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710|回复: 24

[讨论]关于魏太和造像的石塔[含1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3-20 06: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来车耳营安放魏太和造像的石塔(石屋)是什么年代的?是属于塔还还是一般的石屋?另外建筑边上的寺庙是什么庙(是否是寺庙,还是看守造像的一般居室)?问当地老乡告知是魏老爷庙,觉得不可能,魏太和造像何时封了魏老爷?

4 C/ P" ^! w* z& D9 ]% ? _& T

   《北京的塔》介绍石屋是塔,并说是北魏年间的,和造像同属一年代,那可是北京最古老的石塔了。但看石屋现状并不像经历了1500多年的历史。

5 f( h- `+ C+ H' j, {( z! Q

   旁边寺庙建筑有的地方和石屋相似,应该和石屋同属一个年代吧。

/ ]! \: H/ j8 p* g( x# ^; C+ Q

    这是石刻博物馆的仿品(首博借走真品不还做了个仿品给了石刻博物馆):

3 i3 Y v, d2 b( V1 Y2 D9 J

 

[讨论]关于魏太和造像的石塔

[讨论]关于魏太和造像的石塔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3-20 09: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10-3-20 9:29:00的发言:
x% j b9 L) t* e% k( E$ ?. `/ r

   谢谢您!现在清楚了。

; a' i. v1 z& u% s: |

   看来《北京的塔》一书称之为“四门石塔,建于太和十三年(489年)”有误,也证实了我的疑问。

- Q/ Y1 W. x5 Y O, X$ \

   不知此石屋可以称之为塔吗?

4 i! a0 L+ f. ?+ u: {" {

您客气。不知您说的《北京的塔》是不是蓝色封皮的那本,呵呵。个人认为那本书很一般,在天桥下的旧书摊见过。

* `8 V C& G7 s( u

现在很多北京史地方面的书,都是攒,互相抄,再加上自己的杜撰与臆断。能真正平心静气的自己走,自己拍,认真写的太少了。

( z' j4 x: ?- J

关于是否能称之为塔,这方面的知识我还真不是很懂,我个人更倾向于称其为石室或者像您说的石屋。

{: V$ {* E, n; U4 p6 g7 [

推荐黑龙来回答。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0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现在清楚了。

) Z4 ]' X g$ d& o' a( d; R# [

   看来《北京的塔》一书称之为“四门石塔,建于太和十三年(489年)”有误,也证实了我的疑问。

( ~' K0 z5 F4 [2 P3 _. x

   不知此石屋可以称之为塔吗?

发表于 2010-3-20 0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可以看看这个视频,个人认为片子中那些实地走访方面的内容还是比较真实的,尤其是车耳营石佛殿的旧貌、丢失经过以及看守佛像家族的历史等。

5 F+ V1 z& Q; Q/ Z* i

不过本片的主持人解说或者编辑组稿上有硬伤,这也算是这节目组的通病吧。

& s" X8 d8 ~7 m$ ~' k$ O. d

总之,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哈哈

: x6 ]5 d, P5 Q

 

. [8 b; ^! g" X9 F5 r- Q$ @, a* \

http://tv.sohu.com/20090826/n266246343.shtml

发表于 2010-3-20 0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吴老,关于车耳营“石室”(暂且用这个名字),建筑时间应该是在民国时期,光绪顺天府志记载,佛像是光绪六年被发现的。之后才造的石室。

6 `, F; g7 E% {. ?. p- d. o

能够确定的是,石室肯定不是北魏时期的。

5 N5 u4 f( B& _9 N0 I, ]' l. i

石室之前,原来是有庙的。

发表于 2010-3-20 0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发的图片应该都是民国时期拆除原来石佛殿之后重新修的建筑,建造时间在20年代。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1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看来是李石增建的石屋和石佛殿后殿。
发表于 2010-3-20 1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魏老爷的传说听过,供奉魏老爷的是龙泉寺东寺。大意是长工魏公羊“千倾地一棵苗”整死了土财主,每年八月十七日村民拜魏老爷,以一尺三寸的草鞋祭。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15: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积雨误樵在2010-3-20 11:34:00的发言:
魏老爷的传说听过,供奉魏老爷的是龙泉寺东寺。大意是长工魏公羊“千倾地一棵苗”整死了土财主,每年八月十七日村民拜魏老爷,以一尺三寸的草鞋祭。
0 }4 {4 }! {4 @/ V |

    谢谢您!主要是老乡把魏太和造像封为了魏老爷觉得有趣。

: T7 B4 ?1 b& l9 S, Y' E9 ^

    这是魏老爷殿和塔:




发表于 2010-3-20 2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易水离歌在2010-3-20 9:39:00的发言:
# _8 P) Z+ @, K8 A2 ^9 ^' O

您客气。不知您说的《北京的塔》是不是蓝色封皮的那本,呵呵。个人认为那本书很一般,在天桥下的旧书摊见过。

; ?1 w/ a5 h! b5 o6 N2 @: b

现在很多北京史地方面的书,都是攒,互相抄,再加上自己的杜撰与臆断。能真正平心静气的自己走,自己拍,认真写的太少了。

0 a' n+ p* m3 K

关于是否能称之为塔,这方面的知识我还真不是很懂,我个人更倾向于称其为石室或者像您说的石屋。

8 _" g! m9 N# `0 _

推荐黑龙来回答。哈哈

$ i9 b2 F1 r& x

我来了,承蒙易水兄信任,只是我水平很有限,只能按自己的理解胡乱说说也不知对不对。

9 K7 ^+ _5 M6 H4 Z5 ^% c$ |9 f

 

5 _+ C2 ]+ i N! W- m/ ^

塔的起源自印度佛教的安葬僧人的场所,到中国经过千年之融合变化,除原有功能外演变出了观景塔,文峰塔

- z6 M, |* s1 f8 f( k( u" V

基本定义为------僧人安葬的建筑,有纪念意义的建筑,多层建筑几个特征。

; v' o' h1 @! W2 w) z" K7 ?3 y

 

4 V7 s' { U2 ]$ s) i" v

而这石室只是为安放佛像,似乎更接近于佛殿或佛亭,和塔的几个标准似乎相差比较远。

) J. P3 n' X U g: U) h

 

7 _$ f7 C( s6 [% ?* ]

只是个人理解,欢迎其他网友指正探讨。

发表于 2010-3-20 2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颐和吴老在2010-3-20 15:12:00的发言:
/ u N4 ?, k# ?) a# M

    谢谢您!主要是老乡把魏太和造像封为了魏老爷觉得有趣。

8 @6 |2 [/ J0 N; p

   

# [% d; O0 n/ L/ T# z; j* C; E

嘿嘿我这是抛砖末儿引玉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06: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黑龙的说法,从功能和式样上它缺少作为塔的几个基本要素。而且是民国在“石佛殿”基础上建造的,称之为殿、亭、室等更确切些。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06: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0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06: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06: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06: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06: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有相像之处:

1 [2 w7 _8 P. M' E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06: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近些年肯定翻建过:

! L2 S# _7 a+ Q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0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20 06: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了解的网友了,先谢谢!

7 N) s6 O9 W( t2 X4 D8 L, A0 m


发表于 2010-3-21 2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存放造像的攒尖顶石屋,叫做塔也没错。名称有的时候就是约定俗成,不必定一个死标准。您看从来没人非要说箭亭是大殿的。这个造像简直是价值连城啊...

发表于 2010-5-1 1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历城四门塔
发表于 2010-5-1 19: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应该算塔,我上楼发的四门塔和放造像的建筑很像.
 楼主| 发表于 2010-5-2 07: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居士这个还和魏太和造像的石屋真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19 10:23 , Processed in 1.17958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