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0闲云野鹤0

说说帝王的称谓,直接以年号代称在位帝王并非正式称谓,仅是口头俗称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16: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10-3-14 1:54:00的发言:
$ k! c" r: v5 M" d& I

在影视剧中称呼庙号比如“我孝庄怎么怎么样” 是为了方便观众了解这个角色是谁 这不应该看成是不懂历史的胡闹 因为艺术表演要考虑观众的知识层次 最大限度的让观众更容易的了解内容 这样才能有人看 没人看 或者看不懂的东西 自己认为再好也只能是垃圾

' i* f& `" v+ ^2 d1 _$ c+ ~

因为观众无知、文盲

% D! ?5 a7 @5 v4 L7 g

我们搞文化宣传就一定要还无知、更文盲,否则观众听不懂、看不懂

k# P* U* o4 ?6 Y& O5 e

这是什么HD逻辑

8 F' b* ~6 P) l4 \& S- x

 

9 N: E3 I" k1 k2 I9 w3 d2 J" D

我们不去教育、拯救观众

( e$ m$ [6 }& U$ p9 f" H ]' ?

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 l! m) u- _- m5 y

反去残害、误导、欺骗他们

: [4 ?/ g" O5 ?

 

; V1 O: E0 v2 B: Z! n) K# b; X

谁不知道我们的导演是什么水平

9 u ~0 l9 E- y- J# p

还如此为他们的无知辩解

# |6 k( E6 ~7 E6 M4 N8 p

 

1 r2 [. |7 ^ N/ Y. j1 G

我其实挺喜欢张国立、陈道明的

! V, M5 L) L; i, R* k! e' E

但在《铁齿铜牙纪晓岚4》里面  他把“岑参”(音申)念成“岑餐”

6 y" u6 l' h7 ^+ j* c# @: S2 b

陈道明在《康熙王朝》里面也是错字连篇

" d& g6 S, [9 [" h, r& p1 ^( s0 T

“恃才傲物”(音势),错读作“持才傲物” (音迟)
把“大汗”(音韩)读作“大汉”(音旱)
“遁世避祸”(音顿)居然念“循世避祸”(音巡)

. `. i5 X6 X5 K3 F( h2 K

 

8 o; a( `) P7 [$ c+ N. A

难道这也是照顾观众的需求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15: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郑重的对以上三多错误言论

0 Z8 l/ }! I5 U6 e

分别进行驳斥:

! i. v& f2 S& S7 z2 y! r+ J& R

 

3 y) d& D6 Y7 |

我偏偏就是写那种狗屁文言文章的人

# {' }/ o0 {9 s8 r. I% H3 Y8 Z0 G3 P

不能因为今天的人都是文盲了,就把写文言文和作诗词的人都枪毙了

& ?2 t) E- M ~" m: `/ N

你看不懂人家文言文中的用典和用词

5 I# t+ r" L! \6 }

就得承认自己无知,自己是文盲

: A8 V. m) k; E! N! Z

反去赖写作的人,不是HD又是什么

+ b0 k9 s# d# d# G# w( g

 

0 Z* O1 l& S2 ]- S/ E: Z

文化永远是高雅的

6 q4 W; R( E$ `/ x. a5 g

我们首先要学会高雅,拥有知识后,再厚积薄发

: @1 q- \6 E' x+ ?3 V( d# ^. d! s

我写的那些狗屁文言,凡是具有基本汉语知识的人都可以看懂

! U8 F7 I# `) r

因为本人从来不去故弄玄虚,卖弄学问

3 }0 d; h' N6 D

因为我了解当今社会现状

) \7 D6 |# W7 Q( ?

给大众看的,就必须通俗

* n+ _! o% \6 U$ A) `1 i' c; k

 

( z$ ~- E3 R5 j; Q6 h- G8 y: z3 c

有基本头脑的人都知道,文言绝不是代表看不懂的文字

- |# z5 r" H6 r X5 _' p

只有深浅的区别,所谓深浅

: T% J! O8 g6 q

先秦文言需要训诂,就是因当时的语言环境决定的

" x0 }" W; p$ J0 F

后世语言发生变化,自然看不懂了

1 p7 J; D9 u6 [+ R4 R( r% R; g% i

所谓文言不过是当时人们语言环境的书面化表现

- |9 u, Q% Y, T' i: O% f; n9 I

并无半点神秘

/ ~5 _$ |& R0 }6 @- O2 l2 o. \ S

前朝文字对后世而言就是文言

% W. W7 f$ V. R6 n# F' v

我们今天说的话,写的文字,放到2000年以后,有可能是他们的文言了

1 |5 i2 {5 [' f# ~! Y0 [; s4 i

 

% u- U7 x; N' r, ~8 J

但文言和古诗词的魅力

- m3 W& V: R8 A

有时是白话永远无法替代的

: t$ |3 H6 `) K2 g4 o

所以她依然存在,这也是文化不灭的力量所在

# m* V+ Z) j! u8 |3 c, |

所以我的狗屁文章可以卖出价钱

m1 H. g6 ?8 g! T# [1 s% ?2 g0 N

 

/ a% L0 q3 \6 u) r4 D9 A

陆老师开创的以韵文标注拍记照片名称

# M( b4 @: i! n

就是借用诗词的外壳,就是文言的衍生

/ P3 [, z! W( D, n$ L5 `7 {

极受众多网友欢迎

- A; v" _0 q4 q$ P

我也如法炮制,乐此不疲

t- {4 W+ ~7 n6 V$ `

 

- Q0 q |$ m% }

至于文人之间,在文字中隐藏的玄妙

! T: v: P& s) h' B" P [8 c/ O

那是同档次朋友之间的文化游戏

8 R6 H: M$ e2 w' a/ g# O

陆老师就常以各种典故藏文逗趣

& j2 o7 Y( h; S y# Y

识者会心一笑,心领神会,何其快哉

0 r p/ D# X& ]7 Q: R) A6 K

自然不足为外人道也

6 U0 K) V- _# J3 _, e8 S, V6 _+ g4 q# R. ?

 

) h, l: l# w% d

文言讲究语言用词变化

/ u6 l. ]9 C! X0 m

同样的字句内容绝不可以重复使用,这和书法的讲究是相通的,同一个字,绝不可以用同一种写法

2 ~9 S" Q5 ?/ R: Z: i( i

绝不可能出现一个“荡然无存”,重复用上几十次不嫌烦

9 }3 f9 E# B0 j% ?3 q! o

那只能叫,词汇贫乏,脑中空空

) }3 P4 F8 k. S) [- V' J

说康熙,说乾隆一定会有几种不同的称谓

. t7 V7 ~9 F1 W

这是最基本的道理

0 c+ n0 R1 X* n( }8 N' l; u

如果看不明白,只能自惭形秽,自叹无知而已

% V2 i( i, W$ E; s' A1 m

别无他法

1 g" K" o% F4 H; }+ }9 o

 

! z. ~! V$ \2 n. o+ U; p! Y0 x* E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16: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大-贝-勒NO20在2010-3-14 1:54:00的发言: " C+ L# U) O& T3 G' w

《春秋故事》《战国故事》都是我最早看到的历史启蒙书 它是为儿童练习语文阅读和掌握初级历史知识写的 写作者当然懂得相关的历史知识 但更要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 插图是为了增加阅读兴趣 因为那时候还流行看小人书呢 图中人物的服装用中国服装史来考察错漏百出 但这都不重要 对于儿童作品 首先是要求能够吸孩子兴趣 我小时候之所以选择这两本书而不是去读古今的历史专著就在此 如果真的强行读后者 恐怕这辈子都对历史反胃

2 X6 V6 q# W% p- P+ @

我们知道

& Y# F" c; B, L6 Z

由于国朝党政领导的文盲与无知造成了一系列的恶果

5 R5 I) F6 [$ V2 d& C; ?0 @; z

刘继卣大师虽是现代最伟大的艺术大师也难免遗如此之憾

: ~2 |0 f8 V0 F# Z

所谓

) j3 `# E# |# r5 f

“插图是为了增加阅读兴趣 …… 图中人物的服装用中国服装史来考察错漏百出 但这都不重要”

7 R; e2 t5 v6 I$ Q% Z3 Y- d: \

纯属是一派胡言

9 }0 l: C y5 b6 X1 [ X3 I

是对文化传播不负责任、贻害后世的无聊辩解 

7 s0 V; A' X( M

 

2 J: H1 u+ M2 O

居然会有

4 S# ]4 r" T3 J2 E% K2 ~5 ^0 ?

"我小时候之所以选择这两本书而不是去读古今的历史专著就在此 如果真的强行读后者 恐怕这辈子都对历史反胃"

% ~. R0 B \ V8 g% S

这等人,已经足以令我惊诧

8 z7 _# ~2 e: I

 

! Q5 T$ X3 z( S6 u

本人小时候,深爱《春秋故事》《战国故事》此两本书,至今保藏

% }1 y% c, m5 A

并购得《西汉故事》、《东汉故事》、《魏晋南北朝故事》等

% [2 t0 P$ a7 a+ [, ?8 Y# m

可惜后来已不是林汉达先生所著文字了……

- N# n: F b$ K* ~5 B

 

; c* U G+ e, v6 h& l

除了深爱林汉达先生文章,更爱书中大师画作

# z: J6 L$ Y" q! m3 a5 a+ ^

但是,自小学就产生了画中人物服装、器物的疑问

0 U% m* W5 L# P9 X

产生了浓厚的探寻的兴趣

- \; C h. l: {) j

 

. @- C$ v, ^$ Z$ V0 I3 T

后来因学画,知道刘继卣大师宗法唐人“道子墨宝”,一丝不苟,以之为传神,因作如此之状

' U4 U+ ]- F( W9 w- q

决不可以之视先秦之事

' {! i1 m/ K1 P5 V. v8 _5 j; j

但很多人,一生不涉此道,便有可能造成众生的误解、误导,其罪大焉

4 `9 d' R" i* A5 I* W1 n3 M9 }, t! r, y

这就是,编者的错误的编辑思想造成的恶果

/ l! w2 ~: h, N! N# L T

只管好看热闹,丝毫不考虑,错误传达的信息与后果

! L0 J0 n0 V" i7 v! W

究其原因,当时的社会环境,文盲遍地,吃饭活命都困难,人民水生火热,也根本不可能顾得如此等等

! K1 t h' j1 m: G* V

 

' k' {$ t4 M5 A& v. g0 z4 Q

直到见到一套台湾版历史故事书,则大为惊叹,以上顾虑全无踪迹

9 {6 h, U" g% ~- ]- Q& E$ ?

虽然书中文字,根本无法望汉达先生项背

6 h( ~5 t h# f' b* s$ K; }0 `2 N2 G

然其插图,一丝不苟,精彩绝伦

/ o3 M6 M3 ^6 {$ s0 i0 l; |

盖严格按照历史原貌勾画人物服饰、器物、用具

: I$ {; f G, C

 

5 \* k, ^+ x1 e, ^# {8 i9 c

虽是少儿读物,其功大焉,使儿童自小了解历史,掌握准确知识,不会像大陆孩子那样,自小就被误导

4 ^4 b5 Y& Y6 d, g4 n, X2 Z

我通过新华总店的朋友,寻找此书

L R2 c2 {. E! E( K$ ]4 \8 R

他问我:这书有什么好,一套少儿读物,你已经年近40的人,居然想要,什么原因?

) C/ |# M' y/ w% ?7 u

 

# m1 W, T- `" Y2 E4 z) Y1 x& U

我答道:此书插图讲究,服饰、器物、用具严格按历史原貌,不是瞎画的,一看插图就知道是哪个朝代的故事

. k! U( m: X7 N8 j

他把书给我时,想起我要书的理由,反复翻找书中插图,想验证对错

' R9 W) s9 d; `* R" M

我轻瞟一眼,就会准确说出朝代,甚至说出所画故事内容,人物为谁

3 A$ e0 {6 A$ B

他竟大为惊讶,始信我言不虚

8 O) p3 t+ N5 h g0 k. U: R! @. S

 

6 h$ d) E7 ~+ e- ~: q: X" x4 d

一个最简单那的问题,他为何不能相信,因为他对各朝服饰、器物、用具有所不同毫无所知

" c2 `: M% Y* K2 T+ s( g; G& X) t

这就是拥有文化知识与否的结果

4 o5 Y4 _+ C0 c& y

 

# w: p7 [$ E1 U" L) n8 l

试发数图,以飨诸网友










发表于 2010-3-15 11: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大家都识古文

! Z# j5 e5 N' X/ C. P' o, ^

那怎么还有私塾 太学之类的地方呢

发表于 2010-3-15 1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字发音的变化是由于自身含义变化产生的

. H! C" M% C1 ~$ Z7 u3 c6 g c$ R

拿历史浅薄的英文来说 重音和发音的变化 很多是为了区分词性词义变化]

6 R/ M- H+ a, i! a

汉字源远流长 一词多多义 更是需要多音字(这就是为啥有的汉字能有不止一种发音的变化吧?)

& r m: ^# V* H2 q6 v* Y

 

^/ R/ u3 m- R* D5 Z1 L

所以汉字多音的丢失~失去的不止是读音啊...............

发表于 2010-3-15 16: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音字的产生原因不一

+ E- S4 j1 y9 C; F

 

2 \ J1 G( T# E& Y3 T' q+ i0 M

古代造字的时候 会出现同形字 也就是不同的意思 发音也不同 但造出的字写法一样

1 g- q' V6 _- k

 

2 _1 [2 E% c$ s, C0 x

探究一个字的字源 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但也是很困难的 因为没有太多的语言化石留下来作为证据 用统计学对古文字进行分析 总碰到样本不够的情况 随意猜测的成分太大

" `6 w- n7 u4 a7 d+ c, E

 

- M0 X2 ?2 c$ S# g1 r2 D

汉字在记录汉语的发展过程中 并不是忠实的再现声音 而是会有一定的修正 比如老虎这个词 从语言角度看 是一个单词 相当于英语的“胎各(tiger)”但是商朝人在造字的时候 用的不是拼音 而是象形 也就是画个头朝上的老虎表示 这就诞生了一个“虎”字 老这个音就不表示了 可是我们口语中说“小老虎” 却不肯丢了老这个音 可见它相当于英语单词的一个前缀 是汉语词由多个音组成的一个证明 (当然这是猜测)并非原始汉语都是单音词

- r: X. W4 ~( F* T0 d- ?% `& V

 

8 |" M$ V: j8 ?) [

反过来 我们也可以给“胎各(tiger)”造字 胎这个音不要 各这个音用个老虎的象形文代替 说不定以后英语里的老虎一词可以简称为“各”

发表于 2010-3-15 17: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hehe英语很多源自希腊语 拉丁语 古法语等等

4 B! }7 k6 F2 u8 p3 ?

也是有渊源的 不可随便改变

' p; }5 ^7 w+ O$ {. |

而且并非所有的英语单词都符合字根字缀的原则

' I8 |3 E4 }) q2 x& O" ]- Q

 

! P4 v8 P8 j% n* I+ N

不过您才华横溢 学富五车

5 M/ J! f" m% {# N9 h' Y

估计对这些无聊东西也不大感兴趣 咱就不多说了

1 L% J+ m$ v! T/ m$ J$ ^7 | e2 Z

如有得罪 您宰相肚子能撑船 大人不计小人过

 楼主| 发表于 2010-3-15 17: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vanish在2010-3-15 17:49:00的发言:
; o( w" B9 M# J& t7 u% e

hehe英语很多源自希腊语 拉丁语 古法语等等

% s# ~( F6 F4 ?% {7 J

也是有渊源的 不可随便改变

/ D3 A* N3 D5 ?# k+ I3 _7 _1 k$ _

而且并非所有的英语单词都符合字根字缀的原则

% J; l( ~$ o$ u! X9 n; W

 

; V! j3 k- H' w' u# t: N

不过您才华横溢 学富五车

" C5 h6 C7 w9 i& s7 F% [; M

估计对这些无聊东西也不大感兴趣 咱就不多说了

- u. Z* ?) Q- N; C, Z2 `# a0 ~

如有得罪 您宰相肚子能撑船 大人不计小人过

' ^4 E! z1 \/ D$ G' }+ h1 Y

没必要和他理论了

+ q; Q6 o: x4 L+ P% l% f# ?- b

我们说东他偏说西

; R7 t9 L6 u2 ^. v2 J' T( x

明摆着无理取闹来的

4 Z. \/ q% w! w: `

他的话都留着

2 S: r7 f- o+ k. n' P% Y$ D

给大家看个热闹

& { @+ Y. k. }* ~! g6 b7 v; p

做个反面教材也不错呀

, [) o3 ? Z. z

他还没真像今天把自己的水平暴露的这么彻底过

$ d8 u( _7 G9 g

很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0 13:36 , Processed in 1.131450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