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102|回复: 2

天蕙斋寻踪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6-19 1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蕙斋寻踪2 L, z9 S1 w4 e

 

2 E* ?8 }/ d6 z- Z P s! b8 `2 c

说中国人偏向于保守,接受外来新生事物较慢,实在是大错而特错,即以上流社会而言,尤其在奢侈腐化物质享乐上,大有高度渴望与追求,正如老百姓所言:学好不容易,学坏一个顶十个。近代,西方国家如英国之流,恰恰瞄准这一点,就把鸦片送来,从而轻而易举将满清王朝摧毁。他们认准鸦片在中国必将大受欢迎,其实是源于烟草在中国盛行的前车之鉴。

/ `& i/ ?4 S' k2 C7 h F

烟草起源于美洲、大洋洲和南太平洋的一些岛屿,传说最早是玛雅人的创造,是和玉米、西红柿、土豆、巧克力并列为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的五大发明之一。哥伦布航海时到达西印度群岛,发现印第安人吸食烟草,1558年航海水手们将烟草种子带回葡萄牙,随后传遍欧洲。1612年,英国殖民官员约翰·罗尔夫在弗吉尼亚的詹姆斯镇大面积种植烟草,并开始做烟草贸易,16世纪中期就传到中国了。烟草吸食方法堪称多种多样:除了象现在人们点燃烟叶,尽享烟气外,尚有咀嚼、过水、抹入鼻孔等多种方式。明姚旅《露书》就说:“吕宋国有草淡巴菰,名曰金丝薰,烟气从管中入喉,能令人醉,亦辟瘴气”,淡巴菰是Tobauo译音,即烟草也。清初,鼻烟传到宫廷,皇帝佬儿闻了一下,觉得味道不错,就赏赐给王公大臣,由王宫大臣又普及到了府衙官吏和文人墨客中间,最后流传到民间。渐渐成为一种时尚。

9 w# s0 s6 y2 w( D1 A; T. O

大栅栏有一家卖鼻烟的老字号,叫天蕙斋。清道光年间,有一个姓杨的满族人,在大栅栏东口路南开了个名叫聚兴斋的鼻烟铺,专门供应王公大臣们鼻烟,这家鼻烟铺慢慢在南城一带就有了名声。庚子年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义和团焚烧洋货,一把大火烧净了大栅栏,聚庆斋鼻烟铺也在劫难逃,后来杨家在聚庆斋鼻烟铺基础上又盖起了新房,把聚庆斋鼻烟铺更名为天蕙斋鼻烟铺,仍是南城一家有名的鼻烟铺。天蕙斋解放时犹存,记忆中它在大栅栏东,在与珠宝市交界处,是一间把口的低矮的房屋。它是那样的不起眼,然而谁能知道,在中国近代戏剧界,这里曾是一个运筹帷幄,呼风唤雨的地方。
    天蕙斋的烟叶都是山东兖州滋阳县特供的,为天蕙斋熏鼻烟的是福建长乐县的陈通记和陈宜记两家铺子,再用北京丰台黄土岗的茉莉花继续加工熏制,一直要熏上五六遍,可谓九转丹成才奉献于柜台之上,鼻烟分为酸、膻、糊、豆、甜五种味道,以酸为最佳,上等鼻烟,色泽金黄,花香味大、初闻为花香,渐闻为烟香。抹到鼻子上顿时感觉提神醒脑,通体舒泰,当然是一种很高雅的消费品了。

7 R* [0 k, D$ n6 [

天蕙斋出名除了其鼻烟质量上乘而外,最重要还在于店主重视名人效应。满清末年,光绪十六年,谭鑫培与孙秀华、陈德霖、罗寿山四人被选入升平署进宫承差,据说曾受清廷四品官服衔,有“贝勒”之誉、号称“伶界大王”的谭鑫培就与天蕙斋老板相好。辛亥革命前谭鑫培曾亲自光顾天蕙斋购买鼻烟,一时间,到天蕙斋买鼻烟的人数大增。天蕙斋掌柜的也有意利用,凡是梨园行的人,不管买不买鼻烟,一律热情招待。当时,艺界大腕名流似乎人人有此雅好,即使没有探得个中三味,也须会装腔作势,附庸一番,要不怎么应了一句老北京话:“买鼻烟不闻,装着玩。”呢?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走进天蕙斋,抬头就可看见一块长约六尺宽约二尺罩有玻璃框的大匾,白缎子上绣着“香妙心清”四个醒目的黑字,匾上还绣有送匾人名字,第一名就是京剧武生泰斗杨小楼,下面紧接着有余叔岩、梅兰芳、王凤卿、王又宸、李洪春等等,几乎集中了当时北京京剧界所有出类拔萃演员。甭管您怎么说,反正一来二去的,这天蕙斋就成了北京名角聚会碰头之场所。除谭鑫培外,俞振庭、杨小楼、余叔岩、马德成、曹玺彦、许德义、高庆奎、王瑶卿、金少山、马连良、谭富英、侯喜瑞、李多奎、刘彦芳、刘宗杨、李万春、李洪春、丁永利、宋遇春都是那里的常客。

1 h! E4 S# u6 k

天蕙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也很重要,在它的西头,出了大栅栏就是杨梅竹斜街,就是北京梨园公会所在地,它的周围不出五百米有“庆乐戏院”、“三庆戏院”、“广和楼戏院”、“广德楼戏院”、“华乐戏院”、“中和大戏院”六家戏院,

6 P+ I$ x5 o: U( O; `

每天上午京剧演员们汇集在那里,大家闻着鼻烟,山南海北地一聊,讲些梨园掌故,更重要的是,演员之间有什么问题需要对方帮助的也在这里进行磋商。例如有个演员今天晚上突然有事,演不了那个角色,需要请个人“救场”,就可在天蕙斋物色个对象,如果对方不会,就现教给对方。这叫“钻锅”。天蕙斋是一间门脸,分前柜后柜,两间小房,演员们在前柜聊天、闻鼻烟;后柜则是他们授艺说戏的地方。你要找哪位名演员,在别处找不到,到天蕙斋准能找着。天蕙斋实际上是京剧演员的“文艺沙龙”,他们每天上午都在那里聚齐,聊天谈笑,度过半天。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解放以后,李洪春先生还在那里为人说戏。

8 [+ ?' J' h: n Q+ o$ ]3 P

我漫步在大栅栏街里,努力寻找着“天蕙斋”的踪迹,在“六必居”酱园遇到一位老先生,他说“天蕙斋”早没了,在他指引下,我在大栅栏食品商场的一角找到一挂着“天蕙斋”字号的小摊,天蕙斋三字写得不很好,显然是后来人写的,这里既卖鼻烟、鼻烟壶也卖普通香烟,柜台里有塑料袋包着两包纸烟盒大小的鼻烟,36元(现价60元——2010年7曰17日),据说有二两,袋上写着“北京传统特产鼻烟”最下方则是“谦益和鼻烟加工厂出品”问鼻烟产地,售货员回答是朝阳区金盏乡北马坊的鼻烟厂,他特别说这家鼻烟厂1998年后就停产了。

# I9 x$ n; N+ Z1 D* P$ f; S# W

现在北京京剧的沙龙在哪里?当然人们会说位于官园的北京京剧研究院,那里还有演出厅,经常进行演出,票价也不贵,花50元就能在150元的坐位看戏,楼里面肯定有会议室,报告厅之类,可是能和“天蕙斋”野沙龙相比吗?我倒是欣赏北京南城陶然亭窑台茶馆的回廊下,虽然茶馆不开了,翻修后变成赚钱的宾馆了,可是外面游廊里每天聚集着北京的京戏爱好者,整个上午,生旦净末引吭高歌,也不断传说着戏剧界的异闻秘事。一位老者告诉我,这里经常有北京戏校退休教师前来,说着,就有一位先生手中捏着一把折扇漫步从山下拾级而上,老者以下额指给我:“那位就是戏校的陆老师。”京剧院宿舍在车公庄附近也比较集中,可是我终究没有发现哪里有他们的沙龙,也可能在谁家里?在我所不知的新“天蕙斋”小店里?恕我孤陋寡闻不得而知。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6-19 1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52]独裁统治,必然导致统治者的堕落,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发表于 2010-6-20 1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19 10:38 , Processed in 1.114633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