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961|回复: 12

今年高考的骈体作文。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6-29 0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云飞高考作文原文:《绿色生活》(拼音为编者加注) 9 V0 ^$ P" d& x! j* g

  呱呱小兒,但飲牛湩[dòng],至於弱冠,不明犍[jiān] 狀。佌佌[cǐ]之豚,日食其羓[bā]。洎[jì]其成立,未識豜豭[jiān jiā]。每嚙毚臑[niè chán nào],然竟不知其夋[qūn]兔。方彼之時,窋[zhú]詫之態,非闠闠[huán huì]之中所得見也。

3 v, ^) P3 o. U6 f' ?( U$ b

  今北方久熰[ōu],瀵[fèn]氿[guǐ]甃[zhòu]眢[yuān],坌[bèn]坲坲[fó],燾[dào]天幠[hū]日。土地皴[cūn]崩,罅[xià]可容人。南疆霶霈[pāng pèi],洚水肆虐,當此之滈,茅舍盡走。欲苫(shàn)不能,啼口立啾啾[jiū]。

8 p8 i. q% L h

  凡此異態,非天之咎。

5 N. X2 P( I |$ `0 U( F

  君不見斵[zhuó]楩[pián]焚樟,岵[hù]之為屺[qǐ],睇眄[miàn]之下,萬山盡屼[wù],百尺篔[yún]簹,化為竹著。於彼幼蛇,匌[gé]不盈寸,巴蛇王虺[huǐ],盡化柈[pán]饈。玈[lu]氣烰烰,上格瑤池,貧地徠賈,以豐其貲[zī]。然千丈方圓,萊菔不生,九天之上,星河不見。

% M8 g" Y" P+ _' l, U* m5 h

  嗚呼!漫山設棙,遍地盡罘。此天災也?人禍也!河海黟[yī]然,濁水仍傾,此天災也?人禍也!斵木[算刂]竹,彍[guō]弮[juàn]待獸,以至鹿不得走,翬不得飛,蟻不得宭[qún],髬髵不見。此天災也?人禍也!

$ o- I9 q5 U% }+ S

  翕合沴[lì]氣,終日涽涽。天不復藍,水不復清。未有烏雲,天何暝暝?赤烏既出,焜耀無復。看天下,鳥飛不下,鮮見狉狉,當此之時,何處貣青天?

& ?$ K; E% `9 A; E/ m' w

  所幸者,人知之也,人更之也。然,上作網法,下偩幾何未可知也。

5 n3 S7 `% g0 M2 }* Z; R" N' K

  今天下多災。北國井冞[shēn],陣主復至,當與孔張俱歾[mò]。南域之霖,大禹洊存,只得扼腕而歎息。人不咎己而咎旱魃,不誚[qiào]己而諑共工。未之可也。闤闠所趨,不可恈恈。當思子孫後代,人己知之。然行之效,則體躆廟堂者思之,媕娿[ān ē]之徒,棄不婟[hù]嫪,國之大蠹,捐而必究。

0 O6 ^; u1 O* M# z( P9 I4 ?* s

  吾所思者,河泮水墺,楊槐蓁蓁,町疃[tuǎn],柳榆其秝[lì]。苾葌柅柅遊屮[chè]葳蕤,見柳而人不攦,視草而眾不蹸,日駕雙軑[dai]之車,斐斐閭巷之間,目不復睺,鼻不再鼽[qiú],鳥不驚人,鮒遊沴然。

4 t) _' H4 ^% P' A9 b

  人者,天地孕育。今其反萬物,此獍也。今其不宜瞡瞡,遺禍搙孫,當修長遠之道以藾萬世。

2 i* q2 X* d6 `0 o: T2 ^6 N1 ~

  今吾執筆於此,所思者,舍旁早蟠一株,今當唪唪,攲枝水上,當復駕舴艋,扌玄其落桃,投於苙。坐銀杏樹下,觀兒童嬉於樹下,延於磚祴[gāi],搤[è]腕而惜水中未置菱藕幾株。燠[yù]熱之時,而可摘菱冣[zuì]菂,爇之為饘[zhān],以奉親房。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6-29 0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69]赐他同进士出身:大学不用读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0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者,天地孕育。今其反萬物,此獍也.

' A- W! y$ v+ {! \* d- O

 

3 ~ f1 ~ {3 Q9 A' r: J

七杀碑的味道!

发表于 2010-6-29 1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0 |, \, r ^: I, ^2 L5 \

羓、豜、豭,这都是《诗经》里的字眼,“彼茁者葭,壹发五豝”,“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 ~' b" S/ T7 {+ m+ s& y

 

5 F% w4 k. U" F- h n3 `5 }

想起了《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3 I2 G& P4 G5 i8 o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

' ]3 g |* R0 B+ J* N& Q

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 C" {3 c* M, f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0 m! N1 z7 s: P5 g" J/ u" k

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 a7 u0 y- p- g$ f

 

2 c% O/ i- a8 O, d# R

孺子亦读诗乎?

, b% P$ w$ ~$ t- J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8 z/ e( j- p6 O- U* M4 p

考官曰:汝读诗,予难言。

5 o2 }; V; H( V) |9 C) j) ]. A" P. S

这要是在1958年啊,十八层去者。

发表于 2010-6-29 1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点都不好,和我们总书记的发展至上的路线不符。
发表于 2010-6-29 1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高人在民间!
发表于 2010-6-29 1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者,天地孕育。今其反萬物,此獍也。--唯此一句 点睛之笔也

; Y8 K3 w: K, F" x/ ~ d! ^9 O; R: z$ l

可惜通篇尽是冷僻之字 以辞害义 不过对一个高中生来说 也难得了

发表于 2010-6-29 1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居然把古文那套都捡起来了,不容易,

5 K6 O$ c1 i( J% Z

 

" Y. U, ^1 i) s4 q

费力看了一下,发现在诸多不能确认读法和意义的的词汇外,内容主题还是简单些,能看出不那么老道;

% z/ o5 `3 [0 z; l5 P7 H: _0 a4 X

 

8 D3 `) S# D; y9 M

文章最好还是内容大于形式,这种形式大于内容,还是不推广的好。

! ?5 O+ u4 f, |; r" t4 G0 y

 

4 Z# L& J! |& r* F$ J

难得小小年纪对古文如此熟悉,如能学以致用还是人才

$ l# Y; G9 y. I- Y. h. L

 

, V! k# M/ K% G c+ m+ y8 X

 

发表于 2010-6-29 1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够阅卷老师一梦。也要手捧字典仔细研读。

发表于 2010-6-29 14: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不信阅卷老师能看懂,哈哈哈哈哈哈哈
发表于 2010-6-29 2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不要这么写为好,骈文是有基本的句法章法的,这里不通的地方很多。如果小时候接受过一点像样的古文教育,这个年龄写出浅近流畅的文言文没有任何问题,不必非得这么做。充分掌握文言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够在行文当中自如地造出合乎法度的词,这是需要积累的。

3 z- A F6 G/ h; p$ W: l9 F

 

$ F& V0 @" X6 a" S5 j" O2 H& E4 ?8 C

从两汉到六朝,骈文的创作和读书人的生涯密切相关,一篇文章往往就是一段生涯的总结和提炼。另外两汉时汉字由简趋繁,异体字极多,所以文章才会不好读,后世骈文是不会这么写的。

发表于 2010-6-30 22: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献忠转世
发表于 2010-6-30 2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的这孩子废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22 22:24 , Processed in 1.13852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