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M6 ?% v) l( k2 J: U' q
ffice ffice" /> 3 d0 R3 g& B, H1 f( [" K6 _
【立秋】 b0 Z) b8 q) D
. h! D$ C/ g/ H( T' u3 N7 s0 f“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今年立秋的时间是早5点多,算得早了。当日可是没有一丝的凉意,高湿、高温,过了34°,晚间室温超过了29°,夜半还给热醒了。
0 G' k5 d/ ~. k* o7 q前一天我在海口的15层楼上住着,同样没开空调、开着窗,半夜凉、盖着被,这里的酒店一年四季都提供薄棉被,没有毛巾被。 ( a5 j. d4 ?* s
前些年过夏天时,常盼立秋日的到来,有时还真灵,至少晚间不难受了。这些年,老话是越来越不灵了,立秋或早或晚,都是一样的热,没有缓解的意思。 & u0 N# K/ V& l
老话都是先人们生活经验的积累,尤其是农耕文化阶段。下乡时这类段子不少,比如说段凉快点的“八月十五云遮月,ffice:smarttags" />正月十五雪打灯”其实也是有时灵、有时不灵,有个概率吧。 1 O7 a0 s0 I6 D/ ?) x
大工业发展以后,这地球被“糟的”够呛。全球趋暖、气候变异,乾坤颠倒的事屡屡现身,有说法中国大陆南北方的气温和降水量可能会发生逆转,北方可能若干年后会变得高温多雨,南方则相反,那样可就毁了。地球人真该做点什么。 , b& N s9 d9 U5 d' z' h
昨一整天看窗外昏昏沉沉,网上预报北部山区有阵雨,五点钟准时下班上了地铁,半小时后升到地面,雨水已先期赶了过来,不大不小,10分钟不见停的趋势,顶着报纸,淋了半身的雨,跑回家中。一路电闪雷鸣。
9 f0 Z& K# O V: G9 I' d1 |这一宿爽了。 & i/ a. `8 t3 M% D/ O
一早地铁上拿到“信报”本周接下来的时段接茬高温、接茬闷热。
9 o: I8 H" t% v& e仍然在“伏天”里,有时这伏天是30天有时是40天,搞不清阴阳八卦,立秋节气都到了,这伏天还赖着不走,都不知道是怎么“论”的,到底是谁主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