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45|回复: 35

[分享]昭君墓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6-19 0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喜欢这篇散文,转过了算是对昭君墓图片的注示吧。

; a! `! R7 S# h5 x8 s2 m7 {

 

: m4 h/ h8 J0 l, j! ]

 

, y% C6 t+ H Q# P8 T' y* |, E

谒昭君墓

郭淑敏

(1)出呼和浩特旧城向南二十华里,涉过大黑河,放眼望去,一座土丘拔地而起,这便是著名的青冢——昭君墓。我驻足了,顿时肃然起敬、百感交集。

(2) 哦,昭君,你好吗?今日,你的汉家妹妹千里迢迢,看你来了。

(3)来前,我曾熟读《汉书》,知道你本为良家女子,后来又为何选入宫中?一定是因为你的美貌。红颜薄命啊!我不明白,上天为什么独独刻薄于女子,难道真的以为我们是男人的肋骨做成?

(4)史载,你“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我认定,这是史家的曲笔。你怎么会因“不得见御”而悲怨?纵然肯千金赠毛延寿,获得百般“恩宠”,也不过汉皇手中一玩物罢了!“君不见,长门咫尺锁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说不定你也曾“红叶题诗”,片片枫叶染红了护城河,但是多情公子何在?你又如何逃得出牢笼?纵然逃生,你可知事“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5)我不相信你竟“自愿和番,以息刀兵”,你是要博一博,改变自己的命运,对么?“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于是,你“请掖庭以求行”,你这不屈的女子!

(6)告诉你的汉家妹妹,从汉都长安到漠北单于庭,茫茫戈壁,长长数月,千山万水,你是如何走过来的?是骑马、骑骆驼?还是乘毡车?我曾到过那荒漠,果真“黄云紫塞,掠地惊飙”,数百里无人烟。途中你曾在何处小憩?可咽得下奶茶、奶酪、手扒羊肉?可住得惯穹庐?披得惯毡裘?夜深人静时,你一定难以成眠,抱起琵琶弹一曲吧,那曲调一定哀哀怨怨,缠缠绵绵,可是思念远在秭归的年暮的父母,还是幼年浣纱的香溪?歌罢低徊,只见前途渺渺,且又去无返日,永不得归,故里永诀。抬泪眼,百辆毡车皆胡姬,残月如钩……

(7)告诉你的汉家妹妹,你在匈奴几十年是如何度过的?远在异乡,你默默生儿育女,呼韩邪单于死了,你一定千百倍思念故乡,因为,你曾上书汉帝,请求归汉。汉帝为了社稷,敕命你“从胡俗”。于是你再嫁呼韩邪长子,忍受了“子蒸其母”之奇耻,再婚之夜,昭君,你该有多少苦水要倾,要诉?却又无处倾,无处诉!即使你如文姬一样归汉,昭君,你年老色衰,父母双亡,抛儿弃女,又何处为家?

(8)翻遍史书,昭君,无一处记载你终老何处?弥留之际,又咋何感想?我想,你一定双泪长流,死不瞑目!纵然诗歌千首、戏曲万段咏昭君,又有何用?唯挽你香消玉殒,难补你如花青春!

(9)天苍苍、野茫茫,唯遗下一座青冢,教人感叹,教人沉思。

(10)昭君,你并不孤独呵!遍睹中外名著、舞台,又有哪一位姐妹幸免此难?无论中国外国,无论后妃、公主、贵妇、小 姐、丫头、贤妻良母、艺 妓囚犯、神仙凡人,无论悲剧、喜剧,或是先喜后悲、先悲后喜,哪个不历尽人间艰辛,有谁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天下半数为女子,该有女子的半边天下啊!却无女人存身之地!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女儿经……,女人的血泪流成河,尽染漫山之红花枫叶啊!文人墨客却摇头晃脑、低吟轻唱。执巨椽,写出章章回回不朽之巨著,他们得以人以文传,百世流芳!悲乎?哀乎?怨乎?怒乎?

(11)昭君,青冢上千年绿草青青,可是你和姐妹们不昭之冤屈、不灭之魂灵?

(12)世人称青冢一日三变,“晨如峰,午如钟,酉如纵”,可是真的?哦,你该如峰,挺起高高的胸膛;你该如钟,敲响警世之轰鸣;你也确如纵,派生于腐朽之礼教。我更觉得,这青冢就像一枚砝码,沉重的压在心头,我知道,我也该告诉今世、后世的姐妹们知道,天平的另一侧,我们该付出多大的份量!那便是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13)别了,昭君!别了,青冢!暮色里,我一步一步远去.没有回头。

(节选自{当代艺术散文集粹》,有删改)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6-19 1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昭君故里不知道是什么?匈奴博物馆还是不错的应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冢和“和亲”铜雕塑:

6 o$ t; V- [2 n8 m' `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部分碑碣:

; \9 ~" O& e8 A" F7 ~. z8 A/ J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9: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道光年石碑:

1 A2 o0 P& p. c* r* L" u% u5 H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董老的题诗:

3 j* u6 T& o) V* _, d' z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8: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甬道两边建的昭君故里和匈奴博物馆:

- v- k, W: Q% s% l) {9 x4 R9 o3 S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昭君雕像:

K5 M4 `* w& T, M! @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冢之上近代碑刻:

: j: U+ X) n/ |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冢之上俯视:

; a- {6 Y- _) d( b0 v/ H; x' X7 q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楼主| 发表于 2010-6-19 0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求高人指点‘酪干儿’的制法

别了,昭君!别了,青冢!

3 t& E3 y1 ^) E' D( D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发表于 2010-6-19 2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大青山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因为在内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青冢在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左右。据说清初墓前尚有石虎两列、石狮一个,还有绿琉璃瓦残片,好像在墓前原来有一个享殿。现在,却只有一个石虎伏在阶台下面陪伴这位远嫁的姑娘,其他的东西没有了。

据内蒙的同志说,除青冢外,在大青山南麓还有十几个昭君墓。我们就看到了两个昭君墓,其中一个在包头市的黄河南岸。其实还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个古代的堡垒。在这个堡垒附近,还有一个古城遗址。

王昭君究竟埋葬在哪里,这件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多的昭君墓。显然,这些昭君墓的出现,反映内蒙人民对王昭君这个人物有好感,他们都希望王昭君埋葬在自己的家乡。

1 B# W' n5 x) d7 L' v& Z

 

8 y: @$ P- b; ?. i4 h$ o5 e; O

以上文字摘自翦伯赞的<内蒙访古>.

发表于 2010-6-19 2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云游的东东在2010-6-19 21:36:00的发言:
此墓真假似乎未定........
/ B+ n! r6 |0 }- a' Q$ J

光内蒙古就不只一座昭君墓,也不只哪座是真的?

发表于 2010-6-19 2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墓真假似乎未定........
 楼主| 发表于 2010-6-21 18: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的关注!却如居士所说,真假已经不重要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6-21 18: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嘉平在2010-6-21 17:39:00的发言:
昭君墓已经这般热闹了。请教吴老,有匈奴博物馆的内景吗?
/ ~& _) d/ S+ s

拍了些,不过效果差点,整理后发上来。看来老兄早已去过。

发表于 2010-6-21 17: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昭君墓已经这般热闹了。请教吴老,有匈奴博物馆的内景吗?
发表于 2010-6-22 0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老这个大约是“食案”,“环首小刀”大约是“匕”,就是餐刀,还有一条糖醋鲤鱼呢:

6 p6 R( L5 {* k( T4 B

 

. a A* B5 n; m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楼主| 发表于 2010-6-22 1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陆老师一说可以延伸出很多的典故。
 楼主| 发表于 2010-6-22 06: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楼主| 发表于 2010-6-22 06: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是匈奴祭祀的面饰:

, R, Y0 ~! x! n2 _0 @+ U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楼主| 发表于 2010-6-22 06: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鸟型铜壶和香薰:

$ [. v. q' [( ?5 b, I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楼主| 发表于 2010-6-22 06: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楼主| 发表于 2010-6-22 06: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楼主| 发表于 2010-6-22 06: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楼主| 发表于 2010-6-22 06: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车马輓具铜饰:

2 T% Z) k5 ~' \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楼主| 发表于 2010-6-22 06: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陶马首和陶俑水具:

& P3 G8 _4 v3 w! g; u8 Q }$ X* n7 K

[分享]昭君墓

[分享]昭君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10 21:52 , Processed in 1.235996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