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51|回复: 31

三幅注释错误的怡亲王府(孚王府)老照片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4-21 2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不久买了一册品相一般的二手书——8开精装的《老照片中的大清王府》,这书是2006年出版的,到现在时间还不算太长,但定价却很高——680元。相对而言,书中所收老照片的印刷质量却不敢恭维,即便版权页特意强调了内文用纸是荷兰米色书纸。

& ]7 m4 r; n" T# f7 @" H; M

 

8 y+ o: T* m9 u* F+ Z

书名虽然是《老照片中的大清王府》,但收录的400余张照片中,有一些王府的照片,比如克勤郡王府的、顺承郡王府的、循郡王府的、饶余亲王府的、端郡王府的等,内中并无一座王府建筑,而只是一些王爷、福晋、贝勒、贝子等人物的照片。这,难免有些名不副实之嫌。

通过《后记》得知,“此专辑由谷长江、沈弘任主编。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由沈弘主编,提供照片资料并撰写说明文字,恭王府管理中心人员做了一些修改、补充工作。”此外,据主编谷长江在前言中介绍:“除极个别照片待查外,我们都一一予以注明。对这些王府建筑和人物照片,我们撰写了综述和说明,有的向相关领域的学者请教、咨询,有的还亲自到一些王府进行实地考察,对比。”经过了这么细致的工作,按说应该能够确保照片与注释万无一失才对,可事实上却非常令人遗憾,仅在怡亲王府(孚王府)的一组十二张照片中,我便发现有三幅照片的注释是错误的,

先看第一幅,在书中第77页。

. t( S$ `# \, z: i

8 i8 n# p2 i$ x5 w, |, W

书中文字注释如下:
神殿(《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毕业同学录》,1930年)
神殿,歇山顶,面阔七间,前有月台和门廊,一条较宽的甬道通向月台的踏跺。原照片注明“礼堂”,表明在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时期这里已改成礼堂。

辨析:这张照片被编者定为中路神殿,其实,从实地考察来看,虽然神殿确实也是“歇山顶,面阔七间,前有月台”,但是只有正殿月台前才有这条甬道。因此,照片中的建筑是中路正殿,也就是所谓的王府银安殿,而不是神殿。

对照《乾隆京城全图》中的“怡亲王府”平面图,可以发现,有甬路的正是银安殿(我用桔黄色的框线将甬路标示了出来)。

) p3 V0 e" B5 }

(翻拍自贾珺著《北京四合院》)

此外,还可和我2007年拍的正殿照片做一对比(据说现在院中的树木已经被砍掉,彻底恢复了原貌),,除没有月台上的小门外,其余皆同,可以证实老照片中的“礼堂”确是银安殿而不是神殿。

4 `+ e$ [* D" B% W, Y- j

2 O. K+ v. h$ }- T

 

5 o1 e5 }! U i* I. T* j

再看第二幅,也在书中第77页。

4 U% `" d4 T: A

: F% F7 L9 @7 n+ K* D

书中文字注释如下:
正殿(《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毕业同学录》,1930年)
银安殿位于中路第二院落,歇山顶,面阔七间,前有月台,彩画十分鲜艳。原照片说明为“音乐厅”,表明在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时期,此殿已成为该校的音乐厅了。

辨析:真正的银安殿在上面已经确定了,那么,这张照片中的建筑,从其规格“歇山顶,面阔七间,前有月台”来看,只能是中路的神殿。

这张2007年的照片虽然角度不同,除有花圃树木挡住了神殿下部,看不到前面的月台,外观上并无区别。

7 @5 j& c G: a1 i+ G' T: [

 

6 _' x. e* A0 f3 I% e

1995年我去实地考察时,虽然没能进到后寝院内,但在其院外东北方还可见到两根烟囱(估计那根方的是后建的)。

$ A1 L) y* \2 a$ w1 g. i

6 |* L4 u6 j9 c6 Z+ w

 

3 I3 K' R5 ]3 l* Q" Z& ~. a

2007年的时候,烟囱已经了无踪迹,想来是有关部门将其拆除了。

( H7 ?0 A6 u, F' h

* T: v5 A+ g0 ]

 

] |, G0 A+ F& H( @% G" r

最后看第三幅,在书中第76页。

5 A/ i0 C) y* p

% n! n7 g, F% H4 K5 e

书中文字注释如下:
正殿(《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毕业同学录》,1930年)
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理科毕业生合影,背后的殿堂广七间,有月台,应是王府中路的主殿银安殿。门窗装饰虽已改变,但外檐彩画似新绘制,十分鲜艳。

辨析:这张照片中的建筑只是局部,编者认为是主殿银安殿,而我认为是神殿。

为了便于比较,我将这三张照片大致相同的位置进行局部放大。
这张是第一幅正殿的东部外侧

3 q6 r; P( Y8 t


这张是第二幅神殿的东部外侧

9 l5 J1 A! J3 _* U


9 C& S! p9 Q* U! @) J0 S; z9 `2 ~/ n

这张是第三幅的东部外侧

- s2 z/ b5 d& m+ `% s' h

 

d" x7 L/ x& M

首先来看三张照片中被蓝线框住的檐檩和檐枋部位的彩画,通过对比,很自然的可以发现,第三幅与第一幅正殿的不同,却与第二幅神殿的相同。

其次看三张照片中被黄线框住的建筑物,第三幅展现的最清晰,是殿旁的一段矮墙,墙是南北走向,在第一幅正殿东侧看到的是一扇随墙门,显然与第三幅有差别;而在第二幅神殿中则恰好有与第三幅相同的一段矮墙。而且,看上面的《乾隆京城全图》可以发现,神殿东西两侧确有对称的矮墙圈出的小院(我用浅黄色线框将东边的院墙标示了出来)。

为了更好的说明,我再贴两张2007年拍摄的照片来对比一下。
这是正殿东侧的随墙门。

2 d4 M$ s9 Y' e6 f/ l9 Y$ A

: h* K" p1 ]7 A" b

 

" g1 N2 y' J+ W& W" o7 H

神殿东侧的矮墙我没有拍,照片中是神殿西侧的矮墙,透过院内植物的枯枝也依然可以看得很清楚,而且西侧和东侧是对称的,完全可以等同视之。

: G8 b# A* k* S6 H9 \9 Z V9 W) V


: d- @0 `6 s1 A: }3 q; i# l& m8 `

 

; x9 ~! A1 \$ o* e

由这两点,足可以确认第三幅照片中毕业生的合影是在神殿拍摄的。

通过上面的辨析,尤其是与实地考察的结果相结合,书中这三幅老照片的注释存在错误,同时本书主编沈弘教授在前言中关于怡亲王府的介绍:“被改造成为音乐厅的原怡亲王府银安殿在外观上也维持了原状,它的七开间宽度在北京王府中颇为少见,而且歇山顶屋檐下的双重雕梁也非常独特和气派,只是照片右侧背景中的一根烟囱在画面中显得很不协调。被改造成为礼堂的原怡亲王府神殿也是个歇山顶,七开间和具有双重雕梁的雄伟建筑,而且神殿前原来的月台、甬道和门廊也都完好无损的保存了下来,十分传神地反映出了原怡亲王府鼎盛时期的风貌。”显然也是错误的,希望再版的时候能够更正。

5 _2 v$ ?. {. [* {1 ?5 ]

 

9 h$ a6 \+ a/ m6 l- X' W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4-21 2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终于来了啊,欢迎啊!~
发表于 2010-4-21 2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神人 该书我买不到 你能把里面有关王府建筑的图片再贴一些吗
发表于 2010-4-21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该书质量极差!其实原版的照片有很多很清楚的,但不知道为什么书出成这个样子,而且价格还贼贵!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2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0-4-21 22:20:00的发言:
你终于来了啊,欢迎啊!~
/ F; B9 Y: ~) h6 l3 A

呵呵,你在这里叫二世呀???

发表于 2010-4-21 2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神之荣耀在2010-4-21 23:11:00的发言:
% \. t5 T8 y& x N b8 f9 N

呵呵,你在这里叫二世呀???

2 F% t* O+ E7 S, a. P% j+ G4 Q

 

1 ~5 S' e" i6 @% {

学NBA一世永远退役了,呵呵。

发表于 2010-4-21 2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神之荣耀在2010-4-21 23:16:00的发言:
7 Z$ Y1 C# d1 y8 x7 S: X, I

大贝勒好,我现在相机有些问题,正准备去修,等修好后我会全部翻拍,到时候发到咱们这里来。

" X% i# L+ Q0 X8 I$ L5 P

不过,斑马说的不错,此书的印刷质量很差。

$ z. q& O5 ?: f8 R1 \

太谢谢你了 我也是只要弄到最新最好的图片 一定到这里分享 而且我看你还很有知识 能对这些老照片讲出些门道 跟这里的斑马 rishon 黑龙 等老师一样 都是我们的瑰宝啊 希望你以后常来这里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2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10-4-21 22:54:00的发言:
楼主神人 该书我买不到 你能把里面有关王府建筑的图片再贴一些吗
* X& x0 t( Y" v7 N

大贝勒好,我现在相机有些问题,正准备去修,等修好后我会全部翻拍,到时候发到咱们这里来。

" ^' W2 _7 c+ Z6 s/ A; I

不过,斑马说的不错,此书的印刷质量很差。

发表于 2010-4-21 2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分析的很透彻.顶!该书从印刷质量到内容都不能令人满意.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2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将书中发现的错误,通过email发给了出版社,但到目前为止,尚没有收到出版社的反馈。

' D$ `2 ]9 T* h! u$ v

 

2 b7 Q1 f: ^' _4 G j L1 d

由于偶然知道了《老照片中的大清王府》编者沈弘教授的email,所以,也冒昧的给他发了一份,第二天就接到了他的回信。

9 @; \0 X$ @% F0 B( O; U9 T: t

 

# H2 L( i/ s# x4 M. F$ o. l2 Z

他在回信中感谢我指出了三幅怡亲王府老照片的注释错误,并告知在为该书撰写照片说明时,已经从北京大学调到了浙江大学工作,所以没有机会实地考察怡王府旧址,只是参照其他王府的建制来对照片进行推断的。恭王府的工作人员虽然在实地做了考察,但也没有发现我所指出的错误。

4 \/ ^! H {! D# p# P4 S

 

& U( X# U2 U5 U/ d. W1 d3 a

同时也告知我,他是英语系的教授,专长为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研究。虽然他近年来也转向了中外文化交流和老照片的研究,但是大清王府的历史毕竟并非他所熟悉的领域。

( ?6 R2 @& F6 a: T+ g

 

4 ^7 w ]# {5 P* x, m

他也坦言要考证北京王府的老照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很难一下子就做到万无一失,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人们不断地去发掘新的老照片,查证相关历史资料和进行十分细致的实地考察,才能够逐渐接近历史的真相。

' C4 l. f4 d* @1 |# V5 q

沈宏教授的回信,让我感到这是一个认真对待读者的作者,衷心的祝愿他在老照片的研究上取得更大的成果!~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2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斑马二世在2010-4-21 23:14:00的发言:
1 {7 h3 M, N7 [' x. m9 o% m

 

+ O8 U+ p0 h5 i0 |+ ]

学NBA一世永远退役了,呵呵。

2 F Z' }6 o! c" I% a9 v

额,原来如此!~~~

发表于 2010-4-21 2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我也对这本书很憧憬,但价格过于异常.本以为是货真价实之物,其高价一定有其价值.而且这是我唯一还没有在网络中找到电子版的书籍.但后来在恭王府的网站中看到一些例举的照片,反而觉得失望很多.但也知道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找到王府照片.譬如楼主引用的这个孚王府,曾作为女子文理学院的校址,于是查阅民国时期北京关于大学著述的作品,果真就找到了相关的历史照片.于是,我做了一个帖子:

0 q3 g, j) k) \$ B4 v3 T

《民二十三年之北平国立大学》

4 n7 Y+ ?" d, r2 Z* I$ k

http://bbs.oldbeijing.org/dispbbs.asp?BoardID=16&ID=55092

0 D5 E7 [9 s9 C# K. t

 

0 z! U- F, J$ e& B3 _$ T6 s

 节选了数张当时各个校区的老照片,其中女子文理学院的就有四张.觉得你对孚王府比较熟悉和考察过,就再引用下,你可以指明都是原来王府的什么位置.

/ z+ Y- y) d2 L6 b- F* z

 

1 J; H" R- X( F! W' C

 第一张,与你发的第一幅是一样的,即女子文理学院的大礼堂

, Y9 J5 i0 }$ }' @! Q, g5 |, a" q! B3 P

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0-1/20101152271891834.jpg

1 D# B$ {( n4 ~# |4 g5 b

 

, C5 K: t9 k$ q' c. v2 i" A8 g

 第二张,原说明-女子文理学院中院大门

" p9 e+ V+ J" Z8 r! g2 \' i ^

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0-1/20101152271884376.jpg

9 P- o: D! N" I9 f4 f' C* z

 

4 }1 O- a; w6 u" Y# O6 H

 第三张,原说明-女子文理学院图书馆

& c5 r5 S3 w+ G6 r& i- S

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0-1/20101152271864553.jpg

% ~- e" u9 ~4 F9 C

 

% n0 `2 r- ]# G! X7 m/ F* g

 第四张,原说明-女子文理学院宿舍

/ K$ i+ P' `# e7 v) ], A

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0-1/20101152271852317.jpg

' G. r! Z' }2 M6 g' c+ X$ j( p

 

: M: v5 p$ Y5 N; m1 G+ x* l8 D

 本还有一张,当时没发,实为你发的第二幅,即女子文理学院舞蹈厅.

( a, j9 i: i# z9 o% q. a8 _

 

1 m3 N; L& z( X+ e: H

 所以自此之后,便对这本书失去希望了.想要找王府的老照片其实并不难,就王府在民国时的用途来说,将寻找点适时的改变即会有收获.

发表于 2010-4-21 23: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是西路这个地方

0 ]# d( C5 F- Z8 e3 Q" ]

 

) J9 _) N ?- |* v2 ]; r/ u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2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rishon兄好!~我来回答一下

! c; Z. g0 Y7 L! A% A

 

+ G2 J9 n" S3 s/ P; ~' b

 第一张,与你发的第一幅是一样的,即女子文理学院的大礼堂

! F9 |% q; L5 |: U* b

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0-1/20101152271891834.jpg

, N4 x0 e5 q* J

这张照片中的建筑物是孚王府的正殿

- Y# }) l7 i* a" w+ @$ {6 L* m

 

9 x @* t3 \7 Z4 F! c

 第二张,原说明-女子文理学院中院大门

! @1 x6 ~3 p7 N# r$ T; X! H

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0-1/20101152271884376.jpg

& Q$ ^' i- |" p' H/ B! V; c8 a0 [$ g

这张照片是孚王府的狮子院,建筑是王府的正门

7 ]; K* J. f6 w! Z2 q3 Y

 

R5 ^% l, m) S$ m! D/ g- m0 [

 第三张,原说明-女子文理学院图书馆

' p4 g4 a5 ]0 G8 a+ J/ K7 p, [

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0-1/20101152271864553.jpg

$ p5 ~) R9 n/ u- p3 ?3 P* g

这张照片的建筑物是孚王府中路第三座建筑——后殿或叫寝门

W, S# \% e! V# Y

 

4 [# ?& N7 ^4 i) x% d

 第四张,原说明-女子文理学院宿舍

3 S- s& M! [( z u+ G/ s9 b

http://img.obj.cc/forum/dvbbs/2010-1/20101152271852317.jpg

, Z0 c, @& r- p

这张照片的建筑物我个人认为是西路的一座主要的殿堂,位置在下图中标红的框内。

8 B- b; [/ ^* U: b. I u1 B

3 L, L& y+ u' Z- E! _- N


& X1 p" @6 `! n5 s8 P; F. y5 }

 

' W; s- ^, {1 @$ E, ]3 d

由于这处殿堂现在已经被占用,前面全部都圈了起来,无法进行考察。现只有后面的照片,或可一窥究竟,比如说歇山顶,五开间,体量很阔大,与乾隆全图对比,可谓吻合。

$ ~( E# W# P2 k- Q& _/ m


发表于 2010-4-22 1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10-4-21 22:54:00的发言:
楼主神人 该书我买不到 你能把里面有关王府建筑的图片再贴一些吗
% v" y, l) N1 R2 b& o/ E7 i

这本书在恭王府里面买才400元!全新!我就是在那里买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08: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10-4-22 0:20:00的发言:
1 U2 f; {3 D( A& X' R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 @7 d3 O1 Y7 q. T* m2 g

 

7 f# R; X5 v. N

这好像是歇山顶调大脊....

; |# o, R+ {: H- u

我上面那张照片所谓的“2进院落正房”描述有歧义,实际是指乾隆全图中红框后面那进院落的正房,现已在上贴修正,那张照片主要是为了把现存游廊的残迹展示一下。

5 B/ ~' F0 a I$ J( p' ^9 N

 

/ o1 o# c" @1 |; b, Q5 V, c5 z$ v; m

老照片中的建筑确实是歇山顶调大脊,只不过,现在的建筑进不去,无法从相似角度观察。我这里还有一张该建筑的斜侧方的图,可以看到屋顶。

: Y9 ?2 _7 i8 B# M# g0 u4 x+ X( x( i


发表于 2010-4-22 0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q8 Z2 d @6 K/ g5 U& p% F

 

1 L# _- {* n& k& K

这好像是歇山顶调大脊....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0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10-4-21 23:49:00的发言:
: @. N ]# l+ c) k C

好像是西路这个地方

) ?: p h0 }9 w8 R/ S

 

' S& @5 T' |3 z7 l) ?2 X# I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0115227185231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A' _% n+ e8 M6 X( Y

我同意大贝勒的判断,老照片中呈现的,应该就是这个位置,尤其是旁边的游廊非常的醒目。

: C' o; @% _6 F- l* O4 H6 K; a Q

 

5 S' M6 V0 _% F; C

孚王府西路的游廊在五十年代还保存完好,现在只余几处残躯。走访孚王府的老住户,被告知,五十年代的时候,游廊从前到后,非常的漂亮。

* p3 x/ G- W- @& _

 

2 L+ c, q- y# E3 l. g

这张照片中是红框后面那进院落正房东侧游廊的遗存。

: l6 _& C( }- K! d" q1 v0 Z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0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10-4-21 23:22:00的发言:
y/ M4 a+ Z5 i% m/ v/ D# U2 J0 i2 O

太谢谢你了 我也是只要弄到最新最好的图片 一定到这里分享 而且我看你还很有知识 能对这些老照片讲出些门道 跟这里的斑马 rishon 黑龙 等老师一样 都是我们的瑰宝啊 希望你以后常来这里

' y+ j. o, f$ }- z( W. j

大贝勒过奖了,我比斑马、rishon、黑龙诸位老师差远了,还要向他们多多学习。

发表于 2010-4-22 15: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花翎在2010-4-22 11:39:00的发言:
. `5 G+ e7 }* h6 i

这本书在恭王府里面买才400元!全新!我就是在那里买的!!

: s0 u1 i" {+ B6 g6 j

太贵了 我买的一套二十五史 才花了380

发表于 2010-4-22 15: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是歇山顶 我以前没主意

. v+ S+ }1 v" G

 

/ w( n. D* w0 z+ F! x

 


发表于 2010-4-22 16: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引用和解释照片中的具体位置,此文可以作为用来作为孚王府新老照片对比专帖.

发表于 2010-4-22 16: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它西路建筑使用调大脊歇山顶来看 王府中轴线两侧 也是可以使用这样大式建筑的

4 M& K5 L6 G' o7 w

北京的王府大多只存中轴建筑 恭王府的东西两路都是硬山卷棚顶 醇亲王北府也是硬山顶

7 ?3 E% q2 e' j# T( ]3 Q

 

5 B7 O$ P4 _3 ~! X: _ ` j

斑马老师贴过礼亲王府东路的一个建筑 绿琉璃瓦卷棚歇山顶

3 ?" v; l( z# i7 J

 

9 i5 ^- s+ G6 e o' q0 C- t: @

$ S5 e% E" E2 a% X% i

 

2 T2 y( P" P6 N+ m8 |9 B' ?4 Z1 w

可否推想 虽然大清会典上对王府的建筑有规定 但东西两路仍然可以用绿瓦、歇山

+ `+ |/ x$ v# F: K& ?8 \

 

# u1 Z0 f5 r& G" b( N

郑王府逾制受罚只是多尔衮的迫害 其实对王府建筑的要求并没有那么敏感和严格

" T s1 c7 X, `/ T

 

, {. d6 E3 T, l# O; f

当年庆王永璘住在和珅府里 有很多违禁东西 死后才由他儿子向嘉庆汇报 嘉庆还为庆王开脱

: y3 _4 s/ o1 G

 

. h' R2 g$ f [

清末王府建筑等级趋于简单低调 我认为是步入近代之后 旧时代的建筑等级文化已经过气了 不追求了而已

发表于 2010-4-23 15: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楼主再接再厉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2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10-4-24 23:35:00的发言: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清代武英殿版《二十四史》加《清史稿》16开 全12册
9 K# N5 M. Y1 M8 c9 R! c
  出版时间:1986-12-01
% `. c2 B4 Z0 {) u; U8 O0 |$ O
2 L7 I: t/ j0 J+ H) h

  原价:488 元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醇亲王南府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E% r; b: X+ b! ]

殿版的版本不如百衲本的好,里面多有篡改。

7 j- J i- }2 G( ?; n

这套是4拼页影印吗?如是,看时间长了,眼睛会受不了的。

发表于 2010-4-24 2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神之荣耀在2010-4-24 23:38:00的发言:
7 m, \( V8 s% q; P1 U) K+ v& ~

 

/ |" ?$ M8 f$ c) T0 N& J) n/ g( T5 b

我觉得,这主要还是看当朝皇帝的意思,比如说康熙帝的儿子,无论封贝勒还是封贝子,府邸建设和其他王府没什么大的差异。

3 k# a4 g7 C3 o E5 L

而且,清代对王府建筑的规定,主要是在中路,对于东西两路和花园等,限制并不是特别的严格。

& D0 B- c4 L& B, j$ T( x

至于晚清时期,主要是国力已衰,再难支撑王府那么大规模按制修建了。

0 C( P) Y, O: A. u! n

我写过一个总结 对于王府

$ V% L8 j( g" ^

 

( W' V, K2 J' d; ]+ Q- ^% \

亲王府和郡王府布局配置的两种定型标准[多图]

发表于 2010-4-24 23: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清代武英殿版《二十四史》加《清史稿》16开 全12册
$ ~) p& b& ~7 j! ^
  出版时间:1986-12-01
' M* s9 q5 N7 U. b: b. P. U2 d0 j
( Y5 k) Z! H- J! e9 l

  原价:488 元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2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10-4-22 16:09:00的发言:
3 v2 ^0 R r4 T c- [9 o) n

从它西路建筑使用调大脊歇山顶来看 王府中轴线两侧 也是可以使用这样大式建筑的

! a+ l; w4 y7 L$ I: L, Q

北京的王府大多只存中轴建筑 恭王府的东西两路都是硬山卷棚顶 醇亲王北府也是硬山顶

7 j% D0 H! f1 _: E# c- T4 m, a

 

9 [# n) z/ P- ?+ _

斑马老师贴过礼亲王府东路的一个建筑 绿琉璃瓦卷棚歇山顶

3 p7 ~0 u# M( [0 v

 

3 ?; b+ P# q% F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0115227185231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5 C: j1 D) C, ^, }$ J! \; M

 

$ T0 X( m2 N, `4 I0 e9 t

可否推想 虽然大清会典上对王府的建筑有规定 但东西两路仍然可以用绿瓦、歇山

9 Y( S$ ~* e4 x& h5 u" k2 u* f

 

x% d' X9 G) z; b

郑王府逾制受罚只是多尔衮的迫害 其实对王府建筑的要求并没有那么敏感和严格

; A: N2 x/ n! |( S+ a

 

! e. p5 b: H, [% o4 d% u

当年庆王永璘住在和珅府里 有很多违禁东西 死后才由他儿子向嘉庆汇报 嘉庆还为庆王开脱

# {0 H& P1 q- b; Q7 m: s5 Q( p

 

* {5 o# E3 a! c* |! i+ [

清末王府建筑等级趋于简单低调 我认为是步入近代之后 旧时代的建筑等级文化已经过气了 不追求了而已

9 Y8 Y% F& R m- G8 A5 i& a

 

7 A2 X8 Q6 y9 j, Q D" k6 X

我觉得,这主要还是看当朝皇帝的意思,比如说康熙帝的儿子,无论封贝勒还是封贝子,府邸建设和其他王府没什么大的差异。

- K* c @+ J( I# l

而且,清代对王府建筑的规定,主要是在中路,对于东西两路和花园等,限制并不是特别的严格。

1 d& x. y7 j- D* O9 u9 G ?2 n

至于晚清时期,主要是国力已衰,再难支撑王府那么大规模按制修建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2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rishon在2010-4-22 16:55:00的发言:
6 h/ A) r* g: p- q5 e' c# N

谢谢引用和解释照片中的具体位置,此文可以作为用来作为孚王府新老照片对比专帖.

- j0 ]0 i/ |* w/ q

谢谢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10-4-24 23: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10-4-23 15:44:00的发言:
希望楼主再接再厉
! z' U# y+ Z2 o* U8 l. G

谢谢鼓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7-8 04:42 , Processed in 1.236892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