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地震的准确预测还是非常困难,甚至许多国家已经放弃这方面的研究。但是减轻地震灾害还是可以采取许多措施的: 1 b& r/ H/ L8 f- I8 `" v6 ]# f% t
工程建设尽量避开地震危险区; # V" B W2 ~( u3 v. Q& c
房屋等建筑物根据基本烈度,即本地区在今后一个时期,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最大地震烈度来采取加固等措施。如北京市中小学正在普遍按九度烈度加固。 3 Y3 P1 U% P g) k2 I0 N
房屋布置要增设安全角,一旦发生地震,要利用关键的12秒(也有人称20秒)躲进安全角。(这一措施最重要)
1 C6 r N+ C0 a 制定救灾预案,普及地震知识,学习救灾技术,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 7 c; p$ i |& r- _9 ~
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如水库、堰塞湖垮塌)。 / [$ c- Q+ o( H3 ]: S- @8 j
按照基本烈度来建筑和加固房屋是非常重要的。智利大地震死亡人数较少,与该地区房屋的材料和结构抗地震烈度高直接相关。汶川和玉树大地震的损失说明,砖混结构的房屋抗震能力极低,即使是平房。整体浇注的楼房,尤其是传统“四梁八柱”平房的抗震能力都较高。
( T2 H. ~, c# W+ \ 所谓“生命的十二秒”(也有说“生命的二十秒”),就是大震发生前十几、二十秒往往有地声、地光、微动现象。如果利用这短暂时间跑到开阔地,就能得到安全。现在城市里高楼林立,开阔地少,感觉地声、地光和微动后不要往下跑,更不能往下跳。那恰恰跑不出就被砸或没砸伤而摔伤。这时候应该钻到桌子、床下,最好是躲进卫生间,那里房屋跨度小,有管道支撑,还有水源。即使房屋垮塌也可以等待救援。如果第一次大震房屋没垮,再迅速离开住处到开阔地躲避。 8 R/ z E; [* P" o
至此,发了有关地震的博文11篇。希望能普及一下地震知识。地球肯定是进入了地震活跃期。但是轻信谣言,或希望得到准确预报都是不科学的。而对于有效的防、避措施许多人又不知道。希望这种状况尽快改变。
1 J- ?; K' r3 ^,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