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宿城小雪

夕阳下,孝庄太后衣冠冢前遛一个弯[含15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10-6-1 1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夜市买的,2块钱一个...

' |7 F8 c0 @3 s" l, u9 C0 l! J3 {

古钱牌,上面还印一个铜钱,我一瞧说天啊这是我御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 18: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房屋台基、墓葬都发掘了,现在的封土堆都是发掘后回填的,砖券回填前用朔料覆盖。

8 ~2 W/ J/ L# m1 x& C* s7 L& a; V0 J

网上的文章不真实。这园寝正中四个大宝顶,后来推测是按照沈阳故宫台上四宫的位置设计的;后侧周围环绕小宝顶。

发表于 2010-6-1 2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准确吗?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6-1 2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关外三陵在2010-6-1 20:28:00的发言:
资料准确吗?学习了
+ v. v. V' D, d$ j: e$ H/ l/ ^

发掘的情况就是这样的,四个大冢是有别于周围的小墓冢的,判断左前的墓葬是衣冠冢。进一步推测是按照故宫四宫的顺序修建。

8 P5 c. ^- R. X9 [8 {

日本人的调查记录看来存在一些认识缺欠,这个园寝中的墓冢并不是按照横向顺序排列的,是四个大墓冢居中、7个小墓冢环绕于后,略成横向的顺序情况。

 楼主| 发表于 2010-6-1 23: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ohq在2010-6-1 22:09:00的发言:
6 H6 n# ~3 ~, L1 i" L

 

. v$ I4 \9 r: h8 `( J8 @

大清皇陵中只有一座衣冠冢....

' T9 ?8 N$ ^. {

看来不是...

4 r% S# S6 A" r* W$ A

昭陵园寝缺少比较具体的文献记录,很多情况根本不了解。现在从发掘情况判断,左前的大冢是衣冠冢。

6 q6 X+ T0 m: n, }8 y/ a

这个园寝当初就受轻视,四时大祭和初一十五小祭从来只由昭陵关防官主持,无代皇帝致祭的高官。而且礼仪特别简便,祭品很少。只有皇帝祭陵时才略有增加。

' A' ~8 {9 h: a4 x0 {5 T5 B

这个园寝有两套祭祀瓷器,每套162件,分两色。现在就确知这么多。

 楼主| 发表于 2010-6-1 23: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haohq在2010-6-1 22:27:00的发言:

2 a* T% O. J/ \6 Z

辅政四十余年的皇后在妃园寝内设衣冠冢?

+ ?( E7 ]4 R: Q6 ]2 W% J/ g1 j( S

 

" Q- e0 |$ Z) n9 `

礼法上说不通吧。

1 J3 I4 X3 ?0 c8 d2 i

很有可能啊。太后是死后营建昭西陵,决定和选址很晚。那么在生前很长时间她的葬处选定在哪里?毫无疑问昭陵妃园寝是给她预留了位置的。发掘的人认为不能因为一句“太宗奉安久,不宜为我轻动”就认定孝庄太后原计划只有附葬昭陵地宫一个选项,妃园寝为她预留位置是一定的。

发表于 2010-6-1 06: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关外三陵在2010-5-29 11:21:00的发言:
第一次听说孝庄的衣冠冢在昭陵!
7 t& O r) K' f

 

7 | n3 ?; R p( d6 W5 B

 

) b6 J/ e4 k* o9 p: T! K" t

[转帖]:

8 d# \# E& d, ~

 

( O/ m, O2 G* W- f. A/ V

昭陵妃园寝西距昭陵方城约百米,史称“宸妃、懿靖大贵妃园寝”、“懿靖大贵妃园寝”,民间俗称“后陵”。

2 k* R4 l7 c5 I* U# v0 Y, A

妃园寝平面呈南北长方形,坐北朝南,四面152米的红墙围绕。

- p- ^- [& w/ s5 u6 J, u" G1 H

妃园寝南面有神道、广场,正面有面阔8.47米、进深3.98米的三间红门和门房,为前后廊式建筑。

$ P: a# F: Q8 b! X3 F* }

 

3 ~; [4 H+ y. s4 ~! _$ W) s


步入青砖漫地的园寝园内,是建筑在高台上的享殿,享殿三间,前后出廊,屋顶绿色琉璃瓦,面阔10.2米,进深5.83米。

( H3 \% k7 |! e8 f# P- ]: ^

享殿内设有宝床,上面铺设红毡、座褥,以奉神御。

$ C! L$ m ?0 w7 q' G y

宝床两侧各有配案。享殿两旁的果房、茶膳房,顶铺青瓦,山墙均为没有灰口的青砖干摆。

8 U" J( N' S6 L5 D( F1 N

 

2 i# j4 p2 ]1 d% k+ K

享殿后的坟院南北长17.45米、东西宽26.7米。

# X/ ^8 ?. d6 z- c" C$ P; |3 ?1 I5 d

共有墓葬11座,呈纵向4排排列,其中,东侧3座、中间每排两座、西侧4座。

2 w0 H$ C2 N0 X0 @0 E1 K3 j' s" X4 B, b

 

$ R+ l6 K( C- c1 ^+ Y' I8 P- ^: P

皇太极的4位大妃中,除了庄妃外,宸妃、贵妃、淑妃,都埋葬在此,还有原妃、继妃、两位侧妃、4位庶妃。

. V, N: m9 o: T

 

2 w8 H4 {: T+ `% ^+ X

 

sy2pUPv2.jpg
发表于 2010-6-1 07: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5-31 14:32:00的发言:
5 {9 C' a q8 `* i( i

 

9 d7 F7 G0 [3 H5 Q; l

园寝正中有四个墓冢,左前方的就是孝庄太后衣冠冢。

# M$ [$ i6 ?, h4 }4 ^) |. C' W! c

这只是一种猜测,一些资料上说你说的那个宝顶,是个空券,但真正地宫里埋葬的是谁?还是一个历史之谜!

 楼主| 发表于 2010-6-1 0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事....不是猜测,也不是谜。这个园寝4年前发掘过的,情况已经很清楚了。

* l- ?+ G9 @9 i' |# v- C- n: c

正中4个大宝顶,前左是衣冠冢。其它宝顶相对小。

" u; ~) h6 c9 K ^* U" [ C ^3 g

而且上面转贴的东西不可信,昭陵贵妃园寝是没有神道的。园寝外有两个值房遗址,在清代驻扎21个守卫兵。

发表于 2010-6-1 14: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6-1 13:51:00的发言:
/ z! I9 D! }& ~ K2 W

这毽子是俺的整理箱法宝之一,走到哪玩到哪。古钱牌毽球,正好适合我用。

5 m/ K( E7 z. w, E

 

0 {& L: Y2 I0 m1 f: {

给我也做一个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6-1 1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晚上6点以后昭陵免票,公园里满是人群。如果说白天这里由于树林幽静可能发生刑事案件,那么天黑以后则不能了,因为到处都是人,犯罪分子无从下手。

: |5 _: x8 y1 k" l

皇太极一定悔恨自己选错了地方,大英雄因为人声鼎沸不能安息,真够倒霉的。

- S4 z7 i: ?8 m

 

夕阳下,孝庄太后衣冠冢前遛一个弯

夕阳下,孝庄太后衣冠冢前遛一个弯

夕阳下,孝庄太后衣冠冢前遛一个弯

夕阳下,孝庄太后衣冠冢前遛一个弯

夕阳下,孝庄太后衣冠冢前遛一个弯

夕阳下,孝庄太后衣冠冢前遛一个弯

夕阳下,孝庄太后衣冠冢前遛一个弯

夕阳下,孝庄太后衣冠冢前遛一个弯

夕阳下,孝庄太后衣冠冢前遛一个弯

夕阳下,孝庄太后衣冠冢前遛一个弯

夕阳下,孝庄太后衣冠冢前遛一个弯

夕阳下,孝庄太后衣冠冢前遛一个弯

夕阳下,孝庄太后衣冠冢前遛一个弯

夕阳下,孝庄太后衣冠冢前遛一个弯

夕阳下,孝庄太后衣冠冢前遛一个弯

夕阳下,孝庄太后衣冠冢前遛一个弯

夕阳下,孝庄太后衣冠冢前遛一个弯

夕阳下,孝庄太后衣冠冢前遛一个弯

 楼主| 发表于 2010-6-1 1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昭陵的棉花糖有小锅那么大
发表于 2010-6-1 1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6-1 13:19:00的发言:
6 f) A7 s5 O( W8 F: \; o1 U: E

每天晚上6点以后昭陵免票,公园里满是人群。如果说白天这里由于树林幽静可能发生刑事案件,那么天黑以后则不能了,因为到处都是人,犯罪分子无从下手。

' q/ N' `9 B; @4 j! j9 f9 j

皇太极一定悔恨自己选错了地方,大英雄因为人声鼎沸不能安息,真够倒霉的。

) v9 }: q8 P8 m0 v2 g1 j; q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H& P- a. g' G% g; o/ O) N5 ?& A
QUOTE:
太羡慕了,我也想住沈阳
, s7 X8 ~6 d) P- m6 M( V( y

 楼主| 发表于 2010-6-1 1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毽子是俺的整理箱法宝之一,走到哪玩到哪。古钱牌毽球,正好适合我用。

' t* u) ^& F3 G$ M4 o' h

 

 楼主| 发表于 2010-5-31 14: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关外三陵在2010-5-29 11:21:00的发言:
第一次听说孝庄的衣冠冢在昭陵!
+ M) p% t1 c+ b

 

8 {5 m! ]4 N1 _

园寝正中有四个墓冢,左前方的就是孝庄太后衣冠冢。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2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参加发掘的人形容:这墓园的坟没有月台,坟头就在地上,跟一屉包子似的。
发表于 2010-6-4 0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初建昭陵妃园寝的年代说起。

( {/ Z4 M9 C# q( q8 i

 

5 E: ?. g9 ~6 {- h" g: V% b

 

& J0 u' N5 S e

昭陵妃园寝初建的时间不祥。

7 q) _6 q+ X0 h$ P( d

 

$ l( h/ q9 n3 d) P

 

; r+ L9 g& `( U; ?( V3 ~6 U. _

[转帖]1.    宸妃-《清史稿》之后妃列传
   

; N. B) H, s( c ^9 \6 n

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孝庄皇后姊也。

% P, m ?+ u+ s/ q( ]

天聪八年,来归。

* \) T0 ]$ c | v7 [$ Q5 K- S% e

崇德元年,封关睢宫宸妃。

7 e( n! S5 c: O+ B( V3 C

妃有宠于太宗,生子,为大赦,子二岁而殇,未命名。

. L7 _2 W4 ?7 U' V$ W2 k k( S

六年九月,太宗方伐明,闻妃病而还,未至,妃已薨。

: S5 a! |+ k6 Y% G( k

上恸甚,一曰忽迷惘,自午至酉始瘥,乃悔曰:“天生朕为抚世安民,岂为一妇人哉?朕不能自持,天地祖宗特示谴也。”

2 m9 I; `% Z- V4 s/ ^9 g) F

上仍悲悼不已。诸王大臣请出猎,遂猎蒲河。

6 F6 D' H9 P- G' S

还过妃墓,复大恸。

. Q' u# T0 W5 }$ [9 ?1 J

 

6 g9 e5 ^; ]" g! T e+ ]3 @

 

6 L: G; z# [8 _ X2 U2 J6 J+ r

敏惠恭和元妃薨于清崇德六年,葬于蒲河宸妃园寝。

6 Z% l0 Q/ `1 }5 |# }& S" n

 

' J2 ]: o: f G2 _3 `5 S& ^& X9 M% b

 

; v2 D- Q n9 M+ B# [5 S

[转帖]2.   康惠淑妃-《百度百科》

* M3 X- f% b) e" v; h


康惠淑妃,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之妃,蒙古阿巴亥塔布囊博第塞楚祜尔女。

$ x+ b7 a3 X; z; I

巴特玛和懿靖大贵妃一样,都是察哈尔林丹汗遗孀。

7 B/ B& }5 Q* M: }2 u7 L d+ V7 v2 K

林丹汗死后,她率先于天聪八年八月投归皇太极。

4 O+ J% _9 |) J! J8 O' G, \6 m

崇德元年,册封为衍庆宫淑妃。

7 D# i5 s R; h: s

顺治九年加封号“康惠”,称“康惠淑妃”。

9 E, T% u/ f Z7 d& H% G. z

康惠淑妃薨于懿靖大贵妃之前,卒年未明(一说康熙六年).

! T6 p) q. o+ i

薨后移棺盛京葬入昭陵贵妃园寝。

* Q, G0 [9 e/ {; {' A: z% f& y

 

. H0 a5 X3 O; V- T3 l" X. s, I

 

$ o. u" ?4 u' N- O9 N* g- X0 y

 

9 o2 z5 d3 ~; Z; {; {

[转帖]3.   庄妃-《清史稿》之后妃列传

/ G1 m/ Y8 ?6 y5 J+ I6 J; H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寨桑女,孝端皇后侄也。

3 {& m! o% `6 q

天命十年二月,来归。

! U) R- D; q! B2 V+ c

崇德元年,封永福宫庄妃。

* b6 a4 ]4 _4 {- P

三年正月甲午,世祖生。

. Q% I, X( ~5 T$ I0 W2 O

世祖即位,尊为皇太后。

2 Y/ G& d' ~8 `6 j

顺治十一年,赠太后父寨桑和硕忠亲王,母贤妃。

4 [* E/ B- y+ e7 H& i

十三年二月,太后万寿,上制诗三十首以献。

' q, \( f! u* `; p8 t; M1 o* v

上承太后训,撰内则衍义,并为序以进。

, F( e# F$ h: O" k, g) P

圣祖即位,尊为太皇太后。   

/ c- q, D+ Z6 }

康熙九年,上奉太后谒孝陵。十年,谒福陵、昭陵......

3 K% t* L5 U) b, s4 s. D9 M/ V

 

" u( V6 w4 A3 p" _- u

 

! Q: r( ~; t; B9 E' V5 v, i

康熙十年(1671年),圣祖奉太皇太后初次谒昭陵。

7 C# x" N/ q0 m$ s* g: ?

 

: V# s$ C/ p2 Z6 F+ k! W

这时太皇太后59岁。

* ^. o3 I$ H0 @5 j, R7 b

 

o4 y3 `4 K* _' B; N

谒昭陵时也许想到身后之事,及已薨逝待葬的康惠淑妃。

% z) M# A3 W7 u# n+ v n# C# f" w7 f

 

) W$ z A" O1 ]3 a3 ~2 O; E; P

此时昭陵妃园寝并未建。

" s, s4 @$ l) }! S/ s: L0 L

 

- Q$ n3 n$ g1 o1 Y& X5 d# j6 ]

 

+ z9 s: |) X# [0 G

 

/ g _# {" F% s. n9 M/ A

[转帖]4.   懿靖大贵妃-《百度百科》

S2 s8 @9 a6 [! K4 o) _6 F& t

  
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清太宗皇太极之妃。蒙古阿巴亥郡王额齐格诺颜之女。

3 T$ x/ U4 N* M" j& o4 u1 n& i6 s

初嫁察哈尔林丹汗,史称“囊囊太后”,林丹汗在天聪六年死于青海大草原后,皇太极娶了这位寡妇为妃。

5 f: q( D v, H! J7 ~

崇德元年,封麟趾宫贵妃。

4 O! i+ r7 p. M$ F3 }3 _; [ y

崇德八年太宗驾崩,由皇九子福临继位,贵妃晋封为“太妃”。

2 @, q8 V( \* x8 y1 j

顺治元年迁都北京,太妃随龙入关,从此深居宫禁。

}( ]; t1 H' X- j7 i" V

顺治九年福临亲政,加封太妃尊号为“懿靖大贵妃”。

3 }3 I9 e" r9 N' p0 h

康熙十三年薨。

: q- L" J$ k, \& } Y

薨后其梓宫送盛京火化,归葬昭陵贵妃园寝。

! L) U6 V0 w3 a( d! }% S5 n: P

......

. Z; |4 o, W7 A

 

' o6 f& {4 T7 Q& C6 b$ x! _5 R( ?4 l

 

4 K( g$ |2 R1 G* w

 

7 K ]* j( z3 Z) p0 j, r# [

其后宸妃移葬昭陵贵妃园寝。

7 g0 I9 W- x: M* g" ~, X

 

6 F" J5 [: q. y9 C8 G; K

 

. w v: [3 M4 W0 d8 L4 d

 

0 ?; [4 _- O2 \ A# v0 f. b

我以为,昭陵妃园寝的初建应在康熙十年到康熙十三年之间。

2 ]7 l4 [; K( `5 Z

 

: [9 s! @( ^3 i, f, M

在清初葬制未成熟的年代,太皇太后为自己予留一座空券不是没有可能。

3 v& m$ \ ^3 V* m2 X

 

' Q3 P& s R' z

但衣冠冢一说不敢苟同。

+ N: C6 |+ h* J9 E

 

, d7 J, `* m6 J3 r1 Q

我想,康熙朝礼部的官员们也没有这麽大的胆吧?

$ z$ M' X8 ]" G

 

0 {: f& s- V- `/ Y' R

 

/ i/ C# m6 A5 }

当然,昭陵妃园寝初建的时间我只是推测而已。

! U9 L( _% a& x# x/ B8 q0 j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2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似乎QQ群吧,我们群里那年议论这事。情况应该没错,议论的人是考古所参加发掘的人,要么就是差不多的几个单位的人。

5 ^' b4 o# U }! D

您的图片也可以看到懿靖贵妃墓前方还有一个封土堆,那就是了。照片是由北向南拍的,最远处是享殿遗址,衣冠冢在正中四个封土堆的左前方。

! D& _( U+ P4 y( e

我的印象就是这样的,当时经常闲聊听说几句,不那么详实。您若认真了解还是应该看发掘报告。

发表于 2010-6-3 19: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您这些消息是从哪里得到的呢?
发表于 2010-6-3 1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似乎...淑妃和宸妃墓位置标示反了....

4 H) Z# T& M6 Y* U( [

是的我标注错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6-3 1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图是由北向南拍摄的吧?那还能看到享殿遗址呢。似乎...淑妃和宸妃墓位置标示反了....

\4 Z2 Y" V5 V

您看懿靖贵妃墓前还有一个封土堆,那大概就是北向左前的衣冠冢。发掘的人推测这个衣冠冢估计是预先在那个地点建好的,后来得到保留。虽说入关后园寝制度成熟了,但是有些情况实在出乎通常的认识。以前也没想到有这个衣冠冢,发掘之后弄不清空券是谁的墓也就这样判断了。

5 d3 T( b: h! ^* A6 m% G

那些小墓,土堆不在原地,回填时把残土堆临近的在树根下了。据说原来的宝顶间距离很近,一两米的距离。

发表于 2010-6-4 1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人多口杂
发表于 2010-6-4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关外三陵在2010-6-3 19:11:00的发言:
不知您这些消息是从哪里得到的呢?
/ f5 L6 y: P# I. U

您也来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6-4 1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切~大家还都不信那是衣冠冢....那就先叫做S冢吧

3 m4 d$ l2 U- M

看那个S冢的位置,那不是位于懿靖墓和享殿遗址中间,右侧对应淑妃墓,这显然是四个大冢居中....所以判断这四个大冢是按照台上四宫的位置筑建的。

6 M+ _& P4 }1 \/ s. `3 S, d

若不是孝庄太后的虚冢,还有谁的地位如此之高、可与其他三位大妃同列?

" `5 a/ R6 m% B9 T" B* R

难不成皇太极同志又曾金屋藏娇密不示人,待百年之后同眠于昭陵松涛之间,成就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这事皇太极倒是仿佛做得出来...

发表于 2010-6-4 1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油油在2010-6-4 10:21:00的发言:
* W( G' R7 H9 J& Z% c( ]/ b

您也来了??

1 O7 N. W5 N0 B$ m7 n

呵呵重在参与嘛

发表于 2010-6-4 2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6-3 23:24:00的发言:
参加发掘的人形容:这墓园的坟没有月台,坟头就在地上,跟一屉包子似的。
; T6 a2 E. ~7 m2 K. V' ^6 S

这我是知道的,因为妃园寝在清理的时候我去过那里看过现场。

发表于 2010-6-4 2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6-3 23:22:00的发言:
) Z! y, ?! ^- s4 P/ x& y4 D4 k

听说...似乎QQ群吧,我们群里那年议论这事。情况应该没错,议论的人是考古所参加发掘的人,要么就是差不多的几个单位的人。

/ v! T" z: K% y3 m1 ?; d

您的图片也可以看到懿靖贵妃墓前方还有一个封土堆,那就是了。照片是由北向南拍的,最远处是享殿遗址,衣冠冢在正中四个封土堆的左前方。

; E _9 c3 `# k+ X: M

我的印象就是这样的,当时经常闲聊听说几句,不那么详实。您若认真了解还是应该看发掘报告。

- F8 D$ M. S7 f5 Q* V

我为了这件事特意问了当时考古队的队长他当时负责清理妃园寝,说的当时并没有清理地宫,只是把享殿、宫门、宫墙遗址清理出来。

发表于 2010-6-4 2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敏惠恭和元妃薨于清崇德六年,葬于蒲河宸妃园寝。”

; V7 j: j/ o* D& K& z9 ^% A3 o

这个说法现在有争议,在地载门外五里,不是在蒲河附近,这是沈阳的一些陵寝专家分析的。

发表于 2010-6-4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妃园寝是在昭陵建完不久就应该兴建了,因为宸妃园寝单独存在的历史很短暂,很多历史档案没有记载,所以分析修建完昭陵就建立了妃园寝,宸妃园寝就搬到现在的园寝位置。明清陵寝制度也是妻随夫葬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6-4 2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关外三陵在2010-6-4 21:01:00的发言:
1 E/ x! g, i# J( X

“敏惠恭和元妃薨于清崇德六年,葬于蒲河宸妃园寝。”

" F9 T7 p$ Z; {8 K$ C* ^; S: W

这个说法现在有争议,在地载门外五里,不是在蒲河附近,这是沈阳的一些陵寝专家分析的。

$ X% T& W. |* y. V! H4 i4 N

据说在旧的大东区法院的位置,不是目前北运河边的大东区法院。只是据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19 09:52 , Processed in 1.24621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