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切换到宽版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51|回复: 4

广安门到陶然亭——路上的故事(4)

[复制链接] 放大 缩小 原始字体
发表于 2010-2-21 1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N/ D. m! u$ n% r" R

  九十年代中期,扩建两广大街;广安门内马路两旁的房屋院落,满换成高楼大厦。原先老房,了无痕迹。其中有些和历史、民俗、文化都曾有过关联。仅就我记忆中几处说说,不免有点“白发宫女说玄宗”的况味。

7 M' z b1 v( u- G' P

  路北,现在路政局那块,有座庙。老门牌212号的“韦陀庵”,民国时就成大杂院了,庙的主持是位带发修行的老太太,靠房租生活;六七十年代以后这里是挂面厂。这庙清朝康熙年间建的,私建。三进,四院,占地四亩,七十来间房。在广安门一带很著名。口头上叫“韦子庵”;清朝道光末年,河北沧州来了位于老师,租用庙里第三进院子的东配殿,办私学;入民国,传给儿子。解放后,以私立至善小学的名义存在,到五十年代中被取消。两代办学百年。桃李满广安。庙以私学出名,私学以庙著称。

' }* R/ d, l& w5 J

  路南,广义街对着的马路当中,有被保护的古槐树。这是西晋会馆门前的旧物。我小时常来会馆,住得近;家里曾是会馆的管理者,有点关系。养着大狗,白天锁着;来人就汪汪大叫,咬不着人。小,害怕。老贴墙走。进屋,再出来,它就不叫唤了。会馆门前,三尺高矮墙圈个小院,东西可临街房那麽长,四五米宽。留一门口。古槐树就在小院当中。夏天树下乘凉、歇脚。矮墙外有饮食摊,门口东是酸梅汤、果子干儿。西边是俩摊:凉粉扒糕;冰镇切糕豌豆黄。

5 g8 d; U9 h+ y

  临街五间大北房的后墙,西头街门门道,不宽;门上白底黑字“西晋会馆”。五间房正中一间,南北有门窗的神殿;供奉关公,泥塑神像,金甲绿袍,坐南朝北,面对大街。周仓持刀,关平捧印,侍立两旁。平时锁北门,上门板。祭祀或逢三(土地庙庙会),开北门。设矮木栏。人们在栏外瞻仰祭拜。

* w' g5 p$ J2 F4 A! i& H

  街门对着西屋北山墙,过门道,左拐进前院。东西房各三间。西屋账房(办公室)。院子不大,方砖墁地。当间有花池子,鱼缸。南面是一座大罩棚,里面南头,向北的戏台;戏台后是后门。每年关老爷生日,老乡聚会,唱戏。罩棚东边,一溜东房,单间。旅京乡亲养病,或别的缘故,免费住用。西边,有和罩棚连着的平房,不挨着。就成了俩小跨院。靠北的院里,有颗大桑树;桑葚熟了,院子铺一层厚厚的紫色桑葚。会馆只仨人,不收不管,烂着。我钻进去,双手捧起猛吃,手上嘴上身上,都是黏糊糊的紫汁;衣服洗不掉,手也得三四天褪净。挨后门的跨院,有一阁楼,四五层楼高。青砖墙,方形。没窗户,北面留一小门。上头是四角明柱的瓦房。没上去过。是座瞭望台;这一带最突出,鹤立鸡群;大有守望四方,舍我其谁的姿态。后来成大杂院。门前矮墙里搭起临时房,开小饭馆。扩两广路,平了。

' `8 ^+ U, \; t

  向东走,过白广路,菜百东半部,和报国寺前街正对着,是座庙。清泰寺,建于明朝;庙门在现在的德泉胡同,在广安门大街的是后门。正门和前院早就租给别人(我印象中是家纸料行;后来是废品收购站)。临街的门,被认为庙的正门了。也是规模不小的庙。解放时,还保留着光绪三十二年立的石碑(1906)。解放后改成学校。“清泰寺小学”,最后叫“广安二小”;没大拆大改。原庙的房屋、格局,没变。直到拆除。地势高,比马路高一米多,门前头一平台,冲北有七八级台阶;东西两边是慢坡(新词儿叫无障碍坡道)。大门道,门道两边是四五间北房,东边的租给一家南纸店,卖文具。后墙没拆,出入走大门道。店里栏柜、货架,很正规。西边住和尚,庙里自用。影壁是大殿后山墙。改学校后,门道东西墙掏门,门卫、传达。学校只把门窗更新,增盖些平房教室;使用五十年如果不拆,还能挺些年。

$ L6 I8 u! {$ U$ e7 j$ w

过牛街北口,路北西北中学、西北中学大操场(现在的回民学校,早先的商品陈列所、工艺局)。学校北头是伤兵医院(抗日胜利到解放),再北四眼井。这就到广安胡同了。过胡同口,广东学堂,南横街粤东新馆办的。清末的建筑。西式,矮墙砖柱,铁艺栏杆。隔栏望去,花木掩映。东西向一排青砖西式平房,当中门道。砖雕拱形门洞,上面两米来高的装饰墙;正中竖排砖雕大字“广东学堂”,周围雕满花饰。过门道,操场。四面教室。后来是私立育华中学、附设立华小学。我在小学读过几天,就不念了;学费高,交不起。拆除前是广安中学。现在是翔达大酒店。

. ?, e: }0 _+ z& J: ?6 F

往前走,狮子店把口有个会馆:贵州西馆。据说是贵州籍会馆中,历史最早。康有为组织保国会,在这里开过会;当过顺天府尹的陈夔龙,在这会馆住过十来年。解放后展宽马路,拆了前脸儿大门、院子大部。剩半拉院子,留下北房和东西房,新砌一道红砖墙,盖个水泥瓦顶的简易门楼;维持到两广路开工。住户姓漆,贵州人。是中央文史馆馆员、国务院参事。乐善好施,仗义疏财。每月收入几乎都周济贫困,资助街道。他外孙,姓王,在十四中上学。间接同学。老人叫漆运钧,年轻时留日,学政治经济;在日本入孙中山同盟会。1910年回国,应试,中法政科举人,廷试列二等,任田赋司行走。北洋政府时期任过农林部佥事等职。兼任北京各大学讲师。后在南京政府工商部、监察院,任职。 1948 年退休,闭户专研经史。著有《四书集字说文钞》、《十三经集字》、《春秋左氏传人表》和多种读书札记以及清史研究笔记。译有《日本史要》、《日本地理要论》等。此外,在文字改革上也有贡献。1974年,96岁的漆老,与世长辞。

: q7 s2 g; a# ~) k9 W* N( \

回到牛街,说说路南。现在把口是座高层居民楼。原来的福兴面粉厂;东邻是天主教堂,成立很晚;利用商店旧房改建,浅咖啡色水刷石墙面,大玻璃门窗。屋顶矮墙上,油漆画的十字架。北线阁17号,一座小洋楼是这教堂的,住修女;街上常见黑袍白帽的修女身影。解放后教会在这里办铸新小学(后并到广安门小学);北线阁是分校。(北线阁小学前身)。教堂东邻,是成立于民国元年的广安门大街小学(曾叫第32国民小学)。学校据说原是座祠堂;三进院子,前院四面房,院子一窄条;中院北房即前院南房,南房即后院北房。中院最大。每天朝会升旗,全校师生都在这院集中。全校就六个班。体育课常借西北中学大操场;冬天跑步,出校门往东,进教子胡同,穿麻刀胡同,走牛街,出口往东回校。学校条件差,名声好。都愿上“32”。从此向前,教子胡同北口东,河东烟行会馆;再前西砖胡同、烂漫胡同,基督教福音堂,信仰耶稣教的人们,在此聚会。听布道,唱圣诗,作祈祷。一座平顶大门,门上横写一排字,什麽什麽福音堂(记不起来了)。这些基层宗教活动场所,五十年代中期,都烟消云散,不知所终。

1 Y: c6 D! `; h8 i1 g

走到菜市口了。前边骡马市大街,路北有座三晋会馆;是建两广路时拆除的。路南有马神庙,道教的。正式名字叫玄帝观。前面果子巷、粉坊琉璃街。先到这儿,该说粉坊琉璃街跟黑窑厂了。.

- A8 \2 F+ Q3 s; h& B' U8 r6 {

 

: t, j% a' X$ Z1 U9 ~

 

+ X9 c! ? b, v. t& }* H! t

 

% |* A5 Q* C$ p7 I" [/ M5 Q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0-2-21 1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写得真详细,旧景儿历历在目而亲切。

, ? Z4 C/ d7 a a& G

小时只去过一次牛街,印象很深。

6 c9 ]3 q Q5 P T& `3 X' [6 l

拆房拆庙------。看着西鹤年堂那块儿拆了,又叫什么政府储备用地了。

$ ]; X( ^. W! }) v* }

桑葚儿,吃得嘴都是紫的:))。现在按营养学了,不知卖多少钱一斤了,还分什么有机不有机,进口不进口------,小时候就树底下捡着吃。

发表于 2010-2-21 11: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年年初一一大早,我上雍和宫,今年也是,排队2小时。政府出动大量军警保安城管维持秩序。雍和宫大街戒严。当时排着队,有人念叨:庙太少,都拆了。。。。。。
发表于 2010-2-23 1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拜读潘老的大作!!!!我已经收藏了前三了!!!!谢谢您!!!
发表于 2010-2-24 1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收了,好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老北京网

本版积分规则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5-1-20 22:39 , Processed in 1.111599 second(s), 5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