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hunry30在2010-4-13 16:45:00的发言: 大的前提是定死了,但并不是所有建筑都按则例来搞的.雍乾还是有很多别具匠心的特例.在建筑物的装修上,如门窗栏杆都有不按程试的新样.但到了晚清,基本是没创造力了~~
9 t( s2 n9 S! R h' D 这里说的是主体结构之类的大木作。大木作基本上在晚明时代就已经停滞了,《则例》只是总结了晚明以来直至清前期的特点。雍乾时代的建筑,虽然在造型上仍然千变万化,但是建筑主体的比例、结构以及组成方式上已经千篇一律了。唐宋乃至元代的不同建筑上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格和比例关系,以及独具匠心的结构组成,但是这些在明清,尤其是清代的建筑上已经看不到了。所有官式建筑在风格和结构比例上都是一致的。这种高度统一的建筑形式并没有超出北京的范围,或者说并未超出明清官式建筑的范围。梁思成在总结这一时期的建筑时说:“这种高度的统一,从单体来看是失败的,但是在整体上看,却给人一种整齐划一的震撼。”
' a5 _$ v$ y& o* P& S2 N, }) ~
3 u; h* S" E2 z. C( r5 Y至于建筑的装修之类的小木作,直到晚清还是在创新。故宫西六宫在同光时代的装修就是例子。小木作的创新还是一直都有的,重要的是大木作的停滞,标志着中国木构建筑的发展走到了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