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beiwei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2-3 1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wei在2010-12-3 0:17:00的发言:
9 M/ e( o$ H/ K& u3 c3 W1 {4 ^ b: W

食指也是你们同学吧!由于身体原因,参加聚会不容易了。

/ h/ ]1 ]$ p7 G" S4 Z

   食指是我们班的,有联系,没有来参加过聚会,听上去身体还不错。前些年同学们到医院、家里去看过他,关心他身体能康复的好一些。他小时候很聪明淘气,给大家的印象很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0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10-12-1 16:55:00的发言:
: [* D) k$ s8 F0 o* X, E

再次领略BEIWEI的才智,敢与与瑞士的日内瓦大学的高级研究员说长论短,而且说得让人感到说得有道理。

9 L" U- U4 |5 |$ ?9 \

laojy学长的鼓励让我无地自容啊!

1 z# @5 Q& e* ^1 C; r' N

 

6 U9 K! m% W* T+ x5 E' x/ x7 e

当时看到那个文章,我一时兴起开了个“杠头茶馆”,就是给大家助个谈兴,大家看看热闹就是了,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0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gui_my在2010-12-1 17:23:00的发言:
& m+ C3 R) e a: G2 ^2 A

                                                   我和小敏      

; g9 G6 i% [% ? u6 t! ]

gui_my学长的回忆和照片都好!胡涂兄的跟进文章写得也够生动的。

4 V. X" G* @' c5 X2 p& z; w

 

0 A8 ], b( w' C

假如突然有个生人没来由的把我的家事说了个底儿掉,我也会很诧异(莫非这位是某单位管人事档案的,或者是被KGB跟上了?)。

' d+ f9 q1 p* Y! g- [: S

 

7 d! [ d0 t3 s4 u# u8 n4 \

糊涂兄的记性够好的,这样的糊涂真是难得啊!

发表于 2010-12-3 0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0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10-12-1 21:28:00的发言:
; r, B: G- j5 m1 K N

前几天在一次会议上见到一位焦作的老朋友齐嘉杰,他很喜欢摄影,而且摄影作品全部都在网上博客发表,他的一大喜好就是拍街景,他认为街景能反映社会的变化,并成为重要的历史演变的记录。我在网上找到他的作品,其中有近期在北京所摄的街景,从不同方面反映了首都的社会百态。我转录一些请大家看看。

* Z$ q+ X" H7 p0 y7 P! e y+ v

laojy学长推荐的这些照片有意思!无独有偶,我也好喜这个----街头拍小景,而且常常是用手机偷拍/抓拍。我拍的一些内容也是涉及北京街头乱象的。

7 w8 V/ J; i* u# |; A: `* n

 

* E* b/ W) f& ?( I

本意是向有关单位举报以期得到注意并得以解决,但结果有时是失望多于希望。尽管如此,有些问题举报后还是得到了处理。在中国急剧的城市化进程中,北京市--其它地区也一样---出现了很多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希望这些问题能够妥善解决。

4 V: Q" A7 h' E' e: X- v2 d

 

& d1 V! B2 v3 K6 N, |$ y

处于各种考虑,我没在此处曝过这类照片。既然今天laojy学长推荐了焦先生的好片,我也贴个把捧捧场。。。。。视具体情况对画面略有处理。

QPJldVbC.jpg
m8QbWrkE.jpg
CR3N8My4.jpg
qB77HXgV.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0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gui_my在2010-12-2 19:27:00的发言:
$ G) x# G" b3 D

许家三兄妹的却很能干。西水车、糊涂人学友对他们印象都深刻。4.11见了小敏的哥哥,后来我们班聚会,又见小敏。我们班一家孩子都在附小上学的挺多的。容当后叙。班里的同学现在只联系到20几人,希望藉此找到更多的同学。

$ @4 F+ f1 E5 K g9 @0 T

食指也是你们同学吧!由于身体原因,参加聚会不容易了。

发表于 2010-12-3 0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wei在2010-12-3 0:13:00的发言:
9 e! L! }3 P. _) |! |

你有位同学柳钢,是吧?他的弟弟我认识,糊涂兄也认识。他弟弟不是机院附小的。 

9 J& D, F: a! u

柳洪是机院附小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0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12-3 0:18:00的发言:
5 ~! B0 \6 I5 {0 E6 k

柳洪是机院附小的。

2 i, _6 j, D; S% P. W. D. i- \: D

我认识他最小的弟弟(中学同学),和妹妹。不是柳红。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0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12-2 5:18:00的发言:
% U8 L5 ]1 P: l$ `* B, i

小敏的哥哥是我们班的,当时在校内可是个名人,学习、体育、文艺都是拔尖的,在学习上经常帮助我。还有个51,是小敏的弟弟吧。像许家三位都在附小上过学的还有很多。

9 r4 d. f# S. S9 V4 p

你有位同学柳钢,是吧?他的弟弟我认识,糊涂兄也认识。他弟弟不是机院附小的。

3 ^0 ?6 [4 w' K5 S' m' P

 

发表于 2010-12-3 1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华秋岳老师,是校友们崇敬的老师之一。这里发一张65年华老师在第二届全运会大型团体操演出后在工人体育场的照片,多么的英俊自豪啊!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发表于 2010-12-3 14: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先看再说,然后我再说明。引起话题更好。 

# v; P: s6 b/ @" o2 M- t$ X

' t% a" C/ B, S$ b8 [" Z

利物浦阿尔伯特港口的轮船型大楼。

) W$ g' j; W9 c

位于阿尔伯特港区的默西塞郡的海事博物馆和国际奴隶博物馆。

2 ?' C. m0 {. k" K* g

利物浦港区地标建筑,双鸟大楼。

6 y* U4 ~ y( U0 ]4 K

2 X1 _; n! C! m8 P3 V$ x

阿尔伯特港区的著名歌手雕塑。

港区景色。

发表于 2010-12-3 14: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 ?8 ?* P* d5 M+ B4 L- m' N9 c' `, {

披头士(甲壳虫)乐队故事博物馆。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 a% O+ r8 M5 O& M

市政府广场前的一战烈士纪念雕塑。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1 l. e5 ~ v' P& x/ z

披头士剧场前的铜人。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9 P9 y. q2 h1 o0 ]7 J( n

披头士四人雕像。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 S9 Z* Y* z2 t7 l' B7 X

红夹克区的街头雕塑。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一战和二战纪念碑。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发表于 2010-12-3 14: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4 M& A+ f) v. G2 K8 V

国际奴隶博物馆中黑人精英的照片,有奥巴马。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 O' D# o: N5 B' o1 v! L; ]

三K党的服装。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 O0 Y" |+ N2 K

黑人争取解放的团体合影。

5 s; u1 a4 v2 r: J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9 s5 ]1 n" D% a/ P

国际奴隶博物馆中黑人精英的照片,有前刚果(金)的总统卢蒙巴。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泰坦尼克号船长遗像。

发表于 2010-12-2 2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我说得不错吧,校友情意深,有缘份,GIU——MY说起许小敏,就勾起西水车、糊涂人对许家兄妹的回忆。看来还是这样话题更能加深校友情谊。大家都学学GIU——MY设法寻访寻访多年未见的老师同学,找回可能失去的美好记忆,让失散的鸟群重新聚在一起。。。。。。多么好,多么好。

发表于 2010-12-2 1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12-2 5:18:00的发言:
) Z/ i! {2 V" |; G: a6 Q$ r

小敏的哥哥是我们班的,当时在校内可是个名人,学习、体育、文艺都是拔尖的,在学习上经常帮助我。还有个51,是小敏的弟弟吧。像许家三位都在附小上过学的还有很多。

3 N0 _5 @' I$ S$ f' T- v

许家三兄妹的却很能干。西水车、糊涂人学友对他们印象都深刻。4.11见了小敏的哥哥,后来我们班聚会,又见小敏。我们班一家孩子都在附小上学的挺多的。容当后叙。班里的同学现在只联系到20几人,希望藉此找到更多的同学。

发表于 2010-12-2 1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2-2 05: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gui_my在2010-12-1 17:23:00的发言:
3 f8 Q) j+ m# x8 d9 r# ^+ F* v

                                                   我和小敏 

2 b- g8 n8 Y" } ^( A

      小敏在小学的时候,是班里的女生大王,在同学中有很高的威信。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的是:她有一双大眼睛,一副大嗓门,一身正气,一个泼辣的性格。每天早上一起床小敏就一边麻利地穿衣服,一边分配同学搞卫生的任务,天天如是。班里淘气的男孩子欺负女同学,小敏也会上前帮助弱者。她喜欢锻炼身体,经常在操场上活动。

' v$ O% k3 R9 Y0 [( c- u

小敏的哥哥是我们班的,当时在校内可是个名人,学习、体育、文艺都是拔尖的,在学习上经常帮助我。还有个51,是小敏的弟弟吧。像许家三位都在附小上过学的还有很多。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2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10-12-4 16:47:00的发言:
- w! L6 U; J+ e' W& _7 g

难得BEIWEI也有兴致摄街景,不过他不是焦先生,他叫齐嘉杰,他的网站就用其真名。我再转录一组他的照片 

' D# U* G8 J$ F7 P9 {2 [

被laojy学长把我的笔误抓到了,呵呵!

6 Z: \# j( W+ G% P7 F" Z

 

0 X/ _: [$ d$ X% _; R$ _ n$ Y

当时我可能是因为看到“焦作的XXX”,就随手打上了“焦先生”。其实后来我已经发现了这个笔误,但不知道怎么一个分神,没顾得上立即做更正,后来竟忘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0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10-12-4 21:18:00的发言:
/ C- ~6 B/ I( L; z$ ?9 u

说到拍街景,使我想起多年前,在西安火车站前的街道上,有两个年纪不大的乞丐,一身乞丐“制服”,手脸肮脏,靠着栏杆,席地而坐,舒舒服服地晒着太阳。一个似乎在抓挠什么,大概是虱子吧。另一个竟然从怀里掏出一个手机,有滋有味地聊起来。要知道,那时手机可是稀罕物,说“万里挑一”并不为过。我一时纳闷:这手机是谁的呢?他自己的?要饭的还配手机吗?捡的?“顺”的?

( f( H" U$ l7 B q+ s

冬虫看到的这种情况很有戏剧性。如果真拍上,就精彩了。我拍这类题材,有时要装作在打电话,这样既安全又不惊动拍摄目标。

8 K9 D7 f$ v/ M; E! N8 a5 F( _" l: C

有些地方的人,到了冬季就跑到城市行乞,其实并非断了炊,他们就是要在冬天来旅游,还挣钱。到了年节就回去了。更有那作恶之人,租借残疾孩子甚至把健全人弄残以行乞或碰瓷儿,基本就是社会渣滓了。

1 V. A. {' X) z8 w! ^1 M! [$ R

因此,我从来不理会乞丐。如果碰上由于什么原因而真正沦落街头需要帮助的人,我倒可以在其本身无能力的情况下,帮助联系民警救助。

- @6 u$ q- u$ ~8 c* f8 E

几年前在路边就碰到一个年轻人向我乞讨或者是求助(嘿嘿,旁边的人很多,他怎么偏偏就看上我了,我一直没弄明白),可怜兮兮的,居然普通话都不会说。还没嘟囔几句,眼泪就要下来。我试探着问“你遇到困难了?是不是要我帮你找警察(这个问题是辨别真求助的人和行乞骗财的人的试金石)?”他肯定地点头说“找警察”。我就找来了警察,最后他跟警察走了,估计是送去救助站了。他的情况好像是被别人从江苏(或者是甘肃)老家给骗出来,钱也被人咪掉了。奇怪的是年轻轻的,居然不会说普通话。

/ W2 l% q# ]( n5 o

几年前,作家毕淑敏写过一篇短文,文名大概是《坦然走过乞丐》,就是分析乞丐现象的,很可读。

6 j7 B4 y) s5 b+ A& h

 

. J, e6 a( H, A2 t% t

乞丐骗钱,古已有之。已故评书艺人连阔如(笔名云游客)在1920年代就清末民初的社会现象写了很多东西,集合起来成书为《江湖丛谈》。我这两天刚刚看过。其中有好几处说到乞丐骗财之事。刚才在网上找到了其中一段引述如下:

2 W7 k: H5 L8 l! c) h

第八章 坑蒙拐骗 江湖中的叫点儿内幕

2 r! V8 z( z1 p- u7 U, d: h
  : A& O" E% e7 {& ?2 U ]$ f7 ?

     我老云在每年冬季只要混上了温暖的衣服,在最冷的天气时常往外边闲逛。走在天津的租界或是中国地富庶的区域里,常有一种乞丐,头上没有帽子,上身赤着膀背,下身穿条单裤,见向人行乞。别人穿着一身棉衣还冻的难受,他那样有多可怜哪!谁瞧见亦得动心,人人能给几个铜子,有阔人瞧见,三元两元的一样周济。可是我这人好奇心盛,遇见了这种乞丐,我豁出冷去在他身后跟着,倒看他们能要多少钱?要完了钱,他去干什么?结果,有一个乞丐叫我看了个全始全终。

那天,他不到三个钟头要了有四元多钱。他不要了。我以为他是拿着钱买衣服哪,不料他亦有家。回到家中,一会儿出来,亦穿上大棉袍,棉马褂,棉裤,棉鞋,戴上皮帽子出门亦坐洋车。我真是莫名其妙。并且,他到了第二天又赤着膀背,穿条单裤向人要钱,求人可怜。我最纳闷的是那么冷的天,三四个钟头会冻不坏他!其中定有不怕冻的妙法,要不然就冻坏了。我把这事记在心里,没事的时候和江湖的朋友闲谈,偶然谈到这假乞丐不怕冻的事儿,有个江湖人某君知道其中的内幕。

某君说:“世上的善人虽多,可是善财难舍。普通要饭的乞丐,怎么说的可怜亦没人注意,更没有肯多周济的。这种假乞丐,每逢冬天出去骗财。在未出去之先,他得买一斤好烧酒,一块红矾,在屋里脱下衣服来,用棉花沾酒,往皮肤上擦红矾,擦完了之后,用极少红矾置于酒中,把酒喝下肚去。工夫不大,红矾与酒性均发了,那身上如火炭般热,再想穿衣服亦穿不住了。他这样弄好后,往街巷里向行人要钱,有个三四个钟头绝冻不坏他。要完了钱,回到家中,可得穿上衣服往澡塘子大洗特洗,洗完了吃东西。照这样,干上几个月。那红矾的毒质在皮肤之上,一到了春天就会发作出来,能够像烂桃似的遍体鳞伤,久治不愈。”我向某君问:“他们知道将来毒大了有害于己吗?”某君谈:“他们哪能不知道。”我说:“他们知道将来有害,为什么还干那个呢?”某君说:“社会里的人都是顾眼前,不管将来。他们这种人亦是社会中的败类,不务正道,成天价蒙事,弄得没有办法啦,才想干这个。他明知鸩酒喝多了有害性命,在没有解渴的时候亦只可出此下策,来个饮鸩止渴,至于后来怎样他们先不顾及。可是干这不正经事的人都是很聪明,不过是假聪明白误终身吧!那真聪明的人没有这种举动呀。”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0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 a/ r$ q8 R) ]9 D

+ s' m4 b% |& {1 F o/ I& N; b

争相获赠手机的人们

, C- A& V4 ?& a: g3 ?9 q& E- G; O7 x

齐嘉杰图/文

& }; T6 s! N) w3 {! |5 }8 y

 

& P) H$ L M2 `9 v

一家通信运营商在街边开展存话费送手机促销活动。活动举办者的阵阵喇叭声在宣传手机的高性能,说是向新老客户赠送手机,但话费交了还是自己的。交300元话费买一张领取卡,即可获得一部手机,吸引了众多的行人参与。

$ ~0 o7 E, {6 U% m7 L2 B

呵呵,够江湖!《江湖丛谈》中说此方式就是所谓“圆黏子”,即艺人或游医或算命先生招徕路人看热闹并参与进来,下面就是要施展赚钱的方法了。。。。。。此卖卡送手机的活动,其“机关”可能是:

+ o) W5 Y# G$ _

1、手机很廉价,也许一百都不值。

, @1 W# M. l4 j( v, Q" q' j1 c

2、手机很不错,但那些卡都发给了“托儿”了,其他人拿不到。

* S, b8 _6 q# P z8 s9 Z

 

8 ^. z' s/ t y& Q9 u+ m8 f( u

那么其他人拿不到怎么办?好办,他们还有很不错的手机而且很便宜,你不来一个?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0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gui_my在2010-12-4 20:37:00的发言:: b o- l9 ^5 u Z3 H: S1 n

张皓

4 ~" R* g$ o* k5 d% `+ {

的论文意义就在于此,小小年纪,懂得社会责任。佩服! 

2 V/ y4 O5 [ P3 j" a: m9 r6 j

当人们在赞美皇帝的新衣时,一个童稚的声音却说:他什么也没穿啊!

v o" D6 p& C' E" h

《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衣》

 楼主| 发表于 2010-12-5 0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0-12-4 16:58:00的发言:
5 ~( L' e% S! V8 r

     叶利钦在其《叶利钦回忆录》中记述亲历了苏维埃政权蜕化变质的过程:   

" d* H5 i0 t# |/ {! {- T

对糊涂兄的这段引文,我选择无语。

发表于 2010-12-5 08: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2-5 05: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披头士的视频,感兴趣,可以看看。 

发表于 2010-12-5 0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10-12-4 17:12:00的发言:
8 w ^; V8 B0 q% \0 o; t; O2 l1 ^7 `

哈哈,这叫什么来着,是先放个“包袱”?BEIWEI 见多识广,先猜着几个了,可能谁也比不上西水车出国多,出国多的让出国少的或没出过国的猜,这个赌局肯定是西水车稳赢。

0 d a% a8 X6 w3 f$ g9 a4 g3 @

哈哈!我可没有赌输赢的意思,只是想引出话题,另外我看到的东西有可能引起早已看过的人的共鸣,可能就会再议论一番。北魏确实见多识广,猜的差不多了。是不是也在国外?怎么早一点了还发帖子?

发表于 2010-12-5 0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wei在2010-12-3 23:22:00的发言:
$ v8 E0 O2 r# n6 R

西水车兄要讲讲利物浦的见闻吗?

5 w4 c8 z8 p1 ~1 \4 _

能看出是有甲壳虫乐队,有黑人权利,有三K党(?),还有战争纪念碑,码头和海洋博物馆等等故事。从画面和洋文上看,大致是这些内容了。

- s# v& k5 \4 b* k2 u3 y$ Q

你猜得差不多了,真是见多识广,估计去过利物浦。我再补充一下:

' B4 R5 K" V2 {! f, z O/ l# |* J

利物浦是英国的第二大贸易港,位于英国的西海岸。前几张照片是利物浦阿尔伯特港的几个地方。60年代的甲壳虫乐队也叫披头士乐队,好像是四个人的乐队非常有名,我对此一窍不通。有他们的故事博物馆。还有表演剧场,都成为了利物浦的旅游景点。有关黑人照片和三K党徒的服装是“国际奴隶博物馆”的展品,该博物馆得到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支持。利物浦是16世纪贩奴的主要港口,在纪念废除贩奴200周年的大会上,利物浦市长公开向世界道歉。表明他们过去的行为是罪过。能够承认过去的罪过,也是值得赞扬的。还有海洋博物馆。我在照片下面写一点东西,感兴趣的可以再看看。

发表于 2010-12-5 15: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2-5 1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5 Y& q/ x2 @9 ]1 `. y( V- e

                                                    三K党

: N! o% k# e: f9 v) l

 

( [) g7 L$ |$ E

三K党(Ku Klux Klan,缩写为KKK),是美国历史上和现在的一个奉行白人至上主义的民间组织,也是美国种族主义的代表性组织。三K党是美国最悠久、最庞大的恐怖主义组织。Ku-Klux二字来源于希腊文KuKloo,意为集会。Klan是种族。因三个字头都是K,故称三K党。又称白色联盟和无形帝国。

' b5 C8 V& T3 Q* x$ K/ k' J- m

 

5 p7 G# l; q1 q

三K党(克尤 克拉克斯 克兰(Ku Klux Klan),象声词,名称来源于枪子击铁的声音,缩写为KKK),是美国历史上和现在的一个奉行白人至上主义的民间组织,也是美国种族主义的代表性组织。

0 n6 _) g3 r/ [% h

  三K党于1866年由南北战争中被击败的南方邦联军队的退伍老兵组成。在其发展初期,三K党的目标是在美国南部恢复民主党的势力,并反对由联邦军队在南方强制实行的改善旧有黑人奴隶待遇的政策。这个组织经常通过暴力来达成目的。1871年,尤里西斯·格兰特总统签发了三K党和执行法案,强行取缔了这个政治组织,可此后仍有不少此类暴行发生。

发表于 2010-12-5 1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10-12-4 21:18:00的发言:
1 U- m( s+ \- k2 l4 G. \* v

这事一直令我难以忘怀。又过了一两天,我抽空又去那地方,特意带上相机,想去补拍。不过,“人面不知何处去”了。要是过去,就得“摆拍”了,不过这就假了,失去价值了。。。。。

5 v( _& w1 K( t4 b" N! I

       真是希望冬虫夏草重新把照相机拿起来,并把所摄西安的美景或街景拿来让大家观观,让相机成为生活和事业的录象机,让相机成为反映社会百态的大家乐以观赏的万花筒。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发表于 2010-12-5 1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涂人在2010-12-5 15:09:00的发言:
  ! l4 D3 Q3 ? H- y

最近网上流一首的歌《声响起来》,重填的歌写尽了草根生活艰难的感慨。fficeffice" /> 

' p1 Y/ r" Y% z1 g \" d6 H

物价飞涨确实令普通老百姓连声叫苦,心中有苦不吐不快。转录一篇短文和搞笑版《涨声响起来》的视频算是与糊涂人一起表达对百姓的同情,苦中取乐吧。

' R* H* }% B7 O

 

& i4 R/ s _/ j4 V( Y9 s

    这首《涨声响起来》原名《掌声响起来》,仔细看歌词,写尽了社会百态,比如贫富悬殊、礼崩乐坏、腐败盛行和一切向钱看的不良风气,作者不满现实回忆过去,最后的结论非常令人五味杂陈:希望重回那个工资不高、物价也不高的时代。
    中国社会因言论渠道不畅,段子文化流行。嬉笑怒骂的各类段子,往往能精到地点出社会弊病,它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社会情绪。《涨声响起来》表面写的是通胀,其实深层是在宣泄对社会分配的极度不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20 12:12 , Processed in 1.27404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