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74|回复: 17

儿时游戏曾记否?[含3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4-18 16: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c8 r; m2 u2 j. k

清朝乾隆时期,北京大兴县人潘荣陛所作《帝京岁时纪胜》,记述了一首北京儿歌:

7 X0 o9 s4 v# q4 L; Q5 A

“杨柳青,放空钟(空竹)。杨柳活,抽陀罗。杨柳发,打尜尜。杨柳死,踢毽子”。

0 m) X0 I: o, A/ }( r: S

 

' C$ Q+ \7 Q9 g) j

 

e+ v4 s: i/ [3 @* r3 S# _

儿时游戏曾记否?

儿时游戏曾记否?

儿时游戏曾记否?

儿时游戏曾记否?

儿时游戏曾记否?

儿时游戏曾记否?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4-18 16: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那儿啊!?!?陆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10-4-18 16: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帝京岁时纪胜》还记述了许多游戏:

: i7 y5 X" c6 i- g) ?3 I7 A

骑竹马(李白: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可见青梅竹马至少在唐朝已经有了)、

# u" C- x' D4 V `0 X

跳白索(跳绳?)、

. z4 [' {, x8 I0 {$ w) F* G, W* T

藏矇儿(捉迷藏)、

0 `" F R' k- |8 ]/ w) O

脱泥钱(磕泥饽饽的同类游戏)、

% L. b5 t6 i6 \) ?9 p

踢石球(脚疼费鞋)。

# j; T7 a: }4 C

 

, o! C6 X% L- H1 m

有些游戏流传至今,有些游戏朋友们儿时也玩过。

$ b5 s; M8 O4 k8 |3 @7 I9 x

朋友们不妨贴出各种游戏的新图、老片,一同追忆逝去的光阴。

% o6 e2 Y* ^* i& A4 d: m

 

5 g) _$ N; \4 K7 ^# e" _! s

一云均赋,四韵具成。请洒潘江,各播陆海云尔。

 楼主| 发表于 2010-4-18 16: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戏猜铁环位于故宫哪里?干什么用的?那里共有几个铁环?

累计点击数达到100人次以后,揭示答案。

7 m" T! x( D5 y% I& S, |

揭示答案之前,最先回答正确者,签名赠书一本,下次拍记活动见面时交付。

: G7 Q0 |9 p* s- w) t& O+ D# b5 w! [

 

" c/ n' A& Q; v6 M$ |6 S


发表于 2010-4-18 17: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陆老,惭愧,在下不爱读书,就是用您给的提示查到的[em04]

 楼主| 发表于 2010-4-18 17: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逝去的光阴)  这是那儿啊!?!?陆老师...

现在点击45次了,够了100,不打自招。
发表于 2010-4-18 17: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我没猜着,但是查着了,说是和一个皇后有关,等着看答案。
 楼主| 发表于 2010-4-18 17: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孤旅)嘿嘿,我没猜着,但是查着了,说是和一...

您可以透露是在哪一篇文章里面查到的吗?当然现在不要涉及那位皇后的名字。这样比较好玩呗。
1 K9 J& n+ @; y8 j, B& u" N朋友们,请注意,共有三问呢。
发表于 2010-4-18 17: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瞎猜啊!要书。。。。。。。。。。。
 楼主| 发表于 2010-4-18 17: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逝去的光阴) 是桂公府

恭喜您:答错了。(这是王小丫的招牌语言)。2 q5 z7 r0 [: g9 K& n1 r7 M
您没有审题。故宫里面:; l5 r7 J1 i$ \2 |( U

, [7 l" z5 X/ H- Y戏猜铁环位于故宫哪里?干什么用的?那里共有几个铁环?
发表于 2010-4-18 2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廊子的上方还保留着用来栓秋千的铁环。》 俺要得到签名书了!!!
发表于 2010-4-18 2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跟个图,知道这在哪是干啥的,就是不知道一共有几处,等待答案


发表于 2010-4-18 2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要签名书
 楼主| 发表于 2010-4-18 2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游戏共有三问:

5 A! h" |3 H p; O3 H( h

戏猜铁环位于故宫哪里?干什么用的?那里共有几个铁环?

3 y' W6 ~9 f: G, E1 k

一:故宫西六宫的翊坤宫。

* p2 t _& |2 J3 Y. u- ]

二:拴挂秋千用的铁环。

# h7 v8 l2 _ m9 B! a, H' d f

三:下边两个铁环,用于拴挂秋千,上边一个铁环,用于平时把秋千和绳索卷起来,挂在高处,以免妨碍行人。

( r( L8 V4 Y1 r' |" R, p

一组3个铁环,共有2组6个铁环。

8 ~- U+ C' G/ l8 p0 L+ N

补充答案:使用人是婉容。

 楼主| 发表于 2010-4-18 22: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 }, U, S% o( ^& }1 f0 k6 @

2003年《中国档案报》“婉容曾在这里荡秋千”

0 o" P, w9 ~5 k' ?6 t2 Z. v$ {

图文:陆元

$ [5 q1 O& {- r- E. p' c

故宫翊坤宫前廊的横梁上,安装有两组铁环,那是末代皇后婉容悬挂秋千的地方。

. v) _1 `' M' h1 G( z5 {1 J( u

  翊坤宫属于西六宫之一,原是一个独立的宫院,晚清时期院墙被打通,与北面的储秀宫连为一体,成为储秀宫的前院。1884年慈禧太后50岁大寿时,搬回了她18岁做“兰贵人”时住过的储秀宫。为此,慈禧拨巨款对储秀宫和翊坤宫进行了豪华装修,至今在宫院回廊的墙壁上,还镶嵌着多幅官员们为她祝寿时题写的《万寿无疆赋》。

# B/ p5 _) y7 k8 A8 n7 ~

  1922年12月1日,婉容被接进故宫,住在储秀宫里,做了溥仪的末代皇后。婉容将储秀宫正殿作为寝宫,在套间里安装了洋式浴盆。后殿丽景轩里陈设着西式餐桌餐具,被布置成西餐厅。前殿体和殿,是日常使用的中餐厅。前院的翊坤宫,则是婉容的书房。婉容不常写字,但是爱看书。她看过的书有一本叫作《美人风雅大观》。

/ a3 {* c' ]& k2 Q! l

  婉容的祖先是住在黑龙江省龙江县牤牛屯的达斡尔人,姓郭布罗氏,早年归附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后,编入正白旗满洲籍。婉容的曾祖父名长顺,任过吉林将军。父亲名荣源,是三品候补道员。母亲名恒馨,是乾隆皇帝的七世孙女。论起皇族“溥、毓、恒、启”的排辈,恒馨比溥仪还低了两辈。婉容出生于京城正白旗辖区内的地安门外大街帽儿胡同,那里小半条胡同的房子都归荣源家所有,现在被分隔成5个门牌号,已被列为北京文物保护“旧宅园”项目。

2 S5 _* B& O V3 {8 E

  婉容进宫时只有16岁,还是个贪玩的孩子。她平日不能随意去溥仪居住的养心殿,每天接触的人,除了宫女就是太监。偶尔溥仪的妹妹们来了,婉容就会拉着她们陪自己玩“丢手绢”。

9 t1 b s- E/ n. M# B/ _

  北京皇宫自明朝就有荡秋千的先例。“秋千”是“鞦韆”的简写,“鞦”意为皮革制成的绳索,并不含“秋天”的意思。明代太监刘若愚所著《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记述:“清明,则鞦韆节也”,“坤宁宫后及各宫皆安一架”。婉容作为书房的翊坤宫,在门口两边的前廊横梁上,各装了1架秋千,至今那两根横梁上,还留有两组共6个铁环。横梁下方的两个大铁环,用于系秋千的吊索,平时则将吊索和踏板卷起,挂在横梁侧面的小铁环上,以免妨碍走道。

/ ]# p3 R8 o2 M+ s/ \9 A: X

  据当年侍候过婉容的太监孙耀庭回忆,婉容荡秋千时,要让两个太监站在两边帮着推,玩到高兴时,还要在踏板上站立着荡来荡去。有时她叫胆小的宫女也上去荡,看着宫女被吓得尖叫,婉容会开心地大笑。

/ O3 y: P3 \" K8 i3 u8 P

  到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派兵将溥仪驱逐出宫的时候,婉容只在宫里住了不满两年。当时溥仪就是在翊坤宫里听到了将要被驱逐的消息。

2 q$ x; ?; s2 `, d! }

  1945年8月11日,溥仪由日本人安排,携带婉容等眷属离开长春,逃往吉林省通化县大栗子沟。8月16日,溥仪被日本人用飞机送往沈阳,在沈阳被苏联空降兵抓获。婉容被抛弃在大栗子沟,过冬时连一件大衣都没有,仍穿着单薄的旗袍。她后于1946年初被解放军收容,在国民党军进攻东北时,又随解放军转移至延吉市。1946年6月20日晨5时,婉容病重死于延吉市,终年40岁。解放军为婉容拍照了遗像,做了死亡原因登记,在当天中午派了6名军人,用门板抬至延吉市帽儿山北边的山坡下埋葬。

2 I, [% K4 ?2 z

婉容生于北京帽儿胡同,葬于延吉帽儿山,短暂的40年生涯,历尽荣华富贵和孤寂凄凉。婉容在帽儿山的坟头,年深日久已无处寻觅。2006年,婉容的弟弟润麒为她建了一座衣冠冢,空冢内只葬入一张照片。婉容在翊坤宫荡过秋千的地方,那6个铁环仍旧留在横梁上,如今已是锈迹斑斑,物在人空。

 楼主| 发表于 2010-4-18 2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4-18 2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5 S r, s3 k9 D) k" z

【翊坤宫】

! U; J0 I' \- ~9 N/ q( e

  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清时为妃嫔居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始称万安宫,嘉靖十四年改为翊坤宫。清代曾多次修缮,原为二进院,清晚期将翊坤宫后殿改成穿堂殿曰体和殿,东西耳房各改一间为通道,使翊坤宫与储秀宫相连,形成四进院的格局。

3 R, B' W+ \" G4 Y0 M

  正殿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后出廊。檐下施斗拱,梁枋饰以苏式彩画。门为万字锦底、五蝠捧寿裙板隔扇门,窗为步步锦支摘窗,饰万字团寿纹。明间正中设地平宝座、屏风、香几、宫扇,上悬慈禧御笔“有容德大”匾。东侧用花梨木透雕喜鹊登梅落地罩,西侧用花梨木透雕藤萝松缠枝落地罩,将正间与东、西次间隔开,东西次间与梢间用隔扇相隔。殿前设“光明盛昌”屏门,台基下陈设铜凤、铜鹤、铜炉各一对。溥仪逊帝时曾在正殿前廊下安设秋千,现秋千已拆,秋千架尚在。东西有配殿曰延洪殿、元和殿,均为3间黄琉璃瓦硬山顶建筑。

" i- |- X) x/ p+ W$ R+ g" w

  后殿体和殿,清晚期连通储秀宫与翊坤宫时,将其改为穿堂殿。面阔5间,前后开门,后檐出廊,黄琉璃瓦硬山顶。亦有东西配殿,前东南有井亭1座。光绪十年慈禧五十寿辰时移居储秀宫,曾在此接受朝贺。光绪帝选妃也在此举行。末代皇帝的皇后婉容曾住在翊坤宫,婉容爱打秋千,廊子的上方还保留着用来栓秋千的铁环。

发表于 2010-4-19 1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答题正确;喜获赠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5-30 03:10 , Processed in 1.229051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