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36|回复: 9

三联和灯市口中国书店拍记[含8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4-10 15: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联是我从小就最爱去的书店,读书氛围特好。基本上每周都得去。

* |; d; a6 g3 v# ?- \/ h

 

- u9 W$ K! }# L4 y5 z% [* q

三联和灯市口中国书店拍记

三联和灯市口中国书店拍记

! {# K; p( O1 e1 } C* ?) Y' [4 G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5 k1 o9 M( M1 ]8 c; g- h
* `% L U3 y) |. o- A

  它的前身是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1948年三店在香港合并,正式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1年与人民出版社合并,1986年恢复独立建制。在各种不同的时期,三联书店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家历史悠久的出版社,以它优良的历史传统和强烈的人文精神,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

三联和灯市口中国书店拍记

三联和灯市口中国书店拍记

三联和灯市口中国书店拍记

三联和灯市口中国书店拍记

三联和灯市口中国书店拍记

三联和灯市口中国书店拍记

一下楼的雕像是邹韬奋先生

P8 g& K& z {, u

邹韬奋(1895.11.5——1944.7.24)原名思润,祖籍江西余江。出生在福建永安。1921 年大学毕业后至1931年,负责《生活》周刊和《时事新报》副刊编务。1932年7月,建立 生活书店。次年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当选为执行委员。这期间,他写了《小言论》和《韬 奋漫笔》等杂文集。1933年7月因受迫害流亡国外,先后写了《萍踪寄语》、《萍踪忆语》4 本游记随笔,这是30年代新闻性散文中少有的佳作。
  1935年8月,由美归国,创办《大众生活》周刊,不久被封。1936年奔走于港沪之间, 积极鼓动抗日,年底遭逮捕。出狱后,上海沦陷,前往武汉继续参加救国活动。国民党政府 聘他为国民参议员。他把《抗战》和《全民周刊》合并改为《全民抗战》三日刊。1941年2 月,辞去国民参议员职务,出走香港,并恢复《大众生活》凋刊。
  香港沦陷后,曾到苏北解放区参观访问。1943年写下《对国事的呼吁》一文,表达了 他对蒋介石实行反动政策的愤慨。不久患耳癌去世。

& S D, Y. c2 I

三联和灯市口中国书店拍记

三联和灯市口中国书店拍记

6 s8 Q! E, j+ f `

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融入到书店中,融入到每一本书里

# Y0 W) h1 T, _- a( E

三联和灯市口中国书店拍记

三联和灯市口中国书店拍记

/ t5 e" J7 d* c" i4 q' ^% R

灯市口中国书店也是我最常去的书店之一,经常一待就是半天

三联和灯市口中国书店拍记

三联和灯市口中国书店拍记

7 ]6 I: ]8 G& _9 ^6 i& a1 g& G

 

0 a5 [; H( }1 J

最后再上张铁一号的楼,回家时顺便照的

& _3 a. l u# }: D( Q3 C


三联和灯市口中国书店拍记

三联和灯市口中国书店拍记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4-10 15: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灯市口我也常去,一般不走空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6: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隆福寺的中国书店也常去。好书越来越少了。今天去的时候还听一售货员说93年的时候一屋子的民国旧书,特便宜还没人要。
发表于 2010-4-10 16: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个书店都是我的最爱!

) c3 n1 G! ^) x( n" e

 

4 V+ u5 D1 i' Q+ b) p+ r

小的时候没钱买书, 好多书都是在三联看完的. 那时候中午下课后, 吃两口饭就奔三联, 真是美好时光!

8 x/ H, u4 V2 W7 P; U- G' E

 

B% ^3 F- r. a7 ^2 Z4 `* z, U3 J

前两天还想把隆福寺的中国书店拍一拍放上来呢. 现在那条街都在拆, 我怕过两天就没的拍了, 唉!

* L# M E7 O. e: I

 

发表于 2010-4-10 1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王卤煮在2010-4-10 16:10:00的发言:
隆福寺的中国书店也常去。好书越来越少了。今天去的时候还听一售货员说93年的时候一屋子的民国旧书,特便宜还没人要。
. ^$ _) L9 f' w2 d! z" R

一屋子是没错,但大部分还是垃圾。一碰就掉渣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6: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拆了建地铁。路南好像就中国书店没拆。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两张在三联听的陈丹青的讲座

0 U6 F4 g* P% M- W r

 



发表于 2010-4-10 17: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小王卤煮在2010-4-10 16:10:00的发言:
隆福寺的中国书店也常去。好书越来越少了。今天去的时候还听一售货员说93年的时候一屋子的民国旧书,特便宜还没人要。
2 \* i% m+ R( Q: h* Z

我之前在这个店买了一整套<中国饮食>, 里面不少经典老食品的食谱儿, 什么时候闲下来, 我就按食谱做出来尝尝!

发表于 2010-4-12 04: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nbsp;三联总是引领这另一种时尚
发表于 2010-4-12 1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美术馆住时,经常晚饭后去三联书店蹭书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26 13:37 , Processed in 1.16078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