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009|回复: 26

挂甲塔村无字碑初探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3-15 2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爬山到碧云寺西面的过街塔,再下山有二里路就是挂甲塔村,现在该村由于吃水困难村民早已经全部迁出。

5 n& z4 |7 |0 T0 l7 h1 @! \

    挂甲塔村地处两山之间的峡谷中,是石景山和门头沟进入香山地区的必经之地。在该村的最西部路北有一通高大的石碑,宽有近一米,露出地面部分有两米左右,汉白玉石质,下半截埋在土中,碑额是螭首,上有火焰牌,风化不严重。细看碑面为无字碑,没有人为去除和风化的痕迹。最主要的是碑侧面还留有道道凿痕,是没有最终抛光刻字的无字碑。这就留给我们一个疑问,这碑立在此地做什么的?何时所立?

, e% d j" i. m4 _9 j

   笔者认为,无字碑之所以半途而废应该是赶上了改朝换代,原来立碑准备要做的事情也就从此搁置下来。所以有人会问了,立碑要做何事呢?

6 _8 ^# C+ l1 j; X

   明代门头沟的煤炭主要从斋堂川的大寒岭、王平、牛角岭(这主要是军饷煤窝四村的煤走大寒岭)和色树坟、军庄汇集运往三家店,三家店再走模式口和潭峪分别进入北京城里和海淀香山一带。运到香山的煤炭经过储存,再运往他处,所以至今香山还有煤厂街的地名。

1 g6 _* d% t" R/ E

    在大寒岭、牛角岭、王平口等处都设有关城,关城目的当然以军事为主,但更重要的是征收煤炭税银。所以斋堂川的煤炭既然也经过潭峪--挂甲塔进入海澱也就有必要在挂甲塔村处设立关口征收煤炭税银。但是遗憾的是关城在明末时尚未建立,吴三桂就带领清军入了关,所以此事就此撂了下来。

/ i) h& d: J& ~$ j" k

   更为主要的是清初挂甲塔村一带也开始掏洞挖煤,产量虽不大,但自用有余,所以顺便外卖。这种小规模的自产自销对国家税银没什么影响,所以征税关城也就一直没再建。

* T1 U( x6 [2 [- B6 s+ H

   由于挂甲塔村产煤,三家店走潭峪的煤驮也就逐渐的减少了。

! {: ]" @' B& |* Z

   所以此无字碑一直在村西耸立了三百多年,让我这无事之人瞎编胡侃找到了缘由。

* X: b9 u' h% e% w

   本文没有任何文字依据,纯粹根据自己的了解演绎而成,还望大家共同探讨。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3-16 1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村民把吴老当文物商了?吴老辛苦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3-16 08: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贝勒说是墓碑?这地方风水不好,塔后身村到是是风水宝地,要不魏忠贤在此建生圹。前一段时间塔后身建房,挖出元代墓葬,被村民藏起来了。那天我拍石棺,一老乡说有一新出的元代石棺,上刻“大元耶律”字样,问我收不,我说拍照被拒绝了。

, F3 K2 g* j& Z: H0 h* F5 m

   这是无名氏石棺:


发表于 2010-3-16 0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0-3-16 15: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而单单看这座石碑螭首的雕刻风格,其实是很有元代的风格,螭首的龙鳞很细腻,中间有火焰珠,碑身比较薄等等,这些都是呈现元代石碑的风格,所以我想能不能大胆假设一下,石碑是一座元末明初,赶上改朝换代的石碑,呵呵

发表于 2010-3-16 17: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3 b0 k) u' L b% q' z+ S' q

而单单看这座石碑螭首的雕刻风格,其实是很有元代的风格,螭首的龙鳞很细腻,中间有火焰珠,碑身比较薄等等,这些都是呈现元代石碑的风格,所以我想能不能大胆假设一下,石碑是一座元末明初,赶上改朝换代的石碑,呵呵

. b) s0 t6 j( M- R' V

来张元代的碑额
会不会是挖煤的禁约碑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2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碑额上有火焰牌:

5 R0 Q& d }; A. f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2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碑之阳没有任何文字:

+ J$ ^+ _/ u }, O* f8 D& @& A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2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那通无字碑:

+ ]% F3 ~% b6 s: _+ r! x+ E% i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2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旁边山上有古柏,觉得应该有古墓,费劲扒拉爬上去,却刚被人盗挖完:

9 V8 Z1 D \* W; e l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2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村民说这是“老公”的暂安处(绝不是桥,进深有三米左右):

9 ?. g( a. |8 S" Z2 f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2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峡谷之中就是挂甲塔村:

5 k7 Z; L0 n4 m# j- @9 ?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2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碑阴也是白板:

" t' _9 |- c7 R4 i8 _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2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侧面可见明显的凿痕:

8 |* f8 l9 p5 L7 _ ]3 x/ ]# j# J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2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西面看无字碑:

/ \8 y2 E2 y/ z- }8 a- x; j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2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碑边有一不大的残构件,用树枝挖了半天,不知所用:

% |% d1 Q9 M" ^$ \6 Y. Z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2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公主坟村--塔后身村--过街塔--挂甲塔村--三家店也是妙峰山古香道之一。香客从香山脚下过古桥一直上行到三家店就可以与妙峰山南路古香道回合。

- u0 d6 r3 p9 g8 s! n- J/ j

   这就是公主坟村古桥:

8 P! Q: a! b) l% h



发表于 2010-3-15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吴老辛苦了
发表于 2010-3-15 2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坟.............. 多尔衮??哈
发表于 2010-3-17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啦!
 楼主| 发表于 2010-3-16 2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kuma在2010-3-16 22:04:00的发言:
据记载,碧云寺始建于元朝至顺二年(1331),元丞相耶律楚材之后裔耶律阿吉舍宅为寺,初名碧云庵,后改碧云寺。莫非他们真的挖到了耶律家族墓?
- a. \2 h+ c% ~, r9 q7 Z" }

   应该是挖到了,就在碧云寺塔院的北侧,那个老乡很神秘的跟我说的,然后马上打住话题。您这一说应该就是的。

3 X% N+ K c9 ^, D! }" _% H

   不过颐和园那不是耶律楚材家族墓吗?

发表于 2010-3-16 22: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引用颐和吴老塔后身村到是是风水宝地,要不魏忠贤在此建生圹。前一段时间塔后身建房,挖出元代墓葬,被村民藏起来了。那天我拍石棺,一老乡说有一新出的元代石棺,上刻“大元耶律”字样,

' `+ v4 a$ M( k3 q* x

 

2 o6 J" d- v# W& P

碧云寺的前身是耶律楚材后人舍宅兴建的碧云庵。“大元耶律”石棺,有可能是耶律楚材后人的。

发表于 2010-3-17 00: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10-3-16 20:30:00的发言:
) G4 P6 x1 a' {6 Q) P

   谢谢浏览和参与讨论!

0 c! Z# n' H, O% r

   楼上老两位说的在理,我原本想说元代,可是觉得碑有没那么古旧。

# G) V) }2 }0 y+ R# l0 ~

   也来张元代的碑额:

3 C$ p4 X% R W5 P

! u, ~- L" |2 G. ]9 R* Y3 v0 ^

 

- F o, D# {4 i, j2 D& f, c

    挂甲塔-潭峪走过几次,每次都要对这通晃碑琢磨一番,但一直没有什么思路,感谢吴老的推理和设想,有几点问题想提出来探讨。

2 d$ x: P T( @4 v3 G% I: }! d

 

8 J6 }9 x. [, K

     侯老师觉得这碑有很多元代的特征,我倒不太认同,元代甚至金代的碑有个挺明显的特点,就是螭兽雕龙的吻很长,几乎都是垂在碑侧,雕刻比较古朴,且碑首和碑身之间一般少有云纹装饰。明代以后的碑龙吻越来越短,雕饰也繁复,这块碑明代的特征更明显些。

* L' i/ o- c0 t+ h) j

 

" S' p" I6 t) {/ u% U3 \+ y9 B

     碑旁边埋在土里的很像石供桌的一部分,我倒觉得此碑与墓碑有关。说此地风水不好也不尽然,离此300m就是李荣墓,一样窝在山沟里,看不出风水好在哪儿。碑的朝向和所在地形似乎说是墓碑也可以解释通。

& Q# U" g+ w# ]" n1 b0 _" Z7 ~8 |2 H

 

 楼主| 发表于 2010-3-16 2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浏览和参与讨论!

4 V3 N. x" A5 ~% X. k& F8 s

   楼上老两位说的在理,我原本想说元代,可是觉得碑有没那么古旧。

_9 K- e. a6 z

   也来张元代的碑额:

4 N9 R! d6 j8 q/ u3 ^/ S& {, m


) S4 W8 P5 `9 A, X/ V, ^3 ]0 U* U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表于 2010-3-16 2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10-3-16 8:56:00的发言:
* F: n/ e, T% s. J8 R6 W

   大贝勒说是墓碑?这地方风水不好,塔后身村到是是风水宝地,要不魏忠贤在此建生圹。前一段时间塔后身建房,挖出元代墓葬,被村民藏起来了。那天我拍石棺,一老乡说有一新出的元代石棺,上刻“大元耶律”字样,问我收不,我说拍照被拒绝了。



* j Q3 @* `( t' F9 z

千万别收 现在的农民 为了弄钱 良心早就丧尽了 尽是骗子

发表于 2010-3-16 22: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颐和吴老在2010-3-16 8:56:00的发言:
( F& K2 G9 g2 L# H9 R* W! s4 u

   前一段时间塔后身建房,挖出元代墓葬,被村民藏起来了。那天我拍石棺,一老乡说有一新出的元代石棺,上刻“大元耶律”字样,问我收不,我说拍照被拒绝了。

据记载,碧云寺始建于元朝至顺二年(1331),元丞相耶律楚材之后裔耶律阿吉舍宅为寺,初名碧云庵,后改碧云寺。莫非他们真的挖到了耶律家族墓?
发表于 2010-3-16 2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禁煤什么的碑不会雕刻的这样华丽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24 10:20 , Processed in 1.195792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