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大-贝-勒NO20

[贴图]清代皇子和公主墓葬老照片[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10-5-21 0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贴图]清代皇子和公主墓葬老照片

[贴图]清代皇子和公主墓葬老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1 0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贴图]清代皇子和公主墓葬老照片

[贴图]清代皇子和公主墓葬老照片

 楼主| 发表于 2010-5-21 0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外的永陵 埋葬着清太祖的四位先祖 他们活着的时候不过是部落的头领

$ F; `( J& {, E4 P0 U2 O

 

! r W: A% A1 o( V. B0 Q- w/ |

[贴图]清代皇子和公主墓葬老照片

[贴图]清代皇子和公主墓葬老照片

5 I' ~8 k9 y2 ^0 B

 

( {: b5 ^0 Z9 K4 V0 R

 

! H6 n! [+ K3 T) z: M$ o$ _


发表于 2010-5-21 07: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珍贵的资料和作者的用心仔细。鄙视历届无能无知的政府和很多人民对文物的践踏和破坏。成为历史罪人!一个连祖宗都不尊敬的民族,下场就和这些破败的颓垣断壁一样!
发表于 2010-5-21 08: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分享,顶一下~~~
发表于 2010-5-21 13: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广源老师新书里的老照片,其中黄花山的几张,尤其是几个宝顶真是非常珍贵,现在早已灰飞烟灭。
; f& }) h3 }% z- |/ J* a6 y; k
! |. R  Z! b7 m  s感谢贝勒爷整理。
发表于 2010-5-21 1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风间铃音在2010-5-21 13:33:00的发言:
徐广源老师新书里的老照片,其中黄花山的几张,尤其是几个宝顶真是非常珍贵,现在早已灰飞烟灭。 感谢贝勒爷整理。
' g7 e1 o9 T) _

那本书还没看,闲下来一定好好拜读

发表于 2010-5-21 14: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10-5-20 23:40: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0052063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K" v7 `" X' ?' g3 |

这三个为什么不是那种馒头宝顶?

发表于 2010-5-21 14: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5-21 14:31:00的发言:
5 g; H( l/ m) p0 D- [

这三个为什么不是那种馒头宝顶?

- l; C# f A, P& `

 

/ N; C1 T" J. Z; {5 u( e' O4 C! H* A

面没和起来,改贴饼子了,挺好的。

发表于 2010-5-21 15: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69]
发表于 2010-5-22 06: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5-21 15:46: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7 }7 L6 c! Y5 n& @- R. }

[转帖]1.

W9 A* z* w& n


        端 亲 王 园 寝

2 s$ f8 W$ p2 C1 ?

 

4 f7 q+ p1 `! M% c! L

端亲王园寝坐落在崇陵附近的张各庄。

9 T% {8 E4 v8 N& U. R& X; p& Y

 

. ]( u, i# M- u) j( ^

大阿哥——端亲王弘晖

* p( u) C' v$ w; e3 P( i C( f

弘晖生于康熙36年(1697年)三月十六曰子时。

) z" V0 V" V6 R k2 s' a

生母是雍正的元后——孝敬宪皇后。

. Q" B7 g* q. R2 _5 C

这是雍正唯一的嫡子,也是长子,论身份,比别的皇子高一头。

8 A ^. ]; `# u, z/ j" ` f

他出生时,胤禛20岁,福晋18岁,这时的胤禛还是个无爵的皇子,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康熙37年,才被封为贝勒。

$ L1 k" X. {: ^3 e+ ]

弘晖于康熙43年六月初六卯时薨。年8岁。

7 l+ ]6 H, H5 B9 r8 ] j9 A

这时,三阿哥弘时,仅仅只有四个月大,而弘历则是在7年之后才出生。

* g" A1 Q( x, [* c3 C ]

 

: Q/ z8 K6 Z$ u

雍正十三年,乾隆上谕内阁:

+ W4 q8 _$ Q1 ~" j/ @

“朕兄大阿哥,乃皇妣孝敬皇后所生,今朕眷念手足之谊,着追封亲王。”

: X1 I9 W. E& w1 ?

 

# k' u4 w0 G! \& w

后弘晖被追封为端亲王,葬于清西陵。

4 R0 k) q8 j, y" R$ G, K/ _$ }

 

2 K$ B' L) n8 y

 

5 c9 i. e" j8 O2 V# k0 I

 

1 o# N1 l* U( D2 T9 K& l

       

+ c, j. S5 k3 Y$ n0 |

[转帖]2.      1994年发掘清理雍正帝皇长子端亲王弘晖园寝纪实

) o/ G1 e& a1 D7 ~2 z! g

 

! p u. v- M# d4 v2 O7 u& j

在河北易县清西陵光绪皇帝的崇陵西南的崇各庄西,有一片红墙绿瓦的建筑群,这里就是埋葬着雍正皇帝早殇的三个皇子的端王陵。

f1 E( }, A- i$ g

端亲王弘晖,雍正皇帝的长子。

% y L- P6 `, N0 \, H- ~/ Z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三月二十六日子时生,生母孝敬宪皇后,是名副其实的皇嫡长子(太子),可惜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卯时早殇,年仅8岁。

1 R. S U! W0 s$ L; f% {

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一月十三日,新即位的乾隆皇帝追赠他的长兄弘晖为端亲王。

, j1 ^" U8 C. P

弘分,初为雍正皇帝次子,生母齐妃。康熙三十六年六月初二日子时生,康熙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九日亥刻殇,年仅3岁,未叙齿。

( {. c+ x! k H' q# g' L& M6 m1 r. ]

福宜,初为雍正皇帝的第七子,生母敦肃皇贵妃年氏。康熙五十九年五月二十五日生,康熙六十年正月十三日丑刻殇,年仅2岁,未叙齿。

7 I) H) [* e& q. U8 _( R) U

因为在三位幼年皇子早殇之时还在康熙年间,雍正的另一个儿子皇三子弘时死于雍正五年,当时雍正皇帝将自己的万年吉地(陵寝)定于清东陵的九凤朝阳山。

g$ b, g p9 b1 z+ H8 n# b. f

根据康熙年间的规定,早殇皇子一律附葬东陵附近的黄花山。

3 g6 ^' e: J' t9 B+ r, S F

所以端亲王,阿哥弘时初葬清东陵附近的黄花山皇家陵地内。

; C2 I9 K0 ]8 _( K9 T

直到乾隆三年,雍正皇帝在清西陵的泰陵建成,雍正皇帝也已经入葬完毕。

. K1 C- l1 k% A

所以,乾隆皇帝下达上谕:

% B9 }, R# z, l

“现黄花山端亲王金棺,皇三子金棺于乾隆三年十月二十二日移送。

' b. I$ T9 `" H4 g2 i

东直门外怀亲王(雍正皇帝第八子福惠)金棺于十月二十六日移送。

# [: I+ n' Y9 ~

陈设仪卫随行,沿途各盖芦棚,咸于乾隆三年十一月初五日安葬。”

* c+ S( V1 Z* Y! A

 

z: X/ b1 T, {


端亲王园寝坐北朝南,园寝前有一道马槽沟,豆渣石泊岸,正中三孔平桥一座。

+ F$ X3 L7 C3 \* E

东西厢房各三间,单檐布瓦悬山顶,五花山墙,西厢房现已无存。

! S7 o1 O, j' s/ A

据《大清会典事例》记载,应有东西守护班房,现俱无存。

9 p1 `6 s0 a3 U2 o- U

大门一座,单檐歇山顶,绿琉璃瓦顶,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一斗二升夹麻叶斗拱。

; g/ I& W( D+ `: d' p0 g( J" Y

大门前有月台,月台前为砖礓嚓,无抄手踏跺。

9 l) y5 ^7 J& ]# w# U/ o0 n

前院正中享堂一座,单檐歇山顶,绿琉璃瓦顶。

6 f2 F/ S L+ D0 d0 X

享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三硒斗拱。

/ e8 e" Z7 t: v9 ?& X0 E1 b1 z

殿前有月台,月台前有四级踏跺,两侧无抄手踏跺。

* S; G3 y/ f3 a& d1 ?3 I8 ]

享堂后园寝门三座,中门有门楼,两旁为随墙角门。

% s) p2 }; C. x2 q+ ?8 M! U/ {

每扇门上有门钉纵横各七行。

" u) p5 P/ `; E

后院有三座微微隆起的土包,即封土。

8 d7 {8 c# C' Q v r

三座土包东西排列,中间的靠后。

F" y& M4 M8 z/ K

封土下面就是地宫,均早年被盗。

2 Z5 R4 y; r- E5 [# m* O, _

 

; d6 W* [4 N/ v+ L


 
1993年至1996年,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对端亲王园寝进行了全面的修缮。

9 m1 |- s0 q- T( w6 A

其中1994年7月20日经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对中间的端亲王墓进行了发掘清理。

/ M/ q1 A. p8 G3 m8 U3 l' \: v

地宫的情况大致如下:

9 r' m& Q$ K5 p% s" C- Y; T0 E

有石门一道,两扇门向外开,每扇石门面宽94.5厘米,高182厘米,厚26厘米。

, M' o' I8 t2 s. F- O

石门外191厘米远处有一道挡券墙,城砖成砌。

6 \% P, P7 n( h! m3 B. `

墙面阔197厘米,高187厘米,厚98厘米。

9 u, M2 h" n" @

在石门至挡券墙之间的地上有被倒出的骨灰一堆,同时发现石门上有一个铁锲子。

- x& V( B- N' N

据分析,门是向外开的,门关上后,自然不能再用自来石支顶,很有可能这个铁锲子是用来固定石门的。

2 M- @9 S% E. G2 q' \) K

如果事实确实是这样的话,就应该有两个铁锲子。另一个可能早年遗失。

1 K. V/ V. p8 [3 Z% S" Q

门内墓室面阔160厘米,进深176厘米,高177厘米,四壁及顶部皆用条石成砌,无任何装饰浮雕。

% q+ D3 W3 u! K2 e

靠北墙有一座长方形的石须弥座,此为宝床,面阔81厘米,进深96.5厘米,高35.5厘米。

# N' P- L4 K& Z9 C1 b

座的上面有一个圆形槽,据分析,此槽是放置骨灰坛用的。

$ E. j6 b: b" h( a* W% r$ B8 V/ O

槽内正中为金井,金井口直径为9厘米。

8 K' |( l8 k" H, h1 Z

骨灰坛早年被盗走,骨灰被倒在石门外。

2 n( m) V, B' F; T

由于地宫早年被盗,没有发现随葬品。

% v* [, \& W! N& t, g6 @2 A0 X

据分析,早殇皇子一般殉葬品很少甚至没有。

5 G; C+ w/ y9 L9 Q- Z& K

 

# i4 s, R% F5 O7 O! j; @

 

% R/ A0 V5 m- j0 b# z+ E

另外两位皇子的地宫没有发掘清理,内部情况不详。

/ h% `7 n4 r6 S( u3 s

据推测,其规制,葬式,现状应该与端亲王墓相似。

5 }$ F8 j: v7 a/ Y

目前这还只是一种推断。

1 h# f5 e" v0 Z$ `+ b0 f

端亲王墓地宫发掘清理后,没有开放。

+ C% m6 K, Z, Y8 Y: O

为了保护地宫,在地宫口外设置了木罩实施封闭保护。

5 N9 R; H4 B: i/ X8 s+ m

 

1 K; k6 ?5 K: m" e


端亲王园寝始建于清雍正十三年年底,完工于乾隆二年年底。

1 K6 U9 e! D) \3 b

入葬后,每年中元,岁暮致祭。

5 f, N- Z, c2 P: |# @

 

- k! Z6 T6 o5 P9 m


端王陵仍然存在三个不解之迷:

* w, Z, _. }" V; S- q% P1 j

一. 规制不伦不类。  

$ m, v4 X8 z& l& Y$ T5 u. c

按照《大清会典》记载,和硕亲王园寝,设立享堂五间,碑亭一座。为什么和硕端亲王园寝只有三间享堂,无碑亭呢?

( d, {$ W b3 ~8 {4 E3 i4 D

二. 丧制不伦不类。  

: Z: \9 n# r% J, V" @5 ]5 Z+ M+ u O/ e

火化本是满族旧俗,从关外一直沿用到顺治末年。

, ^" A% }9 t) L. ]2 Z) P! g+ D

康熙初年改火葬为土葬,死于康熙十三年的孝诚仁皇后就是土葬,以后沿袭不替。

3 }) S; f5 P! v( K7 Y% N

就连早殇的皇子也皆备朱式小棺盛殓土葬。

4 R; Z" ?9 a0 B2 {

为什么死于康熙四十三年的端亲王弘晖却是火化呢?

& P- |4 U% m& @5 i' C

弘分,福宜是不是也是火葬呢?

! `0 T" e& V% |! F( K

怀亲王福惠的陵墓由于在1933年被当时的东北军骑兵二师的十多人盗发,葬式不明。

6 g( g J7 m& C( q3 h

他是不是也被火化了呢?

0 H5 A( [2 K* e: y6 F+ N6 l

这与康熙十三年后推行的土葬政策不是矛盾了么?

% ]7 E. ^ L* M& l

三. 端亲王园寝,阿哥园寝和怀亲王园寝是同时营建的,他们都是雍正皇帝的皇子,然而墓穴地面上的处理却是三样。

. i1 Y1 r. a! i) |9 j

端亲王园寝里是三座微微隆起的土包;

! f! n+ B: H b) W5 I5 t

怀亲王园寝没有封土;

$ t k% j p1 x: e. v5 N

而阿哥园寝却是等级较高的宝顶月台。

% K* M$ j, q/ j8 f( o! j4 y

厚此而薄彼,这又是为什么呢?

' d6 |+ a- s8 X


这三个问题目前尚无明确的有说服力的答案,只有等待有兴趣的人士继续加以研究探讨来揭开这些历史迷团。

发表于 2010-5-29 2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痛的感觉
发表于 2010-7-29 16: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理解当地人破坏宝顶能得到什么?几块砖吗?
发表于 2010-7-30 1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客人在2010-7-29 16:18:00的发言:
: X1 s% @" ?% t9 M! c ! z) V+ P- n5 @ 真不理解当地人破坏宝顶能得到什么?几块砖吗?% F; S4 e* _$ V2 t2 o 4 t7 X! V# f8 b$ I1 \


不说思想上的,就说既得利益。砖瓦值钱,那么大一做园寝,木料,砖石,够盖多少间猪圈,多少圈围墙,财富啊。
好石料起了支援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光荣啊,呵呵。
发表于 2010-7-29 0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EM57]
发表于 2010-8-4 1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58]
发表于 2010-8-17 14: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BR]感谢那么多珍贵的资料,因为整理和查找那么老的真的很困难
9 ^- |- v3 g& w) K# i! t* v: n[BR]时间越接近现在遭到的破坏越大
  O+ D/ @( ]% N1 A5 H3 n6 K0 i[BR]现在的人一点也没因为时代的进步而把思想也给进步了
发表于 2012-11-9 10: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贝-勒NO20 发表于 2010-5-20 23:26

. o4 E3 f. p( v# g4 ?! t这宝顶要是没被破坏得有多高?
发表于 2013-10-29 11: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发表于 2013-11-4 12: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应该尊重历史的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25 01:59 , Processed in 1.187941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