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85|回复: 7

几个老扳指[含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5-9 1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玉扳指

玉扳指

玉扳指

玉扳指

几个老扳指 玉质一般点 但是和田玉 谢评。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韩雪晨在2010-5-10 12:01:00的发言:
不错,白度欠点,肉都够厚的,玩个味道~~~
是啊 都不够白 油润性还可以 地摊上也不好见了 谢老师鉴评。
发表于 2010-5-10 1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白度欠点,肉都够厚的,玩个味道~~~
发表于 2010-5-12 0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人真佩带扳指做装饰品么?
发表于 2010-5-10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南城土著在2010-5-10 12:47:00的发言:
是啊 都不够白 油润性还可以 地摊上也不好见了 谢老师鉴评。
! M( V8 D# b, d4 `" z5 u

真不是老师,是您的学生,在这个行当里,您是前辈。

发表于 2010-5-12 0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瞌睡虫在2010-5-12 1:35:00的发言:
古代人真佩带扳指做装饰品么?
5 z# T+ ^: N# X

这个可以是真的,当上升到装饰品这个层面时,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 得瑟攀比~~~~

发表于 2010-5-19 0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扳指又称班指,它形似戒指但比戒指大得多,是古人射箭时戴在右手大拇指上以助钩弦开弓的器具。“憨得憨”是满人入前通用的一种扳指,它以鹿骨制成,上有小孔,可穿细皮条系在手腕上,既取戴方便,又可防止丢失,十分便于骑射。

  当年努尔哈赤便是戴着这种“憨得憨”,驰骋于白山黑水之间,统一了女真各部;后来八旗铁骑也是戴着它,攻城略地,横扫六合,建立了大清王朝。所以,莫看“憨得憨”其貌不扬,它却是满人尚武进取精神的象征。大清立国之初,为了使子孙不忘本,皇室和八旗子弟仍自幼学习骑射,崇尚武功。清初几代皇帝都精于骑射,均有御驾亲征、率兵打仗的经历,并喜爱参与狩猎。康熙皇帝一生参加“木兰围场”狩猎48次,猎虎多达153只,曾有过一天射兔318只的记录,可见其骑射功夫了得,扳指作为拉弓射箭之器具,自然难离其手。即便是平时,清帝也常戴扳指,表示不忘祖宗和武功。清朝遗存的宫廷绘画图卷中,就有许多清帝手戴扳指的形象。顺治皇帝甚至采用抛扳指的方法,选定了自己陵寝的位置,清帝对扳指的喜爱由此可窥一斑。不过,清补们此时所戴的大多是美玉所制的玉扳指,“憨得憨”已难登大雅之堂了。把扳指推到登峰造极的是乾隆皇帝,这位好大喜功的皇帝,对玉扳指非常喜爱,尤其对非常扳指更为钟情。乾隆时期的扳指,无论是在质料还是在做工上,都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可以说是极尽奢华。既然皇帝喜爱扳指,王公大臣及地方官员自然就会迎奉帝意,将各类扳指进贡宫廷。在清廷档案中,常有臣下一次进贡几十枚甚至数百枚扳旨的记录。皇帝也喜欢将玉扳指赏赐给宠臣,获得赏赐者为炫耀帝宠。则喜孜孜地将扳指整天戴在手上,举起来让人欣赏,引得人们纷纷效仿,于是举着玉扳指渐渐成为满人的一种时尚。乾隆、嘉庆以后,扳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功用,完全蜕变为装饰品。八旗弟子已不习武,荒废了骑射,不思直取,沉溺享乐。“憨得憨”早被人忘却,而玉扳指则成为他们炫耀身份、满足虚荣的道具,不少人为玉扳指,一掷千金。有人作诗讽刺道:“班指要人知翡翠,轻寒犹把扇频摇”,真是滑稽至极。八旗弟子就这样,将曾帮助他们祖先打天下的扳指整天举在手上,优哉游哉地逛窑子、下馆子、听戏文、遛鸟儿,一直举着将大清王朝的花花世界葬送。从“憨得憨”到玉扳指所发生的一切,是扳指的悲哀,更是历史的悲哀。玉扳指作为一种装饰品,当然无可厚非,更不能将满清王朝灭亡的责任归罪于它。但是,八旗子弟由尚武进取,到玩物丧志、贪图享乐、追求虚荣,其中的教训,不但满人应该记取,我们整个中华民族都不应忘记。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抛砖真引来好玉 谢谢妙峰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3 09:08 , Processed in 1.145381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