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兰台秘笈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6-27 1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 

8 [; R0 h( L" ^4 {' V5 t; P1 U' q


 

' Q$ m& x! t6 O

——若干年前,同大楼办公的一位小女孩(差我20岁),因工作接触,后成为忘年交。得知同住西单,有时,她开车捎我回家。第一次进入其右舵的小车,打开音响,播放的竟全是佛经。她往相反方向开,我问她咋回事,答:带您“洗礼”。到了北京东四环某公园,原来是教徒们在湖里放生。领教了全部过程,才送我回家。这小女孩儿为清华计算机系学士,社科院经济学硕士,国际经济学博士——“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

1 V6 |' C* R, h( A(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8 6:42:05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7 1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23日可把我惊着了,下午那个黑漆漆的大暴雨真够狂暴的!好在我是晚上9:57的火车,要早几个小时就完蛋啦!看网上又是地铁停运,又是路断车停的,吓得我8点多就赶紧出发了。呵呵,算老天爷照顾我,早下了几个小时。

P! _# W, |# m; T K: ^

一场大雨生出许多故事!无奈中增添了许多幽默~~

发表于 2011-6-27 1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奔哪了?

发表于 2011-6-28 1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谢,希望常来。

' P6 N2 K9 y# ~5 [2 c4 _7 }; K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8 19:21:1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6-28 17: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          [/SIZE]
( I+ v; u+ _" L% S0 b[BR]            谢谢!
发表于 2011-6-28 2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读到一位我父母曾经的同事写的回忆录,写到了“延安抗小”进北京后改为后来的育才学校。这位写文章的阿姨自己就是延安抗小的学生,一路走来进北京最后上了北京大学。由此证明育才学校的前身是“延安抗小”,而101中学的前身则是“延安保小”——延安保育院小学部。两个学校不是一回事,找到根据了。
. Z% ]- C: c1 c# r% {% O) 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8 21:58:24编辑过]
发表于 2011-6-22 15: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连呀大连!

发表于 2011-6-22 15: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O7 Z% j* ?2 O* K1 g3 ]

《大连流连》

/ s/ ^" g3 K2 K+ z

 

# F: m; N3 [4 `7 S% e

【辽南】

( \- H) T ^+ v }% X

坐夕发朝至的火车往大连,天亮爬起,辽南大地。

% u. d, M& G0 e, d- B9 h& D" U

现在城里人可怜,满目的水泥森林,难得见到成片的绿色,省际间的夏日旅行可以补上这个缺。

1 ?8 S5 m; B: j4 O: K2 _& U

站在车厢的连接处,身体不时的摇晃、路基失衡不稳,车子想跑快也难,不远处高铁施工中,到了明年这段路用不了十个小时,一半就够。

7 U( I0 q4 Q6 M# Y( z7 @+ n

窗外是玉米带,矮的也有一尺多,连天接地,青纱帐起来了。我指望这个季节,关外的麦子开始抽穗,可一路未见,没了它的立足之地,被淘汰出局。大宗的作物还有葡萄,列车在高阶上行驶,视野下,一架架的葡萄枝蔓缠绕在灰色的支架上,排列整齐,往远处延伸,这么大的批量销往何处,未听说这里有酒厂。到是半岛的苹果当年小有名气,可沿途种得不多,好的果实已经上了套,被咖啡色的纸袋保护了起来,值得这么珍重的并不多,多数果实还都裸着,不值那个袋钱。

, B: M, G0 m7 u

辽南农业地力已尽,道边难见撂荒之地。这时见到荷锄下地的农妇,有仗犁牛耕的农夫。

0 @; f, b. o8 E( q7 _! @2 `

低洼处乱石荒草,流水淙淙,走过一段才看出,貌似荒地,实际是宽阔的河道,河道的南段铲车正在施工、清淤,施工后的河道成了长长的水池,分段迭水,开发出未来的淡水养殖工程。

) ~ v" h e9 p* n/ C5 ?

河道消失处,高低错落的一片稻田,尺把高的秧苗精精神神。起雾了。

/ R: n) E6 \& ? S. a& c1 t) t# p

 

; [" B) F- H3 w6 d% B

【瓦房店】

1 R5 Z6 s' p% R/ e

距目的地还有一小时车程时,列车第三次停站:瓦房店。这才是大连的辖区。

+ O: Q X* Z6 z! t6 K: r; I

远山、近山一派朦胧,忽然见到一杆子高的月亮,像被纱罩在后面,恍恍惚惚,我最终判断,那是个太阳,否则不会在浓雾中透出。

3 b+ |* Z9 }9 S) o

一同观景的汉子是大连人,看样子小我十岁,他告我,这个季节大连雾多,尤其是刮南风的时候,通常太阳高升,七点半左右雾就散去。

9 k2 F2 p" U7 q3 @1 t s( Q: f

大连边上的瓦房店在我的记忆中停留得久远。当年连队有一台“平路机”上面喷着“瓦房店**厂”的标识。那时多少还有些好奇:瓦房店应该出砖瓦才对,却出了这么个大家伙:火红的钢架,身下长方形、带弧度的巨铲,每到开春或雨后,连队的履带拖拉机都拖着它上路,将那沟沟坎坎、散乱的车辙一律刮平。

/ \" f2 e% Z% Z/ F

后来,我还知道中国著名的“齐洛瓦”三大轴承厂,这“瓦”就是瓦房店轴承厂。现在“瓦轴”还在,但和国企都犯一个毛病,搞得不算好。赶上这么好的年代,中国也成了轮子上的国度,却没赶上大势,远不如当年的势头,辜负了。

0 I' x- }& j. W! b. t# `

 

+ |1 N' H L6 r/ f4 d0 D

瓦房店瓦房却不多。村落中那种老式、房顶略有弧度的平房居多,以水泥抹顶,弧度为了泻出积水,平顶农家用来晾晒粮食,实用还是第一,也见有坡顶(尖顶)的平房,那表示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层次,坡顶的房子更多用的建材是彩钢,施工、维护都更方便。

# w7 z3 w7 S, S' L" i& m0 i

偶见村中起了排楼,是为新农村建设,主要目的是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平房已成奢侈品。连那遥远的兴凯湖都如是,哄着农人上楼住,你能说它是好事吗?

% I, H7 }0 G3 H( }

 

! ~9 H- Z2 f: l7 C* e

【海碰子】

7 o! {2 D/ U, h$ ^

上面那汉子,告我天象、告我“瓦轴”近况的那位当年还是个“海碰子”。

; u7 E* {) f5 n) A

"海碰子"是大连的一个行当。他们多为捕捞高手,身怀绝技,,一口气扎进浪里,在水下捕鱼捉蟹。我去年看了北岛主编的《七十年代》其中一篇就是一位海碰子的少年追忆。与此可有一比的是影视作品《潜海姑娘》同一工种,一北一南、一男一女,一个苦难、一个欢乐。

1 X) O' q7 l& L/ c3 ?

七十年代的海碰子是苦难的化身(参见《七十年代》)。那汉子大概是七十年代末的海碰子。他告我,那时大连很多男孩子闲暇时都泡在海里,但真要捞出点海货那得有本事,

* v2 f& Q& l1 r$ d$ b

“一猛子扎下去,通常要在三个深的水域,(三个人身长的深度)才会见到海参、鲍鱼,有时见不到这个东西,那就打捞海胆,海胆价值低还扎手,几个上下,不出十分钟就赶紧出水,海碰子最大的困难是海水的低温,20°以下的海水,超过十分钟人就不行了。通常在岸上取暖、恢复体力,然后再次下潜。如果好运气有了收获,岸上就开始活剥生吃,连作料都没有,鲍鱼下肚,看重的却是它的贝壳,送到药房能换来一笔钱。那时海货不值钱,也不觉得好吃,太水,这一盆海货还不如半斤猪肉金贵,肉香、顶时候”。

( j) y/ W$ z! y) c& O

我问,现在还下海吗?他摇头:早就没有了,那种野生的。而且近年来公共海滩,也就是大众浴场可以下,其他的海域都姓了张三李四,被私人承包,搞起海水养殖,"海碰子"们没地去了。新一代海碰子绝了。

1 q5 d* F l" w% S) e

大连的男人曾经很爷们,跟海碰子大有关系。新一代不爷们了,大连足球也不行了。

: L, v" {$ r: D' d- d7 X

 

* w7 s" r4 V) [& t: `0 G* V

【大连人】

# `6 ~9 |+ m; V+ M P& I6 |6 V

大连人很多都是俺山东人,我家就趁好几位。

# |" I6 w6 Y: m; e6 h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我的几个姨,虽然那时还没我,她们一宿的海船打胶东溜达了过来。大姐跟着女婿过来,不久三妹、四妹跟过来,讨生活。我的三个姨夫中,两个也是山东人。

5 P! g4 o% j2 Y! H! |

我很早就知道这个城市,因为这几个姨在那。家里人都叫它“打连”发三声,山东人这么叫,大连当地人也这么叫,当年关外的这片海岸都让闯关东的山东人填充了,很后来了,有个流行的说法是:大连人说话是海蛎子味,鲜味吧,与胶东话类同,中听。

; {6 r/ h& r a5 M: b

 

2 w3 Z3 ` m. T4 M

大连人时髦。五六十年代我的三姨、四姨,隔年就来趟北京探望我姥姥、姥爷,衣着光鲜、呢子、料子,那时她们都是工人阶级。我上小学时,四姨说她身上的呢子裤都七八年了,我听了吃惊,跟我同龄。那时好衣服舍不得穿,出门上路、逢年过节才穿穿,过得个仔细。那时我家镜框中唯一的两张彩照就是她二人的,美丽动人,旗袍上的花都描了出来,色是涂上去的,现实中也是美,头上都烫着“波浪大花”,我周边的人少见,或是没有注意到,但她们俩人来了“扎眼”。

" C4 j" ^. p+ I( E b( _' J

今日大连人是不是依然时髦,来过的人多了,自会评说。每年这里都搞“时装节”不就是为了“显佩”时尚,今年没赶上,赶上的是6月18日开始的“樱桃节”。

* r& e4 ]5 Y7 Q* Q( V M% `6 W

 

3 T, F8 N7 T4 T

大连人勤劳,我的两个姨来了就没完没了的干活,好像要把两年的家务活都补过来、干出来;院里人、家里人拖地板,都是站立着,用“拖把”拖,她二位跪在地上用毛巾擦,直擦得地板的木纹一丝丝清晰可见。三姨家文革前一直住着日本房,烧“嘎斯”现在想来是东北这个地方接受日本习俗影响很深的缘故。

1 h+ V% q% ^ u

我在庄河的大姨妈前几年在梦中逝去、无疾而终,享年95。三姨、四姨都80多了,她们二人的第二代有五人,算是大连人了。如今老人们早就干不动了,但家中都是窗明几净,自食其力,连小时工都没请过。这次去看过多病的四姨,费了好一会的口舌劝说她到养老院住住。三年前那次就是这个主题,四姨夫期间又探访了多家养老机构,可四姨就是不同意入住,说自己能干。犟。

& X8 L# u( \' j

 

" Z9 M* k8 l, ~, ^

【历史上最肮脏的阶段】

6 B3 u8 {% l5 Z, g$ {$ N

上一次去大连是奥运之前,驾车去的,走“盘海营”一个白天就开到了,住“付家庄”船舶疗养院。窗前绿树,树后海滩,只是海滩多石渣、少海沙、咯脚,下水前这段让人离了歪斜的,海水的洁净度还行。

( E2 D: G$ E% \4 f( ~8 t

去年7·16”火灾带爆炸,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我电话过去,告我付家庄海滩一步一个黑脚印,没人下海。海洋生物严重受损。后患无穷。

, q+ C8 {* R, r6 X( J5 M

 

* g, L: B& ~ S9 M1 }

这次来住在金石滩“唐风温泉”窝在山里面。来了几日连海都没看清楚,最近的一次是周六路过船厂,司机说注意看航母,紧着楼宇后面“学么”“瓦良格”结果过海未见海。这次来连泳裤都没带,我不相信当局93%的油污已经清除。

9 d- E+ {% m+ p, O ?

金石滩距离市里60公里,我在周日八点时段上了轨道交通,车辆满载而不挤,全程票价8元,在泉水站下车、耗时50分钟、票价6元。比北京贵得多。虽然贵但不堵车。

6 t2 ]- u$ z/ I, h* d( X7 s& Q

如今大连也在修地铁,搞得到处拦截、暴土尘扬,工作日堵车严重。早年闻名全国的花园城市,令当地人怨声载道。海碰子说,这是倒行逆施,现在开始砍树拔草。

7 J/ g, I% J- t Q5 Z

 

9 W0 Q, m9 K0 {' w1 a, V# d

这几年当地的几个创造GDP的大项目陆续投产,大石油、大化工、英特尔芯片项目。它们同时也是污染大户,去年的“环污”事件教训惨痛。人家厦门不要的项目却落户大连。老百姓蒙在鼓里、领导没有远见,得不偿失。

/ O% r+ I8 |; Q5 ^

 

' _9 f* ^1 T6 U- ~

今年东邻“核泄”大陆这块,大连首当其冲。半岛往北红沿河核电施工紧锣密鼓。

) C8 c) f6 j2 [ ?

现在是大连历史上最肮脏的阶段,这话是市领导说的。

8 Z# O, e6 ?1 a9 U5 R$ z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2 16:33:07编辑过]
发表于 2011-6-22 2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tiantou的叙事散文写得真不错啊!整理整理可以出一本散文集了。
发表于 2011-6-22 1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踅摸,(学么)。呵呵。
发表于 2011-6-24 15: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江动作真快!
发表于 2011-6-24 1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来北京看海】6.23,北京暴雨各种状态集锦、果然灾难面前能激发人的潜质!(转)

1 U! Z2 L, [8 o' K+ r* `1 i

 

# A+ G& @! @7 ~7 s) g: q0 g' v

1、世界上最浪漫的事情,就是上班时陪你在办公室看海,下班陪你在地铁看瀑布……新浪乐居7 M: h* Y9 J  F

2、帝都也不甘落后建设国家级水上乐园0 Z6 {* f' N" \  `4 h

3、艹尼玛啊,哪都回不去了,宾馆都他妈的订满了。(大望路......)买房,购房,装修论坛,房产论坛& }+ O* q: m7 z1 W, d' x
买房,购房,装修论坛,房产论坛4 \- q4 f/ S) n
4、今天北京和武汉同在!哈哈哈,太牛逼了,我在河里把车活活推上岸的!哈哈哈,太牛逼了,石景山万岁~我们都回公司了~~大家都在公司跟过年是的~据说门头沟 车都漂起来了~房产论坛,装修论坛,业主论坛+ k4 B, |7 _% N* F& _$ t; h
新浪乐居3 W: M( i4 a  k
5、不要门票的京城水上乐园!!3 p$ M4 e' K% ]4 o

6、在武汉不会开公交车的司机不是好船长
6 v8 N
7、北京都能看海了有木有!!!我还大老远跑大连这儿来干嘛啊亲!!!
论坛,业主论坛- L$ E8 G5 k/ I  T
8、右安门内大街,公交迫停,越野车正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9、世界第九大奇迹,中国北京,白石桥瀑布
10、还去什么水上乐园呀~~家门口就能游泳了 哈哈哈哈哈& }/ h/ i" f5 R6 L
买房,购房,装修论坛,房产论坛% i) p) F) U) H' u
11、我在中华世纪坛。看!大海!
12、从明天开始,在单位柜子中预备的雨具除雨伞、雨披、雨衣外,还要再加上雨鞋、泳裤、潜水镜、救生圈、充气船等,以备不时之需!
13、明儿早上小马丁回到北京第一反应“他妈的 买错机票了 买成飞威尼斯得了”(解释一下 小马丁 国安球员)
{. U3 _/ U1 l( ^; [( Z
14、转自微薄“文慧。。。你听。。。。。。我在北京。。。”
15、文慧,我每年都会让你听到海的声音。1999年,我在大连老虎滩,文慧你听!2000年,我在厦门鼓浪屿,文慧你听!2001年,我在三亚亚龙湾,文慧你听!2002年,我在泰国普吉岛,文慧你听!2003年,我在马尔代夫,文慧你听!2011年,我在北京地铁一号线,文慧你听!!!新浪乐居! p2 l0 C/ k
16、终于变成威尼斯了 以后可以划船出行了 我就说学车本没用吧 要不就学划船要不就学开飞机
坛- c3 U: b- L! y
17、要不然...我们....摇号...买船吧.
18、大雨一来,燕京N景,平添几许风光。 陶然亭观湖,莲花桥看海。 陶然亭的水帘洞,莲花桥的水漫金山。积水滩的卧轨,石景山的泽国。 熟悉的地名,不同的景色。
坛,业主论坛+ C$ I$ i; H) }
19、新燕京七景:陶然碧波,安华逐浪,白石水帘,莲花洞庭,大望垂钓,二环看海,机场观澜。

20、能到故宫看大海,这门票也太值了!皇帝也没这21、如果这场雨在下一夜,明早北京可以改名叫水漫紫禁城新浪乐居论坛( \( O$ P3 ]: ]
房产论坛,装修论坛,业主论坛& F6 Q2 C) ^: ^  X+ C
22、武漢的同志們、 我們北京也看見海了!!

23、接上级通知本次列车终点站为八角游乐园站!bj.bbs.house.sina.com.cn$ R3 `5 F' V6 k- W+ G$ s

24、这天打不打伞已经不吃紧。坛% p* t3 I! R: c8 s5 `
25、不是不是,你们传的照片是北京吗……地铁怎么和海洋馆似的……?房产论坛,装修论坛,业主论坛2 W; {! s  F5 @% B
买房,购房,装修论坛,房产论坛1 Z+ u/ {) N. G0 ^
26、等半天我爸终于回来了,车扔街上了,说没心情做饭了,让我吃泡面。。。车要是泡坏了修车得花一万个泡面的钱吧。bj.bbs.house.sina.com.cn9 _/ i4 o7 [0 J! T% A
bj.bbs.house.sina.com.cn0 U5 O; u3 n: ^3 V0 H( }
27、原来这就是大家都向往的首都北京昂!我终于明白了,大家都是喜欢游泳才喜欢北京的。。。新浪乐居论坛  w& ?2 M) H) ~
28、好吧、我上午从北京东头由地面转入地下、由地下转回地上、一路来到北京西头。即使我今不用做车了,也不用这样啊!那么多北京朋友等着回家呢、大家也不是非要在北京看海。新浪乐居0 D7 `% s( k1 a4 D/ s)

) H1 Z- B! k8 {& K1 @

29、欢迎来到京城水上乐园、全部免费。新浪乐居论坛  O$ O! t( ]7 Z3 b
! k; U2 c" T7 a# u7 A
30、我真是背到一定境界了!从四点半放学到现在我居然还在车上!!五个小时了!饿死我了。。。 买房,购房,装修论坛,房产论坛* g3 ?% F- o0 _
bj.bbs.house.sina.com.cn5 c) S4 s
31、乘客们大家好,欢迎乘坐北京地铁。始发站,积水潭;终点站,积水潭。全程停靠:积水潭,积水潭,积水潭。 新浪乐居. T- v' c
32、宿舍一人说;吃饭去 一人答:你会游泳么 。
,装修论坛,房产论坛9 t1 C3 y- l
33、都tm成海景房了,还得涨价吧.好担心..房产论坛,装修论坛,业主论坛" }9 Z6 p
34、欢迎乘坐北京地铁,前方到站,积水潭。再前方到站,积水潭。再再前方到站,积水潭。。。请各位乘客游泳出站,租游泳圈请排队等候,谢谢!% P9 A4 ]- D% v# F
35、我觉得是时候准备皮筏艇了。。。。欢迎乘坐北京地铁。本次列车从积水潭开往积水潭。积水潭站到了,有去往码头的乘客请游泳出站,租泳圈请在岸上排队等候。前方到站积水潭……前方到站,还是积水潭……房产论坛,装修论坛,业主论坛; ]1 h. H% s* a9 }0 \, Q" Q
36、地铁里没出来的就别出来了,里面踏实待着吧!!!
房产论坛,装修论坛,业主论坛* _# N* q! T

发表于 2011-6-24 1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图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发表于 2011-6-24 1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8 q; E0 t: J) | U

【好雨、好雨】

! g+ j( \" Q* S$ Q* Z: B( C

 

2 `* K3 p' F( y8 q6 v

老培这回不热了。

. F- y" {9 _1 l3 h8 `6 L$ X6 v

 

1 A- ]6 U3 Q- q$ K

文摘北京暴雨:

) a3 |3 p5 U# M( N$ l


@蒜王子:欢迎乘坐北京地铁。前方到站,积水潭;再前方到站,积水潭;再再前方到站,积水潭……

% _ J+ |5 m9 m! r' N) b0 @


@龚小7:各位,买票吧,咱们组团去看“北京白石桥瀑布”吧……

# e! [% Z$ i% h5 e


@DS-卢驭龙:于是我被大雨困在了故宫……真霸气啊

( m9 O/ J5 O Y2 `9 D2 T) {2 S


@胡秀岩:亲,想看海么?坐地铁1号线,八宝山出来就是了~~~

+ e; r, p- E5 O5 |


@爱吃糖的小熊:1号线漏水、2号线跳轨、飞机场大水,我准备出去蹚水,准备GO。

, Y! p9 V# c/ E+ r; {+ a


@端木清言:一切的一切,一切的一切,尽在北漂中!

2 X" o/ O$ t8 h) _! y' ^+ C

 

% G, m3 x4 B b! p

作家龙应台:“检验一座城市或一个国家是不是够现代化,一场大雨足矣……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去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你要等一场大雨才看出真面目来。”

. R) \% \9 G6 Z9 k



发表于 2011-6-24 1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绣房大马猴在2011-6-22 19:53:00的发言:
踅摸,(学么)。呵呵。
7 E; _3 Z5 F0 a& b; q

"一字之师"

/ U3 ]* g( o9 O, z+ y% G* ~

 

/ I7 `4 F# v- c+ P0 ~4 x2 T j

知道不能这么“学么”可心头不想去踅摸字典,“虾米”了。

发表于 2011-6-24 1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iantou在2011-6-24 10:23:00的发言:
; f. m, m, M. d

"一字之师"

2 n1 W: c- D% @; V; P" F+ k

 

9 Y- r4 s" P3 o

知道不能这么“学么”可心头不想去踅摸字典,“虾米”了。

9 n" w3 v* ?0 v$ @

 

6 ]0 J# ?7 Y- }5 l) E9 V

可在百度里敲一下,那里就是百科全书,连盗版的都有。

发表于 2011-6-24 1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摘北京暴雨”好!我转我们68团去。

# c, i i/ ~1 f0 {' H6 T& C0 J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4 10:59:29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17: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好看,很有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17: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架子姐姐的美图美文什么时候得见?
发表于 2011-6-23 1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兰台秘笈在2011-6-23 17:15:00的发言:
不知架子姐姐的美图美文什么时候得见?
8 T$ L* l8 y& V8 ^1 S: E) s

 

" \/ }0 \ C% o; H! Z7 T: ]

她的“红色之旅”结束后吧。

. E" D% `4 ^, v" k6 T" F

实在令我“汗”颜!我最怕热。

发表于 2011-6-29 0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6 ~& N. P/ }! s" [7 e- B% M

【红歌会】


+ Y2 S. P: R# v9 m

90周年唱响主旋律。


) c9 h$ {" @; D: X+ V, Q" d

《南都周刊》报道重庆自08年以来共举办大小红歌会10万场,日均近百场,蔚为大观。

: F9 \: @1 b7 x& ~: o! j

头次听说红歌会这词是09年。人在布达拉宫,见山脚下红旗招展处,隐隐的歌声,当地人说那是“红歌会”。


! o+ o; M3 e7 F/ P6 j

群众自发聚在一起唱歌这事稀松平常,北京哪个公园里没有?见识过景山、北海、颐和园,小小的人定湖都有好几拨,周六周日属大规模。北土城那个点聚个三五百人是常事,几十人的乐队气势逼人。但这里不叫红歌会,虽然曲目中红歌多。

: e) e& J0 {& H( t5 {/ `' ^

过去传统的说法,中国的少数民族属于能歌善舞,相对汉族“死性”些,孔孟之道的浸染,中规中矩、不苟言笑的多。但现在歌声响彻中国大地,我估摸着是大唱革命歌曲的传统,经由文革宣传队的推波助澜、遍地开花再加上后来卡拉OK的转化和过渡,一代人进入休闲时代,闲着也是闲着,以唱歌怡情、健身,何乐不为。

. A6 |+ R$ l, k# \

对城市的退休的老头、老婆来说,有份退休金的保障、衣食无忧,特别是那些上无老下无小的,打发日子唱歌、吼两嗓子是个好去处。我的表嫂70多了,退休十年,拉着一手好琴,每周好几天出没公园、街道,给大伙伴奏,告我退休以后就没看过病。既丰富生活、又强身健体,天天都是好心情。


; F* F$ c" K6 y3 l, m4 o5 s

什么是红歌?它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各时期产生和流传的革命歌曲。比如歌唱祖国、讴歌战争、歌唱毛的。如我们熟悉的:毛主席是各族人民心中的红太阳、十送红军、游击队之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标准其实也不大统一,像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也有入选的,红在哪里?

t8 o# S$ e" G' }5 B3 ?

红歌有群众基础,我一代人是唱着红歌长大的。一是张嘴就来,不用歌本也省了眼镜。二是与怀旧的心理需求相契合,旋律中或激情燃烧的岁月或鲜花盛开的春天,极大的空间想象范围,任人驰骋。三是群体营造、幻化出超脱的心境,摆脱现实的庸常,让你一时的崇高和辉煌。


) D- G7 a v2 W8 v9 H8 u

以往的红歌、内容形式并重。许多表现的是被压迫者的抗争、是战歌,如果你去回味歌词的内涵。巴金曾说过,晚年听到样板戏就哆嗦,心有余悸。一叶姓同龄人在刊物上说,听到文革老歌就不适。副统帅曾说过,大意是唱一首革命歌曲相当于上一门政治课。

, T7 J- r( v y) b$ r8 L3 Q/ V U

今日的管理者是否还认同此理?多元化的社会什么都可以唱了,多好!但这些年好像没有多少留存下来传世之作,流行歌曲像流行病一样,下场雪就覆盖了,歌者无数,模样都差不多,都记不住,人上点岁数是不是都这样?

/ S2 a. b `0 _4 ?

红歌在沉寂了几十年后又火红了起来,丰富了人们尤其是中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怀旧是人类的普遍情感,让人们在艺术中陶醉。


7 o# _8 I) ]2 S% d' ]4 \9 Q

可不要“较真”你真要呼唤血和火吗?你真想让他老人家意外归来吗?

6 E [ h; b7 X1 y3 y4 O

 

- c3 L; x; O4 k. D B6 o8 s# t: \! v

下午就去北展参加“红歌会”派的活,没辙。

$ ]9 z; d/ n7 C9 Y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9 10:48:3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6-29 1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2 t2 n/ u- d9 s" B

【红歌会】


4 i4 m) K; l2 d5 r7 ^

90周年唱响主旋律。


' G: C/ w T7 M6 F

《南都周刊》报道重庆自08年以来共举办大小红歌会10万场,日均近百场,蔚为大观。

2 N* N! |3 k/ F: \! `9 l3 F

头次听说红歌会这词是09年。人在布达拉宫,见山脚下红旗招展处,隐隐的歌声,当地人说那是“红歌会”。


) G. O* F% o& X* @) t# ?

群众自发聚在一起唱歌这事稀松平常,北京哪个公园里没有?见识过景山、北海、颐和园,小小的人定湖都有好几拨,周六周日属大规模。北土城那个点聚个三五百人是常事,几十人的乐队气势逼人。但这里不叫红歌会,虽然曲目中红歌多。

( l3 j# @) G9 G$ ^

过去传统的说法,中国的少数民族属于能歌善舞,相对汉族“死性”些,孔孟之道的浸染,中规中矩、不苟言笑的多。但现在歌声响彻中国大地,我估摸着是大唱革命歌曲的传统,经由文革宣传队的推波助澜、遍地开花再加上后来卡拉OK的转化和过渡,一代人进入休闲时代,闲着也是闲着,以唱歌怡情、健身,何乐不为。

+ r% U. L5 a# o# ^; C! [# U

对城市的退休的老头、老婆来说,有份退休金的保障、衣食无忧,特别是那些上无老下无小的,打发日子唱歌、吼两嗓子是个好去处。我的表嫂70多了,退休十年,拉着一手好琴,每周好几天出没公园、街道,给大伙伴奏,告我退休以后就没看过病。既丰富生活、又强身健体,天天都是好心情。


1 U* e2 h% T+ n0 L5 W

什么是红歌?它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各时期产生和流传的革命歌曲。比如歌唱祖国、讴歌战争、歌唱毛的。如我们熟悉的:毛主席是各族人民心中的红太阳、十送红军、游击队之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标准其实也不大统一,像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也有入选的,红在哪里?

- P/ U9 ? z% Y

红歌有群众基础,我一代人是唱着红歌长大的。一是张嘴就来,不用歌本也省了眼镜。二是与怀旧的心理需求相契合,旋律中或激情燃烧的岁月或鲜花盛开的春天,极大的空间想象范围,任人驰骋。三是群体营造、幻化出超脱的心境,摆脱现实的庸常,让你一时的崇高和辉煌。


. k$ l5 j. y1 m0 A& U9 Z6 i

以往的红歌、内容形式并重。许多表现的是被压迫者的抗争、是战歌,如果你去回味歌词的内涵。巴金曾说过,晚年听到样板戏就哆嗦,心有余悸。一叶姓同龄人在刊物上说,听到文革老歌就不适。副统帅曾说过,大意是唱一首革命歌曲相当于上一门政治课。

; r0 O2 @4 _/ ~1 x6 d

今日的管理者是否还认同此理?多元化的社会什么都可以唱了,多好!但这些年好像没有多少留存下来传世之作,流行歌曲像流行病一样,下场雪就覆盖了,歌者无数,模样都差不多,都记不住,人上点岁数是不是都这样?

* F7 E1 H8 w0 q& H6 Q/ _) P

红歌在沉寂了几十年后又火红了起来,丰富了人们尤其是中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怀旧是人类的普遍情感,让人们在艺术中陶醉。


& X# O* u4 ~+ l. V3 I8 L+ C1 U4 u# \

可不要“较真”你真要呼唤血和火吗?你真想让他老人家意外归来吗?

5 ~) V" w9 k- u5 E, P3 C" r

 

1 P0 M: ^! Z! O. m, `( m

下午就去北展参加“红歌会”派的活,没辙。

8 g7 `0 `5 O* B7 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9 10:50:41编辑过]
发表于 2011-6-29 1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不错!就是发了两遍。

发表于 2011-6-30 15: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 ]! Q4 K5 X$ d# [- Z9 k

【唱红歌】


0 i8 S! B! }/ x) Z/ Q

昨下午又坐在了北展剧场,半年前也坐在这里,是北大荒哥们、姐们的一台大剧,不是红歌,是团团圆圆的聚会、是里里外外的感动。


, v0 A: @7 [1 Z

昨前半场是表彰会,先进、模范无限,也是,都八千万了,我在的这家大国企,也不会少到哪去。好在主持人在宣读时:优秀党务工作者张三等一百人,优秀……李四等56人……。老祖宗发明“等”字真好,省了多少事,条条块块出先进,这要都念出来,天都黑了。

9 R5 f/ ] M) _! D: w- @* Q

然后是先进、优秀人士上台领牌、领证,也是代表们。

5 M! ], {' ^8 ]" F9 l

而后大小领导讲话。

" g: T5 G9 ~5 p' ?

前半场压轴的是全体起立、奏响《国际歌》隆隆的歌声,久违了!我被震撼,我被感动,感受到它的厚重。我磨叨着歌词“……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 Z) \+ Y' a/ i4 P& z

今人有多少人这么想?


3 ]2 S( U( X& V$ K

下半场歌舞升平、红歌阵阵,美文滔滔,自得其乐,没再感动。早退了。


- n4 G& x9 F& U% L$ j) E& j2 m

晚看电视,不少地方卫视都在唱红歌或是缅怀老一代,应该,90大寿,从50人到8000万,大不易。《建党伟业》的一个镜头周佛海的太太说:就这50多人还搞什么主义?成什么大事?谁也没想到28年,大事也就成了,接续到今天。


3 g/ ?2 J. X" X% @; N" {

重庆台转播的是当日上午的红歌会场面,让我们开眼。山城的红歌会是个什么阵势:歌坛设在庞大的体育场中,红旗招展,各界人士、着装各色,排成一个个方阵,喜笑颜开、放开歌喉,场面够大,但音响没搞好,电视中的播音并不嘹亮(也可能是我的喇叭没有放大)。不在现场,没有了现场感,任何仪式都少了成色。

3 B& U( p- v- }# T

这得多少人才能填满这体育场?8万?还是6万?这得多少人工成本啊。昨天我引用过当地的数字是,三年来红歌会日均近百场,估计这种大型的是少之又少。同一份杂志也给出了另一组数字,我没记住,但大意是红歌鼓舞了斗志,帮助重庆走出金融危机的低谷,GDP增长快速,还有具体数字支持。要什么就有什么。

8 H8 {* Y: a. _/ [8 e6 d

薄书记露面了,侃侃而谈,我们的同龄人,可一点不显老。他引出了身边的人,前国务卿基辛格,介绍他:中国人民的老朋友,70年代推动了中美建交,掌声雷动,欢呼老美。薄一下把公众带回了毛、周,那个红歌的时代。薄大哥是真能整。

$ L) x$ d4 R3 n m, [$ r

我有些为老美感动,来干什么,这大年岁,晒坏了老头儿可怎么办。不会是来凑热闹,为了国家安全的利益,这个当年的国家安全助理,要看看40年了,这个国家发生了什么转化,除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他的方面,重庆在往哪里转?


2 F& K, R6 \9 m+ T

歌出人心。喜怒哀乐全在其中。


发表于 2011-6-30 1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为没有贴上来,费了二遍手,结果是另起一页。但又删不下去,其中的错字也动不了,不知何故。

发表于 2011-6-30 2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田的文儿越写越“深”。

8 w# y& U$ k! R. q- T: 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30 20:44:50编辑过]
发表于 2011-6-30 2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tiantou在2011-6-30 13:11:00的发言:
4 `: ?6 g- Y ~8 K- l" ? N2 j

以为没有贴上来,费了二遍手,结果是另起一页。但又删不下去,其中的错字也动不了,不知何故。

6 w2 ]- W/ Z- g4 Z

 

/ ]# {" t9 j& I6 X7 D

我删个试试。

发表于 2011-6-30 2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shenzhixiong在2011-6-28 21:57:00的发言:
 今天读到一位我父母曾经的同事写的回忆录,写到了“延安抗小”进北京后改为后来的育才学校。这位写文章的阿姨自己就是延安抗小的学生,一路走来进北京最后上了北京大学。由此证明育才学校的前身是“延安抗小”,而101中学的前身则是“延安保小”——延安保育院小学部。两个学校不是一回事,找到根据了。 ( N* s5 F6 W6 U! 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8 21:58:24编辑过]
( J, k* i$ B7 w, v

 

' I, Q& y0 l( {& F2 ]' {7 X) a1 {

让我们共同追索。

 楼主| 发表于 2011-7-2 18: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张培力在2011-7-2 15:54:00的发言:
我写的一篇文章发到哪儿去了?还有许多照片。是我女儿生小孩的。
2 [5 q6 r0 a7 v3 B

呵呵,培力学长,这里是置顶贴,您的大作在下面的楼里,找标题是《我回来了》就是您的贴了。有不少人跟贴了那,我看那个装娃娃的“盒子”挺不错的哈!

 楼主| 发表于 2011-7-2 1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日跟同学一起去了九华山,真的很开心!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再聚了去玩儿。

- b" y9 ]+ X2 h$ @8 n) g) D

我也跟这儿来几张雨雾山水吧,祝大家都有好心情,快快乐乐!

/ ^0 Z. x p7 J+ S0 Y

 

, v& p& {# C- s' E; L- F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 j4 H( r9 C# F' a

 

' V* @1 P, O* y( ~" ]5 z

 

6 K$ x7 P% v: S

 

9 ?! a3 @) v$ ?& d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 W# O; k* M# _1 X6 c5 k3 D* e

 

3 x0 u% K( s2 a4 y- X v& D

 

( o: `1 B! I. D' j

 

8 A4 Q7 h# x/ {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 S$ B/ L) S+ E3 Y8 h3 M

 

, a. g" Q8 X, ?8 ~) K1 g

 

4 H+ ]; C" A, L! h5 B) v

 

8 u. e; f% X8 s! T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4 19:26 , Processed in 1.196382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