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69|回复: 12

天安门内有华表吗?[含2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3-11 0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两幅照片。一幅有华表,另一幅没有

( o" s6 N5 o! a0 b

如果有的话,那华表后来哪去了?

$ w" u" |0 X& x6 T$ O+ T

(两幅照片不同之处:第二幅城台上的栏杆中间有通道)

7 q4 R% o) ]6 [8 r

 

, s P( p8 E4 H

天安门内有华表吗?

天安门内有华表吗?

x- Y/ q" F: `6 T$ b9 D

 

8 E$ ^% J8 @3 }( T


天安门内有华表吗?

天安门内有华表吗?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3-11 05: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0-3-11 1:37:00的发言:
现在天安门的后面也有一对华表,但是按照明朝人的表述,它算是属于端门前方的华表。
% ?4 a! q5 W2 M: u

先看老照片:

0 O* K# n" Q B% O$ R6 f4 M% w3 C# A


/ N! B- D' M! J1 Q- j4 J

 

3 r/ a% y$ M# j/ s8 A5 v

两对华表近距离置于天安门内外。

. t& i. E( b( W V3 }: G

 

2 P$ g/ x0 H. m5 w* \" M$ d

 

- i9 T) u. V8 ]$ v* y. \

[转帖]:

. S: {" z! N* j0 w( j J

 

3 b. v. S" O, n- @! ^, @( h

北京天安门前后,各有一对华表,华表的柱身上雕刻着盘龙,柱头上立着瑞兽,它们和天安门前的石狮以及两侧的金水桥一起烘托着这座皇城的威严气势。古朴精美的华表,与巍巍壮丽、金碧辉煌的故宫建筑群浑然一体,使人既感到一种艺术上的和谐,又感到历史的庄重和威严。华表实际上已经与中华民族,和中国古老的文化紧密相连,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我们民族的一种标志。

3 _( R; K W4 v7 J
f- N5 I: f1 h0 t2 j

天安门前的华表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柱头、柱身和基座。华表柱头上的部分又叫“承露盘”。汉武帝曾命人在神明台上立一铜铸的仙人,双手举过头顶,托着一个铜盘,承接天上的甘露,以为喝了甘露便可长生不老,这自然是无稽之谈。后来这种形式便流传下来,并且取消了仙人,简化为柱子上面放一只圆盘。华表的柱头上也有瑞兽,名字叫“犼”。古人创造出很多瑞兽,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但大多寄托着人们祈福避祸的愿望。“犼”是一种形似犬的瑞兽,根据所在方位的不同,表达的意义也不相同。天安门后面的一对华表上的石犼面朝北方,望着紫禁城,寓意是希望皇帝不要久居深宫不知人间疾苦,应该经常出宫体察民情,所以称“望君出”。而天安门前面的一对石犼面朝南方,寓意皇帝不要久出不归,故而称“望君归”。

6 d$ S! o6 o- m' O2 u v K8 u# w* g1 I

 

( O0 z# v( B1 e! {2 p/ D) c9 H

.............

; v [$ V1 ~7 l- O: ~( ]

 

# g; r% s2 `9 {# Y5 u

再看新照片。

) E1 F) [# I9 l* K( l, H! i

 

. K; m) i) T% ]- i5 ^; P

天安门外(南侧)华表的望天面南蹲坐,俗称“望君归”:

- s7 ~+ p9 Q) U$ w7 G1 Q* p) {) b

9 S: {8 k1 @! F. N# |/ a- L: }

 

( M I; N) y7 @) ]

天安门内(北侧)华表的望天面北蹲坐,俗称“盼君出”:

& N+ K( l4 d b' V3 H) g


& ~" J: J2 N2 f: {6 p

 

, A; b, z7 U! g$ k

相同的华表置放可见明.清两朝诸帝陵的大碑楼前后的四华表:

' i# n0 ~3 z* Q3 @: o0 y



发表于 2010-3-11 1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天安门前后各有华表两根,标志着该建筑地位重要。

8 Z: A: U+ Y1 O

 

1 O8 M/ q% P; b, {+ S1 a) u3 l

不同意端门前有华表,规制不符,距离也不对。

 楼主| 发表于 2010-3-11 1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感谢“zhaohq”和“黑龙”朋友的解释!

4 L. _" `) K% X9 r1 }/ Z

看老照片,门内的华表离城台较近;而从现在的照片看,好像华表离城台较远。难道曾移动过?

发表于 2010-3-11 0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燕山深处:可能是这样的

第一图是天安门的背面,第二图是端门的正面。
 楼主| 发表于 2010-3-11 0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0-3-11 0:39:00的发言:
第一图是天安门的背面,第二图是端门的正面。
1 c6 G, a' l- u# b* d: @

谢谢“食烟火斋”朋友!我忽略了端门

$ \0 S1 [# n. J6 x/ V6 E+ p: W! e( `2 f

现在天安门内好像没华表了吧?

发表于 2010-3-11 0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天安门后门也有一对华表,但是按照明朝人的表述,它算是属于端门前方的华表。
 楼主| 发表于 2010-3-11 01: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食烟火斋在2010-3-11 1:37:00的发言:
现在天安门后门也有一对华表,但是按照明朝人的表述,它算是属于端门前方的华表。
# b) y3 {# v6 w( S

多谢!我也一直纳闷,门内怎么还放置华表?如此一说就明白了。:)

发表于 2010-3-11 0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说“天安门的后面”,写错了“天安门后门”。
发表于 2010-3-11 1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建筑物的前后各有一对华表,这是有先例的。例如赵先生举证的孝陵大碑楼有两对华表,又例如圆明园安佑宫门前的大牌楼,前后也是各有一对华表,其中一对现存北京大学,一对现存文津街国图分馆。

- U; U6 l1 k! ^/ D5 E3 t- @

 

& H9 k& }9 }! G/ D/ @4 f

2,说天安门后边的一对华表,被表述为从属于端门,这并不是我的发明,见于清代《国朝宫史》,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2001年第二印,定价42元,第179页。

/ n/ L* O. t7 Y0 N( O! o. g: e( y

天安门前立有两座华表,但在天安门身后也立有两座同样的华表。可是据乾隆三十四年编成的《国朝宫史》表述:

5 k( g8 |; W1 |. a8 R" Z

“天安门,即皇城南门也。初名承天门(陆注:明朝称为“承天之门”),顺治八年重建,改今名……其南华表对峙”。

& q% P3 ]1 V: U/ z. J

“端门,康熙六年重建,制与天安门同。南立华表二”。

$ _# h- i$ U; |0 _

 这就是说,天安门身后的那两座华表,应当算作是皇城第二道大门—端门之前的华表,尽管它距端门较远,距天安门很近。

$ W+ V' K+ {+ B9 S

 

4 N. ]+ J1 @4 q

 3,说是天安门后边的华表,从属于端门,也可以有一个说法。前边的华表称为“望君归”,“君归”,自然是先进天安门。后边的华表称为“望君出”,“君出”,自然是先出端门,再出天安门了。

$ S7 n5 _2 D7 h! ]; m! j

 

. |! k+ |& {" c0 _

 4,我在前边的跟帖说道“现在天安门后面也有一对华表,但是按照明朝人的表述,它算是属于端门前方的华表”,其中又有笔误,应该是“按照清朝人的表述”。

( a ~- f) c/ H, o8 S8 O- O

 

1 u6 S& ~$ b' B6 j0 _8 q5 z* k/ V

5,讲得不好,不一定对啦,有请各位指正啊。

发表于 2010-3-11 1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安门外(外金水桥南侧)的两座华表据说曾向北移动过。

- [* Y1 P) w+ g7 [

 

4 ^/ J' N5 |7 r$ m/ l2 T6 Q

这是天安门内的两座华表:

& K! Q$ C1 C: S- }/ r$ ?! L

 

* W1 H/ K2 ]4 {* V+ i6 `# W

 

- {- m3 Y' k5 F* I. M. N# l+ k


 楼主| 发表于 2010-3-11 1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我看错了。门内华表应该未曾动过

# u/ r- v! N6 A" q6 M- `# O

门前华表在拓宽长安街时,向北移动了六米

2 d8 g4 v' h; v3 l3 i8 W' j

 

 楼主| 发表于 2010-3-11 16: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诸位的指点和探讨!

9 F8 w* f$ `: D* d% r

这对华表的放置确实有点意思。距天安门太近,距端门又太远。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16 19:06 , Processed in 1.17618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