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下午去西直门三座墓碑附近办事,忽然想到之前有人和我提到过高粱桥被围困在新修的快速路当中了,顺便去看了看,哪成想眼前出现的是一个完全废弃的石桥的镜像
, ?0 |: W% V6 L G( V8 h2 | : L' V3 y0 T i! x1 h. y% `* T
奉上拙图几幅
3 v' d% [1 X! s$ Q% F- ^5 |
6 W; a F8 Y' x
远望不见西直门,近看高粱水断流
远望不见西直门,近看高粱水断流
远望不见西直门,近看高粱水断流
远望不见西直门,近看高粱水断流
远望不见西直门,近看高粱水断流
远望不见西直门,近看高粱水断流
远望不见西直门,近看高粱水断流
远望不见西直门,近看高粱水断流
) ^9 P3 c5 I; B$ y8 a. ^
关于高粱桥:
( v* X# ?& @% y# x 高梁桥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292),元代皇帝忽必烈,为了满足元大都城市用水需要和南粮北运的需要,派都水监郭守敬引昌平白浮泉及西山玉泉诸水,汇流至止,转入护城河、积水潭,乃至通惠河。明清之际为北京前往西山园林风景区的水道。桥下有闸。桥西南有船坞。桥东北有绮虹堂。慈禧在此小憩后登舟。高梁桥以西,垂柳成荫,风光秀丽,为老北京人春游踏青胜地。此处稻田荷池甚多,颇具乡村风味。有提笼架鸟者,有蹲坐河畔纳凉者,有于茶社中品茗者,亦有蔽荫树下席地高卧者。并有逸隐者流,歙神屏息,手把鱼竿临风垂钓者。临时更有各种小贩,荟萃河畔,乘机牟利者。雨花轩茶社备有点心,虽非佳品,然当饥肠辘辘之际,亦美味也。早年该处设有游船,由高梁桥至白石桥,船资仅铜元九大枚,往返倍之。 5 g: b% u- Z v
5 T9 K1 Q# x+ g/ L
对于这座石桥,还有一段很著名的高粱赶水的传说,所以是不是可以说这里也是北京水源发祥地之一啊。当然,只是传说版的。
# b2 P* {5 b. D* e( W 然而更多情况下,事实是残酷的,1971年,随着地铁2号线(当时应该称为环线地铁)的开始修建,太平湖,西护城河以及相关的“转河”随之被填埋或者改为暗沟,高粱桥以东部分的水面从那时开始从人们视线中消失的吧。从此粱桥逐渐被民宅及市场所淹没,再后来,高粱桥的再次出名,除了因为蔡国庆那首流传一时的《北京的桥》以外,还有就是西直门地区混乱的交通情况以至于“高粱桥路”成为出现在每天交通路况播报中出现报堵最频繁的路段之一。 3 N' X9 Z) y; B* ?7 ?
8 D9 _& Z" d/ e. U" a
2003年,北京开始进行转河整治工程,重新挖河道,建船闸、跨河桥,暗沟、码头,使转河重見天日。原本以为这条河是在原来河道的基础上从新开挖出来的,哪成想新的河道完全不同于原来的水道,是经过N多亲水住宅小区中新建的一条景观河,在高粱桥的北侧新修了一座高粱新桥,当然,高粱桥下原先的河道也自然没有重见天日,继续保持一半是水一半是路的样子,但这个时候的高粱桥还能算是一座桥。 2 \1 ~" @, d( P# C' I
% Y7 z* o) B( U/ o% m6 h 2010年,当我再次从这里路过的时候,发现这里已经成为完全的孤岛了,原来桥西侧的河道因为新修的快速路而被彻底截断,这座古桥也就永远的成为了一座“旱石桥”(没见到排水系统,不知道夏天下雨会不会在桥下积水),而且以后又会被当作一个“文保典范”被树立起来的,ZF可能会说“为了保护一处重要的古迹,我们不惜花重金让道路改了一个弯...”
2 d. `' e, o8 l. R6 B / ]5 S7 E4 }4 v' F
感觉话题越说越沉重了,转移一下,再新扩宽的高粱桥路上,原来两棵路旁的古树也放到了路中央的位置上,不由得想起了一幅老照片,在雪后的西直门外,两棵古树映衬下的西直门城楼的远影... 6 ~8 f, d4 H" S; x, Z
如今,照片中的那两棵古树早已经无迹可寻(我还没有找到),西直门城楼也随着历史的发展早已经片瓦不存,我们只能在老照片里寻个念想了 7 k: ], q/ v. |8 B! J4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