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7 Z4 L- p0 g' P. P6 F
( w' Z- C9 E- D* b最近92论坛热议345快车(昌平人民还是习惯简称为“支线”)。本人家在昌平,工作前居住地楼下就是345快南大街站,有点发言权吧。把记忆中的一些碎片拾起,供大家参考。) C! W. e7 f5 K. m: Z" X6 q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一个秋天,本人读高中,345支线开通(1991年10月19日?),当时也没有什么隆重的仪式,开线之初,当时的公汽一公司二场(现客一,当时厂部在安外大屯)是从345,357,302三个车队调来将近20个车,其中345调来的是BK663A(记得有1*650 ,当时的公司编号为四位),BK663B(有1*780,1*781,当时不懂型号,这个车铰接棚是全封闭的,新鲜了好一阵子,还专门抽出时间坐“新车”),357、302调来的是BK661老车(1*423等),印象还有2个单机。
刚开线时,八达岭高速尚未修筑,与今日不同,345支线在祈家豁子、清河、西三旗、朱辛庄均有站。但刚开线时南大街居然没站!西环南路完一站政法大学!显然怕抢345慢车的生意。印象里朱辛庄站客流也较大,那儿有2所高校,人不比政法大学少。在德胜门这边,345支线占据了地铁口这块宝地,(就是现在的344,345场子,现在的345快车场子当时归345慢车),原来这里的主人315被赶到德胜门箭楼下同380做伴!不过315在双泉堡刚修了一个大场子,也无所谓。
后来开始修八达岭高速,随着661逐步报废,最新的BK6141分批进驻345支线,那时我上高三(1993),第一批BK6141是1*554到1*559共6辆,印象很深!当时我家住三楼,天天看着345支线的661、663在眼皮子底下跑来跑去,难免“审美疲劳”,6141的出现,真是令我既高兴又激动(形容不好,就是大家第一眼看见一种新型公交车或发现一条新开线路的那种感觉),原以为“这么高级的新车”只能分配给市区线路,第一次承坐的应该是1*557,记得还帮助售票员揭去新车座椅上的塑料布。
1993-1997在石景山上大学。每周回家一趟,坐两次345支线。这期间,老车陆续退役,bk6141成了345支线的绝对主力,从1*554到1*569共16个6141加上7、8辆BK663,构成了车队主力。同时,八达岭高速也在95-96年修好,345支线上高速沙河后一站北郊市场。从这时开始,345支线的客流量明显上升。有一天,发现345支线在南大街竖了站牌,两端的末班车也各自延长了半个小时(从20:00改到20:30)...) o ~+ ]5 e4 q' m" S+ ?' X. I
1997年参加工作,单位在沙河。因为有班车,上下班时到没有挨挤。不过坐345支线的次数明显减少。就在这种不经意间,345支线换了柴油通道。刚换那几天开始我还以为是单位班车呢!一公司二场怎么出了柴油车啦!犯了经验主义错误,6141与6170前脸挺像,但发动机的声音差别很大。这回换车是一步到位。1*901到1*928,28个新车一次到位!又在不经意间,车号由四位升到了五位(14101起),德胜门这里345支线和慢车也对调了场子,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但新车的到来并未缓解345支线的拥挤状况,那时919还未开通,除了345慢车、昂贵的845空调车还有黑车,昌平、沙河的市区上班族别无选择。很快,又有不少柴油通道加入了车队,不过随着外地人民大举进京,345支线逐步成长为客流量第二的月票有效线路...虽然走高速的919九龙线和845快普通车陆续开通,345支线陆续加车(我见过的最大车号:14181),高峰间隔由最早的7分钟缩到了3分钟(平时间隔从15分缩短到7分),乘客的数量仍然是快速增长。”挤支线“是许多昌平、沙河上班族的”必修课“。(常常思考,现在我开始发福,当年345支线的挤车运动做的很不够)
进入21世纪,随着网吧的普及,345支线常客-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去上网,感叹”北京坐车真难“的同时,也在全国的学生圈里大大提高了345支线的知名度(作为外地同学了解昌平的窗口,同昌平松园网吧一条街一样,”名扬四海“)...
再后来的事情大家就都熟悉了,通道换单机,”多国部队“换6111D3,IC卡换月票,支线改快车...
祝老伙计345支线一路走好!祝奔波劳苦的司售人员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