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猪哥共鸣几句。
1 }8 G$ \! M5 a# R. z" V - y5 n* x5 N9 C
1:老北京网这几年运行当中的磕绊谁都感受得到,作为管理者,实际上也在找寻多方通道希望藉此与社会达成对接以取得更大效益——文化与经济的。
" I& R& c& f. {8 T! D 在这个过程中,应当避免某些偏差。或者出现偏差应当及时修正、弥补。 3 V8 {4 I* R5 t9 J
对事儿不对人说,运行了将近十年的网站,栏目的添加应当是很慎重的事情,不能因为最近跟某个团体热乎受了人家馈赠想着无以回报拍脑门子就增,增完的结果呢,血心一阵儿之后,撂旱地儿上看着再也不理或想理没时间、没文化底蕴的积累等等——这里面存在不严肃不尊重,对资助者的不尊重不严肃,对自己网友以及网站的不尊重不严肃。 ) u$ E$ G$ l5 c8 h0 L
抗日文化研究 这个版块之前的名字叫什么: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之类,血腥味儿是否浓些?栏目名称设置是否随意?与网站整体运行态势是否融洽,有没有对冲和消融力道的情况存在呢? + l! o+ n ^& q5 |, n4 x( s/ k6 v
摄记队的成立是不是也存在这种情况? ) U( N! z5 h( g1 T+ d, |. Q
树人老兄的那个花鸟版块增添成功,为何?
% @# A5 M5 G5 @; H. z; n l8 ] 1:有比较专业且敬业的版主。
, w w7 o+ s, Z 2:有网友文化需要的大背景。
* z+ T. s5 O8 _% Q 3:有巨大的网络空白或者明白点儿说,有北京文化与专业知识相叠大面积的空白点。 ( V7 ?6 p6 l Z
- V2 f! Q5 I, u# y' i _, A在下并不反对因人因事设版,但之前要慎之又慎。 , L0 {8 y3 ^; o8 h
. Y, {+ C% U: [砌堵墙可以有多少水和多少泥,甭讲盖正房,搭间小厨房也这样成不成?
- z; {1 z( y$ b1 g2 ~; t
$ z6 Z& r c# R m5 D2 f6 X; z6 e: h2:老北京网运行了这么多年,管理者付出了大量物力财力和时间精力,这一点常人确实很难做到。无论从网站还是论坛整体上看有了比较深厚的积累,这种积累一直缺乏有效积极的整合整理,时间久了,有没有成了杂物间下不进脚儿之虞——好东西有,脏鞋烂袜椅子背儿钉子头条案青花大碗混搭着,找什么,费死人劲,不冒一脑袋白毛汗甭想。
* a. ~; b; `' m, J 整理清爽了是一盆好花儿,你还用费劲巴拉地端着花盆找一个一个窗台试嘛?
: h, R0 b: S& C2 N 拍记队是老北京网首创,曾经一度是个特色品牌,可现而今连街边卖菜的师傅恨不能都人手一架相机了,你还从形式上改不深究内容之整理挖掘打造自家的特色,一个大衣五十斤重,您不去琢磨五十斤棉花如何弹、纺、织、染、裁,老是改面儿,谁肯总追着你瞧新鲜?
8 E" @+ `% Z. P* h) G- B. j - b1 D! j2 s5 y N* W; i
3:北青网曾经一度很火,后来黯淡了,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添加了很多小游戏,刚上来,大伙儿都玩儿,网络熟人之间玩儿起来更有趣儿不是?玩着玩着,心气儿褪了,论坛可再也找不着曾经的的文化感觉。 6 D' K. \, \' B
我没聊过QQ,老北京论坛里的QQ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预期风险说不好,可仅从写字这个角度上说,该说的话QQ里冒一句两句之后,兴趣点转移,没有“憋”的乐趣,那我敲字干嘛呀?
2 o+ _/ f. J0 f4 {* S 京华论坛现而今很火,原因之一在于那儿的人有一种分享讨论借鉴学习的氛围。浅不怕,水多了总能咣当出一个深坑;可你水都没有甚至原有的那一点水都保不住任其自然蒸发,结果会是怎样? 1 B9 F# U: o6 v6 ^$ z$ k( j
8 |) t+ u( r3 w; K6 M7 q
4:形式是内容的一部分,过于关注形式是舍本逐末;内容是活着的一部分,过于强调活着是有今儿没明儿的短视。 ; W. N( @; w6 [) r% E3 y
* O/ I3 m3 d7 F; q5 p: C) z7 w
5:有一个词不知大家想过没有:热情。
) M4 b8 {8 a2 _$ u. i 换算成咱老北京话叫“心气儿”。这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很怪,有了她顶着再苦再累的事儿干起来滋滋有味——那叫不冤不乐;没了她再好吃的东西瞅都懒得再瞅一眼。
% m' t9 z& U7 j/ ~1 i3 H0 E) G 现而今这东西咱老北京网里有嘛?有,还是没有?
9 s ^ T$ f! f ]( e
# V% z! i: z+ M3 _( H 8 }* g2 A' U: L- ]3 {& w+ w
6:在下话直,仅对网站眼前态势发几句牢骚,没甚建设性,说说痛快! 3 o6 U- G0 f8 E& i. M4 o$ K+ y
问候大伙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