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218|回复: 20

且图且文聊北京(1-12)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06-5-20 2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在北京,内四城都住过,甚是有感情。

今天起,争取每天一张片子,一篇文,聊聊我心中的北京。大概十篇左右吧,视工作情况和自己的时间而言。希望能与对北京有情感的朋友产生对这个城市的共鸣。也希望各位指正。

            一.炸灌肠

 

   炸灌肠,也有人叫炒灌肠,老北京的一种风味小吃,于我印象颇深。

  幼童时期,未上学前,曾与爷爷寓居于宣武门外的铁门胡同。其时甚淘,且顽愚有加,“不可教也”。往往日已西斜的饭时,亦不肯回家,管自与一伙天不怕地不怕的小伙伴在房上追逐嬉戏,任凭老人家在下面色厉内荏、外强中干,束手无策地顿足捶骂。
    

  眼见得校场口方向隐隐传来那惯听了的"炸灌肠"的吆喝,便在这韵音悠长的叫卖声中与低我两头的爷爷坦诚交换开了的意见:

  “我要吃!”

  “吃?哼,又上房了不是?甭想!”

  “我就是要吃!”
    

  “就是要吃?就你这个淘劲儿!不听话,扔到大街上都没人要的野孩子!”
    

  “恩~恩~恩,我就要吃吗!不给买,我就跑家去!”
    

  我说的家,是指爸爸妈妈当时住的西单北大街。曾独自跑回去两次,不管不顾地一个人进了城,独自穿了三条大马路。当时又没电话,可把两边的大人都吓得够戗。
    

  这威胁,嘿嘿,果然见效。杀手锏一亮,谈判的天平便自然而然地向我倾斜了。
    

  “那,那你还不快给我滚下来!小心,我的小祖宗啊!扒好了!”
    

  那卖炸灌肠的,是个常来常往的老挑夫,与爷爷年纪相仿。人熟惯,其家什也熟惯。一副担子,前头是一摞抽屉样的物件,皆漆了棕红的漆,显得十分老旧。最上面是一块被刀剁得凹成深洼的令人不忍目睹的小案板。担子后头,是一个平脚的煤火炉,盖了乌黑的炉盖,炉盖上则支了一盘不大的饼称(平锅),一样地乌黑。上面,顶了一盘厚厚的木锅盖,十分的沉重。
    

  卸了担子,那卖炸灌肠的便与爷爷不经意地边聊些什么,边从小抽屉里选根儿相对粗些的灌肠,甩了案板上,斜了刀,看也不看地齐码开剁。甭数,一共是十三刀,不多不少十三片,厚薄、大小均匀得很,不多也不少。
    

  炸灌肠的过程,是十分难耐的。你急得要命,他老人家却不慌不噪,用铁铲将一片片可爱至极的灌肠,排了队地翻来覆去,直折腾得这些灌肠彻底变了面目,焦黄焦黄地“吱吱”告饶,方被他拢了,用一小盘倒扣住,使劲按按,再藉了铁铲的合力,兜底儿出锅,热热地递了过来。
    

  再往下,便是“野孩子”的幸福生活了。在众顽友羡慕且嫉妒的复杂目光中,我得意地用一竹签,逐个扎了挑了这些身淋了蒜水的灌肠于红口白牙中,香喷喷地咀嚼,动作十分夸张,且往往将这品尝胜利果实的过程有意地无限拖长。啊,香,真他妈地好吃!大概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好吃的东西了。日啖灌肠一小碟,不辞常做野孩子。即便后来被揪了耳朵回家转的时机,也不肯丢下手里香味犹存的竹签------攒了一大把了,可用他们玩抓(音:chuaˇ)棍儿的。
    

  光阴荏苒、物是人非。人生这一晃,几十年就过去了。爷爷,乃至爸爸妈妈,这些老人们的相继辞世,也早已幻化成了记忆中的历史。然而,“野孩子”也免不了会睹物忆旧的。
    

  今年春节,当我端了数码相机在地坛庙会四处巡睃,捕捉北京风味小吃的镜头时,顺便又品尝了一下这久违的炸灌肠:
    

  碟子变了,不再是那印象中缺了口的小瓷碟儿,成了一次性的纸盘,端在手里轻飘飘的;
    

  签子也变了,不再是那巴掌长硬硬的竹签,成了小里小气木质的牙签;
    

  味道更变了,尽管也炸得焦黄焦黄,淋了醋与蒜水,但嚼在嘴里,怎么努力,也寻摸不回当年那香喷喷的诱人的口感了。
    

  也许,是现如今生活好了,天天过年的缘故?哦,说不清,实在说不清楚。我端起了相机,调着焦,将眼前的这炸灌肠一一定格,与印象中的老北京炸灌肠默默地作比……

" }( i2 g' ^8 ?/ `# A7 `" C4 p7 i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8 7:26:00编辑过]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5-20 2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风筝

 


                   二.风筝

您放过风筝吗?放风筝是一项大俗至雅,风靡老北京的“全民迎春仪式”,也是一项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大众性娱乐健身活动。每年春天一到,古都晴朗的碧空,就缀满了样式各异的风筝,套用一句众人皆会的话来形容:是北京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风筝起源于我国。据考,最早的风筝是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在《韩非子·外储说》有这样的文字:“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翻译成大白话儿的意思就是,墨子研究飞上天的器物用时三年多。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用木头制做了一只大木鸟,可惜只飞了一天就坏了。但这也相当可以了,他研制的这只“木鹞”毕竟上了天,而且成为中国最早的风筝。

北京的风筝可有年头儿了,明、清以来,北京就是风筝的传统产地。老北京的风筝很尚讲究,有这么句老话儿:“精致的风筝才配得上精致的老北京;精致的风筝才配得上老北京精致的景致。”风筝的种类很多,其中,沙燕儿是老北京风筝的代表。仅以它为例,就有许多花样儿:什么大沙燕儿啦、瘦沙燕儿啦、子母燕儿啦,彩绘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特点。扎、糊、绘、放则是风筝的“四艺”。制作风筝一般要经过十来道工序。当年我所居住的胡同里,就有一家世代祖传、靠卖风筝为生的人家儿。串门儿时机,常常帮我这个小学同学家里做风筝。破竹篾儿的活儿,从不让小孩干的,扎架子,则是同学母亲的专利,我们只能干的也就是用大红大绿的颜色,在糊好的风筝上按暗线涂抹一番罢了。但我们的报酬甚为可观,每到他家去厂甸开卖风筝的时机,铁定我们几个会得到不花钱的风筝,不缺放的。

说到放风筝了,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平衡。其中的技术活儿,也就是它的主要诀窍,就是把握好它的“迎系”的线距,否则偏坠了,你的风筝肯定会栽跟头。

风筝这物儿,不但小孩喜欢,家里大人也中意。绷了线儿,风筝就能放着玩;摊平了,它可就成了挂在墙上的艺术品了。

上周日,适逢国家博物馆的非物质遗产展览开展,在北京区见到了一位老者,全国每年一届风筝大赛的评委,几代风筝世家的传人。老人家一头白发,精神矍铄,见我挺留意的,他便主动介绍开了风筝经和自己的经历,很是健谈。我也在拍片的同时,知晓了不少有关风筝的知识。这张名为【喜从天降】的风筝就是他的得意之作。他一共只做了8只,有7只都被当作国家礼物送出去了,只保留了这一只。这是一只没有尾翼的风筝,做工相当精细,每一个相机镜头盖大小的风翼上,每道线的绷劲大小都要一样,否则上不了天。正当中那个惹眼的喜蛛,上天后则会随着飘逸的风筝,适时地滑坠下来,以圆“喜从天降”这一善良、美好的征兆,为生活添一把乐观的希冀。

关于风筝,有很多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曹雪芹和风筝的情缘了。曹雪芹不但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而且还对风筝有着很深的研究。他所著的《南鹞北鸢考工志》,记载了许多风筝的品种(听这位老者说,一共是45种,只可惜,现如今世面上已经见不全了),并有题咏绘图,而且给后人留下了权威的对风筝不同称谓的评述:江南,管风筝叫“鹞子”,北方则将风筝唤为“纸鸢”。《春明采风志》也记载了不少风筝的品种名称,如比翼燕、双燕、蜈蚣、蜻蜓等。“其最奇者,雕与鹰式,一根提线,翱翔空中,遥睹之,逼真也”。清道光年间,郭麟吟清明的一首竹枝词曾这样描绘道:“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比新来春燕多。”郑板桥也有诗曰:“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飞彩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到了清同治年间的李静山,则在《增补都门纪略》这首七绝中如此盛赞京城放风筝时的场面:“不知弦索弄东风,只诛轻雷走碧空。试立御河桥上望,纸鸢无数夕阳中。”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如今,风筝的质地已经不仅限于纸质的了,出现了塑料薄膜和绢的;它的种类,更是有了空前的革命。在天坛,这个昔日威严的皇家祭坛,我曾见过一个彩羽蜈蚣,长近百米,十几个风筝友为它“把扇儿”,在中外游客的惊呼中,一脱了众人的手把儿,就像安了个小马达,藉了风力,“嗖嗖”地奔天上一个劲儿地猛窜。于是,各式的称赞声顿时四起:什么“真棒”,什么“乖乖龙地咚”,什么“好玩的否(英语:HOW WONDERFUL)”,什么“嗷!英揣思挺(英语:OH INTERESTING)”……

是的,当时,我简直看呆了,我为这眼前这庞然大物的飞升而叫好,更为这些享受生活的普通老百姓们而称道。是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放风筝,已经成了我们北京人一项深受大众喜爱的强身健体的活动了。

您,放过风筝吗?哦,不妨也试试吧,体会一下这妙不可言的放飞心情的感觉,真的,这感觉好极了。

4 r8 j. z- C, o* Q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0 22:21:49编辑过]
发表于 2006-5-20 2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炸灌肠是本人的最爱.
 楼主| 发表于 2006-5-21 1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也喜欢吃炸灌肠。谢谢figolyf朋友。

下面继续贴

 楼主| 发表于 2006-5-21 19: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许愿东岳庙

                  三.许愿东岳庙

  北京的庙会有十几处,每年春节,位于北京朝阳门神路街的东岳庙即为一热闹之处。东岳庙始建于元代元佑二年(1319),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遭火焚,三十九年(1700)重建,乾隆期又加以修葺,是北京乃至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融合道教文化与民俗文化的载体。

  正月元旦烧香东岳庙,据说是北京“老人儿”们的一个古老习俗。多少年来,人们就这样将自己的心愿,融于虔诚的火中,藉了香与烛盏的青烟,达到地上之人与天上之神的沟通、神交。多少年来,人们的善良愿望,就通过这一请香的形式,得以传心达信、祈福禳灾。

  乾隆五年【盘香老会】一碑这般记载:“(人们)从来通诚于神者,恃香烟以达其意”。当那一缕缕青烟,载了上香客心底的愿望冉冉升空之际,其所许之愿一定是十分迫切、透明、无杂而又虔诚的,唯有这样,上香客的愿方可随青烟而传递。

  上香,一般为三烛香,也不知这里的讲究。但普通的线香,再长,“虽可承日,然不能以卜夜”。惟有盘香可“夜以继日焉”。平生也曾到过不少的庙宇、道观,但这样收以一平盘状,展开则为偌大一立体锥形状的盘香,再系了红色的福牌,却是头一次见识。

  初五,在东岳庙扫片,见了这般处处皆是的盘香,甚为兴奋。大概拍了四五十张吧,各种角度基本都有了,为得是免除以后的遗憾。

  是的,当时眼见了这高高低低、颜色各异的盘香,燃出缕缕青烟,在音韵清越的祈福庙乐的伴随下,承载了众香客们善良的祈福禳灾的愿望,腾空而去,不禁为之隐隐动情,因为此刻,我也默默地许了愿……

 楼主| 发表于 2006-5-21 19: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鹩哥儿

                   四.鹩哥儿

  咱北京有个玉蜓桥。

  在哪儿?您打天坛南门捋着护城河奔东,甭打听,几百米就到了。

  桥底下有个花鸟鱼虫市场,又尤以卖鸟的居多,故有了玉蜓桥鸟市的叫法。

  您又说了,这鸟市到底有多大?哦,这么告诉您吧,到了闹鸟时节,北至东侧路,马路沿子、自行车道上,满了;奔西,沿了护城河拉拉散散,一直能延伸到景泰桥底下,全是清一色儿形状各异的鸟笼子。就这,还常有警车停路边儿,警察抹着汗,在那儿维持秩序呢!够规模吧?要不说,就连塘沽、天津和京郊周边县的鸟贩子都奔这儿拣银子来了!

  其实这鸟市上,真正买鸟的并不多。常见的是那些单位上不让干活了,家里有活又不想干的主儿,每天每到这儿消食儿、散心、看热闹。鸟贩子们管他们叫“淤停瞧”,意思是,淤这儿停了不走,光瞧不买。鸟贩子对这些人一般是不搭话的,知道他们舍不得兜里那仨瓜俩枣儿打醋的钱。

  家住方庄芳古园的老谢头,就是这么个光瞧不买的主儿。他每天每去天坛练太极剑,不坐车,不骑车,腿儿着来,腿儿着去,一路过鸟市就迈不动步了。干嘛?看鸟呗!噢,不买,还不让看哪!

  老谢头最爱喜欢的是鹩哥。这玩艺儿,倍儿招人爱。会说话儿,学什么象什么。

  “哎,来一个!你----好!”现在,他逗着笼中的鹩哥。

  “GOODBYE!”笼中的鹩哥回了一句,逗着他和众人。

  怎么喳儿,刚见面就再见了?好“料儿”!便溅起一片开心的哄笑。

  鸟贩子从不轰这个背了把宝剑的老头。相反,有时还跟他聊上几句。什么这鹩哥,一个“生个子”三百,有“料儿”的,六、七百,要是“料儿”深的,少说也得一本儿。他愿意自个儿摊前有这么几个免费的托儿,透着生意的“人气”旺呗!

  喜欢归喜欢,可老谢头从没敢有过买一只自己也侍养侍养的念头。他每月退休费八百来块,真正自己能自由支配的只有三百元整,大月儿小月儿都这数,雷打不动。要是都掏这上了,那一个月的烟钱、酒钱谁给出呀!

  话说这天,鸟贩子主动跟他搭讪道,老哥,这么多天了,看得出来,您是真喜欢不是?

  老谢头忙点点头。“不错!”

  鸟贩子便慷慨地表示,那好,货卖给识家儿!这么着吧,就这一只了,您看着给。要不,干脆,送您了,连这笼子带食碗儿带水汆儿还带这白细布绷子。

  什么,大白天馅儿饼砸我脑袋上啦?老谢头不相信天底下有这好事。

  没别的,老哥,您别多想。出来半个多月了,我也该回三河县了。鸟贩子边解释,边从自行车上连笼子带鸟都摘下来,杵他手里了。

  一通儿的假推真让。临了,老谢头豪爽地掏出一张咱中国现今最大的票子,硬塞鸟贩子兜里了。俩人客客气气地再见。

  都说老谢头拣了个便宜。老谢头自己也这么认为。是呀,少说六、七百带“料儿”的这么一只鹩哥,结果一百块钱便拿下了。嘿,他心里这通儿的高兴劲儿。

  “哎,我说,来一个!你----好!”现在,他高高地提着笼子,逗着笼中鸟,脸上很带了点可以理解的得意神色。

  “你----好!”笼中鸟果然“料儿”深,马上极短促,然而极清晰地应道。您听这声,脆不!众人一通儿夸赞。

  一个虎头虎脑,穿了身儿国安运动服,抱着个足球的小家伙,硬挤进来,占了最佳位置。“哎,再来一个!骨得儿白!”

  只听话音刚落,笼中的鹩哥便极清脆、极清晰地叫了一声“牛X!”大伙一下子都愣这儿了。这当间,鹩哥紧跟着又找补了一声极清脆、极清晰的“傻X!”这下儿,众人听真楚了,哈哈,果然是它学的,结果,就笑炸了窝,臊得老谢头脸红得跟关公一般。

  “跟您说实话吧,老先生,这鸟,脏口!一分钱也不值!就这没人要的鸟,您还硬掏了一百塞给人家!您冤不冤呐您!”边儿上过来的另一个鸟贩子笑着,幸灾乐祸地数落着老谢头。

  唉,钱不钱的倒是小事,实在是丢不起这份儿人哪!老谢头自嘲地笑着,众目睽睽下,打开了笼子。

  哦,去吧,爱哪儿哪去!这眼瞅着08年了不是?咱北京,可不要你这号脏了口的鸟!

发表于 2006-5-22 14: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够味儿!接着来!

 楼主| 发表于 2006-5-22 2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朋友鼓励,再更新一图、一文。
 楼主| 发表于 2006-5-22 2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莲塘花屿

 

                    五.莲塘花屿

  莲塘不大,仅四五亩水面,呈不规则多边形,被一古色古香的廊桥与大湖相隔了,不显山,不露水,百姓俗称荷花塘,位于龙潭公园中。

  荷塘虽小,却充满了诗情画意:靓丽而不媚眼,活泼而不张扬。凭了它的鲜活灵气与盎然生机,很是吸引游人的眼睛。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阔,有荷则灵”。

  塘边,随坡就势,以假山石作堤;貌似自然天成,巧藉地形;

  岸上,绿荫浓蔽,一水高树遍植,皆为经年巨柳,郁郁葱葱。

  水中,绿的是荷叶,密密匝匝,壮硕肥美;粉的是莲花,星星朗朗,诱惑撩情。每每清风徐来,浮香绕堤,莲荷婆娑,拂水临风。

  莲花是荷塘的点睛之笔,荷叶是荷塘的泼墨写生。

  赏玩这平和的风景,再尘封的心,也能在无意间灵光闪现,意解心开,笑看宠辱;

  面对这活泼的生命,再烦燥的人,也可以逐渐地得到缓释,变得坦然,变得恬静。

  徜徉在这荷塘的画幅里,你会知道什么是精致、娇小、和谐与玲珑;

  流连在这荷塘的怀抱中,你能品味什么是惬意、舒心、自由与放松。

  清晨,循漪沿岸,三三两两,皆晨练之人。或太极长剑,或健美秧歌,各以各的姿势套路、形体语言,生动地实践着现今京城老百姓最为流行的“健康是金”这一真理——清晨的荷塘,氤氤氲氲中,精神抖擞,清幽雅静;

  傍晚,廊桥上下,散散落落,多纳凉之人。或聊天打牌,或闭目养神,各以各的休闲方式、不同爱好,真实地诠释着时下京城老百姓最为广传的“安适是福”这一准则——傍晚的荷塘,水雾迷朦中,落日熔金,恬淡从容。

  春的萌新,

  夏的繁荣,

  秋的丰硕,

  冬的洁净。

  小小荷塘,虽没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气势,却也能从这一株株亭亭玉立的莲花、苞蕾身上,领悟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的精髓真谛,自清自洁,不媚不俗的本色个性。正如朴初老人的这首诗作:

  “惠我一盆荷,

  感君多美意。

  清水照明妆,

  微风散香气。

  枝枝作佛供,

  叶叶任鱼戏。

  此花圣之和,

  浊世难嗟及。”

  是的,这,就是莲之韵:品德与特性;这,就是荷之塘:静雅与灵动。

  没有对荷的理解,任何画家也不愿意在这里轻易地挥毫,因为,眼前这灿烂阳光下的满塘荷莲,美得简直要失真了。瞧,他正在凝神屏气,笔端上饱蘸了感动;

  在荷风的微醺中,再高明的摄影家也会陷入深深的遗憾中,因为,他能撷取的只是美的一小部分,他想拍摄的太多了。哦,有多少不同角度,就有多少靓丽光影。

  面对这千百朵盛开的荷之精灵,人们对荷的喜爱,正升华为由衷的敬意:一种难得的意境,身心,安详而又平和;一种珍贵的思绪,原来,万物皆有灵性。一切,都这样顺理成章,一切,都如此天然自成。

  哦,原来这碧水清荷的荷塘,也能神奇地净化人的心志,陶冶人的性情;原来这熙熙攘攘的世上,洁净之物并没有消逝远去,对,就在眼前,就在心中。

  于是,景,愈发精致了,人,也变得年青……

+ V0 N7 q) X1 e' q' q0 U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2 21:05:11编辑过]
发表于 2006-5-22 2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好片子,啥时有空,能见面畅聊?!!
 楼主| 发表于 2006-5-22 2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不大,会有机会的,周日和斑马在颐和园差点碰上。谢谢你的鼓励!
发表于 2006-5-22 23: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北京祥子在2006-5-22 21:20:43的发言:
北京不大,会有机会的,周日和斑马在颐和园差点碰上。谢谢你的鼓励!

在排云殿下给我电话的就是您吗?

 楼主| 发表于 2006-5-22 23: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我,等了你们半个多小时。

下次还有机会讨教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5-23 2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豆汁儿·焦圈儿·咸菜丝儿


                 六.豆汁儿·焦圈儿·咸菜丝儿

  拍了张片子,拍的是老北京风味食品,焦圈儿。据说这焦圈儿很有些历史了,当属老“人儿”。

  言其老,丝毫不夸张。但若具体到它何年何月儿问世的,则要翻腾翻腾旧书“引经典据”,“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了,今儿个没这份儿精力,也没这么多时间--咱又不搞什么学术研究,犯不上。

  有句话儿“豆汁儿焦圈儿咸菜丝儿”,是说这喝豆汁儿,需佐以细细的咸菜丝儿,再就了这焦黄焦黄的炸焦圈,三样儿,不可或缺,一个都不能少。

  小时,曾让大人牵了手,佯作了一幅乖相儿去喝豆汁。盛豆汁儿的碗儿不大,一钵黄绿黄绿的液体冒了热气,热腾腾地弥散着一种怪味儿。是的,初次见识这豆汁儿的味道,实在不敢恭维,比中药汤子还冲,简直难闻死了!。但当时,实属无奈,饶着这物儿花了大人的银子不说,更要命的是此行此举可是自己个儿百般央告的结果啊!没法子,便只得硬了头皮充大个儿,小心翼翼地贴了碗边儿,稍稍地,实验性地嘬了那么一小口,结果,不出所料,差点没噎过去。

  俺不矫情;

  俺给你面子;

  俺没吐;

  俺没糟害你的钱;

  俺确实都咽了;

  俺是男子汉!

  俺心里这般暗暗地呐喊着,就差跳脚儿了。唉,这玩意儿,也实在忒难喝啦啊!满口的刷锅水馊味,冲脑仁儿不说,还颇有力度地刺激着脸颊瑟瑟作抖,直到圆满地勾勒出一番愁眉苦脸、可怜巴巴的悔恨相来,定格儿!

  见状,大人不禁笑开了,很得意,挺开心,也忒气人的样子。大概老人家只顾了笑而顾不上言语了,他示意我吃点咸菜。这示意的动作甚为优雅,仅用下颌那么轻点两下,丝毫不影响他幸灾乐祸、居高临下地继续笑着。俺乖,便赶忙挟了一筷子咸菜丝儿压口。嘿,果然见效,俺这惨不忍睹的味蕾竟渐渐觉出了馊味向酸味转化的喜人过程。于是,便有了某种启示,俺赶忙撇了嘴,再不屑等待大人的什么经验之诲,索性也不劳筷子的大驾了,急急地抓了小碟儿里的焦圈儿便径奔嘴里填。呵呵,想来当时这副迫不及待的吃相儿,一定不是十分的典雅、上不得席的。但好在俺这一副狼狈相儿只让自家的老人独自好生消受了,反正又不是外人。

  再后来,口中豆汁儿的酸,咸菜的咸,愈发反衬了焦圈儿的脆香来。也怪,渐渐地,口中的豆汁儿,竟也慢慢神奇地自酸、咸的夹击中,渗出了些许绵长的香了。哦,由此看来,这豆汁儿、咸菜与焦圈儿生就的搭伙结拜,是有其科学道理的,三者一块堆儿成就了一道北京风味小吃“亮丽的风景线”。

  好,拉拉杂杂的往事,打住,说点儿正格的吧!现如今,北京这街面上卖豆汁儿的可不多了。您要是好这口儿,就得耐着性子,奔一些老字号好好踅摸踅摸去了。但这焦圈儿,嗯,这么告诉您吧,但凡挂有北京风味招牌的小吃店差不多都有。

  对了,这张片子拍于北京今年的地坛庙会,当时吃的人海了去了。俺随口问了句:“师傅,有豆汁儿吗?”回答是意料中的摇头。

  唉,三缺二,“不配套”了。不过各位若有暇来京,不妨买俩这焦圈儿尝尝,备不住还真挺对您的口儿呢!至于那豆汁儿么,嘿嘿,俺可就说不好喽……

 楼主| 发表于 2006-5-23 2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春饼


                       七.春饼

  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日,北京人讲究吃什么?那还用说,春饼呗!

  所谓春饼,就是一种烫面的小薄饼,中间卷了菜和肉,卷好了,下边再一折,就跟吃烤鸭一样。用净手捏了,一大口春饼,再抿口二锅头,这滋!

  春饼卷的菜包括生菜、熟菜和炒菜。先说生菜,香葱、萝卜丝儿是主打。再说熟菜,也叫合子菜,指的是合子铺的肉(旧时说的合子铺就是酱肉铺),有大肚、松仁小肚、炉肉(一种挂炉烤猪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时需改刀切成细丝。炒菜也叫做炒和菜,就是要再配上几种家常炒菜,大多是时令细菜,豆芽儿、韭黄、菠菜啦等等,统统切丝。得,行了,您说这春饼的味道能不好吗?

  吃春饼不叫吃,叫“咬春”,意思是人们希望能够把春天留住。立春这天,据晚报说,凡是与春饼相关的食品均热销,特别是绿豆芽儿不少地方脱销,韭菜萝卜等也卖的非常快。天福号的酱肘子一大早就被排队抢光了。

  立春吃春饼是北京人很悠久的的饮食习惯了。据说吃春饼主要是为了防病迎春,春饼里的萝卜就是用来治牙疼的,“立春吃春饼,一年不牙疼”。呵呵,可见这吃也是一种文化。什么时候吃什么,在北京是蛮上讲究的。

  这张片子摄于初五北京的某庙会。当然,时值中午了,拍完了这两个买春饼的老外,自己也凑了过去:“来两张!”甭说,味道虽没家里的春饼好,但也挺香的,哦,原来扫了一上午的片,早就饿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5-23 20: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  兔儿爷


                            兔儿爷

  兔儿爷,是老北京一种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倍儿受欢迎的儿童玩具,至今犹有印象。在我的记忆中,旧时的儿歌,除了【让我们荡起双桨】,另一首印象比较深的大概就是关于兔儿爷的唱词儿。献丑了,不妨录以下,大家一乐吧:

“兔儿爷爷兔奶奶上北海,兔儿爷爷背着那兔儿奶奶,兔儿奶奶丢了那三百块,兔儿爷爷打了她三烟袋。兔儿奶奶一生气跳进北海,兔儿爷爷也跟着跳下去上不来。”

这里提到兔儿爷了,就不能不聊聊跟它密切相关的中秋节了。

中秋节,又名八月半、仲秋节、团圆节。中秋赏月在唐代就已十分流行,到了宋代,定名于中秋节。中秋节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全家人一起吃象征团圆的月饼。此外,对小孩子们来说,另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等着“老家儿(大人)”给自己送特色玩具兔儿爷了。

说到兔儿爷,是有来历的。在古人的传说与想象中,最早飞上月宫的,除了舒广袖的寂寞嫦娥和时刻都在砍桂花树的吴刚以外,还有一个用玉杵捣药的小白兔。这白兔,十分可爱,便是旧时中秋时分老北京街面儿上摆卖的“兔儿爷”的原型。据说,某年,天下闹瘟疫,月宫的玉兔来到人间,为劳苦大众治疗,人们为纪念它,就把它作为吉祥的象征,于是在每年的八月十五祭月时,就有了祭月的泥偶兔儿爷了。到了清代,则渐渐衍化成了大众化的儿童玩具。

听老辈儿人介绍兔儿爷,这种泥偶多是用泥模子扣出来的。当然,也有手工捏制的。但随着时间的流转,兔儿爷除了头顶上那对夸张的长耳朵和画上的三瓣儿嘴尚留有兔子的特征外,其基本造型和作派,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赋予了人的成分。您看,无论是它的身体、脸形还是姿态,基本上都是人的模样。比较常见的兔爷儿大致分为戏曲角色型和生活型两类。前者的身段造型十分神气,脸谱穿戴格外光鲜,十分拟人,但见它身着金甲红袍,端坐于莲花塘上,威武得很。后者则更加平民化,也更趋于社会时尚,有市井中的剃头师傅,有缝鞋的、卖馄钝、卖茶汤的……可以说,以兔儿爷为造型的社会群相应有尽有。

记得上小学时,能得到家长或邻居在中秋节给你一个兔儿爷,是一件十分荣耀的大事儿。孩子们彼此互相比着,炫耀着,看谁的兔儿爷个儿大,谁的兔儿爷好看,甚至由此而此升华到谁是好孩子有兔儿爷,谁是坏孩子,连个兔儿爷也没有。

现在,兔儿爷已经不多见,可谓稀罕物儿了。平时,仅在厂甸、后海以及少数几个大商场的工艺店里还能偶尔一睹其容。但每年的庙会上,特别是北京龙潭啦地坛啦等几个比较大的庙会,你若是有心人,还是能找到几个卖兔儿爷的摊位的。不过,说起来有点可怜,这些卖兔儿爷的摊位淹没于人声鼎沸之中,掩影于烧烤炊烟之下,不显山不露水的。唉,真担心,这老北京的兔儿爷会渐渐地在风行的“流氓兔”之类时髦玩具的冲击下不久于世。

年前,为了体味有关老北京的魅力,长点知识,曾两次去北京的首都博物馆扫片。很欣喜,在那里,不仅看到了久违的成系列的泥制兔儿爷,而且还平生第一次见识了纸制的兔儿爷。只是都罩在光亮的玻璃罩内,拍得不理想。这里,就贴一张在东岳庙庙会拍的兔儿爷,大家凑合看吧。没别的意思,只是爱好而已,为自己今后的《追忆老北京》这个专题集点资料。

 楼主| 发表于 2006-5-23 2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九  空竹


                       九  空竹

  空竹是我国历史很悠久的一种集娱乐、游戏、健身于一体的趣味性很强的传统音响玩具。它一般由竹子制成,分为单轴空竹、双轮空竹和双轴空竹三大类十余种。现在,随着它的普及,又出现了软塑料的不拍摔的新品种。

  空竹的发声由高速的旋转气流在空竹宽窄不一的竹哨内激荡产生,随着哨口宽窄不同,所发声音的高低也不同。比较讲究的玩家,为了其哨声的悦耳,常常用鱼鳔这种胶来灌空竹的哨。灌哪个哨,灌多少,全凭经验。

  空竹最吸引人的还是它丰富多彩的抖法,基本动作就有交叉腾空、金鸡上架、翻山越岭、织女纺线等几十种。老天桥的绝技之一,就有抖空竹,花样繁多,令人目不暇接。我们的杂技团,花样空竹表演,在国外也非常受欢迎。特别是现在,抖空竹已经成了深受老百姓们喜爱的一项健身活动。在我常去的北京龙潭湖公园,抖空竹的人已经不下几十人了,他们聚在一起,边抖边切磋技艺,融洽地形成了一个“空竹"的集体,非常和谐。

愿普天下的老百姓伴随着悦耳的空竹的嗡鸣,在和谐的社会里健健康康地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06-5-23 2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  糖葫芦

                     十 糖葫芦

  要说老北京的风味食品(即零食),老时大抵可谓四样儿:果脯、瓜子、蹦豆儿、糖葫芦。可见糖葫芦这名声早已久远。果脯为殷实家庭消遣,蹦豆即炒蚕豆,实为孩童的零食,瓜子显然有些不分地域的性质,不具独属北京专利的条件,惟有这糖葫芦是老北京人老少皆宜的风味享受了。
  
  糖葫芦多为山楂(去核)、山药、黑枣(去核)、荸荠、橘子瓣或山药豆儿,用一竹签穿就,再用糖汁裹成。

  记得小时候,能得到家人最大的奖励便是一串糖葫芦了。

  北京的糖葫芦最有讲的当属厂甸(今琉璃厂)的,最长的一人多高,顶端插一三角小红旗,大人驮了孩子,孩子扛着这偌大无朋的糖葫芦,兴高采烈的样子,甚是得意招摇。

  时代在变,北京的糖葫芦也在变。例如,现如今的糖葫芦果料增加了许多,如哈密瓜,菠萝、苹果......等,且外包装也加了塑料袋、纸袋等。

  这张糖葫芦的特写,各色果料皆有,可以说是比较全的,摄于地坛庙会。您猜,这一大扎得有多少串儿?好,祥子告诉您吧,一共999串,很吉利的数字吧,商家特意这么安排的。

  眼见这红黄橙绿紫、透着晶莹的色彩,嗅着这散四处弥散的诱人的香味。哦,这也可以说是从一个侧面,辉映了现如今多姿多彩的生活了吧?

 楼主| 发表于 2006-5-23 2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


                            十一  拉洋片

  拉洋片,是老北京的民族文化艺术之一,流传至今据说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

  拉洋片又称西洋镜,是将提前绘制好的图片置于特制的木箱内,木箱前端留有只可一人观赏的视孔若干,通过特制的镜片向内观看。图片绘有名川大山,亦有神仙府第等,但大多藉了俗以流传的故事、传说为梗概加以渲染,将其在此镜中以立体的艺术形式得以逼真的映现。其时,再伴了洋片艺人辅以云锣、小鼓、脚镲的伴奏下活泼的演唱解说,给观者以绝不同于电影的享受。正可谓“观其镜,如入其境”,其艺术效果,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去年天桥地区文艺会演间,曾和协会的摄友一起去那里抓民俗素材。台上一老者,满口金牙,十分投入地为大家表演了拉洋片。但见老人家手脚并用,锣鼓什件齐鸣,且唱腔也格外高亢、悠扬,颇为到位,实为这几年拍拉洋片的片子时,所听到的最生动的一场。据老人家向我们自我介绍,他已先后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和电视台上都亮过相,显然是个圈里的名人了。可见,国家现在已经意识到了拯救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有所行动了。今年春节,在庙会上拍了这张片子。演者年纪虽不是很大,但为整理抢救这项民间文化艺术,他作了大量的工作,其事迹就不在这里多说了。只是想告诉大家,这位先生的演唱独有特色,韵律更加活泼,不少地方,还借鉴了快板的形式,实令人耳目一新。

  但愿再过多少年,一提起拉洋片来,我们的后代还能有印象:哦,拉洋片啊,当年老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06-5-23 2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 茶汤

                                          十二  茶汤

  茶汤,是老北京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和藕粉相类,但甚为著名。旧时的茶汤,原料多以糜子面为主,现如今,种类多了去了,油茶的,奶茶的,巧克力的,不下十来种,能让您挑花了眼。茶汤用开水冲食。其色泽,视茶汤料而不同,或杏黄,或乳白,小小的一碗,浮面再上撒缀了青丝、果料,热气腾腾地端您手跟前儿来了,耐看,味道更是香醇,细腻耐品,可谓老少皆宜的美食。

  茶汤的由来,未考,但大可用得上“历史悠久”这个词来形容。清嘉庆年间的《都门竹枝词》中,便有“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这类的文字。

  据说,老北京讲究喝的是前门外的聚元斋和天桥茶汤李的茶汤。但实际上,大凡北京的小吃店,都卖这物儿。特别是现如今各大庙会上,皆有不少摊位出售茶汤,大都打着隆福寺的招牌。

  看茶汤的冲制,是一场表演,委实也是一种享受。冲茶汤倍儿讲究技巧,非熟手耍不来的。您看,人家伙计先把茶汤原料在小碗内略微放一些水调好,调匀,然后双脚分开,双臂分左右摆好架势,一手执碗,一手扶偌大的大铜壶壶柄,双脚撇开,呈半蹲式,左手的碗,正好“等”在壶嘴边,用那随时都是十足滚烫的开水那么一冲,一砸,手中的茶汤碗再由低往高这么一接,一迎,整个一副伸缩自如的动作,得喽,齐活!这一切,都在短短的一瞬间完成,既不让开水外溢,又不能激出糖浆,完全藉了开水的这冲与砸全部入碗,点滴不带外溢的,且说止即止,一次完成,并控制好碗内茶汤的厚薄、稠稀程度。开水劲头不够,则茶汤必生,疙疙瘩瘩的不能吃。开水出得猛,则会浇在自己手上,或烫了自己或食客,那,可就亏大法了。

  在庙会上,卖茶汤的,比比皆是,那架起来将近一人高的滚烫的茶汤大铜壶,随处可见。但见那龙头水嘴儿上颤巍巍的弹簧拄了红绒球,在热气蒸腾的吆喝声中,正向您招手了不是!您可别急,您得先挑挑摊位,看看卫生状况,种类的多少。其次,您还得留意,这摊位师傅的手艺如何,地上有水没有。比较上讲究儿的摊位的大师傅基本上都很注意着装,往往身上带了一股子老北京的味儿。特别是他那冲茶汤的姿势,是不是老手,一看您就清楚。

  历年的庙会,都喜欢拍茶汤,并作为了一个主题,光那古香古色的龙嘴大铜壶,就拍了不少。记得最早第一次拍冲茶汤的片子,是刚学摄影时的2004年1月间,在车坛影协贴的【北京小吃茶汤1】。如今,有关茶汤的片子已拍了近百张了,但有机会,还会继续拍的,继续充实这一类的资料。因为,庙会上拍茶汤,就跟吃茶汤一样,其实也是一种享受。

(这个帖子到此为止,谢谢阅贴的每一位朋友,希望能对北京有个粗浅的点滴的了解,其余的,以后再聊)

发表于 2006-6-2 02: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真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0 02:49 , Processed in 1.419493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