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01|回复: 8

[原创]儿时趣事:我家有个百宝箱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3-19 2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g8 ~4 c( v: s! Y

儿时趣事:我家有个百宝箱

, L% B1 x, J& q

 

& z' k0 X% k; Q4 Z, p/ T& F6 V

(一)跟张天师学的

- z$ ?* J4 H7 d9 d `4 x( _6 X/ P

 

. x7 h- P: A) E2 O. V

      家父(徐XX)一生以鼓曲伴奏为业,还有一个业余爱好,就是摆弄点手彩戏法(街头魔术),按照现在的说法,是个十足的“发烧友”。我小的时候,家里有一个碗橱,下边一层抽屉,放的就是家父精心自制的戏法道具。有盘子有碗,石头子,折扇,还有古钱。最开始不让我动,到后来管不了我了,一件一件被我偷出玩耍,一件一件被我打烂“报销”。最后到了文革,还剩下的,自己破四旧,一股脑全给扔了。现在想起来真是可惜,怎么那么蠢哪!又没人强逼着。

' t4 Z: a$ @4 @* A- C9 \! {

 

; T7 z a9 s" i

      父亲喜好戏法,街边偷学,无师自通。年轻时在北京鼓楼后边“撂地”演唱京韵大鼓,旁边就是一个表演戏法的摊子,艺人姓田,是天津相声名家常连安的妻弟。父亲喜好这个,常上前帮忙凑热闹。一来二去,偷偷学了不少门道。回到家,业余时间就自己制作。几年下来,大大小小的道具竟有二十多件。演出术语也学了一套一套的,反正挨着隔壁,耳濡目染,有心学就不难成事。无心插柳,到褃节(关键地方)上,还真救了命。

% i$ @/ S8 V& D% X

 

7 }# N. [- z+ v

      四几年兵荒马乱,不好做生意,家里边吃了上顿没下顿。当时有句顺口溜:人歇工,牙倒碓,肠子肚子活受罪。俺爹在杂耍园子作“底包”(就是顶岗常备的弦师,碰上有自己不带乐队的演员,负责伴奏),收入甚微。没事由的时候,少不得拿上那些自制的戏法行头,到闹市街边去“划锅”(艺人在街边画一个圆圈,在里边表演,俗称划锅,有自嘲以此挣饭钱之意)。因为没有门户(未拜师),曾经被人诘问:“跟谁学来着?”仗着要养家糊口的底气,我父亲答道:“跟张天师学的”。来者一看,这主儿要找人玩命呀,别理他!走了。回家说起此事,父亲还很得意:“没说错,张天师是神仙,变这戏法儿就得出神入化”。其实心里边还真有点后怕,要真碰上了流氓地痞,非把脑袋给开了!

4 a, t+ G& c1 A, e1 b- Z" B$ u# {: l- [

 

7 Z) S3 y+ l6 n5 w( t

    (待续)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3 1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E" u- k0 ?5 M+ [2 ]. k

 

4 X' ?/ |) m" i( H0 A

(二)蹦花子

3 h' [2 K0 z# Y; I6 R0 [

 

8 z& T/ E9 m8 P0 r) W- }

    做这些变戏法的家伙式,可费劲了。单说这十几个小碗,一水儿的绿豆小酪碗(老北京盛奶酪的小碗,直径约有10公分)。个个都得规矩,一般大,看不出区别。碗足儿不能太浅,扣在地上拿小棍一拨拉,就能掀开碗,不能用手碰,这样的表演才够“范儿”。

8 Y8 q1 n( ^3 S" H

 

4 r1 D9 m: t ]( u: [/ O* `' e

    每个碗上边的“门子”(机关窍门)都不一样,必得精心制作。有的下边钻个眼,有的里边粘个把。一天,要给两个小碗钻一个透眼,找到“锔碗的”(走街卖艺人,把旧瓷器用金属锔子锔好的)给做,说好二十子一个,算是甜活。结果没做一会儿,干活的师傅眼睛直了,拿锤子就把碗砸了。我爹不干,说你怎么干活哪?那人直道歉,说您别急,我赔您。敢情他把金刚钻弄折在碗里头了。“您这碗我赔您,这个钻,现大洋二十块,弄不出来我就别干(这行当)了。”他把碗足儿一点一点敲碎,终于找到了那颗不到小米粒般大的金刚石,又给镶好弄结实了,才把活干完。最后撂下一句话:“得,您以后另请高明,给多少钱,我不干了。”

* d0 t2 b9 b n: l' ]: y1 {1 @. \

 

$ W% r/ C$ j! |* S/ M

     戏法里有一个道具叫“蹦花子”。使用两只小碗,一只是个普通碗,另一只里边固定一个穿钉,钉子上有横的针眼。用弹簧钢丝做出两个螺旋花,外边栽上各色的丝绒,类似北京的绒鸟工艺。弹簧下部各有一个锡拉饼子,把螺旋花面对面压在一起,放在一个碗里,露出穿钉,用山上找来的,晾干了的酸枣刺穿在针孔内,别住弹簧。这个碗平时就扣在地上,跟观众讲是个空碗。演出的时候,把这个碗扣在另一个碗上,用手一磕,酸枣刺断了,翻开碗,两个碗里边各变出一只五彩绒花。

" e- b( ]$ x# H. v, ~3 E

 

( C( o P9 Y7 S H

      这个戏法,我最早学会,因为好学。----当然,这两个碗也就最早被我砸碎----天天跟它较劲嘛。

发表于 2010-3-29 12: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儿时的记忆,好文章!把过去父亲生活的困苦、无奈和卖艺时的随机应变等很自然的写了出来,读来让人感到亲切并辛酸。
发表于 2010-3-30 0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等着看待续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4-4 2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8 Y' t! `; p$ @# V7 W

(三)仙人脱衣

$ C3 I* z) s8 z

 

8 B, @$ B, e) g8 o+ ^5 l' k

     今天聊的这段,是拿活人做道具。具体说,是和一起作艺的小孩子共同表演。

: _% w, z8 D3 W

 

3 ?' E2 j: G0 y- m

    街头变戏法的卖艺人,通常都安排个小孩儿帮忙打锣。为什么呢?有这么一些原因:一是情节的需要,街头卖艺需要聚拢人气,开场要先“圆黏子”(行话:即聚拢观众)。变戏法的要敲锣,敲锣就需要个帮忙的,或者找个学徒小伙计,要不就是自己的孩子。(那个年头孩子可不像现在这么娇气,说句文明词,叫“粗放式饲养”)自己的孩子跟着自己“上地”(地摊卖艺)是理所当然。二是变戏法需要的节奏、气口,都需要响器助威。起码有了这口锣,省得净凭艺人用肉嗓子干喊。老爷子的话:“就这样,嚼这一天话,还累得心里肺的干痛呢”。另外,小孩儿人小讨人喜欢,打钱(向客人要钱)客人能多给。跟着跑跑腿,看个堆儿什么的,两人好作伴。有的时候,有小孩帮衬着还能抓点噱头:

( B$ ^5 N$ {/ h u/ u

 

& |: z- Y( v: h- C |

     一答一对的词是这样的:

) j# K8 |. W# @# ~5 N# F; n

 

6 b# D% C. G2 B3 H; y( F

    问:这孩子几岁了?

( }2 c* @! ^# M

    答:三岁。

) z5 ~4 b1 O; c% d L9 T5 t0 T" B

    问:长多高呀?

m, E1 T2 \7 B( ^+ w: R5 S

    答:三尺。

o$ W3 m7 }* Y

    问:差不多。吃多少饭呀?

, w- K: O6 x7 T' U$ \, e1 l

    答:三斤。

3 G* [+ Z# }/ ^( M& ~

    问:够能吃的!拉多少屎呀?

" e* D$ i7 |# }! k8 C7 {8 G

    答:三斤。

2 y* w, k1 s: I2 g

    问:好嘛,吃多少拉多少呀!

! }4 L) Q/ A$ l' Q1 D

 

7 P y& |$ u( X* d

     这是糟践自己孩子的一个包袱,惹大伙一笑,就达到了目的。至于伤不伤到孩子的自尊心就不管了----温饱后才能知荣辱,现在先顾嘴吧!

) |* q3 n+ Z+ p/ ^( K! r/ @

 

( j& h0 I$ ? m0 M" l) v( N

     这个“仙人脱衣”说来实在简单,但是演起来挺招人的,也挺能耗时间,老爷子曾经手把手教会过我。近几十年,地面上圈场子演戏法的已经绝迹,我还真没见着有谁演过。

0 X- q0 a0 O9 j

 

1 t9 S) _$ g5 c w- m: E2 ~) J

     演这个节目需要一根一尺长的小棍(擀面杖就行)和两条一边长的绳子。两根绳子取中间搭在棍上,找两个观众帮忙,把剩下的四个绳子头分成两股系一个扣。然后,把能穿在绳子上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一件一件往绳子上穿,什么茶杯、水壶,有什么穿什么,越大、越蠢、越出洋相越好。穿一个物件系一个扣。最后形成一个大嘟噜。绳子头从小孩的脖领子里穿进去,一边一头,从袖口里穿出来,两头一拉,小孩成了个大十字,脊梁后头背着乱七八糟的一堆东西。最后由师傅用布盖住小孩,神乎其神的“吹口仙气”,先拉开擀面杖,在布底下,一件一件从小孩脖领子上边,把这些东西解下来。

) y/ v; _) ^0 L! P" ?5 X

 

2 D# Z0 v6 J7 C9 [* ^- y, K8 T/ j

    那位说了,这扣不是从底下系的吗,上边也是死扣呀!其实就是这么点悬念,谜底一捅就破。门子就在刚开始系扣那一瞬间,你以为把两根绳子头系了死扣,其实,拿棍子的师傅,手里轻轻一倒,你系的扣实际是两根绳子各占一边。只要抽掉了擀面杖,上边就成了活扣。下边怎么系上的,上边就怎么解的开,不费吹灰之力。

' W' M, f! W# O6 M7 j, Z @1 I

 

/ l# t$ [3 {/ L1 W

    看明白了?自己试试,这份手艺就有传承了!

发表于 2010-4-8 2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细细读来感觉身临其境在观看街头小魔术,老北京味道浓浓的,一些早就淡忘的老词儿都想起来了。
    谢谢了。等后续。

发表于 2010-5-7 1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味儿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15: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 C/ `7 r. ^+ Q& z' _5 w

儿时趣事:我家有个百宝箱

8 Y- \. ?' R4 n- a' \# m/ F

 

4 J7 U# P1 U# e F5 I% l+ u0 O7 T

(四)石头变鸡蛋

3 u! P) H n3 i; e! V/ r( i; @

 

x: b% u; z; {; ^: W

    父亲的戏法箱子里还有一件好玩的物件,是一个石头鸡蛋。确切说比鸡蛋稍微小一点,比鸽子蛋还是要大些,长着量有一寸多一点,黄油油的颜色,搁到地上还真像是哪只鸡刚下出来的。和这个鸡蛋一起做道具的还有一个石头圆球,大小跟石头鸡蛋相仿,滴溜圆。

8 B* E, T: S5 x5 |$ a! @

变这个戏法挺简单。用一个小碗,扣在那里,跟观众交代明白了,手里这个圆球,往碗底下一扣,圆球没了,碗底下出现一个鸡蛋。

6 G/ b: Y3 f- ]% G6 m

 

, x2 o) X. I& `& h& \* e3 A

    咋回事呢?机关在碗边上。原来在碗边上粘着一个长圆形的小藤圈,和那个鸡蛋差不多大。在藤圈上系着两条细线,拦着鸡蛋不掉下来。把圆球塞进碗里时,是对着藤圈中心塞进去的,从两条线之间塞入,一下就卡在线中间。而且把鸡蛋挤出了藤圈,碗一拿开,鸡蛋就露出来了。

0 L) Q y& W% y/ P% |; n6 _

 

( E6 S8 v2 m8 _7 m7 b* B! q

    可能这把戏在地摊上,配合表演者的妙语连珠,看得才有意思。在家里玩挺乏味的,因为里边是什么自己都知道。我反正记得这玩意老爱坏----就是藤圈老让我给顶下来。为什么?你想,人家都是石头变鸡蛋。我老拿鸡蛋往里塞,想变石头出来。石头倒是出来了,可藤圈也掉出来了,还不演砸了?!

# e( }0 w7 V+ Z/ ]! }

 

9 o1 }' \& j! o

    最后,老爸收场,用“焊儿”粘:什么是“焊儿”?松香跟白蜡用火熬,弄的不软不硬的趁热一粘,齐活。你瞧,又学一招。

发表于 2010-5-25 0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细细看来,有意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6 22:53 , Processed in 1.171249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