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554|回复: 15

躺在大山中的纪念碑[含4P]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3-2 2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躺在大山中的纪念碑

躺在大山中的纪念碑

躺在大山中的纪念碑

躺在大山中的纪念碑

躺在大山中的纪念碑

躺在大山中的纪念碑

躺在大山中的纪念碑

躺在大山中的纪念碑


碑题:

+ I6 Z# f2 N8 G6 D& K1 @ Y' X" \, {

 

1 u8 t( M' o( j* o! C G0 N

衛國愛民紀念碑

7 L" j) U9 f/ n1 N3 [


 

/ j* W+ f, @4 y& [7 }, H* d

碑文:

" t+ @& N% ^. D$ q, u

 

# V( j6 D" ~0 d# l* Z* v

沈縣長(爽),吉林雙城人,喬處長(宇)十團供給處長,吉林敦化人,郭處長(廷章)十團衛生處長,吉林人,以及張朴、曾志儒、崔子毅、高會德諸同志,於民國三十一年四月八日同時壯烈犧牲。這是堅持豐灤密最高血的代價,也是一筆最大的血債,他們堅決頑強與敵人搏鬥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光榮,是八路軍的光榮。

- X0 h$ Q5 w. ~9 n

倪蔚廷、胡毅、師軍敬奠,中華民國三十三年五月。

U0 n( U4 y( _4 P. b- v5 {- g. N


 

3 K- m) x+ W$ n* L

此碑1944年5月立于臭水坑惨案的发生地,即现在的密云县西田各庄镇牛盆峪村西北的黄花顶西麓。

3 K. s( L; e3 X1 f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3-2 2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麽找到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3-2 2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燕山风情》一书中的“臭水坑惨案”




 楼主| 发表于 2010-3-2 2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百科全书 密云卷》之“臭水坑事件”



发表于 2010-3-3 2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孤山影。
 楼主| 发表于 2010-3-3 2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不太好找

 

5 b5 o+ b% t, L4 f0 z9 t! L

我们是多次向村民打听。后来找到了当年的青年会主任、前任牛盆峪村书记彭瑞良,多亏他给我们详细描述了去臭水坑的走法。即便如此我们也还是上了三次山,才最终找到了废弃的臭水坑村址和纪念碑。当然也有省事的办法:找个村民带路。

发表于 2010-3-3 2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应该好好修一下
发表于 2010-3-5 1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革命历史文物,应该把那个石碑立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10-3-7 2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 |* F$ o9 P; {! x. k C6 {

 

9 k3 P& r7 Q* E/ R, p2 C

是该把这块碑立起来,而且是结结实实地立起来。至少需要一个坚固的基座,一块平整的土地。这在平原地带不难办到,但在大山之中却困难重重。立碑之地已近山巅、海拔约900米,地处近60度的陡坡,人都站不稳别说立碑了。可否考虑,将此碑上移到一、二百米外的山脊平坦处,异地树立。一来便于施工,二来便于人们瞻仰。当然要指明它的原立地点,即抗日将士的牺牲之地。不管碑立何处,都有个施工问题。此地距最近的村子有三十来里,来回一趟空手也要大半天时间。且路途艰难,上山之路因年久失修、植被茂密几乎消失。要想运施工材料:水泥沙子什么的还有水上山,牲口是指不上了,完全要靠人背肩扛。由于施工难度较大,使用人力较多,最好由当地政府出面组织,提供资金保障。去年春天,密云副县长一干人由向导带路来此地祭拜老县长,碑座上的两瓶小二就是他们留下的。不知他们此行之后是否有重新立碑的动议。要不就请抗协出面呼吁有关部门修复这块卫国爱民纪念碑。

发表于 2010-3-8 19: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A0 O* x8 R5 Z& p( U0 `# t! z

向楼主表示敬意!

发表于 2010-3-9 15: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敬礼
发表于 2010-4-30 15: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勿忘历史。

发表于 2010-12-25 1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两瓶小二算是献祭?怎么所剩不多了。

发表于 2013-4-21 10: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这位楼主找到这座艰险地形处的纪念碑,碑已被移至旁边平地处摆放。
发表于 2013-4-21 16: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部门真应好好把纪念碑修起来,告诉今人、传至后代。勿忘历史!永不忘记先烈事迹,告之子孙。永远缅怀为百姓而牺牲的烈士们。
发表于 2013-4-21 16: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勿忘国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20 07:03 , Processed in 1.163767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