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莫的照片里选了一些有关老北京手工业题材的照片,搞一个系列贴。
7 u* _) P& U. b$ G
* O7 w: U/ n9 J% \0 w' u: R北京几百年的帝都历史,使得这块土地有大量的文化积淀。从明清开始,北京就是北方重要的书籍出版地。当时出版量发行量都很大。虽然经过岁月磨洗和文革巨变,我们今天依然还容易见到过去时代北京出版的书籍。
& }0 |9 ?" h" ?) Z; M- g* I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老北京的书籍修复装帧行业也十分发达。 3 i( s) v! j4 e. i( E- V# B
! e, H) Y9 @3 h6 `
刻印佛经的刻经处。架子上都是排列整齐编号的经版。
) _" e5 n1 [* Q2 [8 a
老北京的手艺之一书籍修复装帧
9 k0 T; T& d8 T/ h' G
古老的雕版印刷,细看能发现这块版雕的是经书的书名签。
老北京的手艺之一书籍修复装帧
, w. f& i2 G0 {0 [$ b( |7 R8 _3 F
在涂上墨的雕版上覆上纸,按压后就可以印出一页书,别以为这是个简单的事。墨的多少,按压的力道都有筋劲儿。以前我也弄了块雕版,试了好几次,才勉强印出一张看得清的。
老北京的手艺之一书籍修复装帧
$ ]' F5 q, n+ W4 L* V% a
将印刷好的书页书口部分对齐,毛边略找一下。
. }2 [( g- x; I7 ^1 C# k- X将印刷好的书页按照顺序排好。
+ m/ f' D% O4 W7 ?
( \1 d+ z7 t5 L% V
1 _# ?& \( [3 m! I$ H; `
顺序排好后,将毛边切齐就可以装订了。传统装订方法有很多。照片里是经折装。 + c# K- J! `% h7 q
" m! K/ v X( O! d. D" s3 N粘好硬皮封面后,贴上书签。
. o$ k' N8 m- X, {, c, y/ A- \
刻经处内景,印刷经书的费用是寺庙向信众募集的。
! g4 v; U6 O/ e) @! [( Y+ i5 R
8 e5 `" b" m ~3 Z9 \$ Y ; ~4 p# D: t& _7 J) ^6 Q
下面这组照片应是在一个书店拍摄的。从照片的排列编号上判断,小莫是想告诉大家中国的几种书籍的装帧形式。 ; R M5 M% B3 X% K. ~# n
" X: w2 |% W6 q1 N
传统书籍里比较常见的线装书。
* _2 x/ ?* ~* K& v2 I i
. b1 h6 d& b- u+ t0 m( T
卷子装。卷轴书籍在唐代之前比较流行。至今我们也还是把书籍叫卷。比如:雄文五卷。照片上应是一卷抄本佛经。
+ K D% ^0 q6 m" {( u( Q! Z: x9 `
2 k4 N+ u6 a! J5 n% k- B; f这是书籍的另一种装帧方式:蝴蝶装。特点是字口朝内。从宋代开始此种装订方式开始流行。照片上应是一部明刻或影明刻本的话本小说评话类书。
" b% s% c- z+ o) [7 c
+ r. U, {& f. o3 J8 p. t% i- a
一套书一般都不止一册,为了保护书,每套书都配有一个函套。中国北方和南方对多册书籍的包装是不同的。这是气候环境造成的。因南方潮湿,故而多用木质书夹板。而北方多用函套。对于多个函套凑起来的大部头书,一般还配有防虫的樟木书箱。
2 p& s6 L; Z$ ?
6 Y1 | L2 i& y* v" n1 r: M7 g书店书架上的图书,能看到一部《钦定大清会典》装在一个木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