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兰台秘笈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4-14 2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 B3 j# n' Q( ~3 d; F. o

 

. t+ _1 c2 X# x7 b8 |

都端着“猴哥”发的奖品。

, Q2 B+ L' v% j

 

6 u4 |% Q+ F! a# e


 

% S9 t+ [- @: q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4 21:52:26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1-4-14 2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d1 J u1 K: u+ g; M

——作为新华社体育部高级记者,张千里是在近30年的记者生涯中始终热衷于赛车运动报道。他从80年代开始先后5次全程报道香港——北京汽车拉力赛;90年代初赴铃鹿采访F1日本大奖赛,成为我国最早专程出境报道赛车赛事的记者;我国唯一两度报道巴黎——莫斯科——北京汽车马拉松越野赛的记者,在首届巴黎——莫斯科——北京汽车马拉松越野赛中是亚洲唯一陆路随全程报道赛事的记者,第二届巴黎——莫斯科——乌兰巴托——北京汽车马拉松越野赛,<集赛员、记者、翻译于一身>,置身赛车之中,被称作离赛事最近的记者

发表于 2011-4-14 2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后拼音”那天,我与新华社对外部的那位聊。对方说张千里是我们那的传奇人物,你们这些同学也都够传奇的。) J/ O( N# f$ B: {  b1 c! G#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4 21:30:3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14 2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 O, ~# m {8 h3 g

 

: S, F* H' F7 `* T/ F* @2 n

这哥们儿是我团天津知青。体大研究生毕业后分到新华社(与苏航熟悉),已融合到北京的氛围。和我的关系,超过他原来天津18中一起下乡的同学。

" L4 ?+ s% z6 w0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5 7:10:43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14 21: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2 {3 h7 K! Q' m2 D$ f1 _: E1 o$ ~

 

9 _8 x4 m9 ^, ^8 w: [

韩寒的大哥。

9 H/ ^( X0 O1 z

7 T2 `: ], ^4 K- |8 [6 `

 

( f% A+ S/ {- u" R0 d

也难怪:60岁的人,今年又“三合一”参加了达喀尔拉力赛(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运动) 。

) F$ i5 o: Y4 Y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14 21:46:13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3 1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十年后我们又在网络上相遇、相忆,给当年的我们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发表于 2011-4-23 1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架子在2011-4-22 21:06:00的发言:
席学姐曾经说我们要一同去参加母校的百年校庆,可是又回不来了。遗憾!咱们学校还有一批清华校友呢——除了我们以外,还有马陶陶(与习副主席是同学)、田达、李木(78级)等等。 # O; R7 F7 l# y" i7 ^' p/ N0 C4 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2 21:06:28编辑过]
: p- N4 q4 P3 |, ] R

先看看还活着没有?

发表于 2011-4-22 2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席学姐曾经说我们要一同去参加母校的百年校庆,可是又回不来了。遗憾!咱们学校还有一批清华校友呢——除了我们以外,还有马陶陶(与习副主席是同学)、田达、李木(78级)等等。& \6 A- N8 P8 ]- t1 J- F& k" s4 R3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2 21:06:28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2 16: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电视里说,美国北卡罗来纳发生了特大龙卷风,还死了许多人,老培有席敏的信箱吗?给她发封信,看看她怎样,别出什么事。
发表于 2011-5-2 2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台湾街现状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发表于 2011-5-2 2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江:届时你能当向导吗?
发表于 2011-5-3 2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概几号归?
发表于 2011-5-3 19: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一下“王二小”没问题,哈哈!但不知什么时间?我10号以后外出一段时间给劳模当随队医。

发表于 2011-4-30 15: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不够,节后安排吧!我建议去台湾小吃那里品尝。

# ]! G% e" M# X* m. T3 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30 15:44:23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1 08: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N- h/ e5 G2 f# w: `( ^% B# @7 M' V* a" o# I9 H9 L- @: E# m2 R0 N# D9 |' t1 P r3 ]5 U4 O$ ~" p8 f) N n9 L, ~( R2 N
fficeffice" />  & E7 t; L3 I: P5 V( {9 \ . z) S% k& u6 ]/ b: M) g1 e1 H" E B0 p. |' A/ S$ T) u0 |+ R$ H S5 _8 T/ q1 o$ o* {$ S( R/ Q+ T/ N# i3 B! y( V: ]* _6 {/ V! p- v! y4 j( Y* t! G% f5 I
   
dAG8KRRy.jpg
f9GLARRQ.jpg
WvqsFRQW.jpg
5 p' k* B1 ^6 r2 [;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1 8:10:14编辑过]
发表于 2011-5-1 08: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x ]2 S4 n+ W

北京台湾街(亦称北京台湾主题文化商业街)是北京市石景山区政府正式批准、北京国新商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2009 年投资建设的项目,座落于长安街西延线北京国际雕塑公园西南缘,距离天安门仅14 公里,地上建筑面积约45000 平米。作为北京市发展的重点特色商街,国民党中央名誉主席连战先生亲身题写街名。建筑设计采用新中式古典风格,邻园借景,可见沿街骑楼、内街村落。复合型业态,彰显台湾地域烙印,凸显台湾本土风情,汇聚台湾本土高档餐饮、主题餐厅、明星店铺、大型咖啡主题馆,原住民生活馆、工艺作坊、台湾风味小吃、风情老街等,是一条原汁原味台湾特色的高端商业街。

" y/ }+ y% B; M8 G0 K

  北京台湾街里的宝岛夜市,由北京日盛宏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投资。聚集了多种最富盛名的台湾小吃。台湾小吃,是不能小看的,品种繁多就不甩说了,每种小吃的吃法也很多,就拿一小小的奶茶摊位,就能变换出几十甚至上百种不同口味的奶茶的本事。台湾全岛有319 个乡镇,各地皆有可口小吃。在台湾每15 万人口就会规划一个夜市,也正因此台湾的小吃在国际上都是很有名的,从台湾北部到南部有许多知名的小吃夜市,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台北的士林夜市、基隆庙口夜市、花园夜市等,合南市的小吃不只花样繁多,而且历史悠久,早已在全省享有盛名。在北京台湾街的观光夜市就是以台南的小吃为主。


发表于 2011-4-30 2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问问秋江,那里发展的咋样了。
发表于 2011-5-1 1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育新学校的老同学和老师,祝大家五一节日快乐!
发表于 2011-5-1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祝,同乐!
发表于 2011-4-30 07: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11-4-29 15:44:00的发言:
( M2 c& C( Q9 q

 

; u- ^8 F+ y4 p( D

5.1啦,弄点儿事?

7 {8 Q% g+ r$ C ~" s- E

 

* Q; W- @# N v% P$ r1 c

昨电沙子,他说过“五一”回来。

发表于 2011-4-29 16: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工科考清华,学文科考北大。是中国人的梦想。
发表于 2011-4-29 15: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架子在2011-4-28 21:57:00的发言:
[em10]
6 f: B9 \- j% X0 z

 

7 B9 ?% O; R5 Q2 R! j0 {

5.1啦,弄点儿事?

发表于 2011-4-28 2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架子在2011-4-28 20:44:00的发言:
3 D! t0 a( D( G+ w- F

或者是在说对口词。

9 I' C/ r4 G3 R" A3 j

 

$ ~/ q, S8 K4 y

那事儿好像不用麦克。

发表于 2011-4-28 20: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数清华人中的一位,共和国的脊梁!
发表于 2011-4-28 2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wangpei在2011-4-28 5:57:00的发言:
5 ~2 {$ @; ~5 _* j: e* }

 

, y4 ^4 L; u& b8 E2 D

那是在喘气。

+ l# Z8 a* e1 E1 Y# 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8 12:33:46编辑过]
$ P! ^3 e0 C$ S7 |; j8 W; \

或者是在说对口词。

发表于 2011-4-28 2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田头儿好文采!

1 ~0 Y. T! \ P$ |, o& }

向朱大哥致敬!怀念这位鞠躬尽瘁的好学长![em64]

发表于 2011-4-28 15: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化学馆。大一时在这里过上课。一个小老师特厉害,令人印象深刻! 1h8I8nKk.jpg
, @$ F% G% ?, Q) K* j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8 15:36:36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8 15: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当年我班最小的同学合影。入学时他仅16岁。 1bRkTNff.jpg
/ C3 {% F& s1 F+ S% N- s- Z, N5 n,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8 15:50:12编辑过]
发表于 2011-4-28 16: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贸南边,一路之隔。tiantou上班的地方:

) {$ Z7 e. A i$ f2 T Z; |

 

- j$ e0 N+ ], \+ a


 

S0s4acOQ.jpg
( C5 |3 Y- a/ ^& n7 z6 J) y3 m1 r# q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8 16:14:45编辑过]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GITtUWIU.jpg
发表于 2011-4-28 17: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T+ m6 U# {3 O' H+ X

【忆清华人】

* g* T& J4 R% U" h5 n# @

上文里提及一位熟识的清华人---当年院子里的朱大哥。那时我们差着大概7岁,我小学毕业时他上着“大二”清华大学自动化系O字**班,O字班表示1970年毕业。青少年段7岁的差距非常巨大,“不可同日而语”人家根本就不理我们小屁孩。

5 S9 F6 k+ S* X+ m* X. X

朱大哥昵称“小九”好像就是家中行九,底下还有两个妹子最小的也是老初三的。小九以上满门的大学生:没见过小八,可能夭折了。“小七”天大毕业在天津搞激光研究。上面还有一堆姐姐,师大的、人大的……,是哪一个姐夫是当今刑法界的领军人物,号称“南*北高”这“北高”就是朱家的女婿。(顺便说一句当家的朱老爷子也不是等闲之辈,我管他叫朱伯伯(BAIBAI)咱们牛同学的英语起步阶段可是在他家上的“私塾”)

; \1 ?8 J; ^5 A# t! k; H/ Q

“小九”是院里小屁孩的榜样,我姥爷念叨过好几次,说“小九”那孩子多调皮,上房揭瓦,突然间就开了窍,上高中开始好好学习,谁也没想到考上了清华。那时院里有好几个大学生,屡屡提到他,让年幼的我朦胧地感觉是清华不一般。

% o( T2 R! Z- S5 l

与“小九”有接触是文革中,在他家门前的砖地上撂着小炕桌,一圈板凳坐着他家的兄弟姐妹争论文革那些事,有时候急赤白脸、拍得桌上的茶碗直蹦高“小九”能侃,不记得他带过红卫兵的袖箍。

$ `! O, Z! G. p8 z( u

最深一次与“小九”的过往是清华之旅。好像是第一次院里人请吃饭,而且请的是七八个小屁孩。“小九”仗义。那日我眼瞅着“小九”往一个铝盆里放饭票,一毛一张的饭票扔进20多张,周边没见有人看着,只在厨房的窗口处,厨师在那盛菜,大白盆里的花卷随便吃,这里好像共产主义。


$ i. [ W, _$ l0 E: j

“小九”比我就业还晚,70年听说他分到了铁岭的军工厂干技术员。再往后在沈阳的一家无线电厂。文革后,清华系的毕业生纷纷被启用“小九”成了厂长。

2 n" j$ D; {/ z/ D, P

我下乡回城后也难得碰到“小九”。朱家老人不在了,老居还在,小闺女成了户主。我那时一年回一次老院子。某个春节“小九”正好在家,联系孩子上学的事,“老爹清华的,儿子还有什么问题”“问题大了,我哪有功夫管他呀”“小九”行色匆匆。最后一次见是他回京办事。“小九”看上去虚胖、疲惫,告我,“到部里要钱来了,上万人发不出工资。”原来的传统产品报话机早就不行了,转产后又是连续裁军,船大难调头,,国企日子难过,厂子越来越难搞“小九”把那同宗的总理恨得直咬牙。

8 i/ V) H5 L! p2 ]: A

最后听到“小九”的消息是他60岁那年。那年他已在北京买了房,在厂子办了退休手续,还没等领上那可怜的退休金,心梗发作,撒手了。我觉得“小九”是心力交瘁累死的。

" X0 }' `+ k! {, Y, d" ]% E

无数清华人中的一位,共和国的脊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27 00:56 , Processed in 1.212808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