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beiwei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0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失去的记忆在2010-12-8 7:57:00的发言:
# h# K' }; [/ J

看到西水车.北魏.糊涂人诸多校友对党史有兴趣,我同样有此兴趣,只是党史研究还有禁区,还要为尊者讳。很多有价值的书籍只能在香港看到。。。。。。

1 K2 H) D- j2 d+ j! S. h

正是所谓禁区,造就了港版书的兴旺。其实禁不住,只是官方做做表面文章罢了。何况还有互联网呢!

% S+ C7 B: |6 b! i- k

 

; z0 v5 Q7 T5 B& H- L

有些港版书,一旦畅销,则大陆的D版就跟着出,这也形成了某种规律啦!近些年,囫囵吞枣般看了很多此类书籍,既有港台版,亦有D版,也有电子版的,比如“失去的记忆”兄所述的一些,比如西水车胡涂人兄所述的一些。诚如“失忆”兄曾说过的,此话题很难在此展开充分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2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12-6 5:11:00的发言:
% a) A# E9 O1 }* D

我是在机院附小入队的,不早也不晚。没有入队看到别人带上红领巾非常羡慕,每次举行入队仪式心情都很激动,心想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带上红领巾?后来带上红领巾就觉得特别光荣。再后来就一般化了。现在的孩子比起我们可不一样了,人人都能够入队,入队很容易。我记得我们那时,有个同学全班最后入队,好像已经是四、五年级了,入队还是比较难的。

- |9 C$ T: X7 z T; v0 D" \

假如四、五年级有同学最后也能入队,那你班是很好的,最终成为“红领巾班”了。好像机院附小老照片里有一个红领巾班的照片。

5 W8 p3 A1 [. _

5 ]% q" B, T( n4 x) N y2 J' ?

我到了规定准许入队的年龄(8岁还是9岁)就入队了,感觉很好,很激动。后来慢慢地全班多数同学都入队了(印象中女同学最后可能都入队了),但还不是“红领巾班”。成为“红领巾班”很难。我们那届四个班好像没有。

# c% o7 {3 j) P7 v

 

) S0 L$ P$ L! \- H p% H

( y; B( L M. u

可能是在我们五、六年级时,少先队变成了“全民队”,那就全都是红领巾班了,但也失去意义了,呵呵。

M" ^: R" h4 r$ d0 U5 R2 |& |

 

2 P: k) M) ]8 ~

/ f7 H4 ?4 J/ \, y

那个时代,发展新队员的仪式大概都是在春夏之际吧!那是属于全校范围的大队活动。少先队员要求系红领巾、穿队服--蓝裤子白衬衫。系红领巾应该穿有领子的衣服,红领巾要压在领子的下面,把领子翻出来,整好。

$ F1 \1 ?5 a% [/ a/ b4 c

3 H1 T; R2 m$ \5 z

上次911的时候,我们附小的校友们,红领巾系得都很标准。从当时laojy和西水车两位学长的合影可见一斑。

/ B: [1 E+ v* s

1 g$ C; g, {) [8 m- P7 w1 b. ]0 t

有些孩子系红领巾,随便向脖子上一绕,那时的说法是属于“对红领巾不严肃”。而穿无领背心系红领巾,更是丑陋的行为。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2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12-5 2:38:00的发言:
* C& x, v- X# `; ]# ]* ^% D

哈哈!我可没有赌输赢的意思,只是想引出话题,另外我看到的东西有可能引起早已看过的人的共鸣,可能就会再议论一番。北魏确实见多识广,猜的差不多了。是不是也在国外?怎么早一点了还发帖子?

! j# _. U" s4 M( i# F6 ]
) x) o" e1 n' D& s1 n

我可算不上见多识广,学长们谬奖啦!

6 w Q# H: c/ C; n4 a/ \0 F

 

% v) c6 t* d2 Z6 V

当年那首歌,八角楼的灯光照四方,毛委员灯下写文章,等等等等,那可是了不得的(当然伟大领袖在白天一定也会补个觉)。在下怎比得了前辈的古人?我一点钟还发帖子纯属不良习惯,应该改正,呵呵!

3 y, h7 w/ P: S

 

( \: u6 e) f' @# F% M- ~+ e3 {# G

关于西水车学长的那些图片的情况,我是从洋文和画面上的景象猜想的。

3 f+ T& L$ n& i, b) d( f* r$ S

 

' K4 z: V% R. B& X x& I( \

确如冬虫所做说明,所谓3K党应产自美国,好像那是一群奉行白人至上的种族歧视的人。小时候就从宣传中听说过有关3K党的暴行等等,比如行动前焚烧十字架,残害黑人,等等。3K党行动时的服装令人恐怖,是连体的长袍带尖顶帽,脸部的眼睛位置有两个洞。英国博物馆的那个服装不知道同3K党是否有关系(看不清文字说明)。或者这类服装都是出自某种象征---刽子手?---也未可知。

A) D4 S9 r0 {0 O

 

# N+ ?* K8 L, h( Z8 B4 K

糊涂兄的联想很有见地。

发表于 2010-12-9 0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2-9 1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来,诸位学长对历史发生了极大兴趣。使我深受启发,受益匪浅。我们所受的历史教育,以往都是正面的,正统的,“积极的”,抑恶扬善。就连看不是史书胜似史书的《三国演义》,也是看刘备胜则高兴,闻曹操败则解气。以致在别的方面为曹操翻案我们都认可,唯独看“三国”,依然固执己见,不改初衷。做一个不恰当但绝对必要的假设,如果你自己在三国时期,投奔那哪方呢?进一步说,你现在又在什么位置上?要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不知是喜是悲?

7 A. k- M% P/ M. Z4 d3 v% j

 

# f, F; O. }7 v5 a

历史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C2 T) P0 f% ^8 L

最高指示说,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文明史。

9 D( z9 R S% j5 {( k

胡适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 {, a" ^: i u9 G0 z

现当代人说,历史是胜利者的记录。

+ }- m: D, I' c( `

过去说历史就是帝王以及将相的生活记录。

8 ?. Q. k& ~; [0 k

正史上没有记载的叫野史。

6 |/ w& E4 i1 U5 }* Q

舞台上的演绎是戏说。

+ r( Z2 j4 H: F: k* c

 

7 P) G9 \4 w6 H( `9 r! o$ [

关于自传,记得有个外国评论家说,再严肃苛刻的人,也会自觉不自觉为自己评功摆好,甚至涂脂抹粉。大概只是程度不同罢了。至于《吴法宪回忆录》《陈伯达自传》,估计也不会摆脱这种“模式”。窃以为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 c0 n4 F9 I. @8 j

 

% u: v6 j; [% A$ N

偶尔听到几乎离奇的传闻——什么邱少云先炮弹炸死在前,火烧在后,故一动不动;黄继光不慎摔了一跤,碰巧堵在枪眼上;毛泽东让他儿子上朝鲜镀金,准备提拔为接班人;诸葛亮有意除掉关羽,让他大意失荆州。慈禧是个极端的爱国者,每次割地赔款都要伤心落泪,痛不欲生。邓世昌逞匹夫之勇,在兵船上带着宠物(狼狗)打仗。方伯谦挂白旗是寻常之事,符合战场规则以及“万国公约”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 k4 i% _; j; W$ B1 D' y5 j

 

" M- E, s% y" v) ?& @

此时此刻,我自己已经深陷历史的谜团之中了。SOS!!!

: I% u4 e+ S' ^3 b$ r8 ?- P

 

发表于 2010-12-9 15: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 k1 ^: W% r& x. v3 P0 l

 

$ n; n# I2 ~( _! u

            百度解释:  

3 U b( P( \- v" P

 

! Z k# v' w- [) |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然而记载历史、研究历史的学问却往往随着人类的主观意识而变化、发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

0 L& p6 F; b8 S

    我认为,我辈看各种记载历史的书大可不必认真,当真,除非你是研究历史的。

发表于 2010-12-10 1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善若水在2010-12-6 18:47:00的发言:
# E( b2 ]* D- d! Y! v

左面的应该是小敏吧

- ?& n6 W% S! ~/ W0 ~5 X( O1 H

     怎么看都没有小时候的样子了,不像她的哥哥和弟弟还可以看的出来。不告诉我还以为,右面的是呢!!

发表于 2010-12-11 18: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2 ?* }& v) U a1 j

受华老师委托发表一封致北京机院附小全体师生的公开信:


7 J, ^ I9 q1 w; \8 n2 c9 `: y! T: ?

 

$ D$ p h3 X& _! W* n5 m

感谢附小的校友专程远道而来参加我的生日聚会。

% p+ y0 `, q& L7 J- |6 L F# y

因为身体健康等多方面原因,去年的4.11师生联谊会,今年的9. 11北海聚会我都没能参加,而咱们的网站从我知道的那一天起,可以说天天必读。感谢校友在网上经常提到我一个普通的体育老师;感谢校友在4.11纪念册上撰文想到我;感谢在师生见面会上很多校友问起我。由于我只会上网浏览、阅读,不会拼音打汉字、不会发帖、不会互动,所以一直没有机会谈谈我的观感,这次也是借助“自由飞翔”的帮助才实现自己的愿望。

- V$ p! A K2 H7 J% x8 ~

 

# ~$ z/ s# f ~1 T8 e0 ^

我从事教育工作40年,当了16年体育老师,其中12年是在机院附小的操场上渡过的。当时操场大约长100米多,宽60米多,中间一个标准小足球场(60×40米),南边两个标准篮球场,北边两个标准排球场,南、北沙坑各一个,周围布满运动器械,全部是按照苏联小学体育设置标准设计购置的,并专门有一个木工维修这些器材。后来木制滑梯损毁严重,就弄了个水泥大滑梯,当时在施工前竟没人同体育老师商量过要建这么大而硬的家伙,等我知道时已经建得差不多了,不过也好,它成了附小的“标志性建筑”。操场设有专用的跑道,有个乒乓球室,但这和所有其它体育器械用具在内,好像都是娱乐性的健身用品,没有竞技体育的概念。

/ n- p- |* m- K" N

 

# W7 n8 {! c* L; |0 R+ v

我是1957年9月到机院附小的,当时举办过一次有3所子弟小学参加的田径对抗赛,有:401子弟小学(后改为3501子弟小学)、燃料工业部子弟小学(在定福庄)和咱们一机部子弟小学。对抗赛的结果,团体总分我校排名第三。当时的校长就说:“咱们各年级的语文、算术都好,在全区都能排上第一,就是体育不好,3个子弟小学参加,还排名第三……。”这给我很大压力,经过和附小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两年后就彻底翻身了。到了1963年、1964年,我校的体育教学和业余训练都名列朝阳区的先进行列。体育教学举行过全区范围的公开课,乒乓球队获得全区小学生乒乓球团体冠军。直到现在我还清楚的记得张树人左右开弓,球球起板的搏杀场面:在与多个小对手竞争中打出了21∶0、21∶1的成绩。足球队当时很少全区性比赛,多数是校与校之间互相邀请的友谊赛,但足球成绩也是相当不错的。当邀请兄弟学校来校比赛时,操场上彩旗飘飘,少先队的鼓号队出动助威。在我记忆中,当时有个叫徐福的前锋,速度之快无人能敌,他的60米成绩是8秒6(这个纪录直到附小解散都没人打破),他的边路快速突破,然后以细腻的脚法传中,只要中间有人跟上包抄,此球必中无疑;还有门将杜永宪,把守球门万无一失,原因是他得到高人指点(当时机院体育教研室的李桐龄老师的指点)。田径队更是名震全区,他(她)们刻苦训练,连放暑假都路远迢迢来校训练,他(她)们的名字虽在我记忆中淡忘,但他(她)们的矫健身影依然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6 ^3 {* S5 g5 u

 

; ~4 S$ D8 c. h; V) z4 B4 k

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和1965年第二届全运会团体操表演,同学们在学习、训练两不误的方针指导下,刻苦训练取得了很好成绩。有了第一届全运会参加的成绩,才有第二届全运会我校担任试点任务的决定,即编委会设计好动作和场面后,为检验实际效果,先在我校学生中实验;音乐也是这样,作曲家亲临我校,边看训练边写曲子,试验好了才在全区推广。我校的训练工作和政治思想工作(当时是胡世坚老师)多次在全区介绍推广,所以我校的学生就得比别的学校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由于上级对我们的信任,把团体操学生的队伍放在全场正中央,杨丽丽的位置正好在中央的中央,面对主席台接受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这是我们学校的光荣。

' e7 z) I% E+ m* q0 r1 m$ @

 

6 C" y/ z. d8 I/ _* T, t

机院附小解散后,我一直没有离开朝阳区呼家楼地区,先后在呼家楼二小和光华路二小各教了两年体育。在北京举办第三届全运会的时候(那时“文革”还没结束),我又接受了团体操任务,就离开了教学一线,从事组织教研、体育教师进修培训等行政工作,直到退休。

; {8 p0 M. B9 @/ [" d# M

 

5 I( w7 Z1 g4 N% h

1992年,我在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办理了退休手续。

: I; I" h1 b3 {5 o% W/ Z

我从小跟父亲学过书画装裱,所以退休后的全部生活就是裱画,并对中国书画进行研究、收藏、鉴赏。我父亲创建的多宝斋在上海是一家颇有名气的老字号。在长达近60年的时间里,多宝斋与上海诸多书画名家交往甚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留下很多趣闻轶事。2004年2月20日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艺术品投资》栏目播出了题为“翰墨两代情”的节目,说的就是多宝斋两代人的收藏故事。2009年我又把多宝斋的收藏故事汇编成册,作为永远的纪念。

! V# n% k, p" @

 

3 o2 J9 v* \$ n

          华秋岳                                                       

6 i6 I! b7 W3 Q0 m) h7 C3 }

         2010年12月11日

发表于 2010-12-11 17: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华秋岳老师八十寿辰,北京机院附小、呼家楼二小的部分师生代表及华老师的朋友、家人共60多人一起为华老师庆祝生日。大家见面叙旧、合影,席间举杯、祝贺,场面热烈。我们机院附小的同学代表为华老师制作了祝寿横幅并送了鲜花。大家同祝华老师健康长寿!

+ B! z& `# i& m8 | t! {

 

Sf5TTegf.jpg
发表于 2010-12-11 1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日快乐!

 

. D( o8 d8 A- s% J/ x

     祝华秋岳老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 P% ?5 @9 T1 H( Y. r& s; j/ {% s% h

 

; H6 U. B; G- e" i7 B+ }0 \

    ———这是昨日从香港星光大道照的鲜花照片,送给华老师!

9 _% _8 i1 y! n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贡献,感谢您对我们的培养。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发表于 2010-12-11 1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庆祝华秋岳老师八十寿辰的寿筵,作为机院附小的学生代表见证、拍摄了喜庆的现场。在此发来一些照片以示纪念与祝贺!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北京教育学院朝阳教育分院的领导及部分老师与华老师合影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原机院附小64届、65届、66届、67届、72届部分校友与华老师夫妻合影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华老师夫妻与附小65届、66届、67届、72届学生合影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华老师与64届学生
发表于 2010-12-11 19: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老师与呼二小的学生等合影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发表于 2010-12-11 1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发表于 2010-12-11 2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kbC3A5dv.jpg
e8orVZue.jpg
M3JlIBMk.jpg
OwuXKrEU.jpg
Zb2KiuS8.jpg
S3x13I30.jpg
发表于 2010-12-11 2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衷心祝福华秋岳老师生日快乐!健康长寿!

! g0 y" e8 @( p; s) \% H5 m+ A5 D

 

# Z# O3 W2 S O0 m- o$ }" o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 v6 B) d- J9 V. [, ]

发表于 2010-12-11 2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参加华老师八十寿辰的老师们、学长、学姐们致敬!
发表于 2010-12-11 15: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2-11 1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叟在2010-12-11 9:11:00的发言:
) K1 }9 _0 _6 U

这也是历史,图片上的人和事是什么?看到这些图片你的心情沉重吧?这不会是编造的,你信吗?不信也可以,这是历史真实。

3 W) ]/ N6 b- @ ?- P8 x

   我不引用照片了。这就是历史,是对当时真实反应。看这类老照片心里发沉。千万不要再出现这样的社会现象了。

H' j6 j! e1 m/ K* K

历史有时似乎是相似,或是自觉不自觉重复的,甚至模仿的,以至克隆的。如上面所登火车上举红宝书做舞蹈状,把大家带回到记忆犹新的往日,心情沉重说不上,只觉滑稽,后辈看了会笑掉下巴。可我们当事人当时觉得可笑吗?

% s8 D5 W2 F- ?4 V0 m" Q' |9 W

 

2 ]9 V7 d$ z8 u4 f. `

即使可笑可鄙也没什么。因为很多东西并非史无前例,前无古人的。比如盛行一时的“早请示,晚汇报”,完全脱胎于基督教“早祷告,晚祷告”;小红宝书就更不用多说,当时就被外国人成为“红色圣经”。“语录歌”和教堂唱诗歌本质上又有多大区别呢。

! f/ K+ X, ^2 z$ a

 

# H% N/ a; G5 {% o9 P! X

“手捧芒果”,就像皇朝帝王恩赐臣下圣物。就差跪接了。平心而论,那时要是能得到什么简直就是天赐神赐,在“清高”的人也会诚惶诚恐,感激涕零。无动于衷的恰恰是那些没收“封赏”的,往往心里不大平衡吧。

- m% r1 ^4 f# i

 

# x k: S+ s4 m% E' E3 j+ d% V4 E, Q* ^

至于游街示众,自古有之,如朱洪武将罪官戴枷置于市井之间示众,甚至剥皮。

发表于 2010-12-11 1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0-12-11 9:13:00的发言:
  * j( e& ?* y1 @- ^, H1 ?

     西水车学长贴出几张“文革”旧照片。

: {' D$ c, `( G& i

  粗浅的回顾一下:老毛发动“文革”,是为将刘少奇及一派(白区党)干部和支持刘一派的干部打压下去(刘在党内早有“山头主义”,很多“红区党”干部对此颇为不满)。

/ s8 ^' }- r, d, f, S" O5 {

  另,建国初期,刘在经济建设的国策方面与毛有严重分歧,乃至到了在党内公开化的程度。主要责任在毛自身,极左激进路线,将国家工农业引入灾难、民生凋敝,还有彭德怀的蒙冤……自然在党内人心向背。

. g" M( ]5 W: b2 f6 P

  刘觉得毛那一套对国家经济建设有害而无益,不能再听他的话了。毛觉得自己在党内被架空了,令行得不到支持和响应——“现在西花厅热热闹闹,丰泽园却冷冷清清。”(毛语)。刘在党内影响越来越大,这是他最不能容忍的——当时姚文元写“评海瑞罢官”。彭真压着北京不发。邓小平只同意在政治局内小范围传阅。毛只好转上海发了。

6 n9 l0 m3 z( K9 f$ T' [$ [! x

  随后,毛这位斗争的谋略大师,施展了在历次党内斗争中其驾轻就熟、百试不爽的谋略,“剥笋”般地从刘的外围入手,清理刘的干将彭真,陆定一,然后是邓小平……

$ F9 J/ r1 m% y5 {2 u

  原来的煤炭部部长张XX,是毛钦点的“走资派”。在“文革”中被“造反派”活活打死第一位部长级干部……由此,“文革”之火越燃越烈。

' }$ [0 D; p$ D! q- D2 ~

  其实,“文革”就是党内历次夺权斗争中的一次,只是斗争手段更激烈残酷、斗争的面更为宽泛……

9 W6 H2 q0 D8 C5 Q# _4 |( d- w. z+ }

  周恩来见“海瑞”一文一出,马上凭借他对党内斗争的经验,预知毛又……此次斗争已是“山雨欲来”……他焦虑而又无奈,因为他太了解毛为人和手段了。

3 Y+ [1 C) s0 j7 n) l& q) V

  康生重新被启用……

* e5 ^6 D7 l! r V2 h/ Y) X& ?

上述似乎只能叫“清议”,不是史书。更像街头巷尾说书人的演义。史记是需要证据,需要事实的。

5 n5 v3 o; z9 b# {

 

+ m$ j' `0 j+ C v% y F

记得上世纪传得很广的所谓日本首相《田中密折》:“欲先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先征服亚洲,必先征服支那;欲先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没人不信它的真实性。据说军统和共谍曾九死一生,将原件窃走,后不知所终。法庭上不得不忍痛宣称,由于没有原文作证,此《密折》不予采用。

8 r' F3 v4 x; v: \, d9 H2 G; M6 F4 h

 

5 P5 P n" }* s! d% ~+ M, v9 X

史书写得好的,自然首推司马迁的《史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不错。而以后写史,都是后代写前代,确切地说,是后一个朝代写前一个朝代。即胜利的朝代写被他推翻的灭亡的朝代,歌颂谁诟病谁,那是不言自明的。

发表于 2010-12-11 07: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诸位对历史感兴趣者:谈历史的定义和可信度是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永恒的话题,客观与真实是历史学所要追求的结果。大家是否对黑人中的优秀分子熟悉,我贴出的有奥巴马和卢蒙巴的图片中还有认识的吗?
发表于 2010-12-11 07: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也是历史,图片上的人和事是什么?看到这些图片你的心情沉重吧?这不会是编造的,你信吗?不信也可以,这是历史真实。今天结束前大家认为沉重我就删去图片。

% b/ q: l& @; B0 H9 K" y

删去图片后,我告诉大家图片中有两个人,好像大家都没有认出。一个是普通劳动者,现在还是普通人。另一个原来也是普通人,文革使他卷入政治斗争的最前端,现在还是普通人。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发表于 2010-12-11 0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2-11 09: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也是历史,图片上的人和事是什么?看到这些图片你的心情沉重吧?这不会是编造的,你信吗?不信也可以,这是历史真实。

) a# U: T: f. u: ]8 F# g% l

   我不引用照片了。这就是历史,是对当时真实反应。看这类老照片心里发沉。千万不要再出现这样的社会现象了。

发表于 2010-12-8 0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2-8 07: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西水车.北魏.糊涂人诸多校友对党史有兴趣,我同样有此兴趣,只是党史研究还有禁区,还要为尊者讳。很多有价值的书籍只能在香港看到。如《吴法宪回忆录》《陈伯达回忆录》《丁盛回忆录》,温相写的《高层恩怨习仲勋》等,这些中共高官一旦成为党外人士都毫无顾忌肯说真话,有所反思。反之看了《谷牧回忆录》非常失望,一部为自己评功摆好的流水账。还有另类的《聂元梓回忆录》认为自己一贯正确。

h
发表于 2010-12-7 23: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起了晓平

* _$ o& c1 V7 W/ I

 

. ~+ l& V! y- V5 Q2 {" e- c

    今天到口腔医院去看病,在医院公布的专家名单里赫然引入眼帘--晓平,照片上的她仍旧是那样白皙富态、慈眉善目。小学时晓平与我同届不同班,她是6.1班的,由于是百万庄的邻居,所以从小就很熟悉。插队以后大家各奔东西,回京以后又是忙于生计,有十几年没有见过面。

% [9 S F9 S3 J# S9 |7 t: l0 [

    八十年代初的一天,我的牙齿剧烈疼痛,我爸爸用自行车驮着我去了口腔医院(让大家见笑,那时候我儿子都三岁了,还得让老爸陪我去看病)。我捂着脸。哈着腰,疼着眼睛都睁不开。忽的听见有人叫我爸爸,我眯着眼看见,一位女大夫朝我们走来,中等身材,大大的口罩外面露出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走近了认出来了:是晓平!

, H0 l- T" l# T* v9 D* g

    来不及寒暄,她简单问了我的病情,连忙去联系医生,给我治疗。原来我的牙齿劈裂,发炎化脓了,经过治疗不久就止住了疼痛。我去晓平的诊室,见她的病人不多,抽空聊了几句。才知道她插队后,上了医科大学,现在是口腔科医生。晓平很直爽说,有事就来找我!从那以后,我的牙有问题就去找晓平,她总是热情的为我安排治疗,时间一长,我们家人的牙齿问题全都找晓平。她说:谁让咱两是同学呢!

3 S) u- c4 U$ l! K8 Q, q

     2002夏天去口腔医院,就看到晓平的名字在专家一栏中,她还带研究生。她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医术越来越高明。我到粘膜科坐在门口等她,晓平见到我的时候,大喝一声:“起来别坐着”!晓平拉着我走出了门诊楼。我很奇怪,忙问怎么一回事情。晓平只管走不做声。直到餐厅吃饭的时候,晓平才告诉我:口腔医院不是牙科医院,这里有些病会传染。这些年,性病多起来,一些病人口腔溃疡久治不愈,一查就是梅毒,今天上午就有好几个。我听了很感惊讶,天啊,以后到医院真要小心一些。

9 ^+ R1 |. o1 h T8 H( D# [

    如今年过六旬的晓平仍旧在岗位上工作着,用她精湛的医术为病人解除痛苦。

6 M* K( R x5 D2 ?5 X: _

   

发表于 2010-12-7 1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的杨奎松的《开卷有疑》,对现代史的许多问题都表示了怀疑。他是党史学者或专家。对历史研究的态度是令人佩服的。算得上是一个现代“司马迁”了。在此书“前言”的开头一段很有见地说:

3 j( T+ w& }2 Z/ t+ _! E9 p F% S

古语云:“开卷有益。”此话听了几十年,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古人又云:“尽信书不如无书。”......毛泽东不仅经常重申“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而且主张:凡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读书尤应如此。他本人甚至还专门写过一本《反对本本主义》的小册子,并且终其一生都在向权威挑战。只可惜,等到毛泽东自己成为无上权威之后,他老人家一不小心,中国竟重又滑回到过去读经的时代去了。

发表于 2010-12-7 15: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12-7 5:43:00的发言:
) c4 v) x4 p1 _' R0 v5 P, X( J

何方还有一本《谈史亿人》。不知大家读过没有?可能也不错。都是党史研究的新资料。过去肯定不能讲。比如中央红军到西北,释放了刘志丹等西北干部的决定是张闻天的行为,王首道去执行的,张的爱人刘英都知道。但是过去有纪律,必须违心地说是毛泽东的行为。实际上毛根本不知道此事。

1 G, A8 D% I, w. K

党史中有不少事件,从现在的资料中得知,与大家以前所知的党史的表述不一致。真希望多几个现代“司马迁”,能事实求是地把党的历史理顺下来,给后人留下一部有益的社会历史文化遗产。

发表于 2010-12-7 15: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善若水在2010-12-6 19:44:00的发言:

华秋岳老师的晚年生活喜爱书画
# p3 t% Y# \( n. n- G( G7 \

祝华老师健康长寿,在书画艺海中尽享乐趣。

发表于 2010-12-7 15: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wei在2010-12-7的发言:
" `- K4 a; y& t* J& G9 M( h

 在育新学校的帖子中,看到网文一篇,还有些意思。糊涂兄不是喜好欧.亨利笔法吗?此文正对路子。

- c0 \! B% F/ B9 \# j# L" f4 ]5 l, ~

 

" |% |' u7 n; ~2 Q5 s6 s/ s: d

同学聚会(转帖)   

" @/ [. r& t' `: K2 l! D3 M

          这篇讽刺短文写得真好,廖廖数语把社会某个角落的丑陋揭露得入骨三分。我想我们BEIWEI与糊涂人老弟也能写出这样的奇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2-25 12:27 , Processed in 1.267633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