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p/ n1 Y' W. ], h2 u# f( c0 N 如果一切都比较顺利,一般两周左右的时间,恋人之间的关系会有突破性的进展,当然,如果事与愿违,只能说是缘分未到,重新开始新的接触是明智的。
$ K. y1 s5 b- d, X% ] 很多人的初恋都以失败而告终,人们往往从失恋中学习到了恋爱的方法,但是人去楼空,自己真正喜欢的异性,却因为自己拙笨的方式而遗憾终生。心理学家们对恋爱的方式作了细致的科学研究,结果发现,如果两个人相爱,其实如果遵循着心理学的规律,就能够一步步地接近自己的幸福。 t+ w& u- L: V' v) Q' r1 O
情侣要竭力多接近
: j3 ]0 v5 g' ? d f7 L, l& J# Q 美国心理学家曾经以恋爱中的情侣作了调查,结果发现,最终结婚的情侣中,两个人在谈恋爱的时候,各自所处的地理位置较为接近的成功比例最高。
& V: b0 ~( Z% z 不仅如此,心理学家还进行了一个心理学实验,给大学生看A、B两个人的照片,两个人的个人魅力几乎相同,但是,照片的展示频率为A:B=2:1,也就是说,主要展示A的照片,实验结果是,绝大多数学生对A更有好感,其实,被测试者根本没有见过A、B两个人,却认为A比B对自己更有吸引力。 / {3 t6 _+ x" h" n$ S) ]% q8 I$ i
男女初次见面都不免会产生戒备心理,见过几次面后,就会对对方有基本的了解,戒备心会越来越少,慢慢地会转成好感。A比B更有魅力的原因就在于,频繁的展示消除了人们的戒备心理,就是戒备变好感的生动体现。所以,煲电话粥、约会见面等等,认准了自己喜欢的人是对方,就要竭尽全力地接近对方。
$ V+ |* ?4 R( K8 M9 c' T 14天后需精神共鸣
) _; D; w' X7 m w' H$ G) m1 C 仅仅是死缠烂打还是不行的。美国心理学家还作了这样一个调查,他调查了30名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择友行为,这些学生刚新进入大学,并且搬进了新的宿舍。心理学家发现入住一周后,物理接近的作用力很强,学生们常常多从邻近的宿舍中选择朋友。但两周过后,能成为朋友的两个人则是在价值观较为一致的。这个调查证明了即使消除了开始时的戒备心理,如果缺乏某种程度的共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会长久。 5 Q% j3 x- N6 N V" _5 D& G. H
所以,恋爱中的情侣相处的两个重要的条件是:
# e$ Y; r0 t7 i" X( ?# t 最初两周以内的物理接近;
j9 \. K5 P( c4 h 两周以后需要注重精神的接近和共鸣。
5 I9 [: p1 j* g2 R1 ~- c% b! z 在彼此接近的两周以内,每次约会、聊天和见面,不仅仅是进行自我“展示”,更重要的是仔细收集对方的各种有用的信息,比如生日、喜好、兴趣、理想等等,然后,从中找到和自己的相同之处。
G. T7 V* T6 H/ R R3 t/ | 在第14天的时候,把交流的话题集中到你们共同的爱好上来,比如看影碟、旅游等等方面,从你们的相同点开始扩大交流的范围和话题。这样一来,不但消除了对方的戒备心,对方还会因为共同点的增多而怦然心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