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P" s6 g0 [( _% e( h' T【伊犁马】 * E0 w: [& m A$ z5 t& w# _
“新疆是个好地方啊……”歌声能把个地方唱得美上加美。 & u+ i }7 i8 L
还没去过新疆时就知道那里美,是遥远和辽阔的那种美,我们还在小胡同里溜达,在校园操场里傻跑时,就感觉到过这远方的信息。
2 Q( ?9 u B$ Q最初可能是地理课上老师的灌输,地大物博、占据六分之一的国土;课本里的库尔班大叔笑容可掬、民间故事中开心的阿凡提;后来黑白两色《冰山上的来客》的凄美,包括冰川暴雪、包括古兰丹姆;再后《军垦战歌》沃野千里、金黄的麦浪、如山的棉朵,冥冥中,她把我们引入了未来的广阔天地。
: V# l, p" ^/ ^1 x2 X* X# H多次到过新疆,北疆、南疆。还就是没有到过伊犁。这些年,蒙牛、伊利之战。伊利、伊犁在我脑子里都搅成一团了,直到在此时拼音敲字时,才意识到其间的区隔。那伊利的乳品是不是就在伊犁谷底生产的,我一直以为是这样,如是就好,蓝天、白云、绿地、清流。 : I, V2 G- n: s# \# Z* N
最早知道伊犁和家里的一册小人书《林则徐》有关、该书的最后一页,打败了鸦片战争,林大人告别繁华之地、被发配至伊犁、他三两个随从、惆怅万分、遥遥西北荒漠。 ) y+ U+ H- V; F) p% K
再知伊犁和马匹相关:伊犁马。 * U& Z( H% {& W" h
小学德外关厢,往北走一站是“北郊市场”原来的14路公交总站。总站北侧路东就是“骡马市”就是大牲口的交易市场,驴、马、骡、牛四样。这场景现在还能在影视作品中看到,临街好像没有大门,是个豁子,两侧分别是排土房子,房子东侧是个场子,有学校小半个操场大,暴土扬场的,立着许多木头柱子,拴牲口用,牲口们或立或卧。好多农人远远的躲在阴凉地,瞄着那些个交易对象。我们这些孩子们对人没有兴趣,都往牲口身边凑。其中有一日我们看到了伊犁马,首先是那价格令人咋舌,7000块。什么概念:那时大字课的老师讲过这么一件事:为了把王羲之流失在外的一幅帖购回,周总理特批了10万元,那是十辆解放牌大卡车的价格。1万就是巨额财产,一辆解放牌就是更具象的财富堆积。一匹马快赶上台解放牌了! 2 X# u0 m2 o: Q3 d3 z
那马长的精神,棕红色,昂着头、瞪着眼,苗条、四肢修长、宽肩、窄腹,一看就是跑路的料。旁边不远处,还卧着匹白马、粗壮的那种,不知谁打听出才400块钱。这越发的显示出伊犁马的金贵,我们议论纷纷,说它肯定是军马,是骑兵用的……。 2 c `3 Y- B; e1 {1 p" S, l
从这匹马,我就开始了对伊犁的美好印象。 3 T7 z9 @ @9 }2 o8 }3 y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8-9 11:42:2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