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93|回复: 17

唐山地震亲历记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7-30 16: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十四年前七月二十八日,地震发生时,我在唐山丰南县的张庄子。河北省的南堡盐场;北距唐山市四十五公里,南到海边十多公里;正是灾区。
  我所在的是盐场的储运场,储存、发运成品盐的单位。每年天津航运局负责把盐田产的盐,用拖轮、木船从水路运进来;专线火车从陆路运出去。储运场负责成品盐的堆放保管,包装(一百公斤一包,麻袋。装好、过秤、缝牢,在站台五包一摞码放);装火车(人扛),也装散盐。我们负责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
  我们住的宿舍大院,在运盐河南北走向的东岸,院墙与河堤平行,大门朝西,出门大慢坡,两米多高的河堤,又宽又平,上下班顺河堤走,过一洋灰桥,河西是场部、库房、车间。宿舍大院,北半部,是伙房,饭厅和一片空地。南半部是五六列排房,红砖水泥瓦,结实。住两千多号人。中间有条宽的石子路,从饭厅到大院南墙。饭厅也是开大会、演节目的礼堂,高大,宽敞,但简陋。每排房前都有很宽的空地,自来水管,水池子,露天洗漱间。屋门前甬路。通中间大路和西边挨院墙的厕所。一般两间房打通,住六七个人,每人一块铺板,都靠墙支。挺宽绰。没暖气,冬天每个屋砌砖炉子、火墙,接缸瓦管,加弯头通室外。夏天拆掉炉子,有的保留火墙和缸瓦管(砌炉子省事)。
  我睡在屋门后靠火墙,上头留着大缸瓦弯头。七月廿七夜里睡不着,半夜出去上厕所,掉点儿。回来时把别人晾的鞋,顺手从窗台上带进屋。坐在蚊帐里,抽烟,喝茶。老坐着,明儿还上班呢。躺下迷糊着了。突然觉得有人晃铺板,醒了。撩开蚊帐,喊了声“地震了!”穿着内裤光着脚,跑到石子路上,已经有一个人光着身子,蹲在那儿。跟我说:趴着好!我俩就伸开四肢趴着。这时一道闪光一声忽隆,饭厅塌了!像一巴掌拍扁的薄纸盒儿,瘪了。人都跑出来,一条内裤,赤条条站满院子。天又开始掉点儿。又不敢进屋。雨地里浇着。年轻的、胆大的钻进屋,往外扔雨衣雨伞马扎小板凳拖鞋。人们披挂撑伞,雨中坐到路中间,免被砸着。管事儿的没到,没人拿主意,干活的只有等。雨停了,天也蒙蒙亮了。头儿赶来了。问人伤着没有,房没塌,都跑出来,万幸,没死人。可房不敢进了。都摇晃酥了。随时有可能塌。
   把人按组分开:钳工、车工、电工、锻铆焊、油工、木工,组长查人数。钳工少一个,才想到一个北京小伙子,感冒了。临时搬家,一人单住,跑去一看,门从里头锁了。踹开门,坏了!人歪倒后墙角,一根木头檩条掉下,斜立着。一端砸在小伙的挡下,内裤有血渗出。人活着,呼吸微弱,昏迷。人们轻轻地搬开檩条,把人抬到院里。跑到医务室(院里有医务室),找来担架。派四个人送医院。当时并不知道医院塌了,医院门前,道路两旁成了病房;担架在地上挨着排,上面支塑料布、雨伞,给患者挡雨。医生挨个查;已经死的,就叫抬走。活着的抢救,也死马当活马治。我们送去的小伙子救过来了。以后再说他了。
  我们头儿说先进屋拿衣服穿上;然后领东西搭帐篷,人好有地方呆。没敢都进屋,行动麻利的,快进快出。衣服裤子鞋很快配齐。穿的也快了。比得上消防队速度。出门过河奔库房。领搭帐篷的东西,有配套现成的;七手八脚的刚搬出来,来了新指示:先去救人!三百间(地名)!快去!放下东西,跑向三百间。那是家属区,排房。最早可能盖了三百间房,就叫三百间了。都是老房,料也次。几乎都震趴架了,没几间站着的!人被捂在下面!顾不上想什麽,锹镐铁器不能用,手脚身体是可用的工具。顺房檐站一排,手伸进檐下木架,喊一二三,一齐用力,房顶像箱子盖掀开,伸进肩膀,人肉柱子;两人猫腰进去,见人,能抬抬,能拽拽,被子铺地上,伤者放上去(多是女性,多未着衣;睡梦中被砸。有可遮盖物顺手盖盖,没有就卷一角被子),四个人抬到屋外,这时一辆跟一辆,来不少车;大部分是四轮拖拉机。连被子带人放进车斗,往医院拉。回想那景象,惨不忍睹。一家母女二人,女孩三四岁,抱出时额头上渗着血,小胳臂平伸着。脸上如熟睡般平静;母亲没有外伤,也没有痛苦的表情。但遇难了。裹好、垫好,送去医院。陆续来好多救援的人。我们只刨了两三家。就没插手的地方了。集合回来搭帐篷。从天不亮起来,到晌午歪;水米没打牙,没人喊饿。处在大灾难里,像是什麽也顾不上想。说救人就去救人,现在想景象惨;当时没难过掉泪,就没有感到触动。也觉不出累或不舒服。决定把帐篷搭在河堤上,怕有海啸,海水进来,高处保险。说先去库房运料,卸在堤上,吃饭。吃完饭开搭。
   吃饭?饭厅塌了,伙房、粮油库,都连着。砖头瓦块,砸坏的门窗;怎么做饭?大师傅们从废墟中挖出残存的炊具,在大院门外露天地儿里,支起案子,盘起灶。继续营业;所幸水没断,煤也有。因时、因地、因条件,相机行事。只有大饼铛完整,每顿都是烙的主食:烫面卷子、两面焦。大锅汤。公路坏,铁轨弯;运输断了;此地成孤岛,万一存粮吃完,交通没恢复,不就断了口粮吗?匀着吃,没办法的办法。十人编一组,组长带着领饭,人头份儿:俩卷子(或饼子)、一碗汤。饱不饱,就它了。组长打条,后来按条扣钱。汤,就是放了盐的水;菜叶或西红柿片,在碗里追着跑,甚至没有。人们理解,不像六十年代挨饿时期,计较吃喝。没有牢骚怪话。当然时间不长,搭起临时伙房;恢复饭票买饭,按定量吃。
   在河堤上支起帐篷,两头有门;砖头木方子铺板搭通铺,中间走道。住四十多人。头一天人们紧张忙碌,天阴着没下雨,有没有余震,没感觉。天暗下来,收了工。帐篷里外,堤边桥上。坐下休息。想家了。人群可分三地:天津、北京、唐山地区。都在想家里怎麽着了!那时没有电话。自动分组,推测家乡情况。半导体收音机是唯一信息来源,天津新闻、北京新闻、石家庄电台。听,分析,揣摩。没底,不踏实。天津近,住处安排好,领导发话:体力好的、善走路的,家在天津可请假探望。没交通工具,徒步。上公路后搭顺路车。走了几个,探家,兼代表不能成行者挨家看看。北京的太远,又不知道外面情形。不敢轻易动。心里抓挠,最大安慰是北京新闻广播。每天每,晚饭后,听新闻是必须。听听,心里少打点鼓。
  天热,帐篷一晒就透。睡午觉,甭想!躺下就一身汗。凉席汪着水,一胡撸往下流。最怕夜里下雨,漏;被褥湿了,没法盖,拿雨衣包上。人打伞坐着。半宿半宿的。天津回家的回来了,围着问。还好。东西损失人受罪,没死没伤。北京人放心了,北京比天津远,天津没事,北京就甭问了。其实没真放下,没见着不是?八月下旬,组织北京代表回去探望,还是走着,上了公路搭车。说司机都好说话儿,都热心肠!没拒绝的。伸手就让上车,能送多远送多远。回来后一一传达了各家情况,捎回了信。北京人这才吃了定心丸。
  我们每天就是盖房。冬天还能住帐篷?盖自己住的,盖办公用的。帮外单位、帮周围的人。搞修配,技术工具不缺。要来直升飞机,在场外西边空地上,大白布铺个大十字,飞机降落的目标,八月四号来第一架。送来报纸邮件,接走重伤号。以后来多次,投食品、接人。是面向这一地区,不是单对盐场。我们只分到过苹果。
  我们一起的住宿舍的,只有那个病号(叫孙仲义),被檩条砸伤睾丸,住院手术治好了。走路有点瘸。别人没受伤,更别说死了。宿舍房,裂口子,局部屋顶塌,有。没趴架的。都是光棍,没牵扯;蹦出屋,就保命。有家的,本来出了屋,有要紧东西没拿,有个孩子没跟着,返回身,砸里头了。有个外号叫寡妇的,三十多岁,白白净净,高个子。有双胞胎俩儿子,十岁上下。住三百间。他已经跑出屋子,又进屋把俩孩子推出门口,可他没出来。可怜巴巴一对孩子,父母没了。就跟我们住帐篷,编组打饭。两三个月。直到恢复正常,他们亲属来领走。
  据说那阵路上坐车,带干粮的,会问挨着的人:饿不饿?有的吃吗?饿,吃我的!我们在一起生活,平时闹矛盾、争执、对骂、动手。有人终日醉熏熏,无事生非。都有。遭灾后,很长时间,没有这些。凸显人性善的一面。面对共同的祸害,高度一致。
  当然也有乘人之危的,有个叫侯玉民的,医院的人。一位遇难的人,腕上带块手表。侯趁人不注意,摘走了表。家属领尸发觉手表不见了。告到有关部门。追查出来。大会批判,逮捕法办。
  我们的人后来组织去唐山市里,帮助清理掩埋遇难者遗体。每天去两卡车人。每人发四个口罩、一瓶二锅头。不是喝,洒在口罩上,防菌防味儿。早晨去晚上回来。去了不少天。本人没去过。
  生产停了。所有房子不敢住了。常有余震。晚上看电视在院里。电视机放在两米来高的架子上,眼看着来回晃,信号到不受影响。人们习惯了。不害怕,没惊恐。还有几十年来在党的社会主义教育下,形成固定观念:听党的。叫怎着,就怎着。个人操心没用!天塌下来,有人给顶着。那年五月发社论,号召: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批判邓小平“三项指示为纲”。地震给搅了。不然上挂下联,骂邓小平,还得给自己扣屎盆子。不是邓小平的阶级斗争熄灭论。是地震呼唤人性,自己熄灭了。
  经过一个多月,我们还在盖房,防震体轻。苇子捆成把儿,一把儿一把儿挨着排,竹片铁丝固定,两面抹灰。隔热保温,塌喽,砸不坏人。到1980年依然住着这房。三十年后的今天,有什麽变化,不得而知。
  当年的九月八号,开抗震救灾表彰大会。我算立功受奖的。有个笔记本,奖品,还在。
  似乎我没碰上危险。实际躲过一劫。我跑出屋子。后来进去拿东西,东西墙拴根8号铅丝,抻断了。门后墙上的6寸缸瓦弯头,掉下来,蚊帐砸个窟窿,落铺板上。倘没跑出来,砸在身上,伤。砸在头上,亡。亲历不能写了。活过来活下去,好好活。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7-30 17: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必有后福!

发表于 2010-7-30 17: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详实。真实。赞。

发表于 2010-7-30 18: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亲身经历,写的很详实,收藏了.谢潘老先生!
发表于 2010-7-30 2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实的力量是无穷的!
发表于 2010-7-30 2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

/ H3 Q) ~* V1 D9 m

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 v- e" z) E$ }% u2 m; o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 V9 a' o9 @, @9 `, }5 d8 f

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2 D* d1 I" N4 h4 a. z) \

 

% `- c6 O5 t, z: S7 p! O; ]+ L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发表于 2010-7-30 2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0-7-30 20:48:00的发言:
5 Q1 Y3 T! u% J v% c0 b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

8 m1 B# ]- Y, D$ k# {5 y

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 p3 F1 q% j3 L8 z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 A9 W2 w, Z- E' c

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0 l7 _$ b# }7 _4 G( `5 r- d

 

2 [* L2 u8 {- Q& s" W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 d/ _7 V1 ^5 v) r* I3 x

借古讽今,反革命啊!!

发表于 2010-7-30 2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能减少不少伤亡!可在当时!哎~

发表于 2010-7-30 2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请问能转载么?
 楼主| 发表于 2010-7-31 1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嘉平网友,可以。唯请属名。谢关注。

发表于 2010-8-2 1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震中的亲身感受!真实再现了当时的画面!!拜读了!!
发表于 2010-8-1 2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34年前,我的邻居家的弟弟放暑假到唐山看望爹妈,那天他妈妈晚上出差乘火车走了,晚上回到家他爸爸问他在那个床上睡觉,他说要和爸爸一起睡在自己的小床上,爸爸说妈妈出差了大床宽敞,天热爷俩还是睡大床上好,可是他非要爸爸和他睡在他的小床上,爸爸只好找了两个带靠背的大椅子靠在小床边的两头,中间放了一块木板子,就这样爷俩睡在靠窗下的小床上,后半夜地震了,房柁掉下来,正好砸在大床上,把大床砸个粉碎,其他木柁砸在木椅的靠背上,爷俩一点儿也没受伤,并迅速的从窗户逃生。
后来在北京的他姥姥天天哭,一点儿他的消息都没有,再后来他爸爸把他从唐山送到北京上学时大家才知道他大难不死的故事。
发表于 2010-8-1 2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亲历者都是本厚书 没有经历就没有发言权
发表于 2010-8-1 1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山乃冀东一工业重镇,不幸于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凌晨三时四十二分发生强烈地震。震中东经一百一十八度十一分,北纬三十九度三十八分,震级七点八级,震中烈度十一度,震源深度十一公里。 + g+ B& ~0 s+ r

    是时,人正酣睡万籁俱寂。突然,地光闪射,地声轰鸣,房倒屋塌,地裂山崩,数秒之内,百年城市建设夷为虚土,二十四万城乡居民殁于瓦砾,十六万多人顿成伤残,七千多家庭断门决烟。此难使京津披创,全国震惊,盖有史以来为害最烈者。然唐山不失为华夏之灵土,民众无愧于幽燕之英杰,随遭此灭顶之灾,终未渝回天之志。主震方止,余震频仍,幸存者即奋挣扎之力,移伤残之躯,匍匐互救,以沫相濡,谱成一章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先人后己、公而忘私之共产主义壮曲悲歌。

8 s% w4 M9 M$ I- k2 y' [# G

    地震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急电全国火速救援。十余万解放军星夜驰奔,首抵市区,舍死忘生,排险救人,清虚建房,功高盖世。五万名医护人员及干部民工运送物资,解民倒悬,救死扶伤,恩重如山。四面八方捐物赠款,数十万吨物资运达灾区,唐山人民安然度过缺粮断水之绝境。与此同时,中央慰问团亲临视察,省市党政领导现场指挥,诸如外转伤员、清尸防疫、通水供电、发放救济等迅即展开,步步奏捷。震后十天,铁路通车;未及一月,学校相继开学,工厂先后复产,商店次第开业;冬前,百余万间简易住房起于废墟,所有灾民无一冻馁;灾后,疾病减少,瘟疫未萌,堪称救灾史上之奇迹。

/ \- a2 M( M2 j# l

    自一九七九年,唐山重建全面展开。国家拨款五十多亿元,集设计施工队伍达十余万人,中央领导也多次亲临指导。经七年奋战,市区建成一千二百万平方米居民住宅,六百万平方米厂房及公用设施。震后新城,高楼林立,通衢如织,翠荫夹道,春光融融。广大农村也瓦舍清新,五谷丰登,山海辟利,百业俱兴。

6 A& l1 ^$ o2 m8 _1 Z

    今日唐山,如劫后再生之凤凰,奋翅于冀东之沃野。 抚今追昔,攸忽十年。此间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宣示着如斯真理:中国共产党英明伟大,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人民解放军忠贞可靠,自主命运之人民不可折服。爰立此碑,以告慰震亡亲人,旌表献身英烈,鼓舞当代人民,教育后世子孙。特制此文,镌以永志。

& H1 q1 w( r/ A! x# K

    唐山市人民政府

; x: R: i* {) m, W

    一九八六年七月

7 y9 r8 _* Y0 u2 b4 ^, v
发表于 2010-8-1 1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亲历是写不出这样的文章的。没有亲历唐山地震,离得远没感觉到。1996年包头地震亲历了,震级5.6,损失不大。不过离震中特近,那“轰隆隆”的响声,真是震撼肺腑,不寒而栗!至今难忘。
发表于 2010-7-31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那年俺十岁,家就在唐山站西侧的车站路51号。

发表于 2010-7-31 2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漠孤狼在2010-7-31 23:06:00的发言:
+ j4 K& a# \4 I9 O0 b6 P

地震那年俺十岁,家就在唐山站西侧的车站路51号。

& C! C- k, m# V# p3 b+ u# a

你也写一篇,八一发。算你的生日感言。

发表于 2010-8-3 2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潘公不贪功,没去唐山,实话实说,令人景仰,就多写点广安门更远点的事吧,写一点,就赚一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1 02:00 , Processed in 1.144336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