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其说它是个酒店,不如说是一个小型的共和国现代史博物馆。毛泽东私人官邸用过的天鹅绒窗帘,周恩来用来收听国际广播的收音机,陈毅用过的红旗车,林彪坐过的牛皮椅子……
3 P$ o+ H8 Z) A! U在北京东四胡同里七里八拐,找到这处“被神话了的”客栈。其名“新红资”取自“新红色资本家”之意,其实是以酒店的方式对共和国的建国元勋们以及1950年代的中南海一次民间的解读。
! h0 y7 ]; t( ^; R) X客栈是由一个紧凑的四合院构成,一共才五间套房。最大一间正房为“毛主席套房”,室内,铺着织锦缎被面的床尺寸特别大,仿效了中南海中毛主席的卧具。床的一侧堆放了大量的书籍。有毛主席爱读的《资治通鉴》,还有旧版的《中国工农红军发展简史》。茶几玻璃下压着毛主席家人的照片:杨开慧和她两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贺子珍年轻时的长发肖像照,江青骑马图……在此居住,基本可以把自己臆想成毛主席。盥洗室内放着一个毛主席身着白色浴袍的小雕像,一副政治波普的幽默。 7 Z8 ^* P) T. |0 P( K
院子里的东厢和西厢为两套作家套房,分别为了纪念阿德加·斯诺和英籍作家韩素音。斯诺套房里,一台老式打字机内正在打着《红星照耀中国》。韩素音则是客栈老板喜欢的英国女作家,她曾多次访问中国,并在西方出版关于中国及中国领导人的著作。 - h0 L) R: n `* m- D3 z8 b- [1 L
两间耳房分别是东西贵妃阁。也即清时的“妾房”,格局比较隐避。西贵妃阁的一张柚木床是清代乾隆时期的古董。这也是客栈老板的私人收藏。
6 L% y% E) U& \, b5 N0 L低头猫腰爬进花园内的防空洞,这里居然是一个“文革”酒吧。墙上装饰着红卫兵臂章、红五星书包、帽子、水壶,《红色娘子军》里的枪等道具,在一旁的角落里还有一个小小的“电影院”,正在放映“样板戏”! % o$ h9 Q( q2 L$ Y7 F0 k- d+ B
除此之外,俱乐部内的大量家具和陈设都是中南海中的原物。四张略显破旧的牛皮沙发是当年周恩来、陈毅、聂荣臻、彭德怀等国家领导人接见客人的地方,被称为“决策椅”。一旁柜子里的老式收音机过去曾放在中南海周总理的私人办公室里,周总理用它来收听国际广播。这是熊猫电子厂在上世纪50年代制造的专门供中国高层领导人用的收音机,全国仅有五台。
( ~* |. U( N' u/ ~( b至于新红资餐厅所在的东四九条,更有不少希奇:宅子本是末代肃亲王的女儿川岛芳子的居所,室内还有女间谍用过的缝纫机;室内有林彪坐烂的旧沙发、江青坐过的皮椅子;提起茶几上的老式电话,就能听到毛主席操着湖南口音在开国大典上的讲话。门口则停着两辆外形酷似劳斯莱斯的老红旗轿车,巨大的车身简直占掉了半条胡同,那曾分别是陈毅和江青的交通工具。其中一辆还能正常驾驶!如果客人提出要求,可以安排红旗车带客人逛北京城、游天安门,每小时租金1000元。不过因为红旗车“年纪太大”,所以每次只能工作1个小时。
6 d4 t* i% m1 ?5 N5 g. h: Q3 q+ L _, \说了这些,一定有人会问这客栈老板究竟是何许人也,有何等神通得以有此手笔。老板Lawrence Brahm是一个美国人,律师出身,博士,曾经担任东南亚国家与中国政府货币政策顾问,热爱中国文化,能讲一口流利的京片子,还娶了一位中国将军的女儿。邓朴方是他们家的座上宾。他写了二十多本关于中国的书,还有新近出版的写朱基的传记《朱基与现代中国的变革》。 / [7 ~" g" h# u" V5 w
美国《时代》周刊也曾专门前往“新红资”采访,并且评价说“它不仅对于外国人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对于那些对50年代怀着乡愁的中国老人来说也是一种浪漫的意象—那时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是多么简单,客栈和餐厅都是‘计划’好的。”
- { C. m6 `% q" X3 [& b ) U3 S& W( J1 V1 Z9 W" O6 A$ I' s5 I
[贴图]院子极小,但非常迷人--新红资俱乐部(川岛故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