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beiwei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关闭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10-25 1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胡老师,潘老师北美旅途愉快!

4 G- ?9 I1 q! H

    祝桂梅学姐家的老太太身体健康长寿!老人家可能是经常浏览我们帖子人群中年龄最大的一位老者,不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5 0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0-25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6 b' v6 u8 k' g; C6 I

今天(10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60周年纪念日。今年十一长假期间,我报了个旅游团,到朝鲜去六日游,去感受一下朝鲜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平壤,我们参观了为缅怀志愿军烈士而修建的友谊塔,团员们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中国志愿军烈士敬献了鲜花,全体团员排队向烈士三鞠躬,导游给大家朗读了朝鲜字的碑文,然后进塔参观。塔内陈列了两本在朝鲜牺牲的志愿军人员名单,一本是团以上干部,一本是战斗英雄名册,在里面可以找到我们熟悉的战斗英雄。fficeffice" />

9 `1 g2 \7 T# I) U$ O; i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I/ T. Q1 s( @' U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发表于 2010-10-25 0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beiwei在2010-10-23 15:43:00的发言:
/ v& k% C7 u+ j- G
不知各位是否看过搜狐的机院附小博客上的“俄罗斯三乐手”?那是7月旅俄期间录制的,前一段时间贴上去了。
# }& Q8 ~$ m1 P( p" H
 
! Q! a, R5 x" j$ i( X- k/ F% [, _3 u

我看过了。[em55]

发表于 2010-10-25 0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10-10-24 16:35:00的发言:
9 p, S2 D( W. |2 h( k4 m4 z% }& r

 

5 w. c2 ]( r, I

谢谢beiwei,让大家欣赏到“俄罗斯三乐手”的精彩演奏。也看到了上面录制附小师生相聚的视频。如何把视频弄到网页上,技术复杂吗?

: K" d% E. [6 u. @; p3 @ s0 ]# N

鞠大哥:下面是个如何上传视频文件的教程的网址,您可以试试看。

5 g$ j; ~. o4 ?) J) Y: z+ f5 \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g0NjgxODA=.html

发表于 2010-11-2 0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私奉献

/ r9 F; G& x' Q5 L+ e/ G" h

                  唐玉梅老师供稿
      当我收到胡老师寄来的《附小老论坛》光盘这份“珍贵礼品”时,心情万分激动!
      有谁知道这份“珍贵礼品”竞是出自古稀之年胡世坚老师的老伴潘老师亲手制作出《原机院附小论坛光盘(一)853页》的呢?
该论坛:总数为12,784层楼,共有:722,050人关注过此帖,这怎能不让人激动啊!
      附小论坛能够取得上述辉煌成就,除了体现出师之间的友谊之情外,最使我们不能忘怀的就是胡老师和她的老伴所付出的心血。
      回顾两年来,由于附小早已撤销。在既无校舍又无办公场所的情况下,从召开筹备“师生联谊会”开始至今所有活动(有数十次之多)都是在胡老师家进行的。而潘友林同志却前前后后忙碌着送茶倒水、做饭还帮着出谋划策,从无怨言。比如:这次潘友林同志亲手制作的光盘是胡老师担心时间久了怕论坛中的材料遗失,才为她排忧解难的。
      自从有了该论坛之后,他们二位每天阅读稿件,激动时会忙到深夜,而胡老师虽然患有高血压症,有时高压达180,尽管身体不合适还在论坛上发表了三百多篇稿件。
      他们这种废寝忘食、忘我劳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称赞的。这也是一位共产党员所具有的高尚品质,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在此我衷心地感谢您们二位并祝身体健康长寿,永远幸福!
                        唐玉梅2010.10.29

发表于 2010-11-2 0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识王颖,是通过她姐姐王萃——文革中王萃是清华大学414的广播员,王颖也是本校校友、北大附中“红旗”的“笔杆子”王彦的妹妹。八零年曾几次到我下榻的北京饭店来访,与我交谈甚深。当时曾对我说:从未有人对我说过你所说的如此深刻的看法……
不久她到美国自费留学,行前来告辞,并要我陪她去友谊商店用外汇券买一些给美国亲友的礼物……
很快从美国给我写来一信,即复,却由于她来信地址不详退回……
二十几年后的前几年,依稀记得一月份的一天,梦见王颖似从天际飞来,与我告别;只是奇怪她仍然身着去北京饭店看我时的紫红色衣服……猛然惊醒,自身却在巴黎,起床即找到原清华、后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任教的丁正明的电话,打过去无人接听,给他发了电邮询问王颖的下落。
次日收到丁正明的来信:
Wang Ying is dead yesterday...
他告诉我王萃在纽约的电话,打过去,已经三十多年未见的王萃,听见是我,便简述了王颖最后的日子:
“十七日我从中国回来,她还开车到机场接我,回来就说感觉不舒服,接着就住院了……她是医生,很清楚自己的病,坚持拒绝采取任何救治措施……”
记得她来北京饭店时曾经要求吸烟,就问她是否一直吸烟?“她从插队时开始吸烟,但在医院工作是禁止吸烟的,所以吸烟也很有限……”
王颖在医院里住了一个星期,就去世了……
我问她去世的时间,巴黎与纽约时差六小时,正是梦中与我告别的时间……



发表于 2010-11-2 0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故国神游学姐告知王颖的消息,她是我姐姐的同学,也是我家的邻居,所以我们都很关心她。
发表于 2010-11-7 14: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是立冬,一日大风,落叶缤纷,京城再现“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景观,

0 Q+ {3 C7 t/ [0 v8 x, m

很漂亮。

) g2 ]# a' N9 i+ ^; e5 n' U

  

xn8eFVHW.jpg
nl7HiZ1u.jpg
jjY3BOXe.jpg
Wkg4bbDs.jpg
IhNfrvXo.jpg
H400sKKI.jpg
发表于 2010-11-5 08: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10-11-4 17:22:00的发言:
% @: h+ |5 M( f4 K2 }( p

  其母文革前是学校的先进模范,文革之初就受到冲击,当时的郭院长尚不知情,还在大会上表扬她,台底下一片哗然,不用说,简直是火上浇油,她更没好日子过了。郭院长也因此多了一条罪状,说是重用什么什么人。记得她家是学校为数不多几家有电视的人。她的一只脚被什么东西砸坏了,走路有点跛。她住在8号楼一层,中间,有一次不知为什么事,很多人都到她家里去,我们也跟了进去。只见一个戴眼镜的青年出来,在走廊上和我们说话,大意是我也是红卫兵,也是造反派,也是革命的,是“清华(附中?)414小分队的”等等,这几句话好想起了点作用,后来没有发生激烈的事端。我从此记住“414”,但不知是代表什么,估计是日期,就像“818”,“516”吧。这个戴眼镜的青年不知是不是人们提到的王彦。往事真是不堪回首!

) A7 O1 v& Y! u' N9 y5 g

我记得王颖妈妈的脚是被红卫兵打坏的。

发表于 2010-11-6 0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冬虫夏草在2010-11-4 17:22:00的发言:
! h. U* A( g0 a u1 u, ? 7 m3 a# K" c8 I) i9 B P- m ( }8 W k' R' B

     水兄观察得真够细的,连雀斑都看得一清二楚,还是浅色的。但提醒我依稀记得她家确实有几个女儿,因故不和同楼的人来往,总是行色匆匆,以致没正经见过她们的模样。其母是数学高手,据说一面抽烟一面解题,N只烟抽完后终于将难题解出。估计她女儿抽烟也是部分受她的影响吧。

. b9 V6 x {6 Y, g2 U3 f Y

 

( m+ W; J# x K5 t. l% U% E

     其母文革前是学校的先进模范,文革之初就受到冲击,当时的郭院长尚不知情,还在大会上表扬她,台底下一片哗然,不用说,简直是火上浇油,她更没好日子过了。郭院长也因此多了一条罪状,说是重用什么什么人。记得她家是学校为数不多几家有电视的人。她的一只脚被什么东西砸坏了,走路有点跛。她住在8号楼一层,中间,有一次不知为什么事,很多人都到她家里去,我们也跟了进去。只见一个戴眼镜的青年出来,在走廊上和我们说话,大意是我也是红卫兵,也是造反派,也是革命的,是“清华(附中?)414小分队的”等等,这几句话好想起了点作用,后来没有发生激烈的事端。我从此记住“414”,但不知是代表什么,估计是日期,就像“818”,“516”吧。这个戴眼镜的青年不知是不是人们提到的王彦。往事真是不堪回首!


“树高于林,风必摧之。”记得文革初期见过王彦,高个子,印象中不戴眼镜,肤色比其姐、妹均暗,他属于北大附中“红旗”相当于最早的干部子女老红卫兵一派。学弟说王颖受母亲影响吸烟,有道理,因为我不认识其母。估计学弟所说那戴眼镜的青年只是王萃的同学或在四一四的朋友,不像是王彦,否则不会说自己是清华四一四的造反派。清华大学 “414”是4月14日成立的,跟蒯大富为首的清华井岗山属于对立派,被蒯大富认为是“保皇派”因为他们保副校长刘冰;为首的有我认识的汲鹏——已从国防科委退休,等人。现在他们均已跟蒯大富握手言欢……
其母若是数学家,孩子智商(数理抽象能力)原则上随母亲,难怪均有头脑,也难怪要目无下尘一些……

' H7 V- m+ m, U( X* b8 ^2 t. m 8 }0 Q7 w: D; I! R: `/ L+ U& m ' U, N+ |$ |9 E5 y6 O

发表于 2010-11-6 05: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切地致哀

% _/ W0 z; U. M8 B0 S0 ^5 _4 [. L

   故国神游书写有关王颖的情深意切的文章,让人看后非常感动和隐痛;学友们多篇反馈的文章,让人更加深入了解了王颖一家人的遭遇和不幸,他们一家人都受到了文革时期的牵连,坚毅地走过了荆棘丛生的人生道路,他们苦熬着,挣扎着隐忍着精神上的折磨,还在顽强的奋斗着,就像一棵不屈的小草负重成长,很了不起呀!她妈妈和她的孩子们都很优秀,无愧于大家的称赞和敬佩。

3 y( s1 f: a3 k" O

   对于王颖的英年早逝,我的内心非常悲痛,非常不平,恨不能帮她和她的家人做点什么事情,恨不能帮她铲去不平,抚慰她的不幸,但是她已经离我们而去了,呜呼!白发人送黑发人心理是什么滋味啊……,我和老师们深切地向她致哀,深深地表示对她及她的家人的敬重!望她一路走好!

发表于 2010-11-5 2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世坚在2010-11-5 18:32:00的发言:
/ R' |* {' A% v0 c" `% s% ~

五七届老学友王振刚在找五位老学友

$ C8 X3 g7 c$ [+ S! t5 E

   今天接到丁老师电话说:王振刚老学友要找以下五位五六届老学友,他们的名字是:张英立、张典珠、陈一平、陈一全、王树森。如有人知道他们的情况或联络方法,请打电话给王振刚,他家中的电话是:6326.1256。谁若能找到以上学友,王振刚、丁锡珉老师和我,向你表示诚挚的感谢!

& {4 s. u, `+ g0 X4 ?7 W

胡老师:王振刚是母校56届的毕业的学生。想当年我是六年级二班,他是六年级一班。王振刚记性很好,他不但能说出他那一班很多同学的姓名,而且也能说出我那班的同学的名字。遗憾的是多数老同学都找不见。寻找这一届的校友难度会大一些,基本全是奔70岁的人了,这一代人好像是过于“规矩”了,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够活跃,相互联系较少,多数恐怕对用电脑上网不会,或是学习有困难。尽管这样,我仍然期盼有更多母校第一届毕业生出现在上......。

发表于 2010-11-5 2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1-5 2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laojy在2010-11-5 22:48:00的发言:
7 u. H4 D2 e7 W0 v$ C" _( Z
QUOTE:
今天的河南《大河报》登载一篇十岁孩子拾金不昧的故事,转录大家看看。点击后可看得更清楚。
" N* z) T% N; O6 s9 G

 

6 k4 T5 Y) |" n, |4 N

 

( P$ M( w# |# l2 l
QUOTE: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0 o6 R& ~' G% M% ^5 n

发表于 2010-11-5 21: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老师赴国外与儿女相聚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但胡老师为老师校友的事却越来越忙了。近来胡老师先后为宁老师、唐老师、丁老师还有蓝老师两口在网上代言,这几位老师可能上网有困难,胡老师为把他们向大家说的心里话让更多的校友看到,不辞辛苦把这几位老师的话一一上传到网上。另外胡老师经常把校友的信息告诉老师们,还组织不会上网的老师一起观看母校网坛。由于胡老师的努力,使校友们及时从网上听到老师们的心声,促进学生经常与老师在网上沟通交流,加强了师生的联系,使师生的情谊愈加深厚而源源流长。看来我们对胡老师的感谢怕是要永远说不完,老师们要谢谢胡老师,让他们对学生说的话能通过网上更快地传给学生,学生们要谢谢胡老师,让他们有机会更多地与老师联系,并与老师能在网上说说心里话。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发表于 2010-11-5 1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六届老学友王振刚在找五位老学友

3 \( ]6 w6 [5 g. }% i7 G6 Y1 S

  今天接到丁老师电话说:王振刚老学友要找以下五位五六届老学友,他们的名字是:张英立、张典珠、陈一平、陈一全、王树森。如有人知道他们的情况或联络方法,请打电话给王振刚,他家中的电话是:6326.1256。谁若能找到以上学友,王振刚、丁锡珉老师和我,向你表示诚挚的感谢!

发表于 2010-11-4 15: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不是说老帖子保留可游览只是不可跟帖,现在我怎么找不到了,沉了么?
发表于 2010-11-4 18: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西水车在2010-11-4 16:20:00的发言:
: b: T- r5 T1 T% l. {

打开老校友版面第二页就可找到老帖子。

4 ]" ^7 _7 b7 ^7 J0 V

找到了,谢谢.

发表于 2010-11-4 16: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老叟在2010-11-4 15:54:00的发言:
原来不是说老帖子保留可游览只是不可跟帖,现在我怎么找不到了,沉了么?
5 z& l! F) n3 O

打开老校友版面第二页就可找到老帖子。

发表于 2010-11-4 17: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小子在2010-11-3 23:04:00的发言:
" E7 F% m4 p8 e8 p5 q6 h* G

      这位王颖学姐一家在文革期间曾住过8号楼,和我一位附小同学一家合住一个单元,两家合用厨房和厕所。我们一帮孩子经常坐在8号楼前的“大井盖儿”上看见她从我们眼前过往。印象中她个子挺高,走路轻快,皮肤白皙,单眼皮儿,脸上有些浅色雀斑,给人的感觉很文静。由于她母亲在文革中受到冲击,所以这一家人行事很低调。

8 [5 r. E" P" b t2 I$ l9 m# P

      40多年过去了,传来的却是这位印象中的“楼姐”患癌症去世的消息,。。。。

$ i; B! Y' f3 N9 r! S5 n

     水兄观察得真够细的,连雀斑都看得一清二楚,还是浅色的。但提醒我依稀记得她家确实有几个女儿,因故不和同楼的人来往,总是行色匆匆,以致没正经见过她们的模样。其母是数学高手,据说一面抽烟一面解题,N只烟抽完后终于将难题解出。估计她女儿抽烟也是部分受她的影响吧。

* I# ?: {) d0 c! j4 W+ f* i

 

6 O" I5 b" _& l( x" A( _2 }

     其母文革前是学校的先进模范,文革之初就受到冲击,当时的郭院长尚不知情,还在大会上表扬她,台底下一片哗然,不用说,简直是火上浇油,她更没好日子过了。郭院长也因此多了一条罪状,说是重用什么什么人。记得她家是学校为数不多几家有电视的人。她的一只脚被什么东西砸坏了,走路有点跛。她住在8号楼一层,中间,有一次不知为什么事,很多人都到她家里去,我们也跟了进去。只见一个戴眼镜的青年出来,在走廊上和我们说话,大意是我也是红卫兵,也是造反派,也是革命的,是“清华(附中?)414小分队的”等等,这几句话好想起了点作用,后来没有发生激烈的事端。我从此记住“414”,但不知是代表什么,估计是日期,就像“818”,“516”吧。这个戴眼镜的青年不知是不是人们提到的王彦。往事真是不堪回首!

发表于 2010-11-3 23: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chengda在2010-11-3 20:49:00的发言:
王颖的哥哥王彦在附小时是十分优秀的,他是60届毕业生。在校时是大队长,组织能力很强,口才好。记得59年,北京市召开纪念少先队建队1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我附小也派出一些少先队员参加,我有幸出席了这次纪念大会。王彦作为少先队员代表在主席台上,当时北京市委领导彭真给大会讲话,并与代表们座谈,彭真和小少先队员的大照片后来刊登在报刊上,王彦在照片上特别显眼,当时我们都感到特别高兴和自豪,也是机院附小的骄傲。
- v @- Z: c$ {6 q, V; L

      这位王颖学姐一家在文革期间曾住过8号楼,和我一位附小同学一家合住一个单元,两家合用厨房和厕所。我们一帮孩子经常坐在8号楼前的“大井盖儿”上看见她从我们眼前过往。印象中她个子挺高,走路轻快,皮肤白皙,单眼皮儿,脸上有些浅色雀斑,给人的感觉很文静。由于她母亲在文革中受到冲击,所以这一家人行事很低调。

+ ]) | c- G: E \" [

      40多年过去了,传来的却是这位印象中的“楼姐”患癌症去世的消息,。。。。

发表于 2010-11-3 2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故国神游在2010-11-3 5:46:00的发言:
蹊跷在梦的时间,毕竟我俩已二十多年毫无联系了。......
在她去世前两三个月,偶然听一位到巴黎的朋友说:王颖罹患癌症,但多年未与之联系,没地址、电话,也就没顾上寻求证实,谁料不久便有王颖梦中来别。
/ k! D/ j$ [4 u* g* _. \: D! N* Z0 p

       对王颖校友割舍不断的怀念,驱使故国神游禁不住又追忆王颖校友早年的故事。几代人命运的变化都与工“文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没有国那有家,没有国家的平安稳定和谐,那有个人与家庭的和睦快乐幸福。不幸之中的万幸就是我们活着的这些人终于告别了那个可怕的时期。才有了实现个人理想与价值的可能。多谢故国神游,有了她的追忆,我们对王颖的思念会更深,虽然没见过王颖,但是她的性格、她的经历,已经成为母校众多故事的一部分。我有个建议,每个逝去的老师与校友,能否把他们的照片传到母校的网坛上来,让更多的人记住这些已到另一个世界的老师与校友鲜活的形象。让他们的灵魂在夜空或像月光挥洒,或像星光闪耀,让我们时时记着他们。这些照片汇集起来会成为母校历史的重要资料。

发表于 2010-11-3 2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世坚在2010-11-3 14:05:00的发言:
* A: o3 v) O; ^" \$ C$ e

                 有关蓝为荣老师的病情状况

! f: S8 x/ ^3 O3 C

。。。。。

) E9 g( @ ]8 E- t8 c d

以前提到过,蓝老师一家住7号楼东头儿,俺家住8号楼西头儿,。。。

. W4 F% U: @. e# j1 z) t" h" Y7 D

在这里向蓝老师送去衷心祝福,祝邻居阿姨身体尽早恢复健康!

5 x- s v$ v. x6 M

 

2 _; a! W+ Q" b/ V

胡老师:

# _2 p5 Z" |, W- a& {" x

行程临近,还是要注意身体,赶快调整好状态,十几个小时飞行对于70多岁的老人还是挺有挑战的。

发表于 2010-11-3 2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chengda在2010-11-3 20:49:00的发言:
王颖的哥哥王彦在附小时是十分优秀的,他是60届毕业生。在校时是大队长,组织能力很强,口才好。
4 w8 ?2 K [! b. D+ p+ k0 ~6 {6 j

       故国神游对王颖的回忆,又引来chengda对王颖哥哥王彦的回忆,妹妹是好样的,哥哥也是好样的,都是母校培育出来的优秀学生。看来母校老师与校友的故事真是说也说不完。对王家兄妹的回忆,想必会勾起大家对更多老师与校友的思念与回忆。chengda所说的王彦与彭真在纪念建队10周年大会上的照片,说不定在图书馆还能查到......。这也是母校光荣历史的一部分。

2 [- _6 c; ]+ x; t

 

发表于 2010-11-4 05: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水小子在2010-11-3 23:04:00的发言:
7 D, |, w, X2 |( S# @, F1 D: z

      这位王颖学姐一家在文革期间曾住过8号楼,和我一位附小同学一家合住一个单元,两家合用厨房和厕所。我们一帮孩子经常坐在8号楼前的“大井盖儿”上看见她从我们眼前过往。印象中她个子挺高,走路轻快,皮肤白皙,单眼皮儿,脸上有些浅色雀斑,给人的感觉很文静。由于她母亲在文革中受到冲击,所以这一家人行事很低调。

% x4 q/ n- M9 ?3 R! [2 o

      40多年过去了,传来的却是这位印象中的“楼姐”患癌症去世的消息,。。。。

( ?7 M4 J7 [/ S* G

看来王家兄妹在母校校友中还是知名度很高的,水小子和同学不仅对其家庭情况略知一二,而且对其“楼姐”的样子几十年后仍然记得,一个熟悉的鲜活的生命消失了,总会令人禁不住悲从心来。

发表于 2010-11-4 06: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玉龙雪山在2010-11-3 19:35:00的发言:
! V" Q; X7 c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蓝老师 郭老先生 鞠老学长.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O" i! L. N; z, _

这是在母校师生411聚会时,我与蓝老师两口的合影。在此前我并不认识他们,另外我在校上学时恐怕那时蓝老师可能还未来母校任教。411那天,先是在会场,见到郭老师推着蓝老师进入会场,蓝老师穿着一身鲜亮的新衣裳,脚上还穿着一双崭新的绣花鞋。看到这情景,不用人介绍就知道了,这位坐在轮椅上的喜气洋洋的老师虽然身患重病,还要坚持参加师生的聚会,而且把聚会当作一个特别值得庆祝的节日。她对母校及其师生这份情意的深厚不说自明。一看郭老师就知道这是一位模范丈夫,他要尽心尽意满足老伴的心愿。所以尽管我不认识他们,却被他们深深感动,我握住老两口的手问候他们,祝福他们。大家在学校操场合影时,我专意走到两位老人身旁与他们留影,要记住两位可敬的老师,学习他们如何作人待人。。。。。。 

8 ?2 y/ s) Q S4 N; T6 ^0 p/ @$ B

' I7 }% x7 S: X" S

 

' n0 }: b0 [! I. S

 

( G/ {' i5 W* o3 C

 

$ y2 t' s5 t8 L* w* X: O& r1 A

发表于 2010-11-3 1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胡世坚在2010-11-3 14:05:00的发言:
7 \3 [+ A1 @% r; }( C% I

                 有关蓝为荣老师的病情状况

# m& u" X* m# I$ ?. I m

   最近咱们的论坛好热闹啊,春华秋实,在春风浩荡的4.11播下了师生再相聚的种子,在这个金色的秋天硕果累累。让人兴奋的是蓝为荣老师的病情有了明显的好转,希望坚持治疗,耐心等待,早日得到康复。也盼望郭老先生手术以后能够尽快的恢复健康。

, \, F' L8 B L& ~2 n2 P. y8 C

   我在30年前曾经有一只眼睛患了“艾迪斯瞳孔”,没有医院能够治疗,疼痛难忍,视力下降只有光感。后来几经周折,找到一位民间的针灸大夫,治疗半年以后得以康复。

- l8 T! A/ [: |. @

    请相信风雨以后有彩虹,相信奇迹会发生,让学生陪伴您们一起度过忍耐病痛的日子!

4 U+ i w3 A6 U0 p" \ f

 

发表于 2010-11-3 1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有知道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北京一机部子弟小学的吗?(二)

; ^; ]6 _1 q% @0 m) f! V% ~" ?8 ~" o

2 ?; ]8 i* | ~# M5 ?% n, L

 

% h) x9 m5 t4 [5 Q6 e* M

我不会写文章,那就用歌声来祝福我的老师吧!记得我刚上一年级时班主人老师是蓝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老师自己的名字,我只记得蓝老师白白胖胖的、说话很和蔼,那时我才7岁,至今43年了!能有机会在43年后祝福我的老师,那也是我的福分!

" Q, d: j C% ~7 y" L0 z! t

     顺祝郭老先生健康!

: x( N3 p' W$ \1 A" r' i

     还有我们德高望重的鞠老学长健康!鞠老学长很健康!那就更健康不是更好吗?您沾老师的光吧!!!!!!

. O/ g7 x1 `7 m& T! `4 g

 

$ B3 _% @3 q4 T- s; u! |, t

     今晚和朋友们吃饭时接到胡老师电话,很温暖!可能是酒后真情流露吧!

发表于 2010-11-3 1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流泪了,听着《祝你健康》打字眼睛都模糊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21:21 , Processed in 1.196225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