! D4 m) k0 _# \6 s0 r8 ^& T( O! p. C+ x8 N; |8 C1 x/ B& ^0 N8 ?3 a1 o/ s
# D9 T/ A$ x6 K, n

北美崔哥:调侃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

; K M* f( r" f$ ?

发布者 siyu 在 11-08-19 10:22

( @9 i% f$ h) d6 @' E' g# }8 n. { : f3 l2 v6 C+ N7 H$ j; w3 m8 k) `5 l+ }5 X$ K9 P# L. Y2 y
% y/ k. a( m0 i. B5 K

·北美崔哥·

2011年7月2日,西滨网给我在西雅图办了个脱口秀专场,开场前两天,接到通知,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的岳父岳母要来看演出。我受宠若惊,临时编了个新段子。出于礼貌,有些可能不恭敬的话没敢讲。其实按美国习惯,骆家辉是公众人物,我们可以随便侃他。

骆家辉是个Banana(黄香蕉)------- 皮是黄的,里面是白的。他是美国生美国长的地道的美国人,可骨子里却流着中国人的血液,这说明,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欢唿声,长时间鼓掌) 我在华盛顿州住了25年,骆家辉当了我们两任郡长,两任州长,后来又当了美国商务部长。他的最大政绩就是------ 没绯闻,没错误,没缺点。他算得上是美国版的活雷锋(笑声)。骆家辉长得特别端正:四方大脸,浓眉大眼,端正的让你想起李玉和,周挺山,高大全等等极不真实的英雄人物。

骆家辉不具备克林顿的色,小布什的痞,里根的贫,尼克松的阴和奥巴马的虚。不具备这些领袖的缺点,也就意味着不具备这些人的优点和魅力(掌声,口哨)。不记得骆家辉说过任何不恰当的话,他的每一言行都是照着美国宪法和民事法衡量出来的,因此不会错。一个很少错过,一个用不着说“我错了”的人在政坛上是最安全的人,当然,有时也是最boring(乏味)的人。(笑声,掌声)

你要说骆家辉boring似乎也不对,他在向上海人之女李蒙求婚时租用了一架飞机,在西雅图上空打出横幅:Mona Lee, I love you! (李蒙,我爱你!)这惊人之举岂是boring 之人所干?估计雷锋干不出这事。也许,骆家辉雷锋的外表下并不雷锋(笑声)。骆家辉竞选州长时,作为华盛顿州的州民,我投了一个平庸的白人竞选者的票,却没有投票给身为华裔的骆家辉。原因很简单,好不容易离开了一个被中国同胞管理的地方,到了美国,不忍再让一个中国同胞当自己的头儿(哄笑)。觉得格外没劲,跌份,栽面儿,不给力(口哨,鼓掌)。想象当中,和一位身高马大,蓝眼睛大鼻子的美国州长合影应该会更牛B一些(笑声)。

骆家辉爱孩子,顾家庭,是美国式的模范丈夫和爸爸。正因为此,据说好几次为中国人作演讲后,想合影的粉丝找不到他,因为他已经离开会场,回酒店给小孩入睡前读小人书去了。我们中国式的政治家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笑声)”为了祖国,人民和党的事业,两地分居,把孩子送人(笑声)。不少杰出的政治家为了革命工作把原配夫人都舍去了,只好违着心地再娶(爆笑,鼓掌,口哨)。

我住华盛顿州已经25年了,曾多次为历任州长担任会议同声传译。白人州长迈克劳瑞曾邀请我去他家吃过饭,见面总是握手加拥抱。我为骆家辉翻译过至少三次,特别是在2006年,在欢迎胡锦涛总书记参观波音工厂时,近距离地为他和比尔盖茨,波音总裁,星巴克总裁和基辛格做过同声翻译。我觉得似乎我应该和骆家辉走的更近一些。 可是目前还没有这种感觉。我见到他,不知道应该说中文还是说英文。 觉得说什么都别扭。

骆家辉如果真当了中国大使,那将是人世间最两边不讨好,最两边不是人的差事。对中国好点吧,会让美国共和党参议员骂亲共,吃里爬外;对中国狠了吧,又会招来14亿愤青的狂扁。网上已经开始出现“汉奸,卖国贼,假洋鬼子”的口号。中美关系爱恨交加,瞬息万变,每分钟都可能刀兵相见,你死我活;可双方共同的经济利益又千丝万缕,你中有我。要想在这两个明敌暗友中斡旋,只能是阿庆嫂和周恩来这样的人。骆家辉是政界的活雷锋,雷锋干不了抹稀泥的事(哄笑)。

骆家辉的岳父李老先生据史料查是孙中山长子孙科的养子,也就是说,按辈分算孙中山是骆家辉的曾祖父。这层关系很震撼,不过,如果哪一天骆家辉被中国或者美国“双规”了,请不要再提这层关系(爆笑,掌声)。

我的脱口秀在西雅图一个白人教堂举行,国内外赶来的媒体几乎把座位占了1/3,很多人没有座位,只好站着。当着近千观众,我送给骆家辉一个忠告:到了中国,一定要随身携带美国护照。否则,美国大使馆外边站岗的警卫肯定不让你进去。“你,干什么的?办签证?那边排队去。嘿,说你呢!听见没有?中国话都听不懂,还TM去美国那你!”

* H' P3 r6 P$ m6 @

发表于 2011-8-22 1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田:我说你单位宽带有毛病不是。

发表于 2011-8-22 15: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是在说电视剧《潜伏》的片尾曲,上边放的是电视剧《五号特工组》的插曲~
发表于 2011-8-22 15: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视剧《潜伏》 片尾曲:

+ H3 H( u6 m6 l* J0 R0 e/ S: j

 

V4 |1 ~" v) k, `

" d, m" u1 T: F/ T# v

 

! Z& G" l% n% s3 T! Z, S- U

因《五号特工组》那歌的视频特不好找,我咋一下想起它了。

) Z! |8 R! H* {+ ~+ t' y4 S

 

) j: B2 Z7 G0 |( c" @- y4 J

应该是《神圣的战争》。呵呵。

发表于 2011-8-22 16: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嗯,这次找对了,就是这个。辛苦了,谢谢!
发表于 2011-8-22 1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志们勇敢的前进》——基普餐厅:

( |. I( }5 C. X+ Z! E

 

1 \" h, \! ~* b3 K

发表于 2011-8-22 1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该吃饭了,老培。

( s8 b" k5 r, }# k, E3 j

 

发表于 2011-8-22 1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iantou在2011-8-22 11:49:00的发言:
9 m8 @& }/ G# U3 z

该吃饭了,老培。

! M+ b* R: [# Q4 }5 Y

 

) V! |; Y* x0 i! E7 K4 C9 {

 

3 @/ q& k5 w+ C7 a1 A. U' B

你赶紧吃吧,我这电脑上事多,一般中午饭边看边吃。

发表于 2011-8-22 1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iantou在2011-8-22 10:40:00的发言:
& e4 K5 q. C1 ?. e" p) d & x; n, Z% g( r$ n7 T( o" C! U  
: k7 d* x; r. ~4 X: `0 k+ R w

【同志们勇敢的前进】

( Q6 X; p, U2 z

 

$ E+ _$ S, U: H0 c% F* k

老培贴上来不少的视频音乐,我多数情况下打不开。周日在家中上网,势如破竹,一一洞开,该唱唱、该跳跳。一定是单位的网络设了机关,为屏蔽不良信息不惜连带美好和无辜。


0 L, ~- d( ^6 @% \

我点击了《共青团之歌》和《同志们勇敢的前进》来听,熟悉的曲调出来了,可能是自家设备简陋,电脑中传出的曲子听起来不是那么雄壮,不那么过瘾。


$ f, r7 X) r. Z3 r

“没有花钱的不是”上次在“吉普餐厅”我点了几首曲子,其中就有这两首小合唱,歌者不超过十人,但傍着桌前,地下室中音又笼着,洋嗓子们敬业、卖力,声情并茂将歌曲阐释得淋漓尽致。那次,同学们点了十几首曲子,餐厅里的食客们点了几十首曲子,过把瘾。


: ?: R. X, w" A8 M3 N

去年我在哪部电视剧的片头(尾)曲中又听到了它的旋律,好像是《潜伏》。



电视剧《潜伏》里的片尾曲是《同志们勇敢的前进》还是《神圣的战争》?烦请培兄把俄罗斯歌曲《神圣的战争》放上来,以辨别一下,好吗?




6 M/ ~( C9 C* H2 h4 U



. _( Z0 C( W% c, j, l 4 ^+ S, s7 ]. p. N5 k , Q; n! B7 [& x& t

发表于 2011-8-22 1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g7 K4 q# o3 r# i: X( V# d: N
基辅餐厅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美好的享受~
* V9 Q( U8 y5 x5 R5 |
[此贴子已经被wangpei于2011-8-23 2:29:34编辑过]
发表于 2011-8-22 14: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S, A) P) I9 _0 [0 T, H4 s, j

《五号特工组》-“天亮之前”:

: m3 g' G% M7 A2 Z0 c9 [+ q' {* o

 

( H2 W2 Y5 Y, ]2 H

发表于 2011-8-22 14: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雁北飞在2011-8-22 12:04:00的发言:
0 x( }# t! d+ C) i) B

1 H! `0 n# _ ?0 ]* S' C' Q. V

应该是《神圣的战争》。呵呵。

发表于 2011-8-22 14: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全不是。

. I h `9 I7 G8 S3 v0 h7 f

有点模仿南斯拉夫电影《桥》的旋律。

发表于 2011-8-29 16: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66年4,1班网页:

1 P- t9 O: D5 y( F

 

' Z( l) X+ v) o9 W( \

发表于 2011-8-29 22: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了放大的清晰照片,就是那个韩万隆,我和他是小学同班同学。可是我怎么觉得他不是在育新而是在别的小学和我同学的啊!我这记性真是越来越糟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21 21:36 , Processed in 1.197452 second(s), 4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