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看了今天的《北京日报》? 第一版有篇叫《重塑古都优美的空间秩序》的文章我摘一段让你们开开眼。 《重塑古都优美的空间秩序》(摘录) 北京旧城保留的古都规划、街道布局不但在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是极其宝贵的,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极富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独一无二的孤例。因此,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推进旧城整体保护,规划便成为重中之重。进入新世纪,本市加速了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制化进程,几乎每年都有保护规划问世,密度之大,速度之快,为人称道—— 2001年3月,《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得到市政府批复; 2002年9月《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颁布; 2003年4月,《北京皇城保护规划》问世; 2005年1月,国务院审议通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 2005年3月,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这几部规划、法规在观念、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堪称北京旧城保护的里程碑。”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详细规划处处长温宗勇全程参与了规划的编制,感触颇深。 最早出台的《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是第一次由政府组织对成片保护区做出规划,规模之大,开风气之先,这在当时国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吴良镛、周干峙、罗哲文、郑孝燮、宣祥鎏等20位中国名城保护和古建界的大师专家一致给予高度评价; 而《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则向世人明确宣告了保护北京旧城的决心,中国新闻社曾以《留住文明的丰碑》为题播发稿件评价这部规划;接下来出台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使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第一次纳入法制化轨道,并且开创性地制定了对建设项目进行有关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影响的评估制度; 特别是得到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将“明清时期北京护城河及其遗址(含护城河及其遗址)以内的城市区域”划为旧城保护的范围,首次提出“整体保护北京旧城”: ——保护从永定门至钟鼓楼7.8公里长的明清北京城中轴线的传统风貌特色; ——保护明清北京城“凸”字形城廓; ——整体保护皇城;——保护旧城原有的棋盘式道路网骨架和街巷、胡同格局; ——保护重要景观线和街道对景; ——保护旧城传统建筑色彩和形态特征; [em14][em14][em14][em14]5 z9 m/ b! T; h# M! S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7 17:52:2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