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69|回复: 27

[分享]无影塔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5-30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保碑和简介: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5-31 2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影塔。。。
为啥会起这么个名字呢
发表于 2010-5-30 2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真是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的人啊 羡慕
发表于 2010-5-30 2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吴老分享!我到武汉也曾去过此塔.
 楼主| 发表于 2010-5-30 18: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塔龛和塔铭:
 



 楼主| 发表于 2010-5-30 1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塔身佛雕像:
 

 楼主| 发表于 2010-5-30 1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30 18: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30 18: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30 18: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30 1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是残缺的塔刹:
 
 楼主| 发表于 2010-5-30 18: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5-30 2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将近800年了,虽然细节部分已经模糊不清,但是气势犹在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5-30 1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好!没事干乱跑吧,呵呵。
发表于 2010-5-30 19: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保留着本真的味道!
发表于 2010-5-30 19: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老去湖北了,羡慕
 楼主| 发表于 2010-5-31 06: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子轩阁、DOUZI、居士和大贝勒浏览。
发表于 2010-6-3 14: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畅春园土特产在2010-5-31 21:39:00的发言:
 无影塔。。。
为啥会起这么个名字呢
: K( b6 j2 Y* Y" e0 b. U9 O! } W c

黄飞鸿在这里练过功

发表于 2010-6-4 2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影
发表于 2010-6-12 2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10-6-12 12:23:00的发言:
! B2 s s6 K, ?" _+ s9 ]& \

    谢谢各位的关注!

7 `! s* T: J4 d8 U" \: Z

    我理解:这塔原来在洪山东侧,是建国后移到洪山西侧施洋大律师墓地西的。洪山东侧林木茂盛,此塔又不高,丛林之中的矮塔确实见不到影子的。就是宝通寺的洪山塔高50多米,密林中也难见其影。本身就是佛教古塔,所以附会的传说就多了,传久了也就约定俗成了。

' r( X5 m" r/ D/ m0 k

    真要无影,除非建在赤道上上吧。

* Q: H% J, z: M, ~$ h _0 S

是的,吴老说的没错,1962年此塔开始倾斜,1963年从洪山东侧,移到西侧的.此塔是武汉市最早的一座塔.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的关注!

& i0 N b( J& S4 [5 A

    我理解:这塔原来在洪山东侧,是建国后移到洪山西侧施洋大律师墓地西的。洪山东侧林木茂盛,此塔又不高,丛林之中的矮塔确实见不到影子的。就是宝通寺的洪山塔高50多米,密林中也难见其影。本身就是佛教古塔,所以附会的传说就多了,传久了也就约定俗成了。

. g" g$ I' N- u, o; u" i u* \

    真要无影,除非建在赤道上上吧。

发表于 2010-6-12 1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奇怪?怎么个无影?吴老给说说呗。
发表于 2010-6-13 12: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学习了,谢谢各位朋友。
发表于 2010-8-31 14: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影塔名称的由来,据称:古时候无论太阳在什么位置,该塔身后均无影子,此乃该塔一绝,故名为“无影塔”。为何无影,众莫能破。一座千年神秘古塔潜藏几多玄机,引发众多科技、考古、探幽者的浓厚兴趣,人们引经据典、遍索黄卷仍难解塔里塔外千年之迷,古塔潜藏着现代人难以解读的数重玄机。 $ O# D& c' P3 Y3 [

据说该塔的实际效用是用以镇压地下水眼的防洪设施。《江夏县志》载,该塔下有一浪花井,常沸涌如浪,其脉通江,建塔以镇此。又曰“建塔以安澜焉”。小小一塔,何以镇住汹汹地下涌水,塔下所用的又是什么材料?此又一迷。

# Z+ l- v% w- x3 W8 J1 |! Y

 

4 N6 [" N# Z6 k

“无影塔”的得名可上述至明朝《寰宇通志》,后来清代《湖北通志》以及近代的《再续汉口丛谈》都沿用了这一称谓,兴福寺塔倒提得少些。

/ X% F- R# J/ b. W) c

翻看资料,有两说贴近些:

; _7 L2 A5 C% \ S% i* P

一是说“无影”的时间是有严格限定的——“夏至中午时分”,兴福寺塔无影;

, H) r% i& H+ I+ n

二是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万松亭的说法“因其矮小,日中少影,又名无影塔”。

$ n1 L5 A: G$ I% Y0 P" ?5 C' p

 

+ s. e5 g# E8 A, B7 v

猜想一:可能是建在一个较大较平、向正南有一定坡度的地方,与该点地面的垂直线正好(或者接近)指向夏至日中午的太阳。且周围建筑物与塔保持一样的风格,就形成了“无影”。无影塔的原址兴福寺在洪山东南簏,存在一片较大较平、向正南有一定坡度的地方是可能的。

\; d& n7 x; e4 q$ f# J

猜想二:因为塔的结构是上小下大,建造时有意让它倾斜一点,就象建那个“怪坡”,再加上地理位置带点坡度,三个因素加在一起,达到“无影”的效果。因为时间长了,塔基长期受力不均,造成后来的倾斜也是可能的。

- y( P# ]( R) ]( B

 

9 d$ E3 }5 z5 x8 p9 e& |9 F

 

; h6 {/ W t! i$ R1 L

国内还有河南汝南、山西寿阳两座无影塔,都具有无影奇观。

发表于 2010-8-31 15: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感觉像一个堵了门的阁楼石塔

发表于 2010-10-8 1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随游,欣赏,开眼啊!
发表于 2010-10-8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跟谷积山的铃铛塔挺像~~
发表于 2010-10-8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易水离歌在2010-10-8 9:09:00的发言:
看着跟谷积山的铃铛塔挺像~~
) c/ P4 u# S# f( h8 Z5 P1 v T

这俩塔不太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23 21:06 , Processed in 1.215558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