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往事之二:禄米仓胡同fficeffice" />
! O2 C0 Y; ?+ b# ?6 @$ h0 S, s0 ?
; W# U3 v1 B, D 禄米仓胡同是朝阳门南小街的一条著名胡同,禄米仓胡同之所以著名,是因为胡同里有座著名的禄米仓。 4 m" U) G8 m+ v' ]
禄米仓是明清两朝九大粮仓之一。九大粮仓分别存储不同用途的粮食,禄米仓则专门存储京官俸米。传说当年运送禄米的车队浩浩荡荡自西而来,途径禄米仓对面胡同时车轮滚滚尘土飞扬,车队过后尘土降落,居民戏之为“下干面儿”,于是禄米仓胡同对面有了“干面胡同”。抗战时期北京沦陷,禄米仓成为日军的一个司令部,墙根儿竖着一座炮楼,监视着胡同两侧动静。抗战结束国民党又恢复禄米仓为国防部联勤总部平津被服总厂,1949年解放军进城,禄米仓从此成了解放军后勤机构驻地。
. _* ]7 L8 V* z$ I/ u胡同北侧从禄米仓西巷往东到禄米仓东巷足足大半条胡同都归属部队,分成三个大院。西头大院有军人站岗,是部队仓库,大门紧闭,戒备森严。现在仓库撤销,院儿里按级别盖起楼房,成了北京军区联勤部干休所。中间的大院是总后勤部被服研究所,负责研究军队被服用品。文革期间我在内务部街二中上学,军代表热衷野营拉练,三横压两竖打起背包一天走几十里。夏天出汗,内裤卷到大腿根儿迈不开腿,非常别扭。父亲在被服研究所工作的同学说部队也反映这个问题,所里正在研制一种避免上卷的裤衩。几年后我参军,穿的还是宽松的绿布大裤衩,后来发过一次兰针织三角内裤,当时我以为这就是“所”里研制的“不卷裤衩”。其实部队行军拉练战士根本不穿内裤,号称“吊儿郎当”。被服研究所现在已从部队撤编,楼房出租外地驻京机构,成了大杂院。东头大院是个大铁门,常年只开一个小门,里面有招待所也有军队家属住户。上中学的时候认识一个住招待所的退伍兵,成天穿着军装玩儿闹,后来因“拍婆子”被公安局拘了,是他在外地当兵工厂厂长的父亲把他捞出来领走。现在这个大院被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占据。
% L1 @( j& i* ^2 h x招待所斜对面是禄米仓幼儿园,因为大门是红的,人们叫它“大红门幼儿园”,我就是在大红门里完成的学前启蒙教育。招待所往东,过了禄米仓东巷是个粮店,经常看到运粮食的汽车停在那。小时候我好生羡慕扛粮食的装卸工,后脖梗子一下能摞三四袋面粉,听大人说一袋五十斤,幼儿园教会我背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一十五、四五二十”,二百斤啊!我不由对面粉漂成白色的大力士们肃然起敬。离粮店不远是“富隆泰”副食店,似乎是个老字号,附近居民的油盐酱醋都来自这儿。富隆泰往东就是建于明正统九年的智化寺,1961年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智化寺的“京音乐”非常有名,有“中国古音乐活化石”之称。记忆里的智化寺山门低于路面,门很脏,房顶地上长着草,像个颓败而神秘的荒山野刹。智化寺往东到了禄米仓胡同东口,东口正对一个大铁栅栏门,曾经是空军大院,现今成了可供吃喝拉撒睡的娱乐场所,而大院的后人们则都去了K57论坛当了“空军指战员”。 & z' @7 q% ~2 N: x" [
总后被服研究所围墙内有个日军留下的炮楼,枪眼封锁胡同两侧,看《地雷战》、《地道战》长大的孩子无不对打仗情有独钟,走到那就说:在炮楼儿架挺机枪,突突突一扫,谁都甭想过去。胡同两边长着高大茂密的槐树,槐树花开季节,孩子们用钩子钩槐花吃。槐树像张开的大伞遮住路灯,晚上那块儿非常暗。部队盖房子运来不少红砖摞在路边,孩子们就在砖垛上搭炮楼,在里面拿木棍当机枪,冲着行人横扫,有淘气的晚上在黑暗的路上码溜红砖,听着自行车叮叮当当硌在砖上和骂声,他们躲在“炮楼”里偷着乐。这种游戏和恶作剧是孩子们乐此不疲的。 2 e' Q$ X& H% s9 O+ g
禄米仓粮店是附近居民买粮食的地方,每月发粮票的日子都是粮店员工下到管片胡同现场办公,街道积极份子挨门挨户扯着嗓子通知,街坊四邻闻声领取,漏领的只好去粮店了。小时候我常跟大人去买粮,愿意闻粮店里的味儿,白面味儿有点让人透不过气,棒子面甜丝丝的,凉凉的大米抓起来再从指缝漏出去,粘上米粉的手滑滑的。粮店里一溜大木箱子,箱子盛着不同的粮食,每个箱子外面安一个铁漏斗,光滑铮亮。人们把粮袋套在漏斗下端出口,卖粮的用同样光滑铮亮的大铁“簸箕”称粮食,然后将称好粮的“簸箕”往漏斗里“哐”地一倒,粮食顺着漏斗装进口袋,倒完了卖粮的还把“簸箕”使劲在漏斗里磕磕,让买粮的别吃亏,而买粮的最后还要拍拍漏斗,一丝一毫也不能剩下。大点了我自己也能独立操作,去买粮最怕的就是抓不住套在漏斗上的粮袋,让粮食呼啦一下全倒地上,那就惨了。
, A [4 m2 E$ M- ?大红门幼儿园不知以前是谁的宅子,金柱大门很气派。北京讲究的四合院坐北朝南,北房是正房,东西是厢房,南房叫倒座,街门开在南房最东头。“大红门”受位置限制坐南朝北,街门开在北房西头。进门迎面是宽大的影壁,左转是主院,东西南北房均有廊子,房间高大凉爽。上幼儿园的时候中午睡不着,我就到廊子下小椅子上坐着,眼巴巴盼望再出来一个和我玩。也曾偷偷背着阿姨溜出大红门,爬进大孩子搭的“炮楼”参观。幼儿园有一个小朋友放屁特臭,我们叫他“屁篓儿”,阿姨常嘱咐他“放屁去屋外”。上中学后“屁篓儿”成了我的同学,只是不再随便放屁。幼儿园一直往里走,南房和西房之间有门通后院,后院是幼儿园的厕所、厨房、仓库所在,记得还有棵枣树。后院西南角是个车门,厨房师傅买菜倒垃圾都走这。出了后门就是小雅宝胡同了。 5 J0 i: \2 I, z9 u! `
(下篇东城往事之三:小雅宝胡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