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兰台秘笈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1-3-31 1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水车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1-3-31 1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高大的小刘尖!
发表于 2011-3-31 17: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老培光荣康复!一定要注意身体啦!“雨夜泛舟”最近会联系你!
 
发表于 2011-4-4 12: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q妹: 

T2 V+ X. n G n6 d, W

  

; ^' T! [. ^3 r

  回忆最后一次去育新学校

( @' O0 D. B. O% W" {; j5 l

  (2009-08-30 12:52:00) 

" {; P4 n9 V. [' J6 U

正值学校开学之际,在商场里看到小朋友们快快乐乐地购买开学的用品,心里真替他们高兴,感慨之余,想起自己的一段往事,就跟他们现在差不多大,那可是两种境遇啊。

: R3 s- Y1 ^) E; R+ C

  1966年暑假后期的一天,接到学校的通知,让我和姐姐回学校办理转学手续。当时姐姐五年级我三年级。来到学校,校园里空荡荡的,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不见老师不见同学。只见大门口站着几个红卫兵在把守,一看就知道是六年级以上的同学。他们把我和姐姐拦住,用非常冷漠的口气盘问了半天,问我们干嘛来了,哪个年级的、什么出身,父母在哪工作,是不是黑帮走资派等等。这些同学平时都眼熟,虽没打过交道但都和睦相处了好多年,今天如此态度对人,实在有点不适应。我和姐姐心里只有害怕,眼睛都不敢抬,声音也噎在嗓子眼儿里,颤颤微微地胡乱答了一下,他们就放我们进去了。

6 S6 d# N9 R4 E; B5 [

  办完转学手续往回走,我心里一直惦记着刚才的事,心神不宁,这会儿就盼着能顺利出去,别再遭盘问。老远,我们在操场东边就看到西边大门口的红卫兵还再站岗。我们姐俩提心吊胆地朝他们走去,他们的脸也朝着着我们看着,这几步路走得真艰难啊!到了门口果然又被截住了,还是一通地教训,具体说什么也忘了,但绝对涉及人身攻击,因为这番话将我内心的反抗情绪激发出来,对他们产生了强烈烦感。他们总算放人了,姐姐拉着我就快步往外走。此时,因为被放出来再就是受了他们话语的刺激,我一下子有了胆量,在走出去几步后,我回头恶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姐姐又气又急地低声吼了我一句,抓住我的胳膊快步向前走几乎跑起来。但已经晚了,红卫兵已经领会到我的不服,他们喊我们停下我们不停,他们就追过来,一群人把我们团团围住。

: N f* }, s! k9 N6 c

  接下来是一通劈头盖脸地侮辱和漫骂:好啊,你们还不服?小心挨鞭子!......早就知道你们家不是什么好出身,瞧你们姐俩平时穿的......哼,我想起来了,上次开学你爸你妈来学校,你爸穿西服,你妈穿大花布拉及还穿白高跟鞋呢!......不是什么好东西,黑五类!......老实点,要不到你们抄家去!......这回我算是彻底老实了,心里悔恨交加。他们手里拿着棍棒和鞭子,在我们面前挥来挥去,我们吓得不敢抬头,脸色发青,手脚冰凉。还好,他们没有打人,可能的恻隐之心做怪吧,打俩个小女孩下不去手,最终还是放了我们。我和姐姐像从监狱里逃跑出来,跑出路口,向左转去,看不见红卫兵了,才松了一口气。

发表于 2011-4-4 1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9 Z( W/ f- s) d7 u: {, r

转:  

9 M5 O4 _. a* r6 D- m) C2 i/ ?

       关于寄宿制学校,从来自教育部的文献的资料可以看出这类学校的生存轨迹。

" y! Z- I9 g9 k0 r- |: w* b

  资料一:1952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干部子女小学暂行实施办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机关及团体得根据需要,设立干部子女小学”,“干部子女小学的设置、人事配备、经费,由设立机关或团体负责解决”。

1 K* @) h- L# n! j* D

  资料二:

5 @, [" g' N6 N7 ~ ?2 i w

  周恩来1952年6月14日批示:① 如有可能,应全部接管私立中小學。② 干部子弟学校,第一步应化一待遇,不得再分等級﹔第二步,废除這种貴族学校,与人民子弟合一。請酌辦。

: j+ x0 g W5 ^. F+ X

  毛澤東1952年6月21日批语:北京市委的報告說,目前中小學生所負担的費用,對於勞動人民的家庭和低薪制工作人員來說,是相當重的……為了改善這種狀況,計劃接管全部私立中小學,公私立中小學一律免收學雜費。目前干部子弟學校中,學生的待遇極不一致,一是學校之間伙食費和津貼費的標准高低不同,二是同一學校之內又有大灶和中灶之分。干部子弟入普通學校的設有公費生,其公費補助按家長革命歷史和職位分為三等。上述差別對干部子弟和一般學生都影響極壞,應該改變。

( k" Q# |$ ?4 b" m m% c3 I" e; U

  资料三:据1952年底华北、华东、东北、西北四大区的不完全统计,共有干部子女小学42所,学生13084人,教职员工2975人。由于它只对本系统的干部子女开放,具有明显的特权色彩,引致普通市民的不满。它引起了毛泽东等领导人的警惕。

! T M. n2 a& X5 Z. G

  资料四:1955年10月,中共中央批转教育部党组报告,决定取消各地干部子弟学校,停招寄宿生(在实际执行中行不通,打了折扣,一机部子弟小学就保留了两个住校班),招收附近机关工作人员和群众的子女为走读生。从1956年春季起,全国干部子女小学停止招收住宿生,逐步改为由普通小学招收附近机关工作人员和群众的子女为走读生。各部门办的干部子女小学交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接管,以便统一管理。这年一机部子弟小学更名为北京机械学院附小。

* g, J: R ~/ B" w. V! b

  用现在的眼光看历史,1955年教育部“取消各地干部子弟学校,停招寄宿生”的文件是落实毛主席1952年的批示,后来也部分落实了,之所以没有完全落实,恐怕是这个文件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就是把特殊化、贵族化、干部子弟学校混为一谈,把干部、职工、市民实际需要的寄宿制,与特殊化(或曰贵族化)混为一体。


发表于 2011-4-4 1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t w* J7 c4 a X( j

牛军简历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fficeffice" />

( k3 y) @: @- N

  牛军1954年出生于重庆,

: n8 U0 [7 s; \# b) Y# l

  从1981年开始一直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到1988年获法学博士。

7 O' n- R, M# W# J* d4 q

  其间还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任讲师,中外关系教研室任主任。

5 H& S' v5 g* T, O3 }

  1990年调至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任研究员,美国外交研究室主任等职。

6 g- C& e9 B) T

  200012月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系任教授,同时还担任中美关系史研究会秘书长等多项职务,从1992年开始多次应邀在美国、挪威、香港等地做访问学者和研究员。

6 w1 F; F. I/ d- t2 ]

  主要的学术成果有《从延安走向世界: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的起源》、《内战前夕:美国调处国共矛盾始末》等专著。其中《从延安走向世界: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的起源》曾获第七届中国图书奖、华东地区优秀理论图书一等奖,并被译成英文,将在美国出版。

; z! q$ N! I' w/ i& O

 

8 u4 e3 O# X# y

秋江她们班的。

发表于 2011-4-4 1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培学长病情好多了,校友们都会替他高兴!望坚持治疗,在阳光下看着绿色的植物多走走,身心会更加放松。

发表于 2011-4-4 13: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军是我们班的同学,除了工作外,其他方面好像也是多才多艺的。

发表于 2011-4-4 1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培力学长快晋升为姥爷了!祝你女儿母子平安!

发表于 2011-4-4 1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箭扣长城很险峻!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发表于 2011-4-4 1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树上的花真好看,各国、各地的风光真都各有特色。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发表于 2011-4-4 1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架子在2011-4-2 16:48:00的发言:
8
3 ?7 z9 z1 F" R5 l1 [

    我也随架子学姐接两个数字:

( t# P5 }2 C1 D# c( g2 E5 g/ H! ^

  

$ t9 K* G/ M: r( u4 k+ K9 v

                                                               9

发表于 2011-4-4 1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b/ ?( p5 i% \' M

 

1 o% F2 w# g! \

                                     10

: n; M+ J5 m5 i$ l0 g

 

0 q) c& Z. C( k6 s

 

- B. b* I+ X" c

                                                             

4 I. p& Z, D8 }( [% ]

                                                                                      O(∩_∩)O~!!!

$ W, ]1 m9 v! _: ^$ _! ?9 A

 

0 R$ h( c3 ~& ?8 E. J+ J8 j$ m

 

" a! g$ M1 _+ q8 v' I Y4 ~

                                                                            

发表于 2011-4-4 1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夕阳下的黑马驹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发表于 2011-4-4 14: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东北兵团我团知青论坛,我一哥们儿的文章:

r3 D% A) g7 s1 \ a3 B

 

4 X3 A& j6 L0 l7 F# A

!!!【北京的院儿】今年我小六十了,从小在北京长大,也算是个北京人了。经常遇到的尴尬是听说我是北京的,便谈起四合院我无言以对。因为我确实没进过北京真正的四合院。四合院代表着历史,胡同则把四合院一个个连接起来是历史的贯穿。能够隐身胡同独居四合院的,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非同小可的人物,不是高官就是最后的贵族。所以我连略知一二的资格都没有。北京的“大院儿”虽然也没进去过,一九六八年他们中和我同龄的走出了“大院儿”来到了普通中学所以我略知一二。五十年代初?中期在西城区的百万庄?二里沟一带建的住宅楼群,它的划分按照不同的等级,不同的区域以天干地支类推。如子区?丑区等,是国家机关?部委住宅区,里面住有中高层干部。也有部队?机关住宅区散落在四九城的,楼房居多。这些统称“大院儿”。“大院儿”是居庙堂之高的外来户,代表着权力。中学的时候和“大院儿”的学生有所接触,如问道自己家在哪儿,我说虎坊桥的,嘴里像含个枣儿。人家底气比我足“中直的”“计委的”“粮食部的”。大杂院儿不仅多了一个‘杂’字,而且是小平房,院的形状也不规则,‘杂’的意思就是几户?十几户住一个院儿,有蹬三轮儿的?拉排子车的?厂子上班儿的,多来自底层。即使有上层的也是不如鸡的凤凰。大杂院虽不能登高望远,却可登梯子上房,看那平房鱼鳞瓦顶排浪般涌向低低的天际线。雨后的水坑,初夏的槐花香味饶有风趣,特别是没了太阳来了月亮,昏暗的院儿灯给人们遐想和孩子们捉迷藏的空间。这就是北京的院儿也可以说是北京的社会版图。看了『西游记』才知道还有住海里的,自然那就不是人了,那是神。

M% w$ c4 L$ p6 Q) g+ A4 A


 

发表于 2011-4-4 14: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秋江!
发表于 2011-4-3 14: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架子只写了几个数字,占地盘呢?
发表于 2011-4-4 08: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张培力在2011-4-3 14:05:00的发言:
架子只写了几个数字,占地盘呢?
" }9 S# W$ n0 k8 m

我替她上传头像,这规定要发10帖以上才有资格。

: j3 r' `" ~2 o8 Q

可我传了几次,都告我成功,就是不显示。

发表于 2011-4-2 2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又上传一次,显示成功。
发表于 2011-4-3 0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又上传一次,显示已提交。
发表于 2011-4-2 16: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架子姐又联系到她班的余燕(外交部子女)。

) |: _* J2 i, D7 V, E O `# p9 F

 

' E1 G p2 W' Q. |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有60年代北京育新小学的老师同学吗?(原楼主: qqqppp)(二)

发表于 2011-4-2 17: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培,叫架子!
发表于 2011-4-2 16: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发表于 2011-4-2 16: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2
发表于 2011-4-2 17: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头像已编辑后上传,敬候佳音。
发表于 2011-4-2 16: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7
发表于 2011-4-2 16: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8
发表于 2011-4-2 16: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3
发表于 2011-4-2 16: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4
发表于 2011-4-2 16: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5 12:25 , Processed in 1.22272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