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54|回复: 1

九十年代初的國子監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3-7 1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z' Z9 E4 u" \( P# }8 h8 K2 }

 

4 D4 S$ F4 h. x/ L& X5 {7 B

九十年代初的國子監,那時候人們都習慣都叫它首圖,國子監這名字很少有人提。
那個時候,首圖的院子隨便進。人總是很少,非常幽靜。
辦一張借書證,大概就幾塊錢吧,應該不超過十塊。不過沒有副高職稱的,只能辦普通借閱證,有好多書借不出來。

?. R {' h7 E) ?: p5 w% L


圖書館的大體布局,東邊一溜平房是外借部,西邊是報刊閱覽室,這兩處是面向普通大眾的,記得比較清楚,其他地方不太記得了。門口的幾間倒座房是工作人員的傳達室或者辦公室,里面好像總是有一些人在閑聊,一推門能感受到暖洋洋的氣息。

- X; |- o, ^/ o( B. Q! |# k" B

印象中,好像那時候這里沒空調。一到冬天,各个房间門口都會掛起厚重的大棉門簾子。好像看書的人也可以帶食品和水進來,這個有點記不清了,反正在這方面管得挺松的。

+ m% Q3 }! K- M9 g( F5 N! K


報刊閱覽室的規模可能也就像現在一個普通中學的閱覽室,有好多流行的雜志,最里間放著一大排搭報紙的鐵架子。

1 h7 g- d& _# l- g' S! {

閱覽室是玻璃窗子,木頭桌子,椅子好像都是凳子,沒靠背的那種。頭頂上大管兒燈照明,白不刺咧的有點刺眼。

! b; r& p" P) w* E A& x7 a

一到傍晚,圖書館要關門,工作人員開始催促大家收攤兒。有的讀者收拾東西走人,有的讀者抓緊閱讀最后一段文字,這邊桌椅板凳叮當響,那邊稀里嘩啦還在翻報紙,外面響起自行車鈴聲腳步聲說話聲,很安靜的院子忽然間熱鬧起來,倒是別有一種氣氛。

2 l- U7 T" L5 B5 Y4 u& g" H


在室內看書之余,也會有一兩個讀者捧著書在外面看,或者散散步。院子里,古樹參天,花木扶疏,犄角旮旯的地方因為沒人刻意打理,就是亂蓬蓬的蒿草了。

+ w( I' z* }! T3 P$ a

夏天,蜻蜓飛舞,蟬的叫聲很大,雨后,泥土和花草一起散發著芬芳。偶爾能看到小松鼠迅疾跳躍而過。大樹上搭著喜鵲和烏鴉的窩。膽小的啄木鳥飛來,“幫幫”啄兩下,一聽到人聲,又立刻飛走,它們能找到一隻蟲子也真是不容易。

- @. X9 n: P& n# p/ U! n


院子當間兒有個水池,池子中心是座古老的殿宇。殿宇并不大,有幾道小石橋從不同的方位通向它。橋下一池濃濃的碧水,有段時間,里面好像還投放了金魚,看著舒服了很多。偶爾會看到一兩個人,坐在石頭欄桿上聊天、看書。透過殿宇的門縫往里看,里面空空蕩蕩的。冬天,池水結了冰,有時會有小孩子跳下去滑冰,工作人員看到了會喝令他們上來。

4 U9 w4 A$ c) u4 T+ A" h

后來我才知道,那座殿宇和那池碧水,即是所謂的明堂辟雍之制。

, }/ x3 Q; D6 l2 r$ h3 z# Q, \


院子后面有座大殿,也是常年關閉的。大殿兩邊有兩道門通向后院,是工作人員辦公區。到下班的點兒,會有一些工作人員推著自行車從里面出來。
借書人的自行車都停在國子監大門口紅墻根兒底下,存車處用繩子給圈起來。有個看車的老大爺,會往每個人車閘上夾一張紙條,然后發個木牌兒給存車的人。紙條和木牌上寫有相同的號碼。好像平時路邊也就能有兩三輛汽車到頭了。
現在想來,那會兒人少的真是邪性了。這樣一個不要門票,又是鳥語花香的的好去處,居然很少見到談情說愛的,更沒有看到橫躺豎臥、大呼小叫的同胞們,真是難得啊。
那時候人好像還算自覺,也沒那么多流動人口,更沒有什么旅游意識,一看這兒是圖書館,沒事兒的也就不好意思進來瞎溜達了。

# ~1 P( [( Q9 n) X2 G+ y


那時候,我有一個同學的母親在首圖上班,有一天他無意間跟我提起。后來,我通過那個同學借到了幾本只給副高職稱以上人閱讀的書,也算是走了回后門兒。

% G/ }: {. g- G! v9 @0 [5 n

一般書的封三有個套子,上面插張白色紙殼巴兒,上有表格,用圓珠筆記錄著借閱時間和歸還日期,以及借閱者的信息。我借那本書后的表格幾乎是空白的。

* i: c# P* s: l. U {3 O


后來,我聽那同學說,首圖要搬家了。我問,干嘛搬啊,他說一個是地方不夠大,再一個古建防火比較麻煩。搬到雙井的新首圖,我至今還沒有去過。

$ X q/ t, @3 \, b+ v( X


有一次,我去一個南方小城,看到三兩學子坐在一個荷花池邊讀書;而在另一個古老的書院里,草木蔥蘢,只有兩三個學生在畫畫兒。那時節,才依稀找到了一點當年首圖的影子。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3-7 15: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有图片就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17 21:20 , Processed in 1.191666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