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孤陋寡闻,以前只知狗不理包子出名,对于《来今雨轩》、《南翔小笼》不是很熟悉。看到三叶草说了之后,作了了解,才知大概。并且以此也知道三叶草不仅是母校网坛一枝花,而且还是遍品佳肴美食家。我借此转录一些图文,让不甚了解的老师校友,有机会可以去尝尝名牌美食,之后可与三叶草的包子作以比较,提出改进意见。哈哈。 # I/ `; b, ]# r
. U+ b% q/ Q3 r6 d2 z天津狗不理包子的历史
6 P) G; P, ]/ h: s1 S0 E' J
- ]! m. q9 y1 L3 }0 b
0 A% s/ U2 o! V: V8 U
“狗不理”创始于1858年。清咸丰年间,河北武清县杨村(现天津市武清区)有个年轻人,名叫高贵友,因其父四十得子,为求平安养子,故取乳名“狗子”,期望他能像小狗一样好养活(按照北方习俗,此名饱含著淳朴挚爱的亲情)。
3 s& z7 V1 p2 ?+ ^' A0 v8 O. v3 K狗子十四岁来津学艺,在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做小伙计,狗子心灵手巧又勤学好问,加上师傅们的精心指点,高贵友做包子的手艺不断长进,练就一手好活,很快就小有名气了。 ! g8 s: _( Y- P+ W) b) u& h2 v
- g5 T* T; @$ [' `5 ?
三年满师后,高贵友已经精通了做包子的各种手艺,于是就独立出来,自己开办了一家专营包子的小吃铺--“德聚号”。他用肥瘦鲜猪肉3:7的比例加适量的水,佐以排骨汤或肚汤,加上小磨香油、特制酱油、姜末、葱末、味精等,精心调拌成包子馅料。包子皮用半发面,在搓条、放剂之后,擀成直径为8.5厘米左右、薄厚均匀的圆形皮。包入馅料,用手指精心捏折,同时用力将褶捻开,每个包子有固定的15个褶,褶花疏密一致,如白菊花形,最后上炉用硬气蒸制而成。
+ l _3 T- y: R! `' V
3 x3 V9 C4 ^# w; j' z 由于高贵友手艺好,做事又十分认真,从不掺假,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形似菊花,色香味形都独具特色,引得十里百里的人都来吃包子,生意十分兴隆,名声很快就响了起来。由于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友忙得顾不上跟顾客说话,这样一来,吃包子的人都戏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喊顺了嘴,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经营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字号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6 Y4 C8 ?, o' g, z据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编练新军时,曾把“狗不理”包子作为贡品进京献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尝后大悦,曰:“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香矣,食之长寿也。”从此,狗不理包子名声大振,逐渐在许多地方开设了分号。 1 G0 K7 Y- y( o! @5 Y: P
& F3 d6 c9 D& b5 N, S9 R* d
后来高贵友突然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经营的新点子:即使店内桌上放上几大箩洗干净的筷子,顾客们想买包子,他要求先把零钱放进碗内,然后他便照碗里钱的多少按价给包子。顾客们吃完包子,放下碗筷就离店,而高贵友忙得自始至终不发一言。于是街坊邻里们都取笑他说:“狗仔卖包子,一概不理睬”。后来,好事的街坊们就把他的包子店取名“狗不理”,把他制作的包子叫作“狗不理包子”,而高贵友也不表示异议。此店名一经传开,远近闻名,一直流传到今天,真可谓久盛不衰呀!
/ `3 z) K( d! A7 N+ c ( i& L) _& Q, K4 n& t1 Y: q0 E
狗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鲜美而誉满全国,名扬中外。狗不理包子倍受欢迎,关键在于用料精细,制作讲究,在选料、配方、搅拌以至揉面、擀面都有一定的绝招儿,做工上更是有明确的规格标准,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是15个褶。刚出屉的包子,大小整齐,色白面柔,看上去如薄雾之中的含苞秋菊,爽眼舒心,咬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腻,一直深得大众百姓和各国友人的青睐。 ; b2 f8 b) S( j( G. h: s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 J* y; E6 r5 H9 t `* [. N$ T' k % {7 ^4 f3 l. _
来今雨轩的历史
! n4 p" a' ?8 s
# t3 {& k' X; s1 j n8 ]
. E) g9 X+ x2 V; ?# l; Z3 J; U
8 ^' Y( n r9 f$ ?8 r
来今雨轩饭庄建于1915年,坐落在北京中山公园内西侧。主体建筑具有浓郁的古典色彩,庭院内花草环绕、假山、小桥、喷泉、瀑布相映成趣。沿叠翠廊拾阶而上,凭栏远眺,只见古树苍苍,故宫、人大会堂等建筑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风景极为优雅。
“来今雨轩”当年的匾额是民国总统徐世昌所书。新的匾额为中国佛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所书。它的命名包括下面一段典故:唐朝诗人杜甫在京城长安闲居时,曾受到皇帝(唐玄宗)的赏识。这时,一些人看到杜甫得管有望,便都争着和他叫朋友,却不料杜甫并没有做官,而且日渐穷困,这些新结识的朋友就再也不和他交往了。天宝十年秋,一个阴雨连绵的季节,诗人贫病交迫,这时却有一个姓魏德朋友冒雨来访,这使杜甫很受感动,作《秋述》诗一首以表示谢意。诗前有小序:“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塌,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 …… …… ……”。表达了交朋友应重在友谊。从此“旧雨”、“今雨”就成为了老朋友、新朋友的代称。“来今雨轩”这个名字就是取新结识的朋友们怀着真挚的友情来此欢聚一堂之意。
来今雨轩以经营红楼菜肴和川贵风味菜肴为主。其中红楼肴馔先后于1983年和1987年两次经国内著名红学家鉴定,并获科技进步奖。
红楼肴馔不仅反映了我国明末清初各阶层及民间的饮食风俗习惯,也体现了祖国传统医学食疗营养作用及食物的药用价值。红楼肴馔在色、香、味、型、器、养、精、雅等方面更是堪称一绝,充分反映了我国传统烹饪技艺的精湛和高超。
* \$ O( f2 S" J: \' U/ [
5 u3 I3 c, v+ I4 M: c冬菜馅儿包子 当当当当~~~这算是重头戏了,来今雨轩的冬菜馅儿包子是最出名儿的,北京人都知道哈~~~我是北京人,可我最近才知道,呵呵…… 这包子,皮叫一个厚,形状太诡异了,我妈说像地雷。馅儿真的很甜、很甜,比庆丰的梅菜猪肉馅儿还甜,个人感觉不如庆丰的梅干菜包子好吃呢还,听说有人一堆一堆的往家买,就好这口儿。3.5米一个,要了两个,我跟老妈一人就吃了半个,剩下的打包了。
发出来我再看看,忽然觉得这包子不像是手工包的,像是用什么模子压出来的?各位看官觉得呢?
& m% ~! B N2 _5 K7 a这是来今雨轩的特色主食:冬菜包子!!
6 W( T- _" x4 y" e' I! j这是来今雨轩的特色主食:冬菜包子! 很大,很好吃啊!不过要趁热吃噢!凉了,就硬了!嘎嘎!馅就是冬菜和肉末混合的,味道十分鲜美啊! - I+ f, j: ]4 V$ ?
u! E S9 q% L* d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 j& T) F$ T7 K 1 h7 \5 c5 d+ L8 M
, m& t' M( F/ }* E$ ?( F
南翔小笼包子
+ Y/ i R4 c' `2 m) L! O 2 t* W+ g5 f% }. f, B! E
' Z( i6 E0 |. T% K 在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古漪园公园旁,名字就叫古漪园南翔小笼包。这是总店店内,很一般的装潢。蟹黄包一笼10个,猪肉包一笼20个,都是12元一笼。上海市区城隍庙有一家南翔馒头店好像是分店,但是价格就高了不少。记得我拍了蟹黄包的照片,可是找不到了,只有猪肉包的。味道真的很不错,肉馅细腻有弹性,汤汁丰富鲜美,稍有不足之处就是有点油大,吃多了会感到油腻。大家有机会可以去那里品尝,记住了,一定是古漪园正门左边那家,还有它的名字! 具体没有说到的地方还要请坛子里的上海同志们补充一下............ 5 W3 [ K5 d, Z. y
: M4 p9 h, k3 }2 R! n5 @) b# b
上海人喜欢吃小笼包子,味道好是一个方面,技术要求高是另一个方面,而且是重要的方面。我的一个指证是,用筷头夹住小笼包子顶端褶皱处,提起,看包子底部是否有点悬挂的趋势,是否有点透明的感觉,是否有点将破未破的担忧。如果是,那什九够水准了。上海人心目中的小笼包子,其实就是南翔小笼包子,但多数店家不敢打“南翔”这个牌子,就是因为技术不够,最多也只能混个“准南翔”。正宗的只有两家:南翔镇和城隍庙的小笼包子店。依我看,城隍庙的小笼要比南翔镇的高明一些,主要在于表皮和体积都略小略薄。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但城隍庙的并非没有可议之处,有时生意好得应付不过来时,难免打折扣,而且折得还不小。记得有一回竟上了用可降解的一次性饭盒盛的小笼,热量严重不足!这使我想起北京全聚德好像也是这么打发人的,结果从此以后,我对于这家名店的好感锐减。 / L0 y; B7 O' Y% U/ q3 ? ]/ M'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