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6月10日,北京即将迎来第一个国家“文化遗产日”,“保护文化遗产,弘扬古都优秀文化”是本市的主题。北京是世界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从城市整体风貌到历史街区,再到文物建筑的保护,不仅制定一系列相关的规划,而且每年财政拨专款用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从今天起,本报将开辟专版,介绍过去几年内,北京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传统建筑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做法和所取得的成就。 本报记者柳剑诏报道港商林先生在北京胡同里已经跑了快两年了,他一直想买一处四合院。尽管“四合院热得烫手”,他尚未如愿,但林先生仍然表示他很开心,因为北京两年前出台了多项鼓励私人购买四合院的政策,他因此才有了购买的机会。据了解,北京出台的这一系列新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投资保护四合院,成果已经初步显现,每年都能让数十套四合院得到修缮。 想买四合院得排队 “政策的推动是交易量上升的主要原因,从去年开始,四合院交易量就开始出现增长。今年2月以后,市场出现了井喷的行情,我们每天都要带好几拨儿客户去看十几个院子,很多客户都要排队等房子。”顺益兴四合院专营店经理张帆说。 2004年4月,北京市国土房管局、市土地局联合下发了《关于鼓励单位和个人购买北京老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四合院等房屋的试行规定》,取消对四合院购买者的户籍限制,并推出8项鼓励措施。 张帆告诉记者,在2004年政策出台之前,不许外地人在北京购买四合院,那时候想买四合院不得不采取变通的办法,难度很大。 据该公司统计,目前可用于交易的四合院主要集中在后海、前海、东四三条至八条、南北锣鼓巷等区域,每年大约有30至40套院子上市交易。张帆说,四合院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现有的大部分院子都是公房,产权不明晰,真正能够出售的四合院很少。因此,四合院市场目前处于严重的供不应求的状态,很多人都在排队等待。据她估计,目前北京四合院市场的供需比约为1:30。张帆认为,北京市鼓励私人投资的新政策和社会对于四合院的需求也是吻合的。 每年数十套四合院得到修缮 据此前报道,政府出台这项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房屋的保护和修缮工作”。那么,这个目的是否达到了呢? “四合院在买卖过程中一般都会有一个修缮过程,现在到胡同里走走,就会发现很多胡同里面都有院子在进行修缮。”张帆说,不包括政府实施的四合院维修,根据她手头掌握的数据,北京每年至少有30至50套四合院在修缮。 张帆告诉记者,修缮四合院有三种类型:一是私人准备出售院子而自己请人修缮的,这主要是从买卖时的价格因素来考虑的,未修缮的残破的院子价格与修缮好的,每平方米可能会相差万元左右。二是私人购买后根据个人需要和用途进行修缮,比如作为个人住房的,就会增加洗手间、下水管线等设施。三是中介公司从私人那里买来四合院后,根据买家的要求进行修缮。 据了解,一套四合院平均每平方米建筑面积需要投入约3000元进行修缮,总花费少则几十万元,多的要几百万元。 私人投资四合院实现维修、保护的社会化 虽然由私人投资并修缮的四合院的数量,远远小于政府每年维修的四合院数量,但这一现象已得到了多方面的肯定。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曾撰文表示:“以四合院私有化方式吸引各方资金,实现四合院维修、保护的社会化,在全市传统四合院的保护利用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孔繁峙说,过去由于政府及房管部门长期缺乏足够的维修资金,使得很多旧城内年代久远的四合院平房,在年复一年的使用中日渐残破,以至于逐步演变为现在的危房。而一些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人士收购后,按院落原有的格局和建筑风格重新修复利用,使原已危破的四合院建筑在经过维修后得以延续。 目前,北京市部分地区正在推行对那些急需改造的危旧平房院落进行小规模、渐进式的“微循环”改造。专家们认为,让私人投资四合院以实现维修、保护的社会化也是一种“微循环”的途径。 揭秘 请来专业古建队按历史原貌修复 按照政府规定,四合院买家不能随意处置四合院,不能将其拆毁改作别墅或门脸房,必须遵守四合院的外观与风貌,即使打算安装落地窗以及加盖厕所都需要规划部门审批。 记者在西煤厂胡同看到了一套即将装修完毕的四合院。从门外看上去,青砖灰瓦,与胡同里的其他院子保持了一致的外观。而院内门窗上已经刷上了红漆,檐下还有画工正在绘制描粉堆金的“包袱”彩画,正房两侧的耳房改造成了十几平方米的洗手间,马桶、浴缸、洗手盆应有尽有。屋顶的木构件中,新木头和旧木头交错,施工工人介绍说,这是参照文物修缮的方法,尽量使用原有的砖头和木材。 “我们一般都请专业的古建公司进行设计并施工,按照建筑的历史原貌翻建或者修复。”张帆介绍说,设计方案完成后,需要送到区规划局进行审批,拿到许可证后才能施工。一般工期短的也要半年以上,长的甚至要两年时间。“改变外观的申请是不会得到政府批准的”。 张帆说,如果该四合院是文物古建或者是挂牌保护院落,开工前还要把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及开工手续报送文物部门审批。记者从市文物局了解到,装修此类四合院必须遵循不改变建筑结构和外观,不损毁、改建、添建或者拆除建筑,不危害建筑及其附属文物的安全,拆除装修后可恢复建筑的历史原状等原则。 个案 一个四合院修缮的故事 私搭小厨房被拆露出本色老青砖 西城区某胡同3号院,两扇因为年代久远而呈黑色的木门后面,正有10余名工人在进行施工。院内的东厢房已经修好,人字形屋顶上的木头还是白色的,西厢房前原来住户私自搭建的小厨房已经拆去,露出了青色老砖头和红砖夹杂的墙体。几名工人正在将房顶上的旧木头抬下,还有一名工人正在用小凿子将老砖头上的水泥铲去。这个正在进行修建的四合院是李先生去年6月买下的,翻修工程从今年3月开始。 “我自小就在四合院里长大,后来搬进了楼房,但四合院的情结这么多年一直还留着。买这套院子,就是想把一家人都搬过来住。”40多岁的李先生说。 这套四合院占地约32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0平方米,原来里面住着8户人家,属于过去的平民住宅。李先生说:“我刚进来时,里面到处都是私搭乱建的小屋,每家都在外面弄个小厨房,把小院子挤得满满的,有的住户还装着烟囱烧煤取暖。” 说起买这套四合院的难处,李先生告诉记者,最麻烦的地方是这8家住户并非产权所有人,所以先要找到产权人办理变产等各种手续,然后再和这8家一一协商,谈妥搬迁的补偿条件。他说:“凭个人的力量,把这8家搬出来真费劲。要一家家地谈,有一家不同意,就耽搁下来了。所以,足足花了8个月才让原来的住户全部搬走。” 房子买完后,李先生就开始筹划翻修的事,“首先,要把院子里私搭乱建的房子都拆掉,然后,再把它恢复成原来的模样。我不喜欢雕梁画栋的样子,就青砖灰瓦,和小时候的院子一样就行了。”他说。 顺益兴四合院专营店经理张帆告诉记者,李先生选择自住是购买四合院的一种选择,也有很多人买四合院是用来投资的。张帆说:“这些投资的买家在四合院翻修上更舍得花钱,每平方米造价有超过4000多元的,室内家具很多都采用传统样式的紫檀木、花梨木家具。” 对话 北京的新探索: “微循环”保护四合院 作为北京旧城一大景观的四合院虽是蜂拥游人的看点,但四合院的破损在加速,不少四合院的名称早已为“大杂院”取代,严重影响着市容。四合院怎么办?大拆已基本叫停,“小幅度拆迁”目前是文保热心之士议论的焦点。“微循环”,几年前记者听到的新名词,现在成为政府、专家、百姓最为认可的一种方式在推进着。昨天,市规划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起这一思路的产生过程。 记者:北京四合院的现状如何? 市规划委有关负责人回答:北京的四合院绝大部分是老房子,多年来失修失养,“危、积、漏”严重,危房比例由解放初期的5%,至今已达到50%以上,且大杂院内违章建筑密集,人口密度也居高不下。无自家厕所,无天然气管道,大多数用煤取暖,四合院的修缮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旧城区内有危房202万平方米,涉及居民7.1万户,完全保护好这些四合院,就需要巨额资金。因此需要政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四合院的保护当中。 记者:如何解决四合院的保护与发展? 回答:要寻找在解决百姓的住房条件的同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房屋修缮,争取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危房改造实现双赢之策。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要保护四合院,另一方面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小规模渐进式的危改方法。妥善处理居民生活条件改善与古都风貌保护的关系,合理调整旧城功能,强化文化职能。防止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目标,增强发展活力,推动旧城的可持续发展。 记者:四合院保护的目的仅仅是保护建筑实体吗? 回答:四合院作为北京旧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格局、尺度、形式、色彩的保护,是旧城整体保护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它不仅为北京建立宜居城市,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美观的环境,同时,它的建筑等实体,还会突出北京特有的人文特色与古城风貌,可以发掘、引导城市的精神与文化特色。目前,北京挂牌院落658处,《北京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含旧城)》中,严格规划可保护区和文物保护范围及建控地带的总面积为2736公顷,约占旧城总面积的44%。 记者:保护和微循环,是否意味着四合院内的生活方式,还要停留在原有状态? 回答:根据规划,那些私搭乱建现象严重的“大杂院”会逐步拆除,恢复四合院的原有风貌。与此同时,疏散现有的过密人口,将旧城内的138万人口,降低到90万人。在尊重传统风貌的同时,引入市政管线,如果不能满足国家规范,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小型化设施及非标准图设计、方法进行处理,达到行业管理要求和安全要求。让四合院的居民也能逐步用上天然气、暖气、自家卫生间。 记者:如何监管四合院微循环不建走样? 回答:目前,本市的四合院改造项目,包括私人投资的项目,其规划都在严格的监管中。首先要通过由10位著名专家组成的论证小组的规划论证。而后,再由规划部门对小规模微循环方式,分别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以指导分散修缮,并分片建立责任规划师制度,从而保证小规模微循环修缮方式的建筑风貌。目前,规划学会已经编制了四合院基本要素标准图。通过抓住四合院的主要规律、基本要素编制图样,为保护和修缮四合院的设计施工提供依据,以此确保古都风貌不走样。以外,还研究不同居住条件和多功能利用四合院,发掘目前四合院实际应用模式,提出设计方面的意见,为今后小规模微循环保护性修缮及多功能使用提前做好准备。 链接 北京近年保护四合院的进程 ■2002年2月,北京市批准了《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在旧城内圈出了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要求对历史文化保护区必须以“院落”为基本单位进行保护和更新,危房改造和更新不得破坏原有院落布局和胡同肌理。 ■2002年9月,《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颁布实施,有着3000年城建史的古都北京终于有了第一个最为完整的名城保护规划。名城规划在上述25个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基础上又确定了第二批1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名单。 ■2002年8月北京市有关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危改中的“四合院”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对没有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四合院”提出了保护标准。北京对于四合院的保护基本形成了历史名城整体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三个层次的保护体系。 ■2002年编制皇城保护规划。 ■2003年《北京空间战略研究》首次提出旧城整体保护。 ■2005年获得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中,重申旧城整体保护的内容。2005年进一步编制《北京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含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