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beiwei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2-29 2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9 Z( H8 t! |! f5 M: Q! I$ q# K% n7 `0 |

(毛的诗词)不像希特勒的画那样糟,也不像丘吉尔的画那样好,研究唐代诗歌的杰出学者阿瑟.韦利曾这样说。而另一位艺术史家西蒙.雷斯则如是评价他的书法:初看上去惊世骇俗,却透露出一种华而不实的自尊自大,达到了傲慢无礼的程度,假如还不算放纵的话……”fficeffice" />

( Y% {+ @/ f: b5 i$ [

 

; ]) P" h, f! ~; v. j8 p

还是一九七〇年,毛泽东对再次前来中国的埃德加.斯诺说:我是无法无天,叫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没有头发,没有天。就像他一九三五年未能洞察延安的真实情况一样,斯诺也没有领会毛泽东此刻的意思。在接下来为《生活》撰写的文章中,他把毛泽东说成一个带着把破伞云游世界的孤僧。对于很多西方读者来说,这个比喻充满了东方禅意。

9 V( H& @( r' K P7 y1 D

 

3 R$ P% N9 Q& ~4 ]

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而为,毛泽东的话,诗词,书法,都是由外国人评论的。一个号称是“研究唐代诗歌的杰出学者阿瑟.韦利”,我估计大概是英国人,至少是日不落帝国——英联邦的人,绝对肯定不是德国人。丘吉尔的画确实了得,不过希特勒的画是否和他战后的名声一样糟糕,实在不得而知。不知这位韦氏洋大人觉得宋高宗赵构的瘦金体怎么样?我替他说吧——病瘦,媚金。我还要冒着当汉奸的危险,向洋大人透露一个秘密:刘伯温曾说,八卦也平常!而那位艺术史家西蒙.雷斯,我怀疑他会写汉字吗?也许如林冲所说,小人虽粗鲁,但颇识几个字。可恨斯诺那厮,白在中国呆了这许多年,白和“红色匪首”相交甚深,竟然连“和尚打伞,无法无天”都不理解,说成什么一个带着把破伞云游世界的孤僧

3 N8 m3 J2 \4 q, q, }$ ~: G

看来中国的事还是要中国人来做。洋人靠不住呦!

2 u) i+ u( S2 e2 J

 

; c8 ?9 D8 e+ E$ v9 W: W4 M) J; S% Y

重读毛泽东的诗句:

8 d) a U9 H/ l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抽泣,几声凄厉。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 i; s, w; H1 h9 u6 y1 C

 

! O% b- O# H- D( U$ }+ J. E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b4 f: l( Y+ A1 C* `+ x7 I6 o, s

 

9 F- o4 M: m }; ~4 f3 q& W' g" d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0-12-30 07: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是比较喜欢毛泽东的<念奴娇 昆仑>  * v' Y6 ?' c2 H5 M0 v2 j

此词作于1935年。当时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10月,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

7 p5 y$ @5 R: d% c2 U

 

" x0 l- f/ L2 m' d6 ^5 C( m* `

                念奴娇 昆仑

5 v9 v) ~; K% z* Q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 G4 w' L, w. g# |1 P% U7 H& z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 c5 t& J9 H' j+ A1 g7 s) m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 q7 j1 v7 P5 ^! P M) F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 V/ d8 }# F4 }3 j5 b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7 R+ S. L- l1 B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 T2 @! W1 y7 }$ ?. s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 L- X: _( ]( X. e9 p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 K( n# ?) X n/ _4 S

有人评论:连着三个"一截",只为立意新奇,平仄破了又何妨

发表于 2010-12-30 06: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10-12-29 21:26:00的发言:
% o q& b9 ~* A/ r, Y: Q1 \7 T

fficeffice" />

9 X3 t( \9 y9 [( \! B

0 V* B: T" a& H2 W1 b( ?- {

/ c, L- _" D( f2 _1 @

9 x) n M1 Y3 b2 X! Y

& g: o' h2 n0 M

看来中国的事还是要中国人来做。洋人靠不住呦!

8 ]8 _4 v& W- P+ t

 

; g' Y" R. N8 p* M* B7 F4 Q# U& k

重读毛泽东的诗句:

" A, o2 A2 K9 `! v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抽泣,几声凄厉。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8 {8 K ?. c9 a5 j* T0 J! ]

 

3 A) E/ w3 K8 c' i$ O6 ?7 {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6 M' J, x# J3 ^0 V

 

$ U3 \" `$ h* L) w9 w0 w, P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d3 |9 v+ E$ u' ]2 |% w$ B0 j- L6 o

: T- r# n, W2 V9 P7 z/ f7 i

M8 m: Y y+ l X0 o1 ^- K. L$ Z) r( t1 O# M& g7 F u9 Z& c4 k( K& ^6 V& }7 \* d0 `6 F% S+ ^3 @9 `3 |1 H2 s( p; g4 `6 n" q# J* i! u9 B4 C8 Q; h& `0 ^5 x+ W0 d" o) X$ ~3 N$ {1 ^* g- j3 ^2 g L3 B6 X# l% C% s. a$ n( S: R: h/ M X0 y8 W/ C% y. A
+ j8 W, i( a4 l8 n7 \- f$ @. R# ^
 
 
  9 m( A$ \' a0 U+ X8 c. A, L6 {; d
念奴娇 鸟儿问答
! c { \1 @1 V( r& h
一九六五年秋
 
  , P |5 D8 m9 S: r( d9 R9 a3 r
鲲鹏展翅 九万里 翻动扶摇羊角 背负青天朝下看 都是人间城郭 炮火连天 弹痕遍地 吓倒蓬间雀 怎么得了 哎呀 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 雀儿答道 有仙山琼阁 不见前年秋月朗 订了三家条约 还有吃的 土豆烧熟了 再加牛肉 不须放屁 试看天地翻覆

发表于 2010-12-30 0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2-29 2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wei在2010-12-29 1:29:00的发言:
, t c: p& O5 n" [# O8 P9 T
。。。。。
' ]3 j; \% j: _9 Q0 y8 o7 n" o
 
5 c, }+ S8 L0 p5 b" S; j
我倒有个建议:在高老师觉得方便的时候,不妨把记忆中的机院附小的校园画几张小景。随意素描也行,五彩缤纷更佳,当然以不劳累为好。
, ^% w9 B4 [( @/ g2 T

beiwei学长这个建议太好!

0 k8 i0 O; C. t3 b# \, B; Q4 A+ v

 

" C+ H5 S$ c/ G5 L" o, a# f

记得过去高老师给我们上图画课,用粉笔随意在黑板上走两趟,一幅画就栩栩如生的呈现在我们眼前。很渴望40年后再次看到高老师的手工图画。。。

发表于 2010-12-30 1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许知远先生是一位国内知名学人和记者,他对“领袖”评价,不是凭空臆想和捏造。他所能搜集到的资料和阅读的书籍远胜于你我。老话,事实远胜于雄辩,可况陈旧的“教条”陋习和“情绪”化的“冷嘲热风”——显得无聊。历史真相都是从见证者和目击者的记录、记忆中来,我劝某些对这段历史有兴趣的同学还是多读点这方面的书吧。

" g2 y4 Z& p/ S% ~8 R c

  

+ ]: s1 r) Y0 s0 D+ b: H! u

 

* b; ?1 e) ]) y. `; R. q$ B/ {$ ^, L

 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因为有学问,所以又有些遗老的臭味。他有十多本金圣叹批评的《三国志》⑶,时常坐着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他不但能说出五虎将姓名,甚而至于还知道黄忠表字汉升和马超表字孟起。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

4 W$ q. T( n- @& c5 r7 U* z8 S

 

& h% |6 `; p. p+ T, Q) Q

无题;无言;无声。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莫对号入座,更无混为一谈。。。。哈哈哈哈哈哈

发表于 2010-12-30 1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述所提的校友学长喜爱的毛泽东诗词,估计胡乔木一定没有染指。故有书生意气,少书呆子气!幸甚幸甚
发表于 2010-12-29 0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2-29 0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2-29 0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2-29 0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近看书,不同的书在用同一成语时有两种写法。于是上网查,百度搜索答案是:应该是“以偏概全”,不应写成“以偏盖全”【解 释】以:用;偏:片面;概:概括;全:全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出 处】吴家国《普通逻辑》:“只有分析地阅读,才能学得深透,不致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只有综合地阅读,才能学得完整系统,不致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0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世坚在2010-12-26 17:15:00的发言:
8 Z/ y# q' Z' s2 M

    今天是美国的圣诞节,全家人到洛城一家自助餐厅聚餐,庆祝圣诞节活动结束后回到家中,赶紧写完今天的日记,又忙着上网看我们家园的文章,读完糊涂人的帖子对高老师文章的反馈后,我很感动,虽然已经是半夜11:26了,我还是趁圣诞夜给高老师、丁老师打了一个祝贺电话。在通话中,高金楼老师让我代表他向学友们说几句话,他说………………

4 f6 _8 W# n! D% N" k2 f b
胡老师旅行在外,还不忘问候关心机院附小的老师校友们,令人感动!
$ M5 k: w7 h4 r* z
 
7 w% \$ @1 ?2 P" N R
从这一组诗句,看出高老师童心未泯。笔下描述的昔日校园生活,历历在目!
. M3 \0 H+ e' u5 s& W+ B* G
 
0 Y0 d: X! h. w* h2 {) K E: c$ D
我倒有个建议:在高老师觉得方便的时候,不妨把记忆中的机院附小的校园画几张小景。随意素描也行,五彩缤纷更佳,当然以不劳累为好。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0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12-20 11:24:00的发言:
8 ?& d% a* U5 g) o `3 J* Z

客观上她一直在转,并没有改变方向。你看到她变化是你自己主观的感觉。也就是左、右脑的功能在起作用。我看到基本是顺转,偶尔看到逆转。说明我的右脑功能强,左脑可能差点。无所谓,看看玩玩。

& b( u6 n5 {$ d: l2 e! `
我想,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来验证这个动态舞女图是否真那么神奇。
( N$ Q9 |* v# c4 m7 b
 
) a& T, v1 a0 T1 U
那就是,两个人在同一个屏幕上同时看这个图,如果两人看到舞女左旋和右旋发生变化的时刻和时间长度是一致的,即可说明此图对不同的人并无不同作用。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0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叟在2010-12-26 17:38:00的发言:
12月26日是毛泽东主席117岁诞辰。毛泽东的一生和中国的命运紧紧的连在一起。他加速了旧中国封建制度的灭亡,新中国的诞生离不开他决定作用。现在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建,也是在他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实践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基础上发展来的。他的功过历史会做出公正的评说。我们纪念他,是要记住中国的历史,记住新中国的缔造者。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 Q( r1 D* a) B* K; c. U
 
: D3 b( H3 e" n" d
是啊,毛主席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浓墨重彩的人物。功过是非自当由后人评。
4 z$ [) o5 E" v. E2 C. B: T6 R
 
( x; N$ v, a5 j* D0 u/ G/ w
遗憾的是,我们目前在正常情况下能看到的评价资料很有限。我们的经历告诉我们那些资料的分量究竟如何,因为我们就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那个时代影响了我们一生。
1 w/ g' Z3 C( ]2 g: q3 [
 
2 C g9 h' v) y$ V# \7 O# X: i
“如批评无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引自某报人的话)……。我赞同这样的说法。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0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10-12-24 21:26:00的发言:
BEIWEI的脑力比实际年龄还要年轻得多,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从而深入钻研寻找答案,解决问题。这位旋转女郎蕴藏的秘密他能有兴趣,反复琢磨,拆解,不搞透彻不罢休。由此得知,BEIWEI在母校读书时肯定是个刻苦钻研,勤奋学习的好学生。
& g4 _3 t2 W$ J$ N- ~

laojy学长谬奖啦!我们的母校人才济济,我能忝列中庸,就已经很不错了。就像《三国演义》中张松所说,“如松不才之辈,车载斗量,不可胜记。”

% [/ _) _* Z$ X% n
 
/ Y8 S* D3 |1 q3 h
您绘画做图的功夫,一般人比不了。我应该夸奖您才是啊!您奉献的那几盘饺子就像是从宝葫芦里出来的,随吃随有,管饱!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9 0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闹腾在2010-12-21 22:57:00的发言:
5 _# P3 I; N/ j! q: X7 _

第一图的图形,也不是三角形。因为红、绿两个三角形斜边的斜率不同,所以构成的也不是直线。

t! I- D$ R7 `2 b

旋转舞女的图片很有意思,看了一会,发现可以随心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而且可以看成180度向左转向右转,而不是旋转。

, g8 Q8 y5 v% O3 n) c
闹腾兄久违了!
0 s$ G* ?8 L, X, S* w
 
) o3 {2 G/ T/ \/ z# ^
我的看法是,
$ y7 J/ W1 U2 X; `3 e' w

1、从第一图就判断大三角的斜边非直线为时尚早吧?而且似乎也不是该题的本意。
& J( y: r& \' W! v% [7 W+ F9 h

2、在第一图的大三角中,底边13,高5,是已经给出的数值。同时出题者有意把那条公共的斜边画的比较粗,但这个粗线条并不意味着此图中的红三角和绿三角的边长比例就已经确定为8:3和 5:2。
+ C; j% o5 L6 K ~& Y" h5 `) w, @
 
" m) B: J* _6 ^' @1 u
因此,可以而且必须假设:
7 v* `1 E9 x8 c; r" B' N4 x
第一图中的斜边是一条直线;
; G# K7 ?; I/ [& \+ K
那条斜线形成的红三角及绿三角的边长比例与大三角相同;
- u, y7 u8 H, a' f n, c& e {. O$ {, G
 
- G7 J- e1 d) i W; Y
否则此题就不能推进到第二图了。 
/ @/ c# K1 D6 n7 R3 T

 

3 E& b' S3 y2 c1 M3 |
3、只有当出题者在第二图中闪转腾挪的时候,即当出题者在第二图中公然用8:3和 5:2的比例移动红绿三角时,才是将其证伪的时候。
/ ^ y( T: L3 R* E2 j2 ]' M0 O
 
* K S; T2 y) a" w- v9 H( ~

我想,这大概就像变魔术。魔术师先给我们看一个箱子,说箱子是空的。我们看了也确实是空的。此时当然什么问题都没有,因为魔术师还没开始变戏法。只有当魔术师在箱子里面变出一堆东西时,我们才说那箱子有问题。
0 @# Y( l- k% |1 A

试想,如果魔术师刚刚把箱子展示给观众,观众马上说那箱子有问题,这魔术不就没法玩儿了吗?
1 I- Y9 `# Y, B6 s$ h. ^ ^3 G- l& g
 
2 S) {* |8 t6 }/ P
向失忆兄和闹腾兄学习!
6 ~- C3 i8 y: V

 
发表于 2010-12-29 0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12-27 22:51:00的发言:
- ~. s! c" P3 D4 J6 y0 T

贴一张老人照,是我们的未来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682218104969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 \6 G& d; v+ F

   我们开始步入老人行列,中国也开始进入老龄社会,面对社会对养老服务的缺失,及独生子女的我们这一代人前景堪忧。

. ^- ?; Z& i# S; _: u

  如本人送老妈进医院,每次120或999来只有一名担架工,理由是政府不容许急救车收取担架费,派一人就很不错了,住院请护工100元/天,(幸亏政府没有限制用护工)望诸位多多保重少进医院。

发表于 2010-12-29 08: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 G7 b' B, h- V1 o
 
& }' o2 L4 x+ z( g
“如批评无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引自某报人的话)……。我赞同这样的说法。
: O% A% N& D, o2 j) j6 c

我想大多数人与你同感。

发表于 2010-12-29 0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wei在2010-12-29 1:00:00的发言:
8 e0 j& F1 |4 a! L
我想,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来验证这个动态舞女图是否真那么神奇。
; e( r8 A, R j( R# Q- f6 \7 ^( w
 
' W2 Z8 \1 P" \' I3 k, F
那就是,两个人在同一个屏幕上同时看这个图,如果两人看到舞女左旋和右旋发生变化的时刻和时间长度是一致的,即可说明此图对不同的人并无不同作用。
' x* e4 W, H" H _6 Y( }% w4 [1 a! `, v

我已经验证过了,那天我们三个人同时看图片,每个人看到的旋转方向和变化的时间都不一致。[em218]

发表于 2010-12-29 17: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叟上帖告诉我们一个阅读的要领,就是要学会分析、综合地阅读书籍,像吴家国《普通逻辑》中所说的那样:“只有分析地阅读,才能学得深透,不致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只有综合地阅读,才能学得完整系统,不致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如何读书对不同年龄的人来说都是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细细品味老叟文章中的话语,很深刻,很有道理。总之,用它来开导我,茅塞顿开。谢谢老叟悟出的真知灼见。
   

' S' L' z2 @* |' i; E5 ^$ r8 q

   北魏的高见我很赞同,我怎么没有想到?!北魏说:“我倒有个建议:在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高">高ersonName>老师觉得方便的时候,不妨把记忆中的机院附小的校园画几张小景。随意素描也行,五彩缤纷更佳,当然以不劳累为好。”我觉得这个想法太好啦,我们可以把这个想法告诉他,期盼他给我们绘出一副附小美好的校园图。

/ z. R& R0 ~: t# K

   自从09年《4.11时生联谊会》两年来,高老师虽已是年过八十岁高龄老人了,但是他总是站在积极参加各项附小活动的最前沿,为机院附小献出他的精力和爱。老三送给附小师生的那张高老师的侧影照,既充分细致地表现了高老师的善良、慈爱、仁义的面庞,也充分地表现了学生们对他的敬和爱。老三的人物肖像拍得真好!这可不是一般水平啊!请你妥善珍存你的杰作,让他永存于附小的人物纪念相册中!

F6 G% b& p3 K5 B( J1 R

 

4 b' j, U3 D( U

   

发表于 2010-12-29 17: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雨中漫步在2010-12-29 8:10:00的发言:
) v$ J" X- S1 D4 k0 z8 I' x4 n

我已经验证过了,那天我们三个人同时看图片,每个人看到的旋转方向和变化的时间都不一致。

2 S( s/ [7 F/ F2 g c

确实如此!证明了每个人的左右脑功能存在着差别。

发表于 2010-12-29 18: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胡老师的教导。表扬实不敢当,只是学会正确理解一个成语。祝老师在美国生活愉快。
发表于 2011-1-9 16: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玉龙雪山小弟好!等着看你的大作,别太搞笑就行啊!
发表于 2011-1-9 15: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忒成了腿,腿成了忒。急人!肚子成了腿肚子,刚转过闷来,要是出了医疗事故,是谁的责任呢?病入表述不清?病人把医生说懵懂了?奏是!病人对自己不负责任,关键时刻用词不当,为什么不说"很疼"两个字?说"太疼"也行啊!偏说什么容易引起误解的"忒疼"!从而楞把医生的注意力引到两条腿上,转都转不出来!这才把急性阑尾炎判断成了腿抽筋,失去了宝贵的抢救时间的!奏是!明显是这个病人在关键时刻与医生玩文字游戏,结果导致出了这么个医疗事故!奏是说一切责任由病入自己个负责,与医生无关!先生们、女士们、各位记者朋友本次调查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让首长先走!到二楼用饭!
发表于 2011-1-9 15: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大家翻译这句话:泥拾格豪任!”

8 l) f* A5 o) p C& }9 l

         这可能是胶东引说的:“你是个好人”

6 U) R/ b& D, [* h# n& n: ]$ E

 

- m5 y, q6 r4 F7 B) @* m

      我有空试着用普通话和沧州话版来段《黄冰糖》。这下给自己套上啦,要交做业呀。哎......

 楼主| 发表于 2011-1-9 16: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1-1-9 10:12:00的发言:
5 F: Q9 e# L' v# a) m4 C) l

这些话已经多次重复,无可非议。现在就想反问:是哪些人不顾大局,干扰和颠覆党和国家的正常工作,造成重大损失。文革中是哪些人在迫害大批党内外干部。回答肯定是林彪、四人帮。

5 m6 Y' X4 r* Y

文革时政治局委员、空军司令员,后来成为阶下囚的那位在回忆录里发问:主席是失误,总理是违心,到我这儿咋就成罪行了?

( u C5 g* i+ v# d7 C0 B

 

: z: G4 \( o3 M, L# N

千秋功罪……

发表于 2011-1-9 16: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叶草学姐原保定版的《黃冰糖》
      在大院門口,每到冬天就有位老妇人推着一辆三轮车卖我爱吃的山楂和红薯,她的山楂裝在大罐子里,拧开罐子盖,紅紅的果子,浓浓的山楂味,總能讓我不忍離開。於是她就拿起個山楂用手擦得紅紅亮亮的遞給我說:"尺不?自家儿塾上地,浩尺着那!"哦!原来是位有口音的人,那象唱歌一样的发音,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邻居:一位勤劳的好脾气阿姨。现在这位买山楂的人跟当年的阿姨年龄差不多。她深深的眼窩,悠闲的眼神,讓我看到了她年輕時曾經的美麗,于是我接过山楂就吃了起来。嘿!真好吃!理想的味道和口感讓我好象也回到了年輕的時代。我於是對她笑了起來。"浩尺不?"她問到,且回我一个笑容。笑容令她的嘴張開了,我发现她的牙是典型的高氟牙。看着她的笑脸品味着纯正的山楂,不知为什么我一下子想到了黄冰糖。"浩尺就埋吧,家儿去洗赶淨嘍,去虎,防上餅燙,整收嘍,多咱都不得孬地。"我高興地聽完了她的教導,高興得笑了半天。然后決定大小各买兩斤。稱的時候她的大袖口自然地在稱桿上一碰,份量就起來了,我看她一眼,她不好意思地笑了,把胳膊往高抬起接着重稱。我于是幫她提着袖口。我們心照不宣,呵呵。為了有所表示,我又開始挑紅薯買紅薯。回到家後發現冰糖沒了,于是去沃爾瑪。在滿架的白糖、冰糖中,我居然發現了太古牌的黃冰糖,於是買下。付款時,後邊的問我:"黃冰糖好嗎?"我說:"我也不知道,我看重的是牌子,你看是抬古派儿地!"听到我的发音,后边的楞了一楞,我接着说"抬古派儿,始鸣派儿,鸣派儿么,硬改不锉地。"说完了我俩都笑了起来。感覺又贫又爽!挺高兴。回到家,時間已經不早了,看見她還在大門口賣東西。"吃飯了嗎?"我問她。"尺了,你取拿儿了,還埋不?""埋餅燙去了""使,果子不多點,過不謝填儿就姆了,細喊物藕。""杏,只道了。"几句模仿居然增加了我的成就感!于是乎,到家趕緊進廚房一頓忙活。等到出鍋一看,玻璃碗里的山楂紅得那叫一個漂亮!趕緊趁熱澆上紫菊糖桂花,拌勻了再一嚐,嘿!嘖嘖嘖嘖!黄冰糖蒸山楂妙不可言啊!冬天了,正好围炉吃点儿山楂,软化血管、清理内脏。愿这篇南腔北调给大家带来好心情。

4 F5 S2 z% _5 N! f4 X& D# Y& J& @; h

心情假日(玉龙雪山) 16:26:26
普通话版的《黃冰糖》
     在大院门口,每到冬天就有位老妇人推着一辆三轮车卖我爱吃的山楂和红薯,她的山楂裝在大罐子里,拧开罐子盖,紅紅的果子,浓浓的山楂味,总能让我不忍离开。于是她就拿起个山楂用手擦得紅紅亮亮的递給我說:"吃不?自家儿地上的,好吃着呐!"哦!原来是位有口音的人,那象唱歌一样的发音,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邻居:一位勤劳的好脾气阿姨。现在这位卖山楂的人跟当年的阿姨年龄差不多。她深深的眼窝,悠闲的眼神,让我看到了她年轻时曾经的美丽,于是我接过山楂就吃了起来。嘿!真好吃!理想的味道和口感让我好象也回到了年轻的时代。我于是对她笑了起来。"好吃不?"她问道,且回我一个笑容。笑容令她的嘴張开了,我发现她的牙是典型的高氟牙。看着她的笑脸品味着纯正的山楂,不知为什么我一下子想到了黄冰糖。"好吃就买吧,家儿去洗干净喽,去胡,放上冰糖,蒸熟喽,多会都久会坏的。"我高兴的听完了她的教导,高兴的笑了半天。然后決定大小各买两斤。称的时候她的大袖口自然地在称杆上一碰,重量就起來了,我看她一眼,她不好意思地笑了,把胳膊往高抬起接着重称。我于是帮她提着袖口。我們心照不宣,呵呵。为了有所表示,我又开始挑紅薯 买紅薯。回到家后发現冰糖沒了,于是去沃儿码。在满架的白糖、冰糖中,我居然发現了太古牌的黃冰糖,于是买下。付款时,后边的问我:"黃冰糖好吗?"我說:"我也不知道,我看重的是牌子,你看是太古派儿的!"听到我的发音,后边的楞了一楞,我接着说"太古派儿,是名牌儿,名牌儿吗,应该不错的。"说完了我俩都笑了起来。感觉又贫又爽!挺高兴。回到家,时间已经不早了,看見她还在大門口卖东西。 "吃饭了吗?"我問她。  "吃了? 你去那儿了?还买不?"  "买冰糖去了?"  "是,果子不多点,过不些天儿就没了,稀罕物奥。""行,知道了。"几句模仿居然增加了我的成就感!于是乎,到家赶紧进橱房一頓忙活。等到出锅一看,玻璃碗里的山楂紅得那叫一个漂亮!赶紧趁热浇上紫菊糖桂花,拌匀了再一瞧,嘿!啧啧啧啧啧!黄冰糖蒸山楂妙不可言啊!冬天了,正好围炉吃点儿山楂,软化血管、清理内脏。愿这篇南腔北调给大家带来好心情。

; C7 L3 Q; @; T+ D' F: I$ Y, l0 F

 

8 b+ D$ ^0 l( m% M+ [, ^+ L# q

      沧州版《黄冰糖》请看下回分解

* t3 C3 J5 \' E7 o* R; Q" |

 

) [- T- U3 ?6 C& H

 

发表于 2011-1-9 14: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三叶草在2011-1-9 12:15:00的发言:
- [0 y; D7 t" }' V3 L. X! }/ g

谢谢西水车学长!看来您也对南腔北调有兴趣,太好了!请抽空给来个港台版的对话吧!盼望中!《于婶》可以说于婶是我有记忆以来,认识并记住的第一位权威人士。因为她是居委会主任,是我们楼的楼长。于婶是回民,长得好、特干净、说话特和气。我去她家玩,看到她家每个窗台都擦得干干净净的,每间屋子都干净得透亮,一尘不染!觉得她真像七仙女啊!也像童话剧 《马兰花》中的小兰。那么勤劳有本事!那时我还没上小学,可是已经从大人们的言谈话语中知道了:凡事得听于婶的,听于婶的没错!那时候,我们的院子可漂亮啦:楼东种着木槿、榆叶梅、丁香和各种不知名字的花树,楼后是一片美不胜收的桃林,楼前是一棵棵高大的杨树。小马路边是修剪得整整齐齐的松树墙,沿着树墙一棵棵最美的合欢托舞着朵朵红绒花,不停地舞蹈。不用去公园,我们就住在花的世界里。而有了于婶的领导,我们的环境就更优美了。那时,只有周六下午和周日是法定的休息日,每家大人都要利用周日带孩子们出门:进城逛商店、串亲戚、看朋友、下馆子、去公园撒欢儿…还要收拾屋子打扫内务,所以周日的时间很紧张。可是,只要于婶说周日早上扫院子,全楼的人都会起个大早,争先恐后、热热闹闹、高高兴兴地把楼前楼后扫得干干净净的,没有一点怨言。那时候,每年冬天都要买冬贮大白菜和白薯,这时很多家都要靠于婶帮着找车往家里拉。下雪了,也是于婶第一个出来扫出一条上班上学的路;仃电了,还是于婶提供保险丝,给换保险丝的人打手电筒。那时候,每年春天,于婶都要张罗着为每家每户油漆纱窗或换新纱窗,干净的纱窗是绿色的,给家家户户带来了新气象。那时候,每天晚上都会听到打更人敲的梆子声,一声声围着楼转一圈儿,然后远去。我从不知道是谁在打更,但我好象知道那打更人是于婶选的,所以又准时,敲得又好听;让人们享受着安宁。那时候,谁家要是闹了矛盾,准得让于婶去评评理。而且,只要于婶一去,问题就解决了。多吵也不吵了。平安无事了。大家就是服于婶!如果谁不听于婶的,那在别人眼里就是不懂理,就是耻辱!大家喜欢于婶没有白喜欢,文革中,于婶用自己的威信保护了很多老人免受污辱,让他(她)们的晚年少了一劫!这事直到现在都让人不能不生出感激之情!于婶到现在应该快九十岁了。文革开始后,我们的日子乱了,我就找不到于婶了。她静静地走了,没有给大家留下悲痛,留给大家的是美好的回忆。留给我的是永生的怀念和感激: 为所有受到保护的老人、为花园一样的环境、为和和气气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L( h; P: F+ d; ?8 \

这篇文章中提到的于婶很像我原来住在机院8号楼一楼的老邻居。那,三叶草学姐也是应该住过8号楼的了?。。。

' [$ i) c( Q! k0 q8 Q

 

# s2 v7 @0 V. V2 v" {% ]" X# p

泥拾格豪任———浓厚的胶东味儿,有点像过去一食堂负责卖凉菜的老吕师傅说话的口音。

发表于 2011-1-9 14: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wei在2011-1-8 17:31:00的发言:
. B) A, ]" P4 w0 a) W* v. {; F# `

有一点想同各位卖个关子。新的续帖---即续帖三---究竟由哪位来发呢?此事早就在胡老师出发前即有了设计。现在暂且秘而不宣,留个悬念。哈哈哈。。。。。知道的人也先别“维基泄露”啊!

) U# ]% e3 a. w9 F ]

知道的人是胡涂老弟了。虫草的可能也有。

发表于 2011-1-9 14: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1-1-9 14:15:00的发言:
5 R# L# c% T2 |8 p

续3肯定不是你北魏发了,从论坛上发言分析不会是糊涂人,很可能是失亿了。

z) d9 @" h Y( G0 K" C

我猜————大概是西水大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20 10:39 , Processed in 1.251408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